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1-01-19 明月雁歸來

普通人讀佛經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無論是佛經的原文,還是後人的釋文,都是非常晦澀難懂,感覺彎來繞去的,看得人云裡霧裡。所以常人很難對佛經產生興趣,普通人對佛經的了解,恐怕最熟悉的就是那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

這句話出自佛教的《心經》,佛教的千經萬典中,唯有《心經》最為特殊,它全稱是《摩訶he般bo若re波羅蜜多心經》,總共只有54句,260個字,卻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的第一經典和核心經典。

在《心經》原文的第二句中這樣寫道: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可能是由於《心經》短而易誦讀,所以傳播最為廣泛,從而使這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為大眾所熟知。其實,《心經》雖然短,但是也是非常晦澀難懂的,即便是去看白話的翻譯文,大多數人仍然會是一頭霧水。

普通人即使上網去查這句「色即是空」是什麼意思,大概率的結果會是看了半天依然莫名其妙。這裡的「色」指的是「色相」,也就是看到的有顏色有形狀的事物外在的表相,這個容易懂。那麼這個「空」就難懂了,它指的是「空相」,不過這個「空相」究竟是個什麼意思,你去看解釋的話,一般會得到這樣的說法:空相就是虛無的相,但是這個虛無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看到這裡一般人都會一臉茫然了。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就是一連串的車軲轆話,其實講的都是一個意思:色和空是一樣的,沒什麼不同。如果我們不看那些佛經中的彎來繞去的口水話,用現代語言和道理來講是很好理解的。所謂的「色相」就是事物外在的形象,能用五官感受到的表相。而這個「空相」也就是事物內在的本質。所謂的「色即是空」也就跟「透過現象看本質」差不多意思。

舉個例子,人看到地球上水往下流,這是表相,即色相;其本質是地球引力對水產生的作用,這就是空相。人聽到聲音是色相,而聲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物體的振動,這就是空相。所謂「色即是空」就類似這樣的。當然,這是對其解釋的一種類比,佛教本身是唯心主義,不是唯物主義。

當年的慧能和尚看到風吹動旗幡時,他說了句著名的偈語: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意思是你的思維在動,看到任何東西都是動的。這就好比那句「心靜自然涼」了。實際上,涼不涼由溫度決定,不是由心裡的想法所決定。但是,這並不是說佛教就完全是迷信,唯心主義本身是一種哲學思維,它不等同於迷信,它也有其正確的一面。

