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策劃:浩悅資本醫療服務與智慧醫療行業組
本文原創自浩悅資本
截至5月19日,全美共有現存新冠疫情確診1,160,973例(佔全球32%+),且每日新增病例仍以近3萬例的速度增長,目前美國已成為全球抗疫的正面戰場。
全美疫情感染情況
來源: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實時查詢
國家政策體制的不同和對群眾病毒重視程度的不同,使得新冠疫情對美國的打擊遠超爆發期的中國。從防護、檢測、隔離到治療,即使有了中國成功的抗疫經驗和發達創新的醫療環境,美國公民依然經歷了比我們更長遠且仍無盡頭的抗爭。這也使得美國公民對於「抗疫概念賽道「的需求和想像更加豐富。
疫情之後,雖然美股市場整體迎來重挫,但仍有一波非接觸的數位化醫療服務股逆勢上漲。美國股民心中的抗疫概念股都來自哪些領域?美國的醫療服務和數字醫療企業在疫情中有著怎樣的表現?
全美醫療服務漲幅排名(自年初以來)
來源:Wind數據,浩悅資本整理
從上述榜單可以看出,在年初以來漲幅排名前九的醫療服務股中,既有遠程醫療及慢病管理,也有設備租賃和廢物處理等醫院第三方服務,甚至還包括了主打臨終關懷的特殊服務公司。
其中,漲幅排行前列的三支數字醫療股Livongo、Teladoc和Catasys既在此次疫情中表現突出迎來業績飆升,本身也是美國數字醫療創新的代表典範:
TOP 1:LIVONGO HEALTH (LVGO.O) ——網際網路慢病管理領先品牌
基本情況:2008年成立,2019年於納斯達克上市。Livongo專注於糖尿病管理,該公司使用硬體設備、人工智慧驅動數據和專業健康教練的組合來幫助人們管理慢性病,並提供個體化的信息和指導,以幫助患者進行健康管理,並已逐步擴展到其他慢病領域,如高血壓、體重管理和行為健康等。
疫情表現:Livongo自年初以來漲幅達136%,位列醫療服務板塊第1名。Livongo的平臺註冊用戶有高達93%的留存量。根據CDC近期的報告,因2019年冠狀病毒肺炎而進入重症監護病房的人中,有78%的患者至少有一種慢性病相關的健康問題。實際上除了Livongo外,腎透析服務企業費森尤斯(FMS.N)和DAVITA(DVA.N)也逆市上漲。
浩悅觀點
1、用戶規模:Linvgon、Catasy、Teladoc三家公司均是面向Self-insured、保險公司客戶籤約,為其管理患者,減少醫療支出。早在2014-2016年,大多數網際網路醫療瘋狂融資卻沒有有效的落地轉化,最終因直接獲取病人的獲客成本過高而得到教訓。在中國,知名的智雲健康通過建立科室信息化系統也快速建立了用戶群體。
浩悅資本認為,在中國以下幾類玩家有用戶規模做慢病管理:
2、中後臺能力-標準化服務:在用戶規模上升的同時,中後臺的建設能力是未來能否有能力持續服務客戶的核心。這依賴於對中後臺數據積累、理解與幹預的方式。例如,薄荷健康搭建了中國最全的食物能量資料庫以及留存大量用戶的體重管理數據,並在此基礎上對健康管理、電商推薦等商業化產品上進行了有效開發。Livongo的Consumer Engagement Platform也讓其能夠在獲取大客戶之後,利用產品化的服務來承接流量。浩悅資本認為,用戶基礎是第一步,中後臺的搭建也需要同步跟上。
3、規模化效應:我們認為在慢病數位化管理平臺成功獲客之後,規模化效應是中長期獲取利潤的途徑,即如何能在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同時,降低單病人的服務成本。因慢病患者常是多病並發,在不增加獲客成本的情況下,圍繞客戶開展更多的服務才能獲得更多的訂閱費用。
2020年春節期間,阿里健康、京東等網際網路平臺上線了慢病續藥頁面,國家也接連頒布網際網路醫療相關政策鼓勵支持在線複診等行為以幫助龐大的慢病患者群體。美國在慢病遠程管理有更成熟經驗,市場的反應也說明了長遠來看慢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意義和潛在的市場,尤其是在COVID-19這樣突發事件發生時,遠程醫療和遠程監控在提供有效分診、護理等方面極大地緩解了醫療系統壓力的同時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目前國內在糖尿病、腎病、肝病、腫瘤等特色專科領域,逐漸也有已在慢性病領域耕耘多年並跑出模式的企業,如智雲健康、愛腎醫療、醫聯、360健康和良醫匯等。長遠來看,我們看好這些企業打造其慢性專病垂直領域的全生命周期閉環。
TOP 2:TELADOC HEALTH (TDOC.N) ——全美最大的遠程醫療服務商
基本情況:公司成立於2002年,2015年作為首家在線問診上市公司於紐交所上市。Teladoc幫助其用戶在任何時間(7×24h)、任何地點通過行動裝置、網絡、視頻和電話等方式向醫生求助,是全球遠程醫療企業的最佳對標。Teladoc收費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企業對企業(B2B)的模式,向全球客戶提供虛擬醫療服務,並直接或通過渠道合作夥伴向消費者提供服務,主要形式是企業為其員工及其家屬或其他受益人每月繳納固定費用(Per-member-per-month),不限制問診次數以及問診時間;另一種模式是針對個人按次收費(2C),針對零散的會員或消費者,其中會員制的訂閱服務收入為Teladoc創造了80%以上的價值。
疫情表現:與美股接連熔斷相反,Teladoc在疫情焦灼期間以106%的股價漲幅位居第二,主要來自於COVID-19的爆發使得美國群眾對服務的需求空前增長。
浩悅觀點
