那麼,月餅到底要不要吃五仁的?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先來說說中秋吃月餅不可動搖的地位是怎麼來的吧!據說吃月餅的習俗最早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一書中就曾記載過中秋節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的故事。到了北宋時,吃月餅不僅在宮中流行,在民間也廣為流傳,而月餅在當時也被親切的稱為「小餅」和「月團」。
再後來到了南宋,在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中就有了「月餅」一詞。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則是從明代的《西湖遊覽志》開始有記載。我國月餅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花樣不斷翻新,品種不斷增加,地區的差異使品種外觀、口感、味道各具獨特風格,月餅品種繁多。那為什麼五仁月餅這麼招黑呢?有網友分析主要原因是五仁月餅的定位很尷尬。隨著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大家都吃膩了五仁月餅,新品種不斷湧現,各種禮盒裝的精緻的月餅也越來越多。
而傳統的五仁月餅,不僅在做工選料上要大費周章,最重要的是還不利於精緻的包裝,久而久之,市場上的五仁月餅就變了,成了造價低廉、迎合市場的「假五仁」,於是五仁也就淪落成了月餅屆最大的「屌絲」。
最最受到詬病的還屬青紅絲這種神奇的配料。根據知乎上一位廣州網友的說法,「純種」的五仁月餅裡是沒有這種東西的。
令人髮指!
自從五仁月餅的做法傳入了北方,青紅絲這種食材才開始被添加到了五仁月餅的配方裡面。而在真正傳統的廣式五仁月餅裡面,並沒有青紅絲這味配料。
2015年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頒布了新版月餅標準。
新國標對「五仁月餅」的成分加以明確,指出廣式月餅果仁類中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欖仁、瓜子仁、芝麻仁5種主要原料加工成餡的月餅才可稱為「五仁月餅」。
不過,五仁月餅被黑的這麼慘,也不能怪大家,畢竟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不是誰都有機會看到傳統五仁月餅的製作過程,很難理解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粹的工藝。
早在2016年,「揚子江傳統糕點製作技藝」就已入選湖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意味著其運用傳統工藝生產的五仁月餅,可以被貼上「非遺」標籤!
五仁月餅的準備周期長達3個月。每年6月開始,先準備餅皮和糖漿,每100斤的碳化糖,需添加6至7個新鮮檸檬。
調製好後,要放足1個月,等糖漿中的雜質完全沉澱後,再開始和皮。
因為機器翻炒後的餡料過碎,影響口感。「非遺」五仁月餅的餡料全用人工進行翻炒,在一口直徑2米的大鍋中,工作人員要用一把1.5米長的大鏟不間斷翻炒。
這種技術非常考驗臂力,只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才能勝任。
模具由梨木製成,需先在花生油裡浸泡一個月,在油中充分享受了「SPA」後,才能開始製作。
首先在梨木中間挖開,然後雕上細密的花紋,製作工藝十分繁瑣。這樣的傳統工藝,目前只有江西一處還有工廠在堅持。
從託盤中取出麵團壓扁,用擀麵杖在面片上滾一下,再填上餡料,兩手一合,麵皮封口,揉搓一下,放入模具,上下左右各敲一會,迅速反扣在案板上,再放入烤箱烤制,一個月餅就這樣製作完成了。
手工包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餡料的破損,保留原始的口感。為此,對師傅的手法和熟練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其次,烤制的火候也很講究,最佳烘烤時常為18分鐘。
傳統五仁月餅對原料的挑選標準也十分嚴格。比如,核桃必須是整個,不能破碎。製作過程中,需要純手工操作,確保掰開月餅後,五仁都粒粒分明,看得清清楚楚。
五仁月餅和喝茶一樣要慢慢地品。你可以從長長的食材列表裡看得出來,它的味道是極其豐富。各類的果仁,各樣的糖漿,加上不同的果脯,都被濃縮在一個小小的月餅中。慢慢地吃,細細地品。體會每一種果仁味道,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給你帶來的奢華。
不僅在南方,五仁月餅是傳統月餅的代表,在北方,手工的五仁月餅也是承載了太多人兒時的記憶呀~
在陝西過中秋,還有很多人會選擇去傳統月餅製作工坊「打月餅」。
在傳統泥質烤爐裡打出來的月餅和普通流水線上生產的月餅就好比一個是在鐵鍋上用柴火燉的羊肉,一個是用電鍋或是天然氣燉出來的羊肉,口感和味道絕對是無法比擬的。正是因為如此,追求傳統味道的市民還是會選擇定製傳統手工月餅過中秋。
舊時,中秋節時過後農民們就得開始準備秋收,而中秋節準備的月餅也成了秋收時下地常帶的口糧,地裡勞作體能消耗大,而重油重糖的月餅就也就成了舊時下地勞作必備的口糧。
如今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月餅已經不再被人們當做主要食品,但這具有濃鬱口味的傳統糕點,承載著甜蜜和幸福,延續著民俗和禮節,依然出現在我們身邊,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人月兩團圓的意境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種生活中的理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能真正地實現這一理想,但中國人都懷有這樣一種心情,這種心情就通過節日習俗來表達。
一家人圍在一起共享一塊五仁月餅,就是對團圓最好的詮釋。現在,你還抗拒五仁月餅嗎?
鳳凰衛視2019中秋宣傳片獻上:
祝大家
中 秋 快 樂
整合自:湖北新聞、鳳凰衛視《中華養道》節目、知乎、中國新聞周刊等
編輯:撕紙小妹
推薦閱讀:
·「你被解僱了!」川普管理下離職率為啥這麼高?
·十位「離經叛道」的老師教會我的事
·這些隱秘的老年期痴呆症狀九成人不知道!趕緊告訴父母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