相關焦點

  • 《心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是什麼意思?
    前幾天,有個朋友問我,《心經》中有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是什麼意思?要想明白這句話,不僅要結合整部《心經》來看,還要結合自己的修行來看。缺少其中的某一部分,都不會使你真正明白這句話。《心經》裡面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關於「五蘊」的問題。什麼是五蘊呢?也就是「色、受、想、行、識」到底是什麼呢?
  • 《心經》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意思?
    這部經中有一句話被廣為流傳,很多不信佛的人也都很熟悉,那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但未必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甚至很多人把這裡的「空」誤解為消極,什麼都沒有,把這裡的「色」當成美色,經常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當口頭禪,和別人開玩笑,諷刺佛教。
  • 「色即是空」什麼意思?不懂佛法的人,根本想不到!
    《心經》上有這樣一句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一些影視劇當中,我們經常會從一些出家人口中聽到「色即是空」,很多人其實都誤解了這句話,尤其是不懂佛法的人,根本想不到,這句話與「美色」沒有任何關係。
  • 《心經》中的「色」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色即是空」?
    從經文中可以看出,菩薩曾多次提出色與空的概念,其中有兩句經文都有「色」字的出現,但這兩個「色」的意思是不一樣的。經文原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句中的「色」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中的「色」,指的是所有我們認為客觀存在的物質,包括所有科學認為的物理形態現象的實在。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色即是空」,空是什麼?
    沒錯,就是《心經》,全稱是《波若波羅密多心經》(拼音讀音:Bo Re Bo Luo Mi Duo Xin Jing),這是心經的題目,什麼意思呢?大體就是登上彼岸,獲得智慧。具體每個字的意思大家可以百度查詢。
  • 《心經》到底在講什麼,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經句解之五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批註】:舍利子: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即舍利弗也。色:指身與宇宙間一切形形色色的萬物。不異:各異。空:究竟沒有實體,分二種解釋:一、物質方面:例如軀殼是水火風土四大假合而成,四大分散,當體即空。二、精神方面:六根塵(眼耳鼻舌身意)、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虛妄不實在,故曰空。色不異空:色雖然分明顯現,但是可以分明顯現萬有,故云空不異色。色即是空:一切形色皆因緣而生,經過一段時間以後,終歸空無,故說色即是空。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究竟是什麼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找一個恰當的佛教用語來描述我們今天看到的物質,那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中的「色」字。「色」也即物質。 我們能看見的物質的存在,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表述,一個是顏色,一個是形狀,除了顏色和形狀以外,不存在物質。 大家都認為,紅、綠、白等顏色存在,所以有些人對顏色非常執著。買衣服的時候,會挑三揀四,選取自己心儀的顏色。
  • 《心經》逐句解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呵。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裡的「舍利子」不是高僧圓寂以後化成的「舍利子」,而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玄乎?有三重境界,並非指色相皮囊
    到底是什麼動了?佛教裡面有很多不好理解的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是如此。不才淺析一下,說說自己的理解。色相都是空,只是說得通在平常,許多人喜歡從字面意思理解,特別是這個「色」字。色在漢語裡有很多意思,景色、顏色,也指好看的女子(好看的男子也算)。從字面的意思看,這「色即是空」,色不是指景色,也不是說的顏色,那就肯定說的是女色了。按照這個意思理解下去,「色即是空」說的是「色相都是假的,或暫時的,到頭來都是一場空。」
  • 什麼是色、什麼是空呢?
    秦跋陀來看生公,問他:「大師,你年紀這麼大了還講經,講的什麼經啊?」生公說:「我講《般若經》」。我們知道《大般若經》六百卷,是專門講色與空的,它的縮本是《金剛經》,《金剛經》的縮本是《心經》。《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講色空之義。  秦跋陀禪師問:「哦!那麼請問什麼叫色呢?」(色是什麼東西?)生公答:「眾微聚集叫色」。
  • 有一種豁達,有一種平常心,自然比什麼都好!龍奔《色即是空》
    龍奔這首《色即是空》為什麼,明明是色即是空,卻有一股風塵之味,也許太快太急反而平淡不了,說著無所謂的話,卻未遁入空門,到底不過是說服自己而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原來四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一體不二即色即空,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色(相)和空(性)也是這樣,沒有性是不能顯現萬物的,沒有一切相又如何見到無相的性?性的本體即空,色的本體又何異於空呢?色和空是了無分別的,即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即色即空。一法破,法法皆破,以此類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五蘊法如是,其它一切諸法莫不如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空與色,本就是一體!
    但是,到底什麼是真空妙有呢?既然真的空了,又怎麼會存在有的可能呢?今天,如是就與大家圍繞《心經》中,空與色的關係,來與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不妨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02《心經》中,第一句就提到了空。
  • 「色」僅僅指女色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傳達的佛家文化內涵
    小時候看過一部張衛健主演的電視劇叫《機靈小不懂》,當時有一段經典的對對聯橋段:臺主:色色空空,空空色色,無色無空,無空無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悟色悟空,悟空悟色。當時第一次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便以為其中的「色」所講的便是女色。也是在那個時期,看過《少年包青天》裡面,展昭在寺廟裡面的法名叫做:戒色。同樣,也認為這個「色」也是女色之意。直到現在,才越來越明白,一個「色」字,包羅萬象。
  • 《心經》中,「空」的本意到底指的什麼?
    雖然《心經》篇幅短小,但對於佛家講空的實質,闡述得淋漓盡致。作為佛家修行的人,一定要理解空的本意。在《心經》中,空的本意,是在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之後出現的。那麼在《心經》中,空的本意到底指的什麼呢?眾所周知,佛教中講究修心。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佛陀)認為,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乃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究竟是什麼意思?
    《心經》全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摩訶意為「廣大」,般若即「智慧」,波羅蜜意思是「到彼岸」,多為語氣助詞「了」。《心經》的譯本繁多,但流傳最廣的,要屬唐代玄奘法師翻譯的版本。它全文不過兩百六十餘字,被譽為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
  • 藏傳佛教中的雍仲本教到底是什麼意思?
    那雍仲本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說它是中國最古老的宗教,甚至有人說它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今天,我們先僅從字面上來解讀一下雍仲本教的意思。按百科的解釋來說:雍,是勝義無生,對宗教沒有了解的人聽起來似乎很難理解。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與「三生萬物」,原來我們都想錯了,這才是正解
    最美女和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代表著佛家的哲學,出自佛教《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據說這是觀音菩薩和舍利佛的一段對話;色指的是萬物的形與質,一切萬物都有其產生的原因,不是本來就有的。而任何萬物都最終會消散,也就是空。教育人們放下執念,方得始終。意思就是不要執念於產生與消亡 ,而要樂觀的態度看待問題不要被問題束縛自身。就像我們常說的安靜,一種解釋是去到沒有嘈雜聲音的環境,一種是相對的安靜。而實際上,所謂的靜,是出自於內心。
  • 你是空你是空色即是空的空空什麼歌 《想起了你》哪裡聽
    抖音裡面最近有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你是空你是空色即是空的空空在劫難逃的情劫」,很多抖友都在翻唱這首歌,並且收聽量都很高,那麼這首歌的歌名是什麼呢?下面咖綠茵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抖音》你是空你是空色即是空的空空歌曲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 色是空非色滅空
    一念心起即因成假。前念後念次第不斷。即相續假。待餘無心知有此心。即相待假。上因成約外塵內根。相續但約內根。相待豎待滅無之無。又橫待三無為之無心也。開善雲。因兼二假或亦過之。明第三假起時因上兩假。故言因兼。上假未除後假復起。故言過之。此就心明三假也。又約色明三假。先世行業託生父母得有此身。即因成假。從胎相續迄乎皓首。即相續假。以身待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