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醫療期內企業能否解除合同? 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相關人士回應

2021-01-13 四川省人民政府
職工醫療期內企業能否解除合同? 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相關人士回應
2016年08月31日 07時30分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女教師劉伶利,因患癌在生前被學校單方面解除勞動關係的事件,引發了社會各界關注和熱議,四川日報民情熱線(028)86968696也接到不少讀者諮詢:勞動者患病期間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患有重大疾病的員工,企業是否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為此,記者採訪了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相關人士。

  「在企業職工患病醫療期內,企業不能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這位人士介紹,根據勞部發[1994]479號《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為保障企業職工合法權益,根據工作年限的不同,勞動者患病後可以享受3到24個月的醫療期。

  這裡的「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醫療期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包括在內。對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不能痊癒的,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職工患病後,因身體原因不能勝任原來工作怎麼辦?根據規定,如果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職工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則應當由勞動鑑定委員會進行勞動能力鑑定。被鑑定為一至四級的,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係;被鑑定為五至十級的,在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而如果醫療期滿了,職工又患了難以治療的疾病,那麼經勞動能力鑑定,被鑑定為一至四級的,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係。

  這位人士介紹,職工患病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醫療期滿後,職工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經勞動能力鑑定後,企業可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但要給予職工經濟補償,並且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經濟補償的具體數額,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用人單位按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記者 劉春華)

