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是誰毀了這孩子?孩子心理壓力太大了

2020-12-22 騰訊網

最近,一則新聞讓很多人痛心。

西安一名9歲女孩在家中跳樓去世,生前留下兩封「遺書」,上面用稚嫩的筆跡寫著:

「媽媽,這是我的選擇。」

「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 。」

據報導,當天下午四點多,女孩在微信中和母親提到,老師布置的作文自己來不及寫了,還有半個小時不到,離規定的字數還差很多。

母親不以為意,只是讓她儘快完成,直到六點多,女孩的爺爺打開房門,才發現孩子不見了,窗戶敞開著,悲劇已經發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沒人知道,在她決定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內心是否有過猶豫和惋惜,但光看那一句「我幹什麼都不行」,就已經讓人感受到了她的絕望。

在這背後,是孩子字字泣血的呼救,和周圍無數次有意無意的批評與否定。

在否定中長大的孩子,活得太苦了。

最愛的人,傷孩子最深

中國父母似乎特別喜歡否定孩子,有些甚至以打擊孩子為樂。

當孩子取得成績時,他們否定孩子的能力:「別嘚瑟,你就是運氣好,根本比不上人家。」

當孩子感到恐懼、憂傷、後悔時,他們否定孩子的情緒:「別悲春傷秋的,小孩子還會傷感?我看你是閒的。」

當孩子嘗試著邁出人生第一步時,他們否定孩子的選擇:「跟你說過多少遍了,別這麼做,你偏不聽,到時候有的是苦頭。」

多少否定,以愛的名義在肆意傷害孩子。

曾經看過一個案例,一個五歲的小女孩總是對著自己的毛絨玩具說話,爸媽擔心極了,生怕自家孩子得了自閉症。

他們帶著女兒到處求醫問藥,卻沒檢查出任何毛病,醫生讓孩子接受了幾次的諮詢就讓他們回家了。

最終,孩子媽媽試探著問孩子:「妞妞,你為什麼老是跟玩具熊說話呀?」

孩子眨巴著眼睛說:「因為它不會罵我。」

夫妻倆瞬間流下了眼淚。原來,他們都是急性子,平時在家稍有不如意,就會吵架,面對孩子的一舉一動,也時常「挑刺」。

哪怕在大人看來,那些嫌棄和抱怨只是隨口一提,但對孩子來說,日復一日的惡語相加,就成了生活中最可怕的存在。

所以,小女孩寧可和玩具說話,也不願被父母嫌棄。

曾經有調查顯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曾經遭受過父母的語言傷害,輕則否定、批判,重則咒罵、羞辱。

一名少年犯曾在採訪中說起自己的童年,12歲時,爸媽選擇離婚,媽媽帶著自己一個人生活。也許是生活的重擔壓垮了母親,她開始每天罵孩子來出氣,不論自己做什麼,在媽媽眼裡都是錯,從未得到表揚,永遠只有「豬腦子」「廢物」「跟你爸一樣」。

久而久之,自己開始刻意和母親對著幹,對人生徹底失去了熱情,總覺得,既然你看不起我,那我還為什麼要努力?他下意識地把曾經受到的傷害,轉化為面向更弱小群體的暴力,於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家長處理親子關係的5要素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李春榮指出:父母什麼時候能和孩子締結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就做到了成功的教育;相反,與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糟糕,這就是失敗的教育。

李春榮說,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如何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的5個處理態度,或將影響孩子一生:

1、把孩子當成人來談話

有一句話說得好:不管你多大年齡,在父母眼裡,你永遠是一個孩子。但是,很多15歲的孩子(甚至更早),就把自己當大人看待了。父母完全可以把孩子當成年人來談話和交流,而不可以「家長對孩子」的方式進行討論問題。讓孩子把你當成朋友,而不是對你畏懼,讓他打開「話匣子」,你了解孩子內心真實想法,才能做好針對性的教育。

2、尊重孩子給他自由空間

具有現代教育觀念的家長,一定是擁護孩子權利的父母。整個家教的神聖使命概括起來就8個字:發現孩子,解放孩子。

小學生一般睡眠時間為10個小時,中學生睡眠時間為9個小時。你的孩子能睡夠嗎?過去的一項調查顯示,國內中小學生50%以上睡眠不足,學習超時。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可以學會與其他孩子處理人際關係,與小夥伴和平共處,增加他們之間的友誼。所以,家長要尊重孩子玩的權利,這是他培養社會屬性的關鍵時期。

