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浦文物歷史建築屢遭「破壞性修繕」

2021-01-07 中國廣州發布

■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江嶺北1號(左為改變前,右為改變後):水刷石立面被噴仿石漆、改門窗顏色前後。

在水刷石立面噴仿石漆,在紅磚牆上貼紅磚片……

新河浦「破壞性修繕」 (上)

在水刷石立面上噴仿石漆、在紅磚牆上油紅漆、貼紅磚片,以民國小洋樓著稱的網紅打卡點——廣州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下稱新河浦)接二連三發生受保護建築外立面在修繕時被破壞的事件,從不可移動文物到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線索的「破壞性修繕」,大部分是由文保志願者發現,負責巡查保護的街道及城管人員並不知情,有些則是社區監督員發現上報後主管部門並無立即叫停並查處。

新河浦法定保護建築共302處

將打造世界文化旅遊勝地

新河浦有廣州市現存最大規模中西結合低層院落式近代建築群,有11處不可移動文物、25處歷史建築、266處不可移動文化遺產保護線索。

去年越秀區政府實施「東山印象」品牌計劃,推進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活化利用。同年1月28日越秀區旅遊局發布《東山新河浦全域旅遊文化體驗街區品質提升計劃》,稱充分尊重區域的建築以及環境的歷史韻味和功能性,以東山新河浦街區多元文化遺產保護為主題,以民國洋樓建築群為背景,將街區打造成為文化氛圍濃厚、社區生活和諧、業態豐富、旅遊休閒的世界級文化旅遊勝地。

事發

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江嶺北1號:

水刷石立面被噴仿石漆

江嶺北1號是1棟3層的東山近代典型洋房,2013年10月被認定為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是私人物業,如今是一間設計師買手店,去年11月開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保養、遷移,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1月2日,新快報記者走訪新河浦時卻發現,江嶺北1號原來的水刷石立面被噴塗了灰色的仿石漆,紅色木門窗框則被油上白色。新快報記者即向市文物部門反映。

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內傳統風貌建築線索

龜崗一馬路20號:

清水紅磚牆被塗抹水泥欲貼紅磚片

龜崗一馬路20號是4層高的民國紅磚洋樓,東山少有的大體量老洋房,面積達900平方米,是私人物業。根據《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它位於新河浦核心保護範圍內,2015年12月,被推薦為傳統風貌建築線索。

《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在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改變外立面或者結構的活動,在申請辦理規劃許可時,應當同時提交歷史文化保護的具體方案。

2019年12月28日,文保志願者「古粵秀色」發現,龜崗一馬路20號的清水紅磚牆全部塗抹水泥,現場無任何許可證明,他隨即向「12345」投訴。

廣州市歷史建築廟前西街30號:

紅磚牆被油紅漆

廟前西街30號兩廣浸信會醫院附屬建築舊址,2014年被認定為廣州市歷史建築。

1918年創辦的兩廣浸信會醫院是東山地區早期的醫療衛生機構,兩廣浸信會舊址大樓亦稱署前樓,是東山地區的標誌性建築,但不幸於2011年被拆除,如今醫院舊址僅存廟前西街沿街這棟4層的紅磚附屬樓。

《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歷史建築保護責任人對歷史建築履行下列保護責任:(一)保持原有的高度、體量、外觀形象和色彩。

根據《廣州市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規劃》,廟前西街30號的東南西北四個立面是核心價值要素,不得改變;外牆殘損部位要按材質和色彩原貌修復。

《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歷史建築修繕涉及改變外立面或者改變房屋結構的,保護責任人還應當依法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許可實施機關在作出許可前根據工程情況徵求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

修繕期間,施工單位應當在現場展示歷史建築的保護價值、修繕效果圖等資料。

1月10日,「古粵秀色」發現,歷史建築外立面被噴塗油漆,現場無任何許可證明及修繕圖紙,隨即向「12345」投訴。

新快報記者1月14日在現場看到,廟前西街30號的原清水紅牆被紅色油漆覆蓋,還用了黑色油漆勾勒磚縫線,但並未按紅磚砌法和紅磚大小進行勾勒。

查處

●江嶺北1號

越秀區文廣旅局:

修繕未經同意,要求恢復原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應當報登記的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批准。

根據《廣州市文物保護規定》第二十條,不得擅自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裝飾、裝修,確需進行裝飾、裝修的,應當依法報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但廣州市越秀區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向新快報記者表示,江嶺北1號外立面被噴塗、門窗顏色變更等行為未經其同意。

