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名將:河南古代十大名將

2020-12-14 騰訊網

吳漢 ?—44年 東漢 河南南陽

吳漢雲臺二十八將第二位,出身寒微,起家亭長,進入漁陽郡販馬為業。更始元年(23年),起家安樂縣令。率眾歸順蕭王劉秀,拜偏將軍、建策侯。此後,斬殺苗曾、尚書令謝躬,平定銅馬、青犢等流民軍,忠心支持劉秀稱帝。東漢建立後,拜大司馬、廣平侯,率軍掃滅劉永、董憲、公孫述、盧芳等割據勢力,攻打匈奴。

鄧禹 2年-58年 東漢 河南南陽

鄧禹,東漢開國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首,年輕時遊學長安,與劉秀交好,新莽敗亡後往投劉秀,勸其以河北為基地,收攬民心,待機取天下,以此深得信任。後率軍鎮壓銅馬起義軍,又破更始將王匡、成丹諸部於河東,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賈復 9年-55年 東漢 河南鄧縣

賈復東漢名將,雲臺二十八將第三位,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眾加入綠林軍。歸順劉秀後,隨其擊信都、攻、戰真定、破鄴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戰功赫赫。臨陣果敢、身先士卒,在東漢中興功臣中以勇武見稱。賈復在徵伐中,多次在潰圍中解救危急,身上受傷達十二處。賈復知道劉秀想偃息幹戈,修理文德,不想讓功臣擁有兵權,就與高密侯鄧禹辭去兵權,研究儒學。劉秀得知,罷掉左右將軍,將賈復免職,只保留列侯的身份,不久又加特進。後來,朱祐等人薦舉賈復擔任宰相,劉秀雖因「功臣並不用」的政策未加許可,但仍允賈復、鄧禹和李通三人參與國家大政。

黃忠 ?-220年 三國蜀漢 河南南陽

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黃忠在戰鬥中,常衝鋒陷陣,勇毅冠絕三軍,並助劉備攻破益州劉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軍山之戰中,黃忠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拜徵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將其封為「五虎上將」之一,而黃忠的名字在中國也逐漸成為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

鄧艾 197年-264年 三國曹魏 河南新野

鄧艾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鄧艾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其偷渡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鄧艾在生活中能與將士同甘共苦,在作戰中又能身先士卒,種田時手執耒,陰平道上,他以氈自裹,推轉而下。正因為他能處處作出表率,部隊才上下,莫不盡力,取得一系列的勝利。但鄧艾雖善於作戰,卻不善自保。

宗愨 ?-465年 南朝宋 河南鄧州

宗愨出身於儒學之家,但卻偏好武事,且好勇鬥狠,早年效力於江夏王劉義恭,官至江夏王國上軍將軍,後以振武將軍之職隨徵林邑國,升任隨郡太守,又參與平定雍州蠻之亂。他在文帝遇弒後,參與擁立武陵王劉駿為帝,隨其討平元兇劉劭,升任左衛將軍,封洮陽縣侯。後歷鎮廣州、豫州等地,先後平定南郡王劉義宣、竟陵王劉誕的叛亂,官至安西將軍、雍州刺史。

韓擒虎 538年—592年 隋朝 河南新安縣

韓擒虎年少時,粗獷豪邁,以有膽識和謀略而著稱,體貌魁梧偉岸,有一副英雄豪傑的儀表。初仕北周時,任都督、合州刺史,封新義郡公,隨軍平定北齊,屢次陳國進攻。開皇元年(581年),任廬州總管,鎮守江北要地廬江,作好滅陳準備。開皇八年(588年),作為先鋒將軍攻打陳國,率兵夜渡長江,襲佔採石,攻克姑孰,進軍新林,攻破朱雀門,佔領建康城,俘虜陳後主陳叔寶。功勳卓著,進位上柱國、大將軍,封壽光縣公。後以行軍總管屯兵金城,防禦突厥,拜涼州總管。

賀若弼 544年~607年 隋朝 河南洛陽

賀若弼出身將門,少有大志,擅長騎射,博聞強識。初仕北周,追隨齊王宇文憲,封當亭縣公。跟隨韋孝寬平定淮南地區,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後,拜吳州總管,參與隋滅陳之戰有功,拜右武候大將軍,封上柱國,進爵宋國公。