3、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孩子無不想成為一個好孩子。他們會遇到各種困難和誘惑,需要大人的幫助。人們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動作,有七層都是習慣性的。習慣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神經系統。父母要重視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這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

國學《三字經》強調,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孩子之間天性相差不多,但是是否具有良好的習慣,對他將來的發展,影響極大。因此,家教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這樣理解,家庭是習慣的「船」,父母是習慣的「船夫」。

4、用自己的健康心理去影響孩子

還有一個重要的家教要點,父母要善於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去影響孩子,這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讓孩子心理健康,父母一定要心理健康。

5、把無條件的愛和理解給孩子

孩子特別善於研究父母的心理,這就像公司裡的員工擅長研究領導的行為心理一樣。幼小的心靈就明白誰能給他最好的保護,他要遠離哪些人。誰對他是真心,誰對他是假意的,孩子心裡門清。

例如,同樣的孩子,在犯了錯的情況下,家長的處理態度和行為完全不一樣,最後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人生。特別是針對孩子的錯誤,父母非常有必要對孩子抱以理解和支持。與孩子建議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時刻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溫馨和真愛。

幫助孩子克服心理壓力的5方法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行為發育科主任凌先念指出:現在的教育制度,導致中小學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孩子的父母,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做,及時解決孩子的心理壓力問題。

1、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要想幫助孩子克服壓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麼壓力、壓力是從哪裡來的。

如何做到這一點,通過聽說促學習的這一招,即聽孩子想說的,說孩子想聽的,走進孩子心裡,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

這樣,父母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壓力的真實情況,才能夠針對問題幫助他們。

2、幫助孩子解決困惑。

有些孩子,特別是家教好的孩子,面對同學們的不良活動,比如逃學、作弊、抽菸、抄作業等等,自己不願意做時,害怕因此而受到嘲笑,感到孤立,困惑時,家長一定要幫孩子解決困惑。

這時,父母應當教導孩子要堅持原則,不對的事一定不能做,不能隨波逐流,應該有主見、有思想、能夠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3、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小時候成長過程中一定也曾經遇到過和孩子類似的情況,當時父母是怎樣對待的或現在遇到了什麼難題又是怎樣處理的,這些都可以用孩子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孩子分享。

當孩子知道了父母原來也常常會面對壓力和煩惱的時候,他們對父母所說的話就比較容易聽進去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共情。

4、培養孩子的自信

培養孩子的自信,自信的孩子才能夠有所作為,可以讓孩子發表一些建議,把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事情交給他自己去做,並且重視孩子的想法和言行,這是培養孩子自信的好方法。

孩子有較強的自信,就會有勇氣、膽量和辨別力,就會解決人生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5、關心孩子的興趣。

鼓勵孩子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這對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大有裨益的。

凌先念說,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應該多聽聽孩子自己的意願。父母要付出愛心,多關心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敢想敢做,這樣孩子就不會產生沉重的心理壓力,就能夠輕鬆愉快地度過青少年時期。

