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增速由負轉正 全力備戰春節黃金季

2020-12-23 金臺資訊

12月17日中午兩點半,早已過了用餐時間。但在位於北京市雍和宮大街46號的渝味川菜館裡,還有四五桌客人。

「這是過了飯點了,剛才店裡還在排隊,3個廚子炒菜都忙不過來。」老闆娘李芳蘭說。

看著她店裡熱騰騰的景象,記者禁不住想起今年4月29日第一次來店裡採訪她時的情景:午飯高峰期竟然一桌客人也沒有,一個多小時裡只有零星幾個外賣小哥來取餐。

「現在好了,生意基本恢復到去年的水平了。」李芳蘭掏出手機給記者看,「今天上午美團外賣賣了949元,餓了麼少點,也賣了401元,加起來有1300多元。好的時候,一上午能有2000多元。堂食人更多,算下來一天流水有1萬多元。」

這個收入差不多是疫情期間的100倍——今年4月份,店裡一上午也就有100多元的外賣收入,而且幾乎沒有堂食。

7月28日,雍和宮正式恢復接待遊客。對這個日子,李芳蘭記得特別清楚,因為從那天開始,店裡的生意就逐漸恢復。

渝味川菜館離雍和宮大門只有不到100米,遊客溜達幾步就能看到。李芳蘭是重慶人,店裡能做正宗川菜,周邊的居民也願意照顧生意。所以,今年國慶期間,生意比去年還好,天天排隊。李芳蘭記得10月1日那天正好也是中秋節,店裡一直忙到晚上12點才關門。

渝味川菜館生意的起伏,與餐飲行業的命運息息相通。在中國市場監管學會近日舉行的「餐飲質量安全提升研討會」上,市場監管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馮軍介紹,今年2月1日全國要求關停餐飲的縣市有1048個,要求停止外賣配送服務的縣市有295個。今年3月開展的另一項調查顯示,有九成餐飲企業停業,五成餐飲企業的現金流僅能支撐一個月的運行,62.2%的餐飲企業認為自己在2020年破產倒閉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直到今年10月,我國實現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現在餐飲業競爭激烈。為了讓客人吃得滿意,下次還點我們家,我們都是一份一份現炒,跟店裡賣的一樣。」李芳蘭說。最近,菜館再度掛出了招小時工、洗碗工的牌子。李芳蘭說店裡正在全力備戰今年春節。這是每年餐飲消費的黃金季節。「只要疫情不反覆,我們今年不說賺錢,但至少不會虧錢。」李芳蘭滿懷信心地說。

