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記憶:最後的伐木工人(根河林業局薩吉氣林場901伐木工隊)

2021-02-08 掌上根河
點擊藍字「根河」關注我們

定期推送根河美景,同城活動,吃喝玩樂,資訊八卦;關注林區轉型,關注掌上根河

內蒙古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深處,王永山用油鋸放倒一棵興安落葉松。幹了三十多年伐木工人的他,過了這個冬季就面臨著轉崗再就業。

伐木工們幾乎不需要時間概念,「十年如一日」在這裡是事實而不是誇張;

他們使用的履帶式拖拉機已經是絕版,而在一些拖拉機都難以到達的片區,只能使用馬匹;

在零下30攝氏度的原始森林裡作業,飲用水依然是從冰面上鑿出的「百草湯」;

唯一變化的,是如今4米長的木材比不上20袋幹蘑菇的價錢。

清晨5點,預熱發動機發出的轟鳴聲劃破了大興安嶺深處的寂靜。兩間有炊煙升起的簡易工棚,一兩點燭光從中透出。百裡原始森林中,除了零星分布的伐木工隊外,沒有常住居民。

半個小時後,工人們拿著油鋸、牽著馬,上山了。這大約也是內蒙古根河林業局薩吉氣林場901伐木工隊倒數的幾次作業。根據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在2015年2月25日刊發於《人民日報》的署名文章,2015年,內蒙古國有林區將全部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大興安嶺的伐木工,作為一個工種,將會消失。

901工隊在作業點附近紮營,完成採伐任務後,整體營地再遷往下一個作業點。

進入原始森林,伐木工人們時刻面臨著各種危險。莫說砍伐的樹木向錯誤的方向倒下砸向伐木工人,哪怕就是一根長十釐米的枯樹枝受力反彈,一旦被砸到,後果也是不堪設想。901工隊的37位工人中,包括工隊長,沒有一人倖免於受傷。

除了意外的傷害,伐木工人還會遭受例如風溼、關節炎等職業病帶來的痛苦。伐木工人一年只有等入冬地面的沼澤結冰封凍、野熊冬眠後,才會開始作業。冬季大興安嶺的積雪足以沒過膝蓋,有時甚至齊腰深。工人們從大腿到雙腳都長時間在冰雪中浸泡,溼透的鞋和褲子在零下30攝氏度的寒風中結成冰,凍得生硬。回到工棚內,在火爐邊烤,冰雪烤化脫下鞋褲後用力一擰,滿地的水,好像剛在水中泡完一樣。

清早為工人們準備奶茶和熱饅頭的工隊夥夫朱樹良曾經也是伐木工人,幾年前因為股骨頭壞死離開了砍伐一線。

由於林木太過粗大,不得不用牲口將木頭拉出。

工隊的工作包含砍伐、集材、裝車等幾個步驟。收集砍伐完的樹木所用的設備還是上世紀80年代從牡丹江林業機械廠購來的履帶式拖拉機,這個機械廠早在2000年就已倒閉,森林拖拉機及其零件也成為絕版。而在一些拖拉機難以到達的片區,馬拉木材這種原始的方法還在被頻繁使用著。

伐木工人不得不頻繁更換著住地。每過一兩個月,結束了一個片區的砍伐,工人們就會「拔寨而起」,轉移到另外的砍伐區域。在原始森林裡,要想生存,水是必不可少的。根據工隊長高顯仁的經驗,哪裡樹木生長得比較枯萎,哪裡卵石的顏色發黑,水源就會在哪裡,營地也便會安在哪裡。從冰面上鑿一個小洞,就可以看到淡黃色的水,伐木工人稱之為百草湯,有股淡淡的植物味道,喝了不壞肚子。

在工隊的生活,往往少有日期概念。伐木工人們昨天和今天、上個月和這個月的生活沒什麼不同,甚至十年前和十年後的如今,勞動內容、勞動方式、勞動工具,都沒什麼變化。

伐木是個強度極高的體力活,工人們從早上5點多起床出門工作到中午12點。午飯後,疲憊的工人們倒頭就睡,小憩後還要開始下午的勞動,一直到天黑。

劉中民是工隊中資歷較老的砍伐工人。三十多年前,劉中民接父親的班,成為一名伐木工。激動的心情伴隨著他走上了工作崗位。在當時年輕的劉中民看來,能放倒一棵百年大樹,非常過癮且無人代替。

木材曾經是一種重要的生產材料。原先修建鐵路所需的枕木,大量產自大興安嶺。那時作為一名伐木工人,也有一種被需要的榮幸。如今,4米長的木材比不上20袋幹蘑菇的價錢。「現在誰鳥你伐木工啊」,劉中民感嘆。

集材的過程中,部分伐倒的樹木在一些狹窄不適合林業拖拉機操作的地方,還必須使用馬匹來拖拽。

在工隊裡,工人們的祖籍遍布各個省份,河北、遼寧、山東……而說話則統一使用東北方言。他們的父輩在五六十年代來到這裡開荒,隨之定居下來成為產業工人。有招工來的,有抗美援朝下來的戰士。然而,不管是哪個工隊,工人裡都缺少了第三代伐木工的身影。目前工隊伐木工人的平均年齡超過四十歲。