相關焦點

  • 又一孩子跳樓自殺,誰是壓死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個14歲的少年,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而母親到現在也理解不了,自己只是打了兒子兩巴掌,兒子怎麼就跳樓了。 02 母親管教孩子不是很正常的麼?怎麼就打兩巴掌就受不住了?
  • 南寧18歲學生感到迷茫而跳樓自盡,別讓孩子在溫室中長大
    很多大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玻璃心」,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遇到困難,就承受不住了,尋死覓活。2019年11月17日,石家莊有個13歲女孩,她吞下了一百多顆藥片自殺,直到第二天,她父親才發現異樣,趕緊送去醫院。
  • 「我活得太累了」瀘州一小學生留遺書跳樓自殺:我只希望多睡會兒
    ——恐懼並絕望的黃**這是一段小學生留給這個世界上最後的文字,看著看著,眼眶忍不住溼潤了,若非親眼所見,實在不敢相信,這段文字是出自一名小學生之手,原本天真無邪的孩子心裡,如何能如此沉重呢?而眼前的事實提醒每一個人,這的的確確是一樁悲劇留給世人的血淋淋證據——四川瀘州一名小學生在寫下這封遺書後,非常堅決的跳樓自殺了。
  • 他被稱為史學天才,17歲出版兩本著作,因抑鬱症留下遺書跳樓自殺
    我國從不缺乏有才華的人,但筆者今天要介紹的林嘉文,被稱為是史學天才,年僅17歲就出版了兩本史學著作,還未參加高考就被北京大學歷史系提前錄取,但卻因為抑鬱症留下了一封遺書,選擇跳樓自殺,讓人惋惜不已。林嘉文,出生於1998年,在陝西西安中學讀書,因出版了兩本史學著作被國內史學家稱為是史學天才,就連北京大學歷史系都提前好幾個月錄取了他,林嘉文的夢想就是能進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研究西夏史,國內的專家也堅信他將來大有前途,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林嘉文因為長期身患抑鬱症,最終選擇跳樓自殺。
  • 四川一小學生稱「活得太累」跳樓自殺,孩子累死在起跑線誰的錯?
    近日,四川瀘州某小區內,一小學生在留下字條後跳樓自殺,字條上寫著:「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絕望」等字眼,令人心酸不已。一個孩子,小小年紀,怎麼會說出成年人這樣的話來,是什麼讓他們累死在了起跑線上了呢?這封信最關鍵的兩個詞就是「恐懼」和「絕望」,這份恐懼應該來自父母、學校老師以及社會,這份絕望來自自己身上,自己已經辜負了所有人對他的期望,已經沒有勇氣再面對這個世界,最後恐懼並絕望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份遺書是否出自墜樓小學生黃某之手,目前尚未定論,不排除有人為了炒作故意偽造的一封,具體事發原因警方目前還在調查中。
  • 9歲女孩跳樓留十字遺書,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
    5月6日下午,西安的9歲女孩因不堪學習重壓,從十五樓一躍而下,還沒來得及體驗人生的美好,就匆匆告別了這個世界。房間的書桌上放著她攤開的作業本,一切還如往常一樣,女孩留下的十字遺書,字字扎心,充滿否定與自責。「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
  • 四川瀘州一小學生給家長留下一張遺書後跳樓輕生,他寫了什麼?
    12月15日,據媒體報導,四川瀘州一小學生給家長留下一張遺書:「如果你看到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我太累了",便決絕地縱身從樓上跳了下去……小學生留字條後跳樓的事件經媒體報導後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和熱議。這位小學生到底經歷了什麼?
  • 面對留下《Never Grow Old》歌詞想輕生的孩子,教育需要做什麼?
    近年來,因學習壓力太大而跳樓的事件屢有發生。中新網1月11日報導,義烏某高中的高一學生小新,由於長期學習壓力大,加之最近考試發揮失常,義烏某高中的高一學生小新留下了遺書「對不起,我希望你們能把《Never Grow Old》的英文歌詞刻在我的墓碑上,就這些了」欲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生死關頭,民警迅速趕到,一個健步上去,將其「拽」了回來,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四川瀘州小學生跳樓自殺,絕望遺書:我太累了想多睡會
    現在的學生教育環境提高了,生活水平也很好了,可學生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除了在學校裡學習的課程作業,在家也是得不到休息,家長報的各種特長班也是很辛苦的。全年都在高壓的環境下,有時候表現的不好,還會被批評。孩子的童年,被繁重的學業壓的喘不過氣,沒有多餘的時間給自己,也就越來越不快樂。12月15日,在四川瀘州一名小學生跳樓自殺,還留下了一封遺書,字裡行間表現出絕望,詞中說道:真的太累了, 只想多睡一會。小小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真的很痛心。