責任編輯: 李莎莎

相關焦點

  • 昌平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
    7月22日,昌平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揭牌成立,可實現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解仲裁與法律援助無縫銜接,可為低收入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工傷職工,以及孕期、產期、哺乳期女職工勞動維權開闢一站式「綠色通道」,最大限度減少維權成本。
  • 疫情防控期間 上海勞動仲裁部門柔性化解爭議
    疫情期間,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接到這樣一通諮詢電話。仲裁員黃中適回應:「目前情況比較特殊,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應以誠信為本、互相諒解,建議就假期的使用,雙方儘量展開協商。同時,用人單位也應人性化處理問題,共克時艱。」
  • 法制日報關注餐飲企業勞動爭議:不得以曾患新冠為由解除合同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餐飲業成為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不僅營業收入銳減,企業與員工之間勞動關係穩定性也受到考驗。近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線上發布餐飲企業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情況,指出「違法解除、休息休假權、確認勞動關係」是餐飲企業發生勞動爭議的主要類型。
  • 省高院明確:疫情期間企業非法定事由不得提前解除勞動合同!
    指導意見對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刑事犯罪、中小微企業司法保護、合同糾紛案件審理、消費者權益保護案件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審理、醫療糾紛案件審理、人格權糾紛案件審理、企業破產案件審理、智慧財產權案件審理、海事海商案件和涉外商事糾紛案件審理
  • 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常見的五個勞動關係問題如何處理?
    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醫療期內勞動合同期滿,勞動合同應當延續至醫療期滿時終止。用人單位在醫療期內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起訴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撤銷用人單位的解除或者終止通知書。
  • 人社部:企業應支付工作報酬,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人社部發文:企業應支付工作報酬,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華聲在線1月2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謝璐)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有部分群眾由於病症將可能影響正常工作,那麼疫情影響上班怎麼辦?被隔離工資怎麼發?
  • 山東高院、省人社廳聯合召開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審判及仲裁發布會
    2014年起,在全省先後組織開展勞動人事爭議示範仲裁院和標準化仲裁院創建活動,各級仲裁機構標準化、仲裁辦案精準化、人員隊伍專業化、基礎設施規範化和仲裁工作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二是發布實施全省調解仲裁地方標準。
  • 哺乳期內勞動合同到期該不該續籤?企業不籤需支付雙倍工資
    市民徐先生來電諮詢  妻子在某公司就職,籤訂了2年的勞動合同,將於今年5月底到期,屆時妻子尚在哺乳期內,單位能否以合同到期為由解除與妻子籤訂的勞動合同?(休產假被辭職如何維權?產假期間工資不發放怎麼辦)  律師答覆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四)項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同時,該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
  • 攀枝花市東區勞動爭議仲裁院
    2.勞動爭議案件類型不斷擴大 我區勞動爭議案件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型: (1)確認勞動關係(約佔7%); (2)欠薪糾紛(約佔6%); (3)解除勞動關係糾紛(約佔12%); (4)未籤勞動合同糾紛(約佔13%); (5)加班工資糾紛(約佔9%); (6)福利待遇糾紛(約佔4%); (7)工傷賠償糾紛(約佔47%); (8)醫療期糾紛(約佔1%); (9)其他勞動爭議糾紛(約佔1%)。
  • 戰「疫」期間企業相關法律問題分析之二——勞動與用工
    員工因患有突發傳染病或疑似突發傳染病而拒絕檢疫、隔離、治療,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26. 員工在2020年春節前已提出離職申請,現因疫情防控延長假期導致離職手續無法辦理的,離職是否繼續有效力?27. 用人單位能否與疑似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勞動者醫療期屆滿後,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 疫情防控期間這5種勞動關係如何處理?
    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醫療期內勞動合同期滿,勞動合同應當延續至醫療期滿時終止。用人單位在醫療期內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起訴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撤銷用人單位的解除或者終止通知書。
  • 勞動仲裁院有法不依,弱勢群體維權就這麼難?
    2013年 12月16日,祁東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正式成立。這意味著該縣回歸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獨立、公正辦案的本位,強化勞動人事仲裁「準司法」的定位。2020年,疫情爆發導致諸多企業被迫停業,這酒店也受到了波及,從而這家酒店也拖欠員工工資達3個月之久,隨後員工們於2020年5月22日去社保局維權,要求酒店支付工資。誰知道參加維權的員工有幾個人被辭退,理由是聚眾討薪。無法,這些被辭退的員工只能申請勞動仲裁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哪知道祁東縣勞動仲裁院卻是院深檻高,完全不把這些弱勢群體放在眼裡。
  • 海澱區舉辦2020年企業、高校、園區及協會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
    2020年11月27日,海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舉辦2020年企業、高校、園區及協會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調解員工作培訓會。北京市人社局調解仲裁處柴黎平二級調研員、海澱區仲裁院王春澤院長及其他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騰訊公司、東升科技園等56家調解組織共126人參加培訓。會上,王春澤院長向參會人員通報了2020年海澱區仲裁院的調解工作成效及部署2021年調解工作重點。
  • 山東高院和省人社廳聯合召開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審判及仲裁工作新聞...
    伴隨經濟轉型升級,部分企業經濟效益滑坡,有些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往往涉及所在企業全體職工的權益,群體性糾紛大幅增加,信訪壓力較大。四是矛盾糾紛化解難度加大。由於勞動人事爭議案件雙方對抗性強,往往涉及企業的管理制度和較多職工權益,加之受法律宣傳不到位、少數職工期望值過高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案件容易出現上訴多、申請再審多的問題,部分勞動人事爭議糾紛長期得不到化解,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
  • 疫情期間,被解除勞動合同如何維權?加班工資怎麼發?武漢市人社局...
    對因依法被隔離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企業按正常勞動支付其工資;隔離期結束後,對仍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的職工,應按醫療期有關規定支付工資。在規定的醫療期內,企業應當依照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約定或者企業內部工資分配製度的規定支付病假工資,病假工資不得低於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 區勞動人事仲裁院開闢「綠色通道」 成功調解一起集體勞動爭議案件
    區勞動人事仲裁院開闢「綠色通道」 成功調解一起集體勞動爭議案件 發布時間: 2020-12-21 17:06:35 信息來源: 南通市通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員工因病連休18個月,單位能否以超過醫療期解除勞動合同嗎?
    2018年12月初,上述公司按張某籤字確認的三處地址向其快遞醫療期通知,告知其醫療期實為6個月,其應在規定時日前報到出勤,不能出勤則要配合進行勞動能力鑑定,未在規定日期前進行勞動能力鑑定,視為放棄勞動能力鑑定;若在規定日期不能報到出勤或繼續請假,視為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另行安排的工作,將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張某未回復。
  • 權威解答|勞動人事爭議23個問題
    如某勞動者1998年7月1日進入某企業工作,至2008年6月30日已經在該企業連續工作10年,如果該勞動者在2008年6月30日某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期滿前或者期滿當日提出續訂勞動合同的,則2008年7月1日為「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
  • 人社部最高法聯合發布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完整版)
    ……三是對企業未復工或者企業復工但勞動者未返崗且不能通過其他方式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參照國家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與勞動者協商,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由企業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地方有關規定執行。」
  • 勞動合同管理辦法全套(含合同模板、培訓協議、解除合同通知等)
    第一次籤訂勞動合同到期時,公司應對職工在勞動合同期間工作績效進行認真考評,應根據考評成績慎重研究是否續籤勞動合同。 6.2公司應對員工在試用期內的表現進行客觀的記錄和評價。員工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公司應當在試用期內提出,避免在試用期過後以試用期間不符合錄用條件而解除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