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後一公裡」怎麼走?新昌首家「臨終關懷」醫療單位已服務5...

2020-12-14 浙江在線

2020-12-11 10:19 |健康新昌

安寧療護,又稱為姑息療法、臨終關懷,上世紀六十年代發源於英國,2017年我國正式開始安寧療護中心的試點。2019年,新昌縣中醫院醫共體澄潭分院被確定為省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試點項目單位。安寧療護病房作為項目的一部分,於今年7月份建成並開始收治病人,成為新昌縣首家推出安寧療護的醫療單位。

新昌縣中醫院醫共體澄潭分院安寧療護病房位於住院樓的二樓,走進該樓層,記者的第一感覺就是安靜溫馨。在病房裡,醫生正在為病人呂大媽檢查身體。病人身上沒有連接儀器,更沒有插管。家屬告訴記者,病人上個月腦出血,在縣中醫院治療了大約半個月後轉院到這裡。

呂大媽的家屬說,他們想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讓母親好好享受最後一段時光。然後這裡的醫生護士對我們都挺好的,這裡條件各方面也是挺不錯的。

醫生告訴記者,和普通病房相比,他們會更頻繁地來這裡,除了時時監測病人的身體狀況,他們更多地是聆聽病人和家屬的述說,緩解病人生理、心理上的痛楚,儘可能維護生命質量,讓病人舒適、安詳、有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階段。

新昌縣中醫院醫共體澄潭分院副院長呂碧春告訴記者:「患者疼痛的時候,我們會給予患者止痛,有損傷性的、有創傷的操作我們通通不會去做。就是說我們不會去帶給(病人)痛苦,我們的目的是緩解(病人)的痛苦。同時在身心上面,包括從心理或者心靈上面,我們都會給一些安慰。」

記者據了解到,新昌縣中醫院醫共體澄潭分院安寧療護病房投資15萬元,共有7張床位,今年7月份投入使用,到目前已服務5位患者。「我們安寧療護宗旨就是把癌症晚期的、其他一些終末期的老年人,以照顧為主,照顧、減輕痛苦,還有給家屬一些心理安慰,減少他們的心理痛苦,這樣為主。安寧療護建立之後,我們依託總院的技術專家給我們指導,解決技術上的一些問題。我們自己單位安排醫務人員去進修,提高業務能力,努力把安寧療護病房作為新昌一個亮點工作。」新昌縣中醫院醫共體澄潭分院執行院長潘永詳說。

(原標題《生命的「最後一公裡」怎麼走?新昌首家「臨終關懷」醫療單位已服務5位患者!》。編輯金漢青。)