  • 9歲女孩跳樓身亡,真相太傷人: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但會放棄愛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讓人心碎的新聞一個9歲的小女孩,在家跳樓身亡,原因竟是「沒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家人在書桌上看到了女孩留下的遺書,上面寫著:「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這兩句話,字字扎心。
  • 心理醫生: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快樂了?
    原標題:心理醫生: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快樂了? 12月15日,四川瀘州一小區內,一個小學生留下字條後跳樓。孩子留的字條中寫著:「我活得太累了」「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我早已絕望」「現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會兒」等文字。
  • 「我活得太累了」小學生留下遺書跳樓,缺乏逆商的孩子往往更脆弱
    看完這些,你覺得孩子跳樓這種事情是偶然嗎?其實,這類事件很可能就在你的身邊發生著,這種在以前算是罕見的事件,已經開始逐漸變得普遍了。造成這種罕見事件變成普遍事件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的抗壓能力太弱。有些人認為,是孩子的壓力太大了造成的吧?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四川跳樓的那位小學生,在遺留的紙條中表示,自己感到活得很累,並且指出了其中的幾個導致自己活得很累的重要因素,分別是老師的失望、同學的嘲笑以及家長的絕望。
  • 孩子學習壓力大!致12歲女孩吞144片暈車藥自殺!父母推責給藥店
    家長逼孩子學習!壓力致使12歲女孩吞144片暈車藥自殺!父母將責任推給藥店!學習,本來是一件好事情,但是現在的孩子們學習壓力十分沉重。不僅是學校裡的作業多,功課多,競爭大,還有來自家長的額外「加餐」!最近,一起12歲少女吞暈車藥自殺的時間已發熱議!前些時間,李大姐回家時,發現女兒娟娟的房門關著,她敲了一下門,沒有人回應,李大姐很是著急,她將房門踹開,結果看到娟娟躺在地上七竅流血,李大姐立馬撥打了急救電話,雖然醫生奮力搶救,但還是沒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 武漢14歲男孩跳樓自殺,只因母親二耳光:有多少父母逼死了自己的孩子
    是提醒18歲的自己少吃點,以後會長胖;還是在19歲一個孤獨又悲傷的時刻,使勁抱抱自己;或是在20歲滿世界遊歷,看一眼那些將要消失的風景?如果是我,我只想回到兩天前。跑到那個14歲的男孩面前,告訴他:不要自殺。湖北武漢一 14 歲男生被母親打耳光後跳樓墜亡這是我近期看過的,最痛心的新聞。
  • 不斷上升的青少年自殺案,到底是什麼讓孩子親手打開了地獄之門?
    9月17日,湖北武漢一九年級學生,在被媽媽當眾訓斥2分鐘後,跳樓,視頻中毫不猶豫的結束生命的態度,讓當時的我震驚不已。6月5日,湖南邵陽綏寧5年紀女生,因為被同桌打罵,跳樓自殺,臨終前的遺書在網絡瘋傳。5月18日,濟南4名青年相約一起燒炭自殺。
  • 凌晨2點,25歲研究生上吊自殺:孩子,如果成功太難,我願你平安
    青春年華,馬上畢業,一切都是大好人生,怎麼就自殺了? 離去前夕,他在微博中留下了一封遺書,絮絮叨叨地訴說著這幾年的生活瑣事。 3月24日,河北邯鄲,一名9歲的學生,因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被老師踢出釘釘群,跳樓自殺。
  • 又一個孩子跳樓身亡,四川1小學生留下遺言:我好累,想多休息一會
    又一個孩子跳樓身亡,四川1小學生留下遺言:我想多休息一會如今的生活壓力,讓很多人都感到身心疲憊,很多人在外工作累了以後,就會把外面的情緒帶回家,最終宣洩在子女身上,他們認為子女只是上學,不需要承擔太多生活上的壓力,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
  • 14歲男生跳樓,15歲女生深夜自殺,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
    15歲的女孩,自殺。這幾個詞語組合到一起,卻讓人有種心痛的撕裂感。沒有人知道她經歷過什麼,也沒有人知道她崩潰過多少次。但選擇自殺,總有自殺的理由。我們都難免的為這樣年輕的生命所遭遇過的不幸和痛苦感動難過。
  • 兩個自殺孩子的遺書曝光:兇手不是作業,也不是抑鬱症
    11月7日,上海,高三女生欣欣熨好衣服,整理完房間,留下一封遺書,在朝霞躍升之前,跳進了冰冷的河裡。自殺前,她更新了微博,還發了一條朋友圈。「我沒有早戀,有點不開心,就醬。」配圖是一個卡通人物坐在車上,圖片中也有一行文字,「我上路了,886」。
  • 9歲孩子用拼音寫下遺書:不能承受失敗的孩子,有多可怕?
    但是這個女生的簡歷之中,卻並非如此,她講述了自己考研失敗的故事,說自己如何從失敗之中走出來,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並且加倍努力終於考上研究生。對於這段經歷,白巖松有感而評,「只有受到過很多表揚,卻也能經歷很多挫折的人,才能去面對前程未卜的人生。」1、不能承受失敗的孩子,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