張須陀 565年—616年 隋朝 河南靈寶

張須陀性格剛烈,有勇有謀。隋煬帝即位後,漢王楊諒起兵反叛於晉陽。張須陀跟隨大將軍楊素平定叛亂,拜為開府儀同三司。隋煬帝時數次用兵高句麗,致使百姓失業,再加上饑荒,糧食的價格飛漲。張須陀開倉放糧,賑濟災民。率軍平定王薄,裴石等叛軍;呂明星、帥仁泰等農民起義;拒翟讓的瓦崗軍,前後三十餘戰,每戰皆勝,威振東夏,成為隋朝柱石大臣。

嶽飛 1103年—1142年 北宋 河南湯陰縣

嶽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嶽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軍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嶽家軍的由衷敬佩。

嶽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嶽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在宋、元、明三朝,備受尊崇。

相關焦點

  • 古代重慶的十大名將詳解
    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遊地區,位於中西部地區結合部,西扼川蜀,東控荊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每逢天下大亂,總是首當其衝,在此期間湧現出了很多的名將,現在就古代重慶的十大名將進行一一詳解。排名不分先後,以所處的時代順序進行排列。
  • 中國古代十大名將,嶽飛上榜
    中國古代十大名將1吳起以弱魯勝強齊,用五萬魏武卒戰勝五十萬秦軍,取得陰晉之戰勝利;幫助楚國戰勝盛極一時的魏國,可謂侍魏魏強,侍楚楚強。華陽之戰殲敵15萬;長平之戰殲敵20萬以上3李牧主要戰績:雁門關之戰:殲匈奴10萬肥之戰:殲滅秦軍10萬之戰 :擊敗李信、辛勝、羌廆三名名將
  • 各省名將:安徽歷史上的十大名將
    受到漢朝遊說,叛楚歸漢,輔佐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封為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呂雉曾說:「,天下猛將也,善用兵。」他於軍務之際,仍勤於修學讀書,並致諸實用,終成一代名將。他勇斬陳就,破黃祖、朱光;智擒郝普、關羽。使得東吳國土面積大增,實現了「全據長江」的夙願。他忠於孫吳,對孫權盡心力籌謀。
  • 古代甘肅的十大名將詳解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甘肅省位於中國西部地區,地處黃河中上遊,境內的河西走廊是連接東西方的重要戰略通道,同時甘肅還是古代中國的邊防重地,自古以來就是徵伐不斷之地,這也磨練了一批舉世無雙的名將,現在就古代甘肅的十大名將進行一一詳解。排名不分先後,按照朝代進行排序。
  • 中國古代每戰必勝的十大名將
    中國古代歷史上將星如雲,猶如繁星璀璨,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他們利用自己的兵法和謀略,在戰爭中保家衛國、英勇殺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赫赫戰功。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戰神,我們中華民族才能一直屹立不倒,不會為外族欺辱;才能為華夏文明數千年文明的延續保駕護航。
  • 韓國人選出來的古代亞洲十大名將,第一名亮了!
    拿神話傳說當歷史,他們評選出來的古代亞洲十大名將,一定很有趣了! 10.織田信長 「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和朱元璋一樣,貧苦出生,靠著智謀一路登上人生巔峰,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古代將領之一。地位和中國的關羽差不多!」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上)
    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軍事將領,他們用自己的膽識與才能,創造了無數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我來盤點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將為後世留下了怎樣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
  • 盤點唐朝十大名將
    隋唐時期英雄輩出,唐初的名將是最多的,然後就是開疆擴土、保衛邊疆的名將,還有安史之亂也造就了一批名將等等,可以說唐朝的名將數量是很客觀的,四姑娘就在這裡介紹一下唐朝十大名將。李靖:李靖被稱為大唐第一名將應該是毫無爭議的,雖然他最初差點被李淵處死,但是李靖的軍事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唐初平定蕭銑和輔公祏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雖然兩戰的統帥都是趙郡王李孝恭,但是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李靖。所以624年,李靖就成為東南道行臺兵部尚書,李淵甚至說古代的名將如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等都不及李靖,當然這話未免有些誇張,不過也可以看出李靖是真的當世名將。
  • 中國古代名將001:五星名將孫武為千古將帥之師
    中國古代曾以官方的名義出過兩個較大的名將排行榜,其一為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發布的榜單,上榜人數64人;其二為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禮部發布的榜單,增加到72人。兩個榜單均以姜子牙為武聖,張良配享,二人地位尊崇。其他上榜的名將則有的是戰功顯赫,有的是名望極高,遴選標準比較寬泛。
