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別只光顧著臥床靜養,湘雅專家教您科學康復

2020-12-22 骨小雅課堂

「誒喲,剛做了手術得好好休息」

「別下床,好好在床上躺著吧,醫生說了得臥床休息」

但是,對於做了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病患可要注意啦,手術後可不能天天躺著,術後的康復鍛鍊很重要!

傷筋動骨100天≠臥床100天

「你這樣還躺兩個月就得第二次手術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醫生謝杰對前來複診的王嗲嗲說。

王嗲嗲一個多月前在湘雅醫院做了膝關節置換手術,來複診時家屬反映,「老爺子現在還不能自己單獨下地走路,手術部位還痛的厲害,這樣子感覺比剛手術完還嚴重些」,手術明明很成功,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謝杰醫生隨後簡單測試了一下王嗲嗲的膝關節功能,屈膝很困難,問及病人家屬在家的康復鍛鍊怎麼樣,王嗲嗲家屬隨行家屬可有話說了,「老爺子這可在家躺了一個月了,根本沒怎麼下地,只說腿有千斤重一般,動不了,一走就痛!」

「這可不行喲,膝關節置換手術後重在功能鍛鍊,你這樣還躺兩個月,就得進行第二次手術了!」謝杰醫生說著,就親自帶著王嗲嗲下地走兩步,「做了手術的那條腿先用力往下踩,再往前慢慢走,不用怕,腿不會壞的,看,這不是走得挺好的嗎」。在謝杰醫生的指導下,王嗲嗲可以自行脫拐行走了。

謝杰表示,關節置換手術之後,前三個月手術部位輕微疼痛不適很常見,可適當服用止疼藥緩解,但不能因為痛就完全臥床休息,患者在家需要自己進行術後的功能鍛鍊,多鍛鍊,多走路,才能好得快啊!

膝關節置換術後鍛鍊

毫不誇張的說,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療效是「六分手術,四分康復」,正確有效的康復鍛鍊至關重要。

手術當天可在小腿下墊一個枕頭,然後適當做踝關節屈伸活動。

第2天可在醫生指導下做股四頭肌靜力收縮、腳跟滑動練習、踝泵運動、直腿抬高、壓腿練習等鍛鍊。

膝關節置換後的第3-10天:患者應該在無痛狀態下進行被動活動度練習,此時要求膝關節能夠完全伸直,屈膝能夠達到90°。如鍛鍊困難可以用關節康復器輔助練習。同時可以根據患者實際的體質情況,用助步器下地站立,進而逐漸進行行走鍛鍊。

膝關節置換後的第11-14天:適時拆線,但需要繼續進行助步器行走鍛鍊,同時還要適當做屈膝下蹲等的鍛鍊。

膝關節置換後的第3-6周:患者應繼續進行主動直腿抬高鍛鍊,以鞏固效果。此時可換用拐杖來練習行走,訓練平衡能力,進一步改善關節活動範圍。術後一個月記得返回醫院門診進行複查。

骨小雅在此提醒,手術患者在出院後,要謹遵醫囑,積極進行康復鍛鍊,按時複查,一般術後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然後是每年都要來複查,以便醫生觀察假體固定情況以及塑料墊片可能磨損的情況,幫助病人更好的康復!