據介紹,去年5月,越秀區文廣旅局接到監督員反饋,獲悉其存在擅自施工行為,隨即前往現場叫停施工,並與承租方聯繫,普及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指引其依法履行報批程序。

據東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10月9日,社區網格員巡查過程中就發現江嶺北1號在裝修期間門窗顏色被更改,三樓西面側門擴大,東面封窗,街道當天即將情況上報給了越秀區文廣旅局。

而越秀區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12月20日組織專家對江嶺北1號承租方提交的文物內部修繕工程設計方案進行論證,在現場踏勘時發現文物外立面及部分門窗油漆顏色被改變等情況,隨後發函要求門窗顏色按原狀進行粉刷。

1月2日,接到新快報記者反映其外立面被改變後,1月10日上午越秀區文廣旅局的執法人員到現場拍照取證;1月20日約談了業主方,要求業主方儘快依法依規恢復文物原狀。

●龜崗一馬路20號

大東街道城管:

要求揭掉水泥,報規劃許可

就龜崗一馬路20號紅磚牆被塗抹水泥行為,大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樓外牆在該業主購買前已經全部覆蓋了紅色油漆,且已出現起泡、空鼓等現象。2019年7月,業主在街道備案進行小型工程施工。

據大東街道城管人員介紹:「備案時報的是清洗外立面紅磚牆上的油漆,不改變外立面,不需要報規劃許可。」

2019年12月28日,大東街道城管執法隊接到志願者舉報擅自用水泥砂漿覆蓋外牆後,與越秀區規劃分局一起去了現場查看情況,「施工隊在清洗時發現紅磚牆上的油漆出現很多空鼓,沒辦法靠清洗去除,所以想在外立麵糊水泥後貼紅磚片。但為了能加快施工進度,就沒和我們說。」大東街道城管執法隊工作人員說。

越秀區規劃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改變外立面或結構的活動,應申請辦理規劃許可,目前未收到上述房屋的申請。

執法隊立即叫停了龜崗一馬路20號的施工,要求業主揭掉新覆蓋在紅磚牆上的水泥,恢復原狀。

新快報記者1月2日到現場調查,看到整棟建築被排柵圍住,外立面上新塗抹的水泥已被打掉,一部分牆體重新露出了紅磚,有的裸露出早期覆蓋在紅磚上已被風化了的灰色或黃色水泥。而未被抹水泥的紅磚牆上覆蓋了一層紅色油漆。

「上一任業主用乳膠漆將整個立面覆蓋了,現在很難將這層漆剝下來。」大東街道城管工作人員說。

他還表示:「接下來會讓業主報規劃許可,出修繕方案進行專家評審。」

大東街道表示:1月17日組織了名城委文保專家查看了現場,並提出施工方案:要求業主暫在後牆示範做1平方米麵積大小,並錄視頻過程,經專家審定後方可實施。

●廟前西街30號

專家:

凡是改變外立面的肯定是非輕微修繕

針對廟前西街30號兩廣浸信會醫院附屬建築舊址外立面被紅色油漆覆蓋,已改變外立面的行為,大東街道負責人表示:業主單位提出的置換屋頂鋪面、木構件替換及外牆粉刷(原紅磚色粉刷)、安裝統一空調架,整治外接管線,修復外牆殘損部位等屬輕微修繕範疇。

街城管執法隊接到投訴後,立即協調業主單位,停止施工,進行再認定。並分別與區規劃局、名城委專家到現場查看。

到場的名城委專家湯國華教授認為:「歷史建築凡是改變外立面的肯定是非輕微修繕。」

他指出:「在原清水紅磚牆上全覆蓋現代油漆,再在上面畫線,就破壞了歷史建築外立面的歷史信息,看不出上世紀30年代紅磚的色澤和質感,也看不到那個年代紅磚特有的砌築方法,而且新油漆封閉了原紅磚的透氣微孔,破壞了紅磚對室內外水蒸氣的呼吸作用,加速紅磚的粉化。」

越秀區規劃部門稱:歷史建築改變外立面或結構的活動,應申請辦理規劃許可,但未收到辦理規劃許可的申請。

湯國華表示:「現在外立面全部被塗上油漆,洗不掉、改不了。立面上的畫線是仿石頭樣式,每格很大。後期需按照已被拆的兩廣浸信會醫院原法式建築風格,按『丁順』砌磚法在粉飾磚加鉤磚縫線密度。」

