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西安|陝西美食紀錄片《面面俱到》(九)關中民俗小吃石子饃

2020-12-12 西安文旅之聲

石子饃是陝西民間的一種古老的漢族風味小吃,因其是將餅坯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烙製成的,故而得名。由於它歷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稱為我國食品中的活化石

今天就請跟隨文旅君

走進陝西美食紀錄片《面面俱到》

「品嘗」關中民俗小吃石子饃

上期回顧:

雲遊西安 | 陝西美食紀錄片《面面俱到》(八)韓城羊肉胡餑

早晨八點以前,朱永就要到店裡準備當日的生意

這一卞小店是他一家人的生活依靠

朱永的店就處在十字路口

圍著這個十字路口,和他經營同樣生意的

還有其他六七家

每一家在這裡都做了十幾年的石子饃加工和銷售

頭一天臨走時,已經把第二天要用的面發好

在當下機械化程度很高

添加劑無處不在的食品行業

當地的石子饃都打出了酵頭、鹼水發麵的招牌

這也是關中地區手工制饃、做餅的習俗

人們守舊是為了挽留食物本有的自然味道

但食物的手作時代的確在漸行漸遠

朱永的工作是力氣活

要把所有和好的面揉勻搓光

揪成大小相同的面劑子

門外搭著一個半開放的臨時建築

支著三口煤氣灶,擀餅、製作都在這裡完成

石子碰撞的聲響

製作的現場感都是為了吸引顧客

石子饃是北方地區農村保留下來的

原始農耕文明的痕跡

物質匱乏的年代主要靠消耗主食增加能量

石子饃耐保存

每次製作各家都是幾大籮筐

冬日時節

點燃土灶

村裡的姐妹鄰居互相幫助

在閒談嬉笑之間就完成一天的勞作

是農村冬日最為溫馨純樸的場景

如今換成了煤氣爐

有些商家也會用電烤爐

沒有了炭火、柴火燃燒的噼啪聲響

更加衛生環保的石子饃

帶著當下的商品氣息

繼續被朱永他們所傳承延續

面劑子擀薄即可

沒有過多的技術要求

因為放進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石子裡

最終還是要讓它變成凹凸不平的模樣

石子燒熱到一百多度以上

靠近火爐旁就能感受到熱浪撲面

然後舀出一半,另一半鋪平

上面放上餅胚

再蓋上舀出來的另一半石子

上下同時加熱

三五分鐘後

餅的兩面就有了明顯的火色

這樣的技藝

讓我們看到最為原始的電餅鐺工藝

早在幾千年之前就被祖先發明使用

製作簡單 技藝卻很古老

炭火逐漸消失

人們面臨更多的食物選擇

一旦商品化

就要繼續創新、衍生

現在的石子饃多出了幾個品類

向更具有零食功能的方向發展

麵餅裡加入花生、芝麻、瓜子仁

這些傳統堅果

用五香口感的油麵混合

製作成體積更小的石頭饃

成為市場的新寵

每天開門不久

朱永的父親都會到店裡幫忙

老爺子的工作就是坐在路邊等待顧客上門

而朱永完成揉面的工作後

把餅都裝進袋子裡

裝袋的時候

還時刻關注著門口的生意

生怕走掉任何一個上門的顧客

如今和面和幾年前也有了不同

打點雞蛋 倒點油

做出來的石子饃就是這樣的

加些調料,茴香、椒葉呀

現在人的口味一直在變

必須要改進

新的做法 新的配料 新的口味

投入成本小,精打細算的經營

朱永如今也算給自己攢下來了一份小產業

全家的生計都依賴於此

「最起碼就是把良心做好就對了,把饃質量做好,用好東西。」

對未來沒有過多的設想

朱永只希望在機器代替人工的時代

靠經營這門傳統的民間食物自己還能繼續做下去

焦黃鮮亮

外酥內軟

鹹香可口

經久耐貯

咬一口,嗯!香氣四溢,滿口生香

要不你也來點?