1607653191000

相關焦點

  • 90多歲老夫妻想找有「臨終關懷」的養老院 杭州首家試點運營的安寧...
    刨去價格、環境、設施因素不談,周先生有一個基本要求:這家機構需要具備「臨終關懷」服務——這同樣是他父母的訴求。現在,越來越多老人更加豁達地談論「死亡」。臨終關懷、安寧護理、舒緩療護,這些曾非常隱晦的專業名詞也越來越多被公開提及。「高質量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體面地離去」漸漸被了解和認可。然而,這樣的服務並不好找。
  • 史繼學 | 戰疫情,不容忽視病人的臨終關懷
    因此,新冠肺炎病人的臨終關懷成為不容忽視的話題。 一、臨終關懷的意義 臨終關懷並非是一種治癒療法,而是一種專注於在患者在將要離世前的時間內,減輕其疾病的症狀、延緩疾病發展的醫療護理。臨終關懷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給病人增添痛苦的、或無意義的治療,但要求醫務人員以熟練的業務和良好的服務來減緩病人的痛苦症狀。人們更多時候,不是害怕死亡本身,而是害怕死亡的過程。對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幸福可以很簡單,可能只是一個擁抱,一句關心的問候,一個清晨的陪伴。然而,這麼簡單的願望,對於有些人也是奢望。此次新冠肺炎傳染性之強,世所罕見。
  • 上海啟動「生命關懷」項目,他們接觸著死亡,卻也從中獲得更多生活...
    日前,覺群生命教育學院生命關懷項目在玉佛寺正式啟動,將通過心理健康、安寧療護等方面的培訓,讓更多人了解生命關懷,加入生命關懷志願者的團隊。同日,安寧療護師資班(初級)2020 秋季課程正式開班,而他們的服務對象,都是臨終者。
  • 打通醫療服務最後一公裡 四川達州首家社區愛心健康工作室成立
    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12月10日上午,在達州市通川區朝陽街道辦馬房壩社區,達州市首家社區愛心健康工作室在此成立。該愛心健康工作室由達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和馬房壩社區共同發起成立,達州首家愛心健康工作室為何選擇馬房壩社區?
  • 最後一天優惠報名!「生命末期的安寧療護與臨終關懷」專題培訓等您來搶位
    為了提升安寧療護與臨終關懷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借鑑先進地區的做法和經驗,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工作學院與深圳市龍崗區春暖社工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生命末期的安寧療護與臨終關懷」專題培訓班。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流程,如何面對自己的生老病死與生離死別的歷程,卻是需學習的生命功課,甚至是長期挑戰。自己如何活得有意義與幸福,老得有智慧、在疾病歷程活得有質量、有尊嚴?
  • 伊.斯.蘭.教.的臨終關懷思想
    西方天主教於1967年在英國倫敦東南的希登漢創辦「聖·克裡斯多弗」救助院乃是現代臨終關懷運動興起的標誌。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醫療費用增加、慢性病增多等社會發展過程中種種問題的出現,人們對有尊嚴死亡的關注度顯著提高,人類社會對臨終關懷服務的要求也迅速增加。
  • 成都臨終關懷中心:正視「死亡」利人利己
    臨終關懷,是為生命末期的服務對象,給予積極和全面的身體照顧,以控制或緩解疼痛及有關症狀為重點,同時關注其心理、社交及靈性需要,並為服務對象的家屬提供情感支持、哀傷輔導的一個過程。對於生命,我們肯定是要保持敬畏的態度,患病後如果有希望治癒甚至有治療的意義,那就努力去爭取;但是如果目前的醫療水平已經無力回天,再強求也只是增加痛苦時,那就要學會坦然面對,選擇「臨終關懷」這樣的新形式來度過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反而可能會更好。很多晚期患者飽受病痛折磨,但家屬為什麼拒絕接受舒緩治療呢?我得到的答案是:「因為他們怕被認為是不孝。」
  • 臺灣醫院雲端療護:把臨終關懷搬到患者家中
    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戴姆·希塞莉·桑德絲「患者在生命的終末想和家人度過最後的時光是人之常情,但是末期患者對疼痛的控制和醫療的需求很高,家裡沒有儀器設備,沒有人提供保護,遇到突發問題該如何處理等都是十分棘手的問題。」
  • 如何讓生命帶著尊嚴謝幕?「生命末期的安寧療護與臨終關懷」專題培訓正在火熱招生中……
    為了提升安寧療護與臨終關懷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借鑑先進地區的做法和經驗,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工作學院與深圳市龍崗區春暖社工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生命末期的安寧療護與臨終關懷」專題培訓班。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流程,如何面對自己的生老病死與生離死別的歷程,卻是需學習的生命功課,甚至是長期挑戰。自己如何活得有意義與幸福,老得有智慧、在疾病歷程活得有質量、有尊嚴?