相關焦點

  • 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 專家預計兩大新趨勢將為「內循環」按...
    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推進,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甦,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長3.2%。
  • 社零季度增速由負轉正 國家發改委:將鼓勵老舊汽車置換 促進限購向...
    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9%,季度增速首次由負轉正。 孟瑋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針對消費提振過程中遇到的堵點和難點問題,不斷加強統籌協調和政策聯動,加快補齊消費軟硬短板,穩定重點領域消費,挖掘消費新增長點,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 轉正!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由負轉正 大金融異動,多隻銀行股創歷史新高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19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 增速轉正 順德前三季GDP增長3%
    原標題:增速轉正順德前三季GDP增長3%   日前,位於大良五沙工業園的伊之密
  • 解讀: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實現由負轉正
    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實現由負轉正——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隨著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市場供需關係日益改善,產業循環逐步暢通,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盈利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
  • 「中國經濟站穩2020」GDP增速由負轉正 彰顯強大韌性
    中國經濟增速因何能夠迅速實現由負轉正?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一語道破其中的深層原因。劉元春說:「全面轉正證明了我們疫情阻擊戰、經濟保衛戰這些戰略和政策的正確性,顯示了中國顯著的制度優勢,同時也證明了中國經濟的彈性、韌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先後作出相同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
  • 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速轉正
    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至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盈利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 1月至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1月至9月為下降2.4%。
  • 政企同心共克時艱,增速由負轉正背後的「順德作為」
    在疫情和國際形勢多重複雜因素疊加之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順德經濟頂住壓力,呈現出強勁的復甦態勢——今年前三季度,順德地區生產總值2556.52億元,同比增長3%,增速由負轉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出口總額等多項經濟指標累計增幅轉正。
  • 中國前三季經濟增長由負轉正,銀行券商異動拉升,機構解讀
    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發布: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 由負轉正 武陟電網供電量實現正增長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楊繼盈      通訊員 王向陽      截至12月16日24時,武陟縣供電公司累計完成供電量15.3591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0.003億千瓦時,年內供電量增速首次實現由負轉正。
  • 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轉正,GDP增速四季度還有望繼續修復!
    安信證券、興業證券、中銀國際、上海證券、銀河證券等機構對四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測值達到6%及以上。11月16日,10月經濟運行數據出爐,主要指標延續回升趨勢。其中,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轉正,服務業增速首超工業增速。那麼,第四季度經濟增長能否繼續加快?
  • 【重磅】多個「由負轉正」!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全球前列
    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全球前列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中國經濟運行數據,多項主要指標增速由負轉正10月19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 11月汽車產銷保持增勢 新能源車累計增速由負轉正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前11月銷量達到110.9萬輛,同比增長3.9%,實現由負轉正。陳士華認為,從下一步的行業發展態勢來看,隨著國內經濟環境持續向好,以及國家各項促進消費政策持續帶動,市場需求仍有望繼續恢復,但國外疫情防控仍然形勢嚴峻,也進一步延遲了世界經貿復甦的進程,進而影響了我國經濟增長。
  • 中國經濟最新成績單出爐: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降轉升 主要指標增速...
    值得關注的是,三季度經濟增速穩定回升,特別是9月份主要指標得到明顯改善,究其原因,劉愛華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和國內外複雜嚴峻的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地推動了生產生活恢復。總體上,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降轉升,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主要的特點可以從三方面來看:第一,主要指標的增速由負轉正。
  • 山西外貿進出口增速由負轉正 11月進出口總值創13年新高
    太原海關17日對外發布山西對外貿易經濟最新數據,今年1至11月,山西省進出口總值1328.7億元,同比增長1.2%,為今年累計進出口增速首次由負轉正,實現正增長。其中出口777.4億元,同比增長5.6%;進口551.3億元,同比下降4.3%,貿易順差226.1億元。  加工貿易進出口同比下降但佔比依然過半,一般貿易進出口小幅增長。
  • 七城增速轉正,兩城降幅收窄!珠三角如何做到的?
    珠三角7城增速轉正。廣州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單月增速8月(3.3%)首次扭負轉正,9月繼續擴大增幅,增長3.9%,帶動前三季度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實現6649.86億元。比如肇慶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同樣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前三季度,肇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8.89億元,同比下降5.4%。但具體看9月,則達到94.61億元,同比增長7.7%。
  • 北青報:多項指標轉正是逐漸走出疫情的重要標誌
    原標題:多項指標轉正是逐漸走出疫情的重要標誌   9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71億元,同比增長0.5%,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1月至8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76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5%。
  • CNN報導中國經濟由負轉正,「全世界都眼紅了」
    近日,中國經濟「最新成績單」公布,疫情大考下,今年中國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這一新聞刷屏了西方各大主流媒體。 CNN報導稱,19日上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三季度經濟數據,多個指標由負轉正,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長4.9%。這表明,中國經濟正延續穩定恢復態勢。這一數據向世界其他國家展示了新冠肺炎被成功控制後可以達到的目標。
  • 安信證券韋志超: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拉抬經濟內生動力才是重...
    02 服務消費行業已達正增長,整體消費水平難以完全恢復金融界:中國經濟的復甦已由供給端拉動的結構性復甦轉向供需聯動的全面回暖方向邁進。經過了國慶假期的疫情「大考」,接下來的居民消費,特別是服務消費會如何發展?
  • 長春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負轉正
    6月份,長春市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3%,這也是自2019年7月以來,長春市月度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實現正增長。面對新冠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嚴重衝擊和影響,長春市多措並舉促進消費市場回暖復甦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