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如果人體內有溼氣的話,會損傷到人的健康。所以,中醫上把溼氣稱為百病之源,並且認為現代人體內的溼氣都較重。
而溼氣重的原因,與飲食、起居以及環境有關,一些喜歡吃肉食以及生冷食物的人,體內的寒氣大都比較嚴重。
只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當體內溼氣過重的時候,到底會有哪些症狀表現。其實,如果早晨起床後,身體有四種表現的話,則表示體內溼氣已經很嚴重了。
溼氣重的人晨起後有哪些症狀表現?
一、身乏頭昏
一般來說,健康人群在睡醒之後,會感到身體特別的輕快,精神也狀態也比較好。這是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身體內的各個器官進行了自我修復與排毒,所以會使人身心都感到很輕鬆。
而如果體內溼氣重的話,在清晨起床後,身體就會感覺到特別的乏力。另外,精神狀態非常不好,懶言懶語,還會出現頭暈頭痛,以及情緒抑鬱、煩悶的現象。
二、身體水腫
體內溼氣較重的人在起床後,身體部位會出現水腫的情況。這是因為,當體內溼氣重的時候,就會導致代謝出現異常,無法及時排出身體內的水分,造成溼氣堆積在身體的情況,從而造成水腫。尤其是四肢部位,水腫情況較為嚴重。
三、滿臉油光
溼氣過重的人,在清晨起床後,臉上的油光會比較重,給人一種滿臉油光的感覺,另外,頭髮出油情況也比較嚴重,即使頭天洗過頭髮,這種症狀也會比較明顯。
另外,在清晨起床後臉上長出一些痘痘。這是因為溼氣重,導致代謝功能下降,體內毒素難以排出,就會反映到皮膚上,從而出現臉油光、長痘痘以及膚色暗沉萎黃的現象。
四、四肢酸痛
有些人在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醒來會發現自己的四肢肌肉以及關節處變得酸痛無比,而且肢體會出現無力發沉的現象。有些人的這種症狀,甚至會保持一整天,並且還會出現全身肌肉酸痛的情況。
由此可見,如果體內溼氣過重,在晨起的時候就會出現身乏頭昏、身體水腫,以及滿臉油光、四肢酸痛的症狀表現。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溼氣過重的人群,在晨起第1次排便時,大便會出現不成形,以及粘在馬桶上的情況。
一旦發現這些症狀,需快速調理身體,達到祛溼的功效。那麼,過重的人群該如何祛溼呢?
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如果溼氣過重,應在醫生的建議與指導下服用一些去溼藥物;另外,在飲食中可適當食用一些薏仁、蓮子、赤小豆、茯苓,都有著較好的健脾祛溼效果。
綜上所述,當人體內溼氣過重的時候,在晨起就會表現出一些症狀,如果符合這些症狀,那麼表示體內的溼氣過重需要及時祛溼,否則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
溼氣重人群,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服用藥物進行調理。另外,可以多吃一些赤小豆、薏米以及蓮子等食物,有著祛溼的效果。
並且,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避免過於潮溼。只有內外雙向調理,才能讓體內的溼氣儘快排出,保持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