  • 《The Hospice in Houston|休斯頓的臨終關懷》(中英文雙語版)
    這個講座是醫學界推動臨終關懷發展的催化劑,正如我們今天所知。現代臨終關懷運動的開始應歸功於桑德斯夫人。「她的臨終關懷概念是將臨終關懷中最現代的醫療技術與中世紀宗教秩序的精神結合起來,這些宗教秩序曾經創造了臨終關懷,將其作為人們朝聖的一步。」
  • 精準救助在行動|臨終關懷 讓孤寡老人有尊嚴地「謝幕」
    送老人走過最後一程洪亮在醫院救治期間,由於年齡較大、病情複雜,需專人24小時陪護,李潔毫不猶豫選擇留下陪伴老人。剛到醫院時,由於環境陌生,加之有智力障礙,洪亮情緒非常不穩定,常常無法配合檢查。「孤寡老人臨終期的身心變化更值得社會關注。」李潔說,「在生命臨近終點的時刻,我們該和老人談些什麼?如何讓老人有尊嚴地跨越生命的終點?」雖然李潔和社工的及時介入,讓洪亮在生命的最後一程並不孤單,但老人的離開還是讓李潔受到很大的衝擊。
  • 瓊瑤臉書公開本人遺囑,挑戰我國臨終關懷底線
    五、 我已經註記過,最後的「急救措施」,氣切、電擊、葉克膜……這些,全部不要!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千萬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我曾說過:「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我寫這封信,是抱著正面思考來寫的。
  • 沈德詠:臨終關懷和尊嚴死亡已無法迴避,建議適時立法規制
    原標題:專訪沈德詠:臨終關懷和尊嚴死亡已無法迴避,建議適時立法規制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沈德詠圍繞臨終關懷和尊嚴死亡等問題,向大會提交了提案,建言資政。目前公眾對「安樂死」的認知如何?大眾是否接受?推進臨終關懷和尊嚴死亡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 滬東醫院以特殊方式給予臨終患者生命關懷與尊重
    面對癌痛帶給患者的痛苦、無助;面對親人們的強顏歡笑和淚水;該院提出「在臨終前的過程中給予患者生命關懷的溫暖與尊重。」這也是作為醫者、作為最後陪伴生命的關懷者的工作。科室裡醫護、志願者、患者志工和患者家屬以不同角色組成的生命關懷小組,針對每一位來院的腫瘤患者,從不同的角度,根據病情情況進行分段式療護方案的制定,並積極跟進患者的病情變化設計陪伴方式。
  • 山東省醫學會姑息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劉波:姑息治療不是臨終關懷
    原標題:山東省醫學會姑息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劉波:姑息治療不是臨終關懷本報記者陳曉麗「姑息治療既是一種理念,同時也是針對患者高度結構化的醫療體系。」山東省腫瘤醫院腫瘤內七科主任、山東省醫學會姑息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劉波表示。
  • 美股盤點|從數字醫療到臨終關懷,美國熱捧的醫療抗疫股
    作者/策劃:浩悅資本醫療服務與智慧醫療行業組本文原創自浩悅資本截至5月19日,全美共有現存新冠疫情確診1,160,973例(佔全球32%+),且每日新增病例仍以近3萬例的速度增長,目前美國已成為全球抗疫的正面戰場。
  • 上海集中發布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和「援鄂醫療創新服務...
    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重點突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圍繞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探索制定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提升醫療服務能級的創新型服務,在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信息流動,服務智能,提升就診效率。
  •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優秀志願服務集體、優秀志願者名單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關愛生命 奉獻愛心」五大工程優秀志願服務集體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志工委天津義工總站
  • 她花了數十年做臨終關懷,卻沒能看上媽媽最後一眼
    1989年,護士甘迺迪(Karen Kennedy)發表「美國長期照護中心5年回顧性研究」一文。其中,甘迺迪結合自己護理500餘名老人的經驗,發現55.7%的人在臨終前,都曾出現一種特殊的皮膚潰瘍。在潰瘍發生後的六周內,老人不治身亡。它因此得名「甘迺迪潰瘍」。2019年,莎倫升任美國麻省總醫院老年醫學科和姑息治療科主任。
  • 讓患者有尊嚴地走完生命最後一程 昆明市將為「安寧療護」制定標準
    原標題:讓患者有尊嚴地走完生命最後一程 昆明市將為「安寧療護」制定標準   記者從昆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目前昆明一共有10家「安寧療護」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