經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謝杰 審核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骨折手術後,鍛鍊好還是靜養好?告訴你康復怎麼做
    很多人在骨折之後通過手術來治療,不知道應該鍛鍊還是靜養,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應該諮詢專業人員的意見或者諮詢醫生,否則身體的護理工作沒有做好,會讓身體的恢復速度變得緩慢。在骨折之後應該鍛鍊還是休息,應該根據病情的恢復情況來判斷。手術完應該臥床靜養,通過這種方式讓身體逐漸康復。
  • 運動不如臥床靜養,你被這種觀念忽悠了多久?後附踝扭傷康復過程
    休息是最好的康復,如果不休息,只會讓你的損傷越來越重,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損傷就需要臥床靜養休息,儘量少或者禁止下地活動?臥床三個月,疼痛遠離我,還能再浪幾十年?你被這些觀念忽悠了多久了?本文將從以下內容逐一說明:休息是最好的康復,損傷就需要臥床休息,對嗎?如何平衡休息與運動的關係?
  • 右側股骨頸摔傷手術後,傷筋動骨100天,需臥床靜養100天嗎?
    多數人認為傷筋動骨100天就應該老老實實的休息100天,別下地走動,以免骨折癒合不好或再次骨折。這種理解正確嗎?術後如何療養才能夠有效的康復?骨折後是如何癒合的?動物和人骨折後,癒合過程是一樣的,都需要經歷3個時間段:炎症反應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塑形期。
  • 骨折術後要靜養?請別忽略康復治療!
    1、急性腫脹期(損傷/手術後傷後2周)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控制腫脹、減輕炎症反應。損傷和/或手術後急性出血會造成組織明顯的腫脹。而腫脹會造成瘢痕形成、粘連。所以我們要重視急性期的冷敷、加壓包紮。
  • 顏駿凌眼部傷勢不會危及職業生涯 手術成功後安心靜養便可康復
    北京時間10月24日,據上港新聞官透露,顏駿凌的眼部傷勢不會危及職業生涯,手術成功後安心靜養就可以康復。10月18日,中超聯賽第二階段首場德比戰中,顏駿凌在防守時被申花球員的手臂擊中面部導致眼部受傷。10月20日,俱樂部安排顏駿凌回到上海接受相關專家會診後確認,他將接受眼部手術,並需要較長時間恢復。
  • 傷筋動骨靜養一百天?錯!六天就要動起來
    傷筋動骨靜養一百天?錯!六天就要動起來 原標題: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孫健、遊華玲)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老觀念總覺得骨頭動了手術起碼要臥床靜養兩三個月,可是如果等到下地了才發現骨是接好了,關節卻硬了,路都沒法走,搞不好還要「回廠翻修」二次手術,那可就晚了
  • 手術失敗or長期臥床?幸虧遇到這支團隊,她成功康復!
    經過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多科室聯合會診後,考慮到吳婆婆生命體徵不穩,仍有休克表現,所以將其送入ICU進行抗休克治療。通過4天的治療後吳婆婆的病情得到緩解,但仍然存在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手術治療?除了有骨盆髖臼骨折,吳婆婆還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身體條件較差。
  • 全球首創 湘雅醫院機器人手術搭配日間手術切除肺腫瘤
    人民網長沙12月12日電 12月12日上午,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分別接受了肺腫瘤切除手術和縱膈腫瘤不到12小時的兩位患者就順利康復出院了,而兩位患者的住院時間也還不到24小時,這一切都有賴於該院胸外科團隊將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相結合,產生了1+1>2的效果。 據悉,其中一臺肺腫瘤手術是全球首例胸外科機器人輔助肺腫瘤切除日間手術。
  • 切腫瘤後12小時出院?湘雅醫院全球首創機器人+日間手術切除腫瘤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劉微、羅聞)12月12日,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手術不到12小時的兩位患者就順利康復出院了。他們的住院時間也還不到24小時!胸外科主任張春芳教授接診後認為,患者腫瘤部位比較局限,病種相對單一,沒有複雜的併發症,很適合做機器人腫瘤切除的日間手術。「像這一類的腫瘤,以前一般採用胸腔鏡進行手術。」
  • 傷筋動骨一百天≠靜養一百天 骨折後及時進行康復治療有必要
    骨折手術後,骨頭癒合一般需要2~3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老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但有人理解為骨折術後就是要靜養一百天,骨頭會長好的,不需要康復治療,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先進的醫學理念講究「動靜結合」,上海市第二康復醫院康復治療部常務副主任汪伍表示,骨折術後一般需要休養,但不主張靜養,如果純粹靜養,躺在床上不動,就有可能出現關節僵硬、肌肉萎縮、肌力下降、骨質疏鬆等一系列的問題。骨折治療的三大原則是復位、固定和功能鍛鍊。功能鍛鍊即康復治療,在不影響固定的情況下,儘快地恢復患肢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等軟組織的舒縮活動。