由於條件艱苦、危險係數極高,伐木工人群體從來都不生產「慫包蛋」,而是硬漢的營地。幾年前,新入職大學生必須要在一線工隊工作滿一年才能調去管理崗位,然而工隊裡分來的大學生只待了一個月就走了。

伐木工一直都是男人的職業。「我們這裡就缺長頭髮的。」工隊長高顯仁打趣地說。不僅沒有女性願意從事這項工作,也很少有女性願意嫁給從事這項工作的男人。「因為這樣的男人每次上山,可能一個月,甚至數月不能回家。」

下午天色全黑前收工,廚師已經將晚飯準備好了。等到晚飯的小酒喝完,伐木工人很快進入了夢鄉。

簡易的工棚裡沒有電視、沒有手機信號和網絡覆蓋、沒有條件洗澡,每當夜幕降臨,伐木工們會聚在一起,吹吹牛皮、喝喝酒,沒有時間概念,微醉得不知何時便進入了夢境。

劉中民夢想著擺脫「能幹的時候拿命換錢,到老了花錢買命」的宿命,停伐後,他希望可以經常回家,享受老婆孩子熱炕頭。

最後一個冬季採伐即將結束,整個大興安嶺地區天然林的商業採伐也將畫上句號。每個伐木工人不得不思考冰雪融化之後的這個春天,該往何處去?

