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萬病之源來自溼氣」,對於現代人來說」十人九溼」,就是因為溼氣無處不在,生存的空間存在溼氣,過重的思慮導致溼氣,吃的不健康導致溼氣,甚至穿的少一點都會導致溼氣入體。所以說是六邪之首,並且一旦溼氣進入體內,很難排出,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溼難排」,而溼氣在哪那就會生病,溼氣早肺臟導致咳嗽,溼氣在心臟導致心慌、溼氣在血管導致三高的發生。
溼氣重的其他的表現為:
看皮膚:皮膚瘙癢、舌苔油膩厚重、臉上和後背長痘。
看狀態:酸,困,累,乏。
看排便:便秘或是便溏,並且大便黏便池。
一旦腳上有4種表現,十有八九溼氣重,醫生:這4件事祛溼效果最好
1、腳底出汗如果人體的溼氣過重,就會導溼氣代謝的不及時,而人體會通過排汗的方式,盡力的將溼氣排出體外,所以就會有腳大量的出汗的表現。
2、腳癢:腳瘙癢有很多原因會引起,像真菌感染、糖尿病等疾病,但是如果沒有其他的問題,那就要考慮是溼氣過重導致的腳部瘙癢。
3、小水泡:腳部出現很密集透明的小水泡,而且也會癢,那就要考慮是否水溼疹,溼疹就是溼度瘡,溼氣在體內長期的鬱結所致,在皮膚上表現出來。
溼氣會引起主要的三大疾病:
1、脾胃病:溼氣過重和脾虛有直接的關係,中醫講:「脾惡溼」,所以溼氣重最先傷害脾臟,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噁心、嘔吐、厭食、甚至是胃脹、積水一些實質性的疾病。
2、關節疾病:關節是活動最多的地方,溼氣容易聚集的地方,平時下雨或是陰天是,關節或是頸椎就會出現疼痛,酸脹的感覺,主要就是溼邪入體導致的。
3、婦科病:一旦女人溼氣重,很容易導致婦科疾病,出現婦科瘙癢,月經前後頭暈,乏力,或是出現閉經、痛經等症狀,嚴重會誘發多囊卵巢症候群,甚至是不孕不育症。
生活中祛溼做好四件事:
1、飲食祛溼
喝二粥
香蕉蔬菜粥 :香蕉、綠色蔬菜各100克,粳米70克,粳米煮粥至熟時,加入香蕉泥和蔬菜。香蕉和蔬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利於身體的代謝功能,
三瓜時蔬 :絲瓜、冬瓜、西瓜各250克,將三者放入水中氽一下,瀝當菜食用。三瓜:都有清熱祛溼的作用,尤其是針對溼熱的人效果更佳,並且增加身體的代謝功能。
食三物
地瓜:地瓜是鹼性食物,鹼性食物有防癌、抗癌,增加腸胃的動力,有解毒排溼的功效。
燕麥:是一種很好的解毒排溼作用的食物,養脾胃,潤腸道,促進溼氣的排洩。
小米 :是很好的養脾胃的食物,而脾是主要代謝溼氣,並且小米有解毒、清熱、利尿的作用。
2、健脾祛溼
少甜食:甜入脾臟,並且脾是主要運化溼氣的,而甜膩的食物攝入過多,就會導致脾臟功能下降,同時人們常講:"甜膩化溼"。
少生冷:生冷的食物不僅僅損傷人體的胃黏膜,主要是在體能形成溼氣主要的食物。
少鹽:重口味的的人,都是溼氣喜歡的,所以鹽多會招惹溼氣的入侵。
3、泡腳祛溼
熱水泡腳:熱水泡腳、泡到微微出汗即可,有助於溼氣隨著汗液排出,從皮膚排出,並且泡腳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加臟器的功能,有助於抵抗和排洩溼氣。
白醋泡腳:白醋有清潔、通經絡、活氣血的功效,並且白醋有消炎,殺菌的作用功效,防止細菌的滋生,預防溼氣引起的皮膚疾病。
生薑泡腳:生薑是很好的驅除寒氣的作用,同時也有利於排出溼氣,改善寒溼體質,增阿基血液的循環,促進體內的代謝,有祛溼,防感冒的作用。
艾葉泡腳《本草從新》中提到,艾葉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等等的功效,所以艾葉泡腳,有助於溼氣,寒氣的排出,還有暖宮的作用。
4、運動祛溼
堅持運動:每天堅持半小時的運動,可以有效的代謝掉體內的溼氣,增加排汗量,促進身體各項機能的功能。
按摩足三裡
足三裡有生發胃氣的功能,有燥化脾溼,疏通經絡的作用。
取穴方法:按摩方法:飯後1小時後按摩,將拇指按放在足三裡,做一按一松的按摩,連續按壓36次,每天堅持,有祛溼的效果。
點揉承山穴
承山穴:是溼氣最佳的排洩的通道,是最佳的穴位,
取穴方法:在足太陽膀胱經上,位於小腿肚子下方正當中,或是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恰恰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晃動,以推拿承山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