街道辦表示:將溝通好業主單位,按照專家的意見,增加勾縫處理。

來源:新快報

相關焦點

  • 古橋修繕震動文物圈 是「破壞性維修」還是網友誤會?
    是「破壞性維修」還是網友「誤會」  河北衡水安濟橋修繕引發網友質疑事件調查  前不久,某自媒體發表一組圖片,曝光衡水安濟橋修繕「鋪設水泥磚」,引發關注,大家幾乎一邊倒地質疑「怎麼能這樣幹?」  記者採訪了解到,「鋪設水泥磚」屬於主觀臆測。
  • 此心安處新河浦
    通過對歷史文化街區的微改造,讓居民生活更舒心愜意南國夏日的午後,斑駁滄桑的慎園外,一行正值青春年華的女生手捧五彩花束,駐足在古香古色的建築下,倚門回首。這裡,是廣州歷史文化街區——新河浦。493棟百年建築、東山五大僑園、中共三大會址……漫步新河浦,這個廣州市現存規模最大、中西結合、低層院落式民居街區,隨處可見一棟棟僑房。
  • 文物建築修繕應有自己的定額標準
    來論     □曾德雄(廣州市人大代表)    昨天《新快報》報導了廣州數千萬文物保護專項資金花不出去的消息,報導說,雖然廣州市自2014年起設立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每年安排6000萬元用於不可移動文物修繕等工作,但這筆錢的執行率只有不到15%。
  • 文物修繕不能娛樂化
    這些修繕後表情「詼諧幽默」的佛像是不是「笑佛」,還需要專業人士進一步研究確認。但是,修繕後的佛像變成了「表情包」,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說,著實是一件讓人「笑不出來」的事。  近些年,隨著一些文物保護常識和紀錄片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明白,「不改變文物原狀」 和「最小幹預」原則是國際上通行的文化遺產保護、維修原則。但與此同時,一些「破壞性修復」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 《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解密文物保護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上海市文物保護工程行業協會供圖)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讓人們對文物修復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對這個專業產生嚮往。而不可移動文物的修復,我們又知道多少?眼下正在閔行區博物館展出的《百載重光——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通過歷史原件和傳統修繕工藝的展示,為人們做了一次科普。
  • 安達森洋行舊址主體建築修繕工程通過驗收 將打造成故宮文物南遷...
    重慶日報全媒體消息,今天(7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南岸區文旅委獲悉,安達森洋行舊址主體建築修繕工程已通過驗收。不久後,這裡將打造成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讓故宮博物院與重慶再續文化姻緣。
  • 促進文物規範合理修繕,上海成立首個文物保護工程協會
    解放以來,建築師參與度遠遠不夠,今天特別欣喜,看到上海文物保護工程協會的主體是建築師,這對整體保護,特別是上海近現代建築的保護起著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上海的文物保護單位主要呈現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革命文物佔比高的特點,其中優秀歷史建築,革命遺址、工業遺產和名人故居這4塊最能體現上海建築特點的。
  • 「十三五」期間我區騰退直管公房文物修繕工程實施11處 留住老建築...
    歷史建築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保護和利用好歷史建築,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和傳統風貌、提升城市品質意義重大。 近日,記者從區文旅局得知,「十三五」期間我區總共啟動了52處文物騰退項目,現在已完成32處,整體騰退比例為92%。
  • 子城遺址公園有望下月開放,文物建築修繕基本完工
    子城建築結構已完成,遺址修復進行時…… 記者從嘉城集團了解到,經過近三年的「精雕細琢」,子城遺址公園改造項目文物建築修繕基本完工,正在進行綠化鋪裝掃尾、設備安裝調試、全力推進陳列展覽和遺址展示等方面的工作,有望在2021年1月份完工開放。 近兩千年的子城即將亮相,你期待嗎?
  • 華康裡文物結構修繕完畢 油漆彩繪明年完工 留住了香廠百年老建築
    你知道在南城香廠路與板章路交會的地區,有一片名為「華康裡」的百年老建築麼?這片模仿上海裡弄石庫門樣式的建築,曾經是上世紀20年代北京最繁華的地方,堪比老上海的「十裡洋場」。然而,後來在歷史發展中漸漸湮沒。
  • 探訪廣州新河浦民國別墅群,感受中西合璧建築特色,美到亞洲拿獎
    新河浦位於廣州越秀老區(原東山區),東起達道路、西至均益路,北接廟前西街、廟前直街、寺貝通津,南臨新河浦湧。20世紀民國初期,包括華僑、富商和政要等權貴階層大多居住於此,因此新河浦一帶留下許多兼具中西特色的新型民居建築群,構成了別具一格的城市風貌。
  • 鼓浪嶼自來水公司舊址修繕完成 修舊如舊讓文物古蹟重現歷史風華