視頻來源:西安圖書館

編輯:王舒 審核:魯雷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美食工坊|陝西名小吃 石子饃
    石子饃?不是讓你吃石頭!陝西曆來是麵食的故鄉,數不盡的小吃,說不完的家鄉話,當然,少不了今天講的這個……在富饒美麗的八百裡秦川,有一種深受群眾喜愛的傳統食品叫古鏊餅,老百姓稱之為石子饃、幹饃、餑餑。由於它歷史悠久,被稱為我國食品中的「化石」。
  • 陝西美食——咥在西安!
    美食,顧名思義就是美味的食物,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其實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稱之為美食。中國素有」烹飪王國「這個美譽。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裡,我們有五十六個小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享受美食也要看場合,場合好美食起來也有味道。
  • 永興坊美食街,一站式咥遍陝西!
    永興坊是西安打造的一個新的美食街區,這裡的美食都是陝西省各地市最有名的美食集合,不出西安就可以品嘗到全省美食,而且做到一個不落。對於喜歡咥遍陝西各種風味美食的你,還只是徘徊在回民街、德髮長、粉巷、西安飯莊和同盛祥等地嗎?亦或舟車尋找袁家村、馬嵬驛民俗文化村、富平和仙坊民俗文化村等美食街嗎?不如來西安的永興坊,品味古城老城牆下的中華老字號美食,體驗「一站式咥美陝西」的饕餮盛宴。
  • 中國年·看西安 | 西安周邊特色美食攻略來了!過年就吃這些了
    西安作為「國際美食之都」「亞洲十大最佳小吃城市」特色美食種類豐富如果你還沒有想好年夜飯做哪些好吃的就來看看小布的這份《西安周邊特色美食攻略》吧特色美食已經熱乎乎呈上桌啦周至美食周至建縣兩千餘年,因「山曲為盩,水曲為厔」而得名,南依秦嶺,北瀕渭水,襟山帶河,素有「金周至」之美譽。周至美食因而也流傳千年,數不勝數。蕎粉蕎粉是陝西的著名小吃,其鮮美的味道和香嫩爽滑的口感,加陝西特色配料,香鮮至極。
  • 西安永興坊——飽含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美食之坊」
    西安,古稱長安,帝王之都,擁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作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發展到如今,西安已經成為中國最具有旅遊觀光價值的特色古城之一了。若是來到西安,最不得不去的美食天堂,"永興坊"當之無愧。
  • 西安美食十三絕,親,你知道嗎?
    人們一想到西安,第一印象就是小吃,下面咱們聊聊西安人民最喜歡吃的幾種小吃,它們親切的被鄉黨們稱為西安十三絕。陝西的涼皮有好多種,秦鎮米皮、岐山擀麵皮、漢中米皮各個都是誘人的主兒。在西安無論是高級餐廳還是街頭小販都能看到涼皮的身影!
  • 【漢庭美食】原來西安小吃這麼有名堂!
    陝西漢族特色小吃之一,又稱陝西涼皮。涼皮分為米麵皮和麵皮兩大類,米麵皮實為米皮。《長安縣誌》描述涼皮的起源有這段文字:相傳,秦始皇在位時,有一年關中大旱,灃河缺水,戶縣秦鎮一帶稻子乾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還催逼納貢大米,坑得大家無法,只好在田裡挖井澆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長出了稻穗。可收割後,碾出的大米又小又乾巴,根本沒法向皇帝納貢。大家正在發愁的時候,有個叫李十二的,用這種米碾成米麵,蒸出了麵皮,大家吃後,個個稱奇。於是,李十二帶著麵皮,和納貢的人來到鹹陽。
  • 中國各地美食小吃之陝西,羊肉泡饃,饃夾一切,還有吃不完的面
    三秦大地上的美食 ,和這塊古老的土地一樣, 散發著迷人的氣息。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上到皇宮殿堂下到田間地頭,誕生出各式各樣的人間美味。陝西又分為陝北、陝南、關中,其飲食文化多多少少會有些差異。陝西屬於西北地區,地域風味菜系上屬秦隴風味。秦隴風味卻不僅僅指陝西風味,還包括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方風味,是大西北風味的簡稱。要說陝西菜倒不如多說說陝西的小吃。
  • 陝西涼皮1100歲了!其他陝西小吃啦?
    涼皮陝西漢族特色小吃之一,又稱陝西涼皮。涼皮分為米麵皮和麵皮兩大類,米麵皮實為米皮。《長安縣誌》描述涼皮的起源有這段文字:相傳,秦始皇在位時,有一年關中大旱,灃河缺水,戶縣秦鎮一帶稻子乾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還催逼納貢大米,坑得大家無法,只好在田裡挖井澆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長出了稻穗。可收割後,碾出的大米又小又乾巴,根本沒法向皇帝納貢。大家正在發愁的時候,有個叫李十二的,用這種米碾成米麵,蒸出了麵皮,大家吃後,個個稱奇。於是,李十二帶著麵皮,和納貢的人來到鹹陽。
  •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其省會西安,曾經是十三朝古都,神秘莫測。在學者眼裡,她是從夢想中失落的城市;在詩人的心裡,她是夢裡的大唐;而在美食家的嘴裡,她是一座極其容易被攻破的城。在陝西,飲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舌尖2》中曾這樣評價陝西:「從最日常的饅頭、鍋盔、麵條,到肉夾饃、羊肉泡,再到花樣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陝西這個麵食王國難以撼動的基石。」