1、用戶習慣養成具有長遠意義:疫情期間催生了新一批用戶的使用習慣,Teladoc也預測用戶的使用頻率基線會長期高於歷史。但其影響力不僅限於問診,之後基於數據會衍生出更多的醫療服務場景,切入線上慢病以及線上健康管理。
2、細分專科平臺仍有發展潛力:Teladoc能夠基於全科提供在線診療,但旗下的專科問診平臺BetterHelp、皮膚病專科也增長迅猛。我們認為線上的專科平臺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專科的細分主要是因為,
反觀中國獨立運營的專科平臺,浩悅資本認為此類公司除了在資本市場退出外,平安好醫生(01833.HK)、阿里健康(00241.HK)、微醫(待上市)等網際網路醫療巨頭的併購也是退出渠道之一。
國內獨立運營的專科平臺
來源:浩悅資本整理
3、重視戰略併購:Teladoc在橫向領域收購了專科平臺BetterHelp(精神健康平臺)、BestDoctor(慢病管理平臺);在縱向領域共計8起客戶收購,從2013年便開始了高達14億的併購之路。
Teladoc併購裡程碑
來源:浩悅資本整理
4、B2B2C模式減少獲客成本:雖得益於大型保險客戶(Aetna、Blue Shield of California etc)、大型Self-insured公司(埃森哲、殼牌、美國銀行等)、大型醫療機構(西奈山醫院)等,但BCB2C的模式也遇到集中度的挑戰。B2B2C的模式是把雙刃劍,丟失任何一個大客戶對運營以及財務的表現將出現重大影響,同時,2B的替換成本高、粘性高也為Teladoc建立了一定的商業壁壘。
5、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由於不受地域場景限制的優勢,充分展現了其在醫療體系中基礎問診和分診的重要效用。即便在醫療系統發達的美國,COVID-19的突發事件下也暴露出供應不足的巨大壓力問題。我國網際網路醫療企業諸如平安好醫生(01833.HK)、阿里健康(00241.HK)、微醫、春雨醫生、微脈等平臺都已逐漸跑出其商業模式。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監管對網際網路診療的開放性日益增高,我們也持續看好已有大流量變現基礎的平臺,值得關注的是,平安好醫生(01833.HK)、阿里健康(00241.HK)股價也在疫情期間接近翻倍。
TOP 3:CATASYS (CATS.O) ——領先的AI驅動遠程心理幹預公司
基本情況:2003年成立,2017年於納斯達克上市。Catasys通過其OnTrak解決方案,將循證醫學、心理社會幹預以及護理輔導整合在52周的門診計劃中,幫助保險公司降低因病人心理問題產生的過度醫療費用。其初期重點服務對象是藥物成癮物質使用障礙人群,現已擴大到提供解決焦慮和抑鬱的方案。
疫情表現:自新冠疫情在全美爆發, Catasys是醫療服務板塊上漲排名第三的公司(年初至今漲幅達30%),其三月的每周會員註冊率已超過500個。根據歷史數據,該公司註冊會員人均淨收入約為6,500美元。疫情期間產生的焦慮,抑鬱和藥物濫用等疾病加劇了慢性病的發生,導致平臺會員註冊率的提升。
浩悅觀點
1、精神心理疾病對醫療系統的負擔不可忽視:疫情的發展暴露了我國在精神心理衛生投入方面的不足。2020年4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中國殘聯等十部委聯合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及增設試點的通知》,文件中提及20%的醫院需開設心理門診,精神心理疾病對醫療系統帶來的壓力會越來越顯著。一是由於中早期的幹預、諮詢與治療費用沒有覆蓋全面,可及性較低,二是中國人民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還不及歐美。浩悅資本認為未來心理疾病會隨著政策以及人們意識的提高而衍生出百億級的市場機會。根據目前全美有增無減的疫情趨勢,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不斷蠶食醫院醫護人員的體力與意志,專注選舉的川普、頻繁無知的推特也讓美國醫生和護士群體倍感崩潰。新冠病毒早已不僅是攻擊肺部的惡魔,也是籠罩在美精英醫護人員心頭上的心魔。
2、中國精神心理市場會隨支付方式落實轉變迎來發展:浩悅資本認為國家出具的《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及增設試點的通知》首先解決的是服務承接能力問題,後期也會配套出具相應的支付措施。同時隨著商業保險的完善,也會出現類似Catasys的服務商,能夠做相應的病人管理。
3、精神心理諮詢平臺會加深服務場景:線上心理諮詢仍處於「消費級」醫療階段。未來更有競爭力的公司會聯合線下機構以及更多職能手段,加深相關的服務場景,增加用戶粘性,避免中介形式的服務被醫生和患者跳單。在搭建完服務能力之後,公司一面服務於支付方控費,另一面利用用戶與患者規模向上遊的醫療機構與藥品提供者提出溢價。
對標Catasys,浩悅資本整理了該賽道的頭部公司:疫情以來以壹點靈、壹心理、簡單心理等為代表的線上心理平臺也在本次抗疫中對於醫護人員、受災人群乃至全社會的心理幹預發揮了積極作用。自從2015年以來國內網際網路心理賽道興起,線上成為用戶尋求心理健康服務、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途徑,平臺一方面充分利用現有諮詢師資源,另一方面逐步自建諮詢師培訓體系,打造行業標準,成為了心理健康服務領域重要的服務提供方,我們也認為隨著政策的推動和規範,心理健康服務行業將迎來更加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