  • 武漢一男子骨折後臥床喝骨湯養傷 肺部出現栓塞險危及生命
    在接受骨折手術後,一男子在家臥床養傷了1個月,其間為了加快恢復還經常喝骨頭湯進補。誰知因為臥床太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後引發肺栓塞,剛一下床又進了醫院。市民劉先生家住盤龍城。41歲的他正值壯年,平時身體很好,從事體力勞動,「壯得能打死老虎」。
  • 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高偉鵬:運動損傷後需科學康復
    據介紹,訓練場上,高偉鵬等人要指導球員們科學訓練,避免出現運動損傷;賽場上,他們不僅要及時處理球員傷情,還要做出準確判斷,明確球員是否能繼續比賽,進而確保球員身體安全;即便是球員休息時,他們還要繼續跟蹤服務,一方面幫助球員恢復體能,另一方面還要指導有傷病的球員進行康復。為儘快緩解球員們的疲勞,消除球員們的傷病,高偉鵬和同事經常奮戰到晚上12點,並從未缺席任何一個環節。
  • 祝您健康|骨折後只靜養?小心誘發這類疾病!
    提起骨折,很多人腦子裡都會反應出一句話「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恢復靠靜養」,特別是很多老年人骨折後,更是不敢輕易動彈。但是你知道嗎?一味臥床靜「養」,很可能會「養」出病。您別不信,了解了下面這項病症,您就知道這並不是聳人聽聞了,那就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是骨科病人常見的併發症,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地凝結,阻塞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的現象。多發生於下肢。
  • 24小時內出入院,湘雅醫院這兩臺腫瘤手術如何做到?
    專家介紹,這有賴於該院胸外科團隊將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相結合,產生了1+1>2的效果。據悉,其中一臺肺腫瘤手術還是全球首例胸外科機器人輔助肺腫瘤切除日間手術。 56歲的黃先生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左下肺背段長有腫塊,為求進一步治療來到湘雅醫院就診。該院胸外科主任張春芳教授接診後認為,患者腫瘤部位比較局限,病種相對單一,沒有複雜的併發症,很適合做機器人腫瘤切除手術。
  • 高齡老人骨折後要不要手術?
    骨科專家:如果老人的身體能耐受麻醉和手術,最好手術,防止長期臥床引起併發症  我能不做手術嗎?  綜合評估,建議您  最好接受手術治療  □記者 曲華敏    近日,有媒體報導86歲的李老先生,因不慎摔倒造成髖部骨折,無獨有偶,95歲的宮老先生也在家摔倒,造成左股骨骨折。
  • 【獻禮湘雅】 新百年,湘雅讓世界矚目
    他說:我是從湘雅起家的,沒有湘雅就不會有上海醫學院……。 譚延闓也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名字,正是在他的支持下,1913年,湖南育群學會代表湖南省政府與美國雅禮協會合作辦學,1914年,我國第一所中外合辦的醫學高等學府--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因此創立,1915年,湘雅醫院主樓建成,譚延闓親筆題寫院名。同年,雅禮護病學校更名雅禮護士學校,湘雅形成了醫學校、醫院、護士學校三位一體的體系。
  • 【湘雅百年】新百年,湘雅讓世界矚目
    他說:我是從湘雅起家的,沒有湘雅就不會有上海醫學院……。譚延闓也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名字,正是在他的支持下,1913年,湖南育群學會代表湖南省政府與美國雅禮協會合作辦學,1914年,我國第一所中外合辦的醫學高等學府--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因此創立,1915年,湘雅醫院主樓建成,譚延闓親筆題寫院名。同年,雅禮護病學校更名雅禮護士學校,湘雅形成了醫學校、醫院、護士學校三位一體的體系。
  • 湘雅醫院成功完成國內年齡最小的Ross-Konno手術
    在這樣的挑戰下,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黃凌瑾副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不足兩月,體重4公斤的重度主動脈狹窄患兒進行左室流出道擴大+自體肺動脈瓣替換主動脈瓣手術(Ross-Konno手術),為寶寶打通讓血液順利流通的「生命通道」。據悉,這不僅是湖南省首例為嬰幼兒開展的Ross-Konno手術,也是目前國內開展該類術式中手術年齡最小的患者。
  • 半月板切除手術後,科學地康復才更加重要!
    今天,我們來採訪一位「板」友,一起來聊來他半月板部分切除手術,以及後續盤狀半月板康復的親身經歷。▏來,先來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吧我是一名軟體開發工程師,今年27歲。2019年12月右膝進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手術,醫生告知需進行康復訓練。我本人是一名跑步熱愛者,但是手術之後,我對康復的訴求就是期望能夠回歸正常走路就好!▏所以,術後正常走路有一些問題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