  • 【周末快樂】《七女秀陝西》咥遍關中系列服務信息大匯總
    油餅酥香無比,配著兩個贈送的鹹菜吃,各種陝西家常菜、特色小吃或清爽、或酸辣,有鄉下外婆給做飯的感覺,想過癮也可以點些高陵烤羊肉、烤魚也棒棒滴。地址:走老西銅高速,涇河開發區下,導航至高陵涇渭開發區桑軍路與涇園七路交匯處,奇石館旁邊。電話:029-86045699
  • 永興坊一站吃遍陝西美食攻略
    現在啊,這裡可不再是那鬼市啦,沿順城巷專門建立了古玩市場,在這小東門口這個通衢之地,重建了仿古的社區——永興坊,專門展示陝西省境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文化。從此,咱大西安的吃貨們和南來的北往的朋友們就可以從容信步於永興坊的關中街、陝北街、陝南街上,一站吃遍咱三秦的美食美味啦。
  • 來靈寶紅亭驛民俗文化村,品美食嘗小吃,兩個月不重樣!
    紅亭驛民俗文化村傳統小吃街集中了豫陝晉三省地道特色小吃,來一次是吃不完的。紅油辣子陳醋,骨湯臊子香油,蕎面餄餎一碗,羊湯、燴麵、肉夾饃、涼粉等等等等、每種嘗過利口筋鬥,七竅六神全通。一個合格的陝西肉夾饃,一定要有香而不膩的臘汁肉,饃香肉酥,開口後夾入濃香裹汁的肉碎,肉汁浸味入餅,肥而不膩,回味無窮。
  • 打卡西安兩大標誌性的美食街區,帶你咥美陝西,品味不一樣的陝西
    去過西安旅遊的朋友們或許常聽到老陝人說「咥飯」、「咥面」,其實這裡說的「咥」是陝西關中一帶的方言土音,讀音為die(迭),是吃的一種方式,有「狼吞虎咽」,吃至極致的意思,也是陝西話中出鏡率非常高的字之一,先秦時期就產生了。常言道: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 寶雞美食PK西安美食!你更喜歡哪一個?
    寶雞,不僅是西周故裡,青銅器之鄉,更有著濃鬱的飲食文化特色,2005年岐山縣獲得全省首家陝菜之鄉稱號,2014年寶雞市入圍中國十大最美食城市。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水,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是美食的匯聚地,千年美食古都。經常有人會對比那麼這兩個同在關中地區的美食差異,那麼,寶雞西安美食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
  • 「咥遍關中」西安周邊21個市縣美食大合集來了(各位親,收藏吧!)
    (如果嫌看起來麻煩,在微信公眾平臺回復地名即可得到相關美食,五一假期到西安遊玩的小夥伴回復「攻略」即可得到西安美食三天逛吃攻略)。這個五一假期你去不了韓國你可以去韓城;你去不了濟州你可以去耀州;你去不了釜山你可以去岐山;你去不了三亞你可以去三原;你去不了大理你可以去大荔。以西安為中心,最遠兩個小時左右車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吃貨之旅,關中各地美食讓你分分鐘吃到嗨!
  • 西安這三種美食,都是當地特色傳統小吃,吃了忘不了的那種!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長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擁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 豐鎬都城、秦鹹陽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西安的特色美食。
  • 涼皮肉夾饃都是「千年老妖」 陝西小吃歲數多大
    涼皮 陝西漢族特色小吃之一,又稱陝西涼皮。涼皮分為米麵皮和麵皮兩大類,米麵皮實為米皮。《長安縣誌》描述涼皮的起源有這段文字:相傳,秦始皇在位時,有一年關中大旱,灃河缺水,戶縣秦鎮一帶稻子乾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還催逼納貢大米,坑得大家無法,只好在田裡挖井澆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長出了稻穗。可收割後,碾出的大米又小又乾巴,根本沒法向皇帝納貢。大家正在發愁的時候,有個叫李十二的,用這種米碾成米麵,蒸出了麵皮,大家吃後,個個稱奇。於是,李十二帶著麵皮,和納貢的人來到鹹陽。
  • 西安人的修養手冊:吃遍陝西各地特色美食
    地處陝西最北部,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大漠沙海,既是文化名城,又是美食寶地。美食攻略耀州區產的雪花糖是「關中四糖」之首,每年剛入冬雪花飄落時各家作坊就開始生產,因其糖塊顏色白亮,牙咬糖塊時,糖渣紛落,宛如飄雪,故名雪花糖。
  • 西安的兩個非遺留博物館,不僅漂亮有趣,美食頗多!
    進入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後,才知道西安的民俗風情和生活如此新穎獨特,豐富多彩。位於西安大眾藝術館內,在西安市非遺產工作展廳的基礎上,根據博物館的相關要求進行統一的設計計劃,逐漸發展起來,是對大眾免費開放的公益性博物館。西安非遺館收藏了相當豐富的展品,包括西安市1000多名民間藝人和傳承人提供的20000多件作品、工具,包括半成品、原材料、文字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