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鎂合金專利數,世界第一。」
今(17)日,2019重慶市科協年會在涪陵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協主席潘復生透露,重慶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鎂儲能材料和裝備研究中心。
6位院士出席 創歷屆年會之最
據介紹,本屆年會以「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為主題,共有6位兩院院士出席,創造了歷屆年會之最。
來自大數據、人工智慧、石油、天然氣、能礦開發、高分子材料、清潔治理等多個領域的50餘名全國專家學者,上千名參會者齊聚重慶涪陵,圍繞相關話題發表學術觀點,碰撞思想火花,為學科發展和地方轉型升級建言獻策。
渝東南地區鎂資源很多
潘復生稱,當前在面臨環境、資源和能源等問題時,輕量化是一個非常大的趨勢,而鎂是非常好的輕量化的材料。鎂合金的密度只有鋼的1/4,輕量化非常明顯,節能效果非常明顯。「汽車零部件如果用鎂來做,能耗可以降低10%-15%。」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潘復生稱,「很多搞發動機設計的,費盡一輩子的精力,可能只能降低1-2%。」
再加上鎂是100%可以循環利用,它對環境的破壞很小。而我國的鎂資源非常豐富,「遍地都是鎂資源。渝東南地區鎂資源很多,而且20億噸的鎂資源就可以用幾十年。」
重慶鎂合金專利數世界第一
擁有眾多優點的鎂,其發展潛力很大,對鎂研究最多的是中國,第二是美國。
重慶對鎂合金的研究也走在了前列,有自己的優勢。「重慶抓住了機會,重慶鎂合金專利數,世界第一。」潘復生院士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協主席潘復生
潘復生院士還透露了鎂儲能材料的發展目標。他說,在鎂離子電池上,近期研究適用於鎂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提出優化的工藝參數,建立鎂電池科學理論體系,開發安全高容量鎂離子電池,實現在民口的小規模應用。中遠期,則要進行工業化實驗,建成規模化工業生產線,實現在新能源汽車、筆記本電腦、手機等領域的大規模應用。
而鎂基儲能材料研究上,近期主要建立科學理論體系,中遠期則是進行工業化實驗,建成工業儲氫裝置,實現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顛覆性應用。
「重慶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鎂儲能材料和裝備研究中心,形成數千億鎂基儲能產業。」
將在渝成立中國氫能汽車工程研究院
目前,武漢地大工程技術研究院和重慶方面合作,將在重慶成立「中國氫能汽車工程研究院」。
「已經籤訂了合作協議,力爭氫能燃料電池在汽車上成功應用和大規模生產。」潘復生說,與此同時,還和中國鋁業集團合作,正在籌劃在重慶成立中國鋁業西部輕金屬研究院,重點在先進鋁加工材料、鎂合金新材料和鎂基能源材料等方面展開工作。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也正在重慶籌建「中國氫能動力質量檢測中心」。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薛梅 劉波 陳翔 王梓涵 攝影 通訊員 吳玥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