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姜政能,是南加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員,也是南加鎮城西社區培榮村駐村幹部。
作為一個剛出校園的毛頭小夥,一上班就被安排到一個深度貧困村駐村,我心裡沒有一點底,但我心想我是學農出來的,來到農村應該還是有點用處的吧,也有點期待。
剛來到村時,第一件事就是入戶採集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因為是本鎮人,我與村民交流起來還算順暢,但是對村民不熟悉,還是要村幹部帶著入戶,帶了一個多星期,總算把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採集完,自己對村民的情況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在走訪的時候,我遇到一戶房子特別爛的家庭,這位村民叫龍成兵,他說他是貧困戶,但是我看村裡貧困名單沒有他的名字。在詢問了村長後得知,他之前長期外出務工不在家,所以在評定時並未將其列入貧困戶。
龍成兵家裡有6口人,2個勞動力和4個小孩,剛回家來田也不種,一個在家看小孩讀書,一個在外省務工,因為家裡人口多,即使有一人在外務工,一家人的生活也比較困難。
我回鎮裡把這一情況跟扶貧站做了匯報,後來經過動態調整把龍成兵戶納入到貧困系統,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根據他家情況制定幫扶政策,小孩讀書有了教育資助,我們幫助他申請危房改造,安排了公益性崗位給他,經過我們駐村工作隊及村支兩委的幫助,龍成兵戶在2019年順利實現了脫貧,摘掉了貧困的標籤。
走訪貧困戶
給貧困戶送柜子
我大學學的農學專業,又到農業服務中心工作,到農村還是有很多地方有用得上的知識。為了村民增收,2017年培榮村發展小香雞養殖4000羽,小黃牛養殖84頭,因村民沒有養過這麼多的雞,需要對他們進行防疫雞養殖管理方面的指導,我不懂的地方就請教老師後再指導村民,幫助村民把雞養好,養殖戶得到了增收,貧困戶得到了分紅。
龍太濤是鼻咽癌患者,平時一個星期或半個月就要去州醫院化療,合醫報銷後花費仍然巨大。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我便幫助其申請大病救助減輕其家庭負擔,同時幫助其妻子楊二妹推薦公益性崗位就業,在村裡擔任保潔員工作,每個月有400元的收入。
幫助楊二妹丈夫申請大病救助
從2017年到2020年,我的扶貧故事發生在培榮村的每一個角落,在幫助村民們辦實事的過程中,也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因我個子矮小,村民們都親切的稱一聲「小姜主任」,我自己也得到了成長。以後我將一如既往地秉持著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繼續為村民村裡辦實事,為培榮村貢獻自己的力量。
【人物小傳】
姜政能,男,1991年8月出生。2016年7月畢業於安順學院農學專業,長期在南加鎮農業服務中心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及農業生產指導工作,2017年10月被派到劍河縣南加鎮培榮村擔任一名駐村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歐陽章傑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