對於大興安嶺,停伐後也可以更好地將生態環境保護起來。

深夜,大興安嶺又恢復了寂靜。此時在工棚外,頭頂上繁星千萬,沒有汙染,北鬥七星清晰可見。

來源:南方周末

這裡是掌上根河,曾用名「根河微信平臺」,商業合作請聯繫司令個人微信號:8444314,投稿請發至郵箱:8444314@qq.com

專業·愛心·交流·奉獻·根河車友會QQ群:282620892,加群需提供車主車牌號,實名入群。

點擊左下角查看 「掌根信息聚合」

相關焦點

  • 最後的伐木工
    百裡原始森林中,除了零星分布的伐木工隊外,沒有常住居民。 半個小時後,工人們拿著油鋸、牽著馬,上山了。這大約也是內蒙古根河林業局薩吉氣林場901伐木工隊倒數的幾次作業。根據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在2015年2月25日刊發於《人民日報》的署名文章,2015年,內蒙古國有林區將全部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大興安嶺的伐木工,作為一個工種,將會消失。
  • 大興安嶺上最後的伐木工!!!
    幹了三十多年伐木工人的他,過了這個冬季就面臨著轉崗再就業。百裡原始森林中,除了零星分布的伐木工隊外,沒有常住居民。半個小時後,工人們拿著油鋸、牽著馬,上山了。這大約也是內蒙古根河林業局薩吉氣林場901伐木工隊倒數的幾次作業。根據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在2015年2月25日刊發於《人民日報》的署名文章,2015年,內蒙古國有林區將全部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大興安嶺的伐木工,作為一個工種,將會消失。
  • 紀錄|興安嶺最後的伐木工
    ↑星辰未落,內蒙古根河林業局的採伐工人們開著拖拉機上山。大興安嶺的冬季白晝很短,工人們早上要冒著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氣溫摸黑上山。↑三月已近中旬,內蒙古根河林業局伐區依然白雪覆蓋。由於林區夏季溼地遍山、蚊蟲奇多,採伐作業只能在冬季進行,半米深積雪下的倒木、溝渠難以探別,走起路來深一腳淺一腳,既費體力又易受傷。
  • 興安之「眼」護興安——記根河林業局森林防火瞭望員
    二十五載光陰護林海現年53歲的吳雲龍,從1992年參加工作開始就在根河林業局約安裡林場從事生態保護工作,最初他是護林隊員。1995年到約安裡林場秀水防火瞭望塔駐守,2000年被調到北約二支線341防火瞭望塔繼續從事防火瞭望工作。
  • 廣東省林業局赴雲浮林場開展林業科技調研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4月21日訊  4月14日,廣東省林業局科技與交流合作處組織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中國林科院熱林所、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單位專家,到雲浮林場就林業科技推廣和示範等工作進行實地調研。
  • 自治區林業局和高峰林場兩婦委會聯合開展主題活動
    參觀黨性教育基地《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2020年12月7日,自治區林業局直屬機關婦委會和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婦委會聯合開展「巾幗建功創偉業 生態文明齊共建」主題活動。80多名女同志參加活動。女同志們參觀了高峰林場黨性教育基地、林下種植靈芝成果展,觀看了《壯美廣西》宣傳教育影片,並在高峰森林公園水上舞臺開展「林海書香 閱讀圓夢」誦讀活動,集體誦讀散文詩《生如夏花 美麗綻放》,開展《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活動最後,全體人員在星空營地開展了「傳承經典」「傳經送寶」等趣味競技比賽。
  • 廣東省林業局到韶關市調研國有林場改革發展工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4月28日訊  4月22日至24日,廣東省林業局局長陳俊光等到韶關市調研國有林場改革發展工作,強調要加快推進國有林場事企分開,確保各項改革政策落實到位。韶關市副市長凌振偉、樂昌市市長鍾曦參加了調研。
  • 一般人真幹不了這活兒:1900年代,美國伐木工人是如何伐木的?
    伐木工人都是季節工,而且都是男人。▲【圖4】1907年8月,在美國紐約郊區,一群伐木工人站在一堆堆被砍倒的樹上。遠遠望去,就像一片木材海洋,場面頗為壯觀。伐木工人在伐木的過程中,通常會住在工棚或帳篷裡,所使用常見的設備包括斧頭和橫切鋸。
  • 塔河林業局塔林林場召開理論中心組第十一次集中學習(擴大)會議
    經濟視野融媒矩陣12月9日(牟璐)近日,塔河林業局塔林林場召開理論中心組第十一次集中學習(擴大)會議,黨政負責人帶領黨委班子成員、部分黨員幹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上,傳達了《塔河林業局黨委會議事規則》,林場黨政負責人詳細解讀了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許曉光在黨委擴大會議暨全局經濟工作會上的講話內容。
  • 冷極村:體驗極寒之地,體味熱情與純樸中國冷極村位於金河林業局
    冷極村:體驗極寒之地,體味熱情與純樸中國冷極村位於金河林業局金林林場,距根河市區55公裡,佔地300公頃。適合自駕過來,從額爾古納市區自駕過來大概在4小時左右,過了冷極碑後,山路比較多,需要自駕慢行,安全第一。
  • 金河秀山林場,一個美麗的地方
    在金河林業局開發建設歷史上,秀山林場雖然遠離局址,但它的秀美是讓人難以忘記的。
  • 伐木工人:林海雪原裡的駿馬
    1948年成立了內蒙古林務局,從此建立採伐基地,開始正規伐木。建國後,1952年內蒙古森林工業管理局成立,從此揭開了大興安嶺有計劃開發建設的序幕。按照伐木工人多年流傳下來的說法或是規矩,遇見「坐殿」是不能跑的,跑動所帶動的氣流會使大樹倒向跑動的人;也是不能喊的,據說大樹專門倒向發出聲音的方向;這時候就要把帽子、衣服什麼使勁扔出去,據說帶起的空氣擾動可能就會使大樹歪倒。可見這份工作的危險性。
  • 湘西州林業局開展「機關聯基層 建功新時代」主題黨日活動
    新湖南客戶端11月2日訊(通訊員 劉年元)11月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業局組織機關黨員幹部赴楊家壠高效林業示範場,與林場職工聯誼開展「機關聯基層,建功新時代」主題黨日活動。州林業局機關黨支部、直屬事業單位聯合黨支部和州森林公安局黨支部等共計40餘名黨員幹部參加。
  • 大興安嶺林區伐木工人:林海雪原裡的駿馬
    他有一個金袋,用來裝樹的種子,春天時帶著它去播種;他有一把金斧,當然是用來伐木的了;他還有一個金子做的心,用來愛他的森林,他的莊稼。他時常說,作為伐木人,不可以為了一棵樹木而放棄整個森林。其中由內蒙古森工集團經營的總面積達10.67萬平方公裡,佔整個大興安嶺面積的47%,有林地面積8.15萬平方公裡,活立木總蓄積7.14億立方米,經營面積、有林地面積和活立木蓄積均居國有林區之首,是中國最大的國有林區。這裡的木材資源曾經過伐木工人砍伐後,銷往全國乃至世界,供各個行業的生產、生活使用。
  • 【律動興安•關注】報警器、防火旗,述說著深山林場裡的傳奇故事
    2019年3月5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提前進入了春季防火期,如今「智能監控」、「林火監測」、「智慧平臺」等森林防火科技手段的應用,推動林區森防工作進入了新時代,「報警器」、「防火旗」等林區森林防火的原創性措施永遠留在了人們的記憶裡。(供稿:杜傳平)
  • 我們都是根河人
    根河市境內群山綿延,河流縱橫,林海浩瀚,民俗風情濃鬱。根河市擁有獨特的森林景觀和生態體系,對崇尚自然和探險者具有極大吸引力。有原始森林景觀、河流景觀、冰雪景觀、珍稀野生動植物,奇特地貌、山峰;有最具特色的中國最後一個狩獵部落---敖魯古雅部落;獨具特色的民俗資源、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唯我獨有的冷資源,三者交相輝映。春天根河木屋山坡上的興安杜鵑花
  • 市林業局局長胡斌到上清林場調研國儲林改培前期整地工作
    1月14日,鷹潭市林業局局長胡斌,龍虎山景區林業局局長黃少華一行專程到上清林場查看2020年度國儲林造林整地工作。為了具體了解上清林場國儲林改培建設工作情況,胡斌一行沿著崎嶇的山路來到國儲林改培林地現場,實地調查砍雜、打穴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