  • 某網友心中的古代十大名將排名,我想說:為何有常遇春沒有徐達?
    中國古代實在太過輝煌了一點,如果真的要說名將的話,加上事跡等,說上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說出十之一二;所以對於古代名將的排名,自然爭議頗多,畢竟對手水平不一樣、時代不一樣、士兵裝備及素質不一樣等等,實在難以比拼。
  • 唐朝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東漢九位名將上榜,他們分別是誰?
    當時武廟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張良為副祀,包含張良在內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對於唐朝追封的古代名將六十四人,有九位來自於東漢時期。
  • 東晉十大名將排行錄
    東晉立國於危難之間,前期有一些守土安邦的名將,但是東晉最強應該是中後期,前秦淝水之戰,不戰而潰之後,東晉趁勢北上,佔領了河南大片領土,特別是東晉末期,有了劉裕的加持,攻滅南燕後秦,東晉一躍成為當時天下最強的割據政權。
  • 楊姓十大名將
    10、楊端和 戰國時期秦國人,中國古代軍事家。秦王嬴政手下的重要將領,公元前238年,楊端和攻魏,取衍氏;公元前236年,楊端和與王翦、桓齮攻魏,取九城;公元前229年,楊端和與王翦伐趙,圍邯鄲城。9、楊義臣(?—-617年),鮮卑族,隋朝末期重要將領。楊義臣本姓尉遲,後隋文帝賜其姓楊。先後從煬帝徵吐谷渾、徵高句麗。
  • 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第一名險些一統天下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在這群雄割據的年代日本湧現了大量名將,其中功績最顯赫的被十人被統稱為「日本戰國十大名將」,日本古代名將排名誰最厲害?十、毛利元就毛利元就人稱「西國第一智將」,由安藝國小豪族起身,終統治西日本十國。在1517年的有田中井手之戰中,初次上陣的毛利元就以區區千餘眾擊殺武田元繁,名震天下。
  • 唐朝追封的十大名將,戰國三人人選,除了白起還有誰?
    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唐朝最早立武廟,是平定安史之亂後,一要對平叛將士論功行賞,二要對那些安史降將盤踞的藩鎮加以籠絡,因此唐朝才設立武廟,通過褒揚歷代名將武之忠義,以示朝廷對武將的重視,從而穩定唐朝各地的藩鎮將領。
  • 宋代追封古代名將72人,九位三國名將上榜,除了關羽還有誰?
    宋朝時期,追諡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並增設古今七十二名將為從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國無疑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期。彼時,魏蜀吳三國較量多年,促使各方都出現了不少婦孺皆知的武將。在此基礎上,就宋朝追封的古代名將72人,就有九位出自三國時期。對於這九位名將,分別是諸葛亮、張飛、關羽、張遼、鄧艾、周瑜、呂蒙、陸遜、陸抗,也即蜀漢三位,曹魏兩位,東吳四位。
  • 楚漢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此時期除了造就韓信這個絕世名將,還造就了不少名將,以下為此時期的十大名將,以其一生戰績及成就入選,劉邦雖戰績頗多,但多是謀士出謀劃策,故不能入選,章邯是秦朝名將,主要戰績是在秦朝時期,故不能入選,鍾離昧,季布等將領雖名氣大,但戰績少,故不能入選。
  • 中國古代名將010:三星名將魏無忌使強大秦國首次在軍事上遭重創
    —前243年)出生於今河南開封,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是魏無忌的姐夫。趙國都城邯鄲被包圍,趙勝向魏無忌告急。魏無忌屢次請求魏安釐王下令晉鄙進軍,又通過大臣、賓客,千言萬語向魏安釐王遊說,但魏安釐王態度堅決:按兵不動。魏無忌悲憤交集,無可奈何。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下)
    現在我們延續上內容,繼續來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準備好了嗎?我開始咯!6、大明第一名將——徐達徐達,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勳,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又有勇有謀,戎馬一生,他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並打擊元朝的殘餘勢力,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明太祖朱元璋稱為「開國第一功臣」。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國外十大名將
    曾四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1941年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繼史達林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1974年朱可夫因病逝世,享年78歲蒙哥馬利,英國陸軍元帥,二戰時期盟軍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以成功掩護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聞名於世,此外還指揮過阿拉曼戰役、西西里登陸、諾曼第登陸等重要戰役,二戰結束後被封為子爵隆美爾,著名軍事家,納粹德國陸軍元帥,被譽為「沙漠之狐」、「帝國之鷹」,納粹德國三大名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