    這裡曾改變鼓浪嶼人吃水的方式,是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也成為鼓浪嶼文化遺產核心要素之一。  日前,鼓浪嶼自來水公司舊址修繕工程正式完工。鼓浪嶼管委會文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鼓浪嶼為迎接第44屆世遺大會完成的修繕項目之一,施工人員在修繕過程中注重遵循文物古蹟保護的不改變原則、完整性原則、真實性原則等,盡力尋找相近材料,讓文物古蹟重現歷史風華。
  • 鐘樓街片區改造按下「快進鍵」 18處歷史建築修繕工程年底前完成
    百年郵局、合作大樓……這些承載著老太原厚重歷史記憶和文化價值的18處歷史建築修繕工程將於年底前完成。11月20日迎澤區消息,目前,鐘樓街片區提質改造主體工程已完成85%,這條記錄著太原昔日繁華的老街,即將以全新的面貌強勢回歸。
  • 廣東公布65處歷史文化街區名單,廣州新河浦等26處入選
    4月2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掛出《關於公布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為《通知》),統一公布新河浦等65處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其中廣州有26個街區入選。廣州市越秀區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 《通知》提到,為更好地保護、挖掘和傳承我省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有關規定,現對此前已批准的新河浦等65處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統一予以公布。
  • 安達森洋行舊址主體建築修繕工程通過驗收
    7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南岸區文旅委獲悉,安達森洋行舊址主體建築修繕工程已通過驗收。不久後,這裡將打造成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讓故宮博物院與重慶再續文化姻緣。   依託南濱路安達森洋行舊址打造的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是2020年南岸區在兩江四岸核心區實施的重點項目之一。
  • 通道坪坦風雨橋群修繕工程榮膺「全國十佳文物維修工程」
    懷化新聞網訊 3月21日,從湖南省文物局傳來喜訊: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風雨橋群修繕工程被評為2015年全國十佳文物維修工程。據了解,2015年度全國優秀文物維修工程評選活動自2016年7月啟動,通道坪坦河風雨橋群修繕工程是湖南省唯一入選工程。坪坦風雨橋群位於通道縣坪坦鄉境內,共有清代始建的侗族古風雨橋9座。
  • 大田灣體育場開始全面修繕!文物部分「修舊如舊」,標誌性籃球場也...
    文物部分「修舊如舊」,即將進行加固大田灣體育場在賀龍元帥的主持下於1956年建成,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座甲級體育場,也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重慶十大建築之一,它的修繕工作將精細化進行。為了尊重文物的「真實性、完整性」,修繕工程進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我們做了大量的材料和化學分析,以及化學實驗和力學實驗,這些工作都非常徹底。」
  • 老城市 新活力——歷史建築修繕如新讓老建築煥發新生
    除了建築立面外,像花園酒店、白雲賓館的入口雨棚,花園酒店的旗杆、店名牌石、白雲賓館的園林就分別作為歷史建築的特色部位、歷史環境要素納入核心價值要素。如果要了解其他800餘處歷史建築的核心價值要素,請您查閱相關歷史建築的保護規劃。中國大酒店、東方賓館將修繕立面那歷史建築如何修繕呢?
  • 歷史建築怎麼修繕裝飾?成都出了管理辦法
    成都的歷史建築經過認定和公布後,後續將如何修繕和裝飾裝修呢?記者今天從成都市房管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對我市歷史建築修繕和裝飾裝修工程的管理,《成都市歷史建築修繕和裝飾裝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今日出臺。《辦法》共23條,明確了歷史建築修繕和裝飾裝修的基本原則、技術要求,以及對實施單位的準入要求,並規定了不同類別工程的實施流程和有關資料等。
  • 大田灣體育場修繕工程動工!使用當年材料和工藝,文物部分修舊如舊
    大田灣體育場的修繕工程正式開工!6月30日上午,大田灣體育場保護與利用工程文物部分正式動工。大田灣體育場保護與利用工程效果圖大田灣體育場保護與利用工程包括文物保護修繕工程及非文物工程建設工程。本次先行動工的是文物保護修繕工程,主要包括加改建構築物的拆除、建築修繕、文物環境附屬設施修繕、機電設備部分完善等項目。記者現場了解到,工程將尊重文物的「真實性、完整性」,並在保護修繕的基礎上合理利用,使體育場修繕工程達到恢復歷史風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