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爺爺和乘風破浪的奶奶,誰能稱霸上海廣場舞江湖?

2021-01-08 騰訊網

上海廣場舞界一年一度的「舞林大會」來了。如果你對廣場舞的印象還是網絡神曲加廣播體操,那就太低估這些阿姨爺叔了。11月15日下午,在中山公園,來自上海各區的優秀市民舞蹈團隊參加2020市民文化節市民舞蹈創作大賽展演暨曼舞長寧舞蹈藝術季,15個在決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作品和3個歷年優秀作品輪番上演。文化上海雲對這場展演進行了「5G+4K」超高清直播。他們中的優秀團隊還將被選送參加2020年「戴愛蓮杯」人人跳全國群眾舞蹈展演。

徐匯區漕河涇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男子舞蹈隊的作品《搖滾上海》讓人心潮澎湃。團隊成員中最年長的80歲,最年輕也有60歲了,當他們穿著牛仔背心、抱著電吉他出現在舞臺,全場沸騰。閔行區浦江鎮東鄉樂舞團的《粉墨花旦》,阿姨們畫上戲曲妝容,一個個變成「俏花旦」。長寧區天山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天之星舞蹈團的阿姨們和奶奶們,穿上超短裙紮上馬尾辮,舞動《彩虹節拍》。搖滾爺爺和乘風破浪的奶奶,誰能稱霸上海廣場舞江湖?

孵化原創,廣場舞更有看頭了

閔行區浦江鎮東鄉樂舞團《粉墨花旦》

今年的廣場舞展演有了一個新變化——所有參賽舞蹈都是原創舞蹈。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館長吳鵬宏介紹,全國廣場舞參與人數達到1.7億,全市經常參加廣場舞活動人數已超過100萬。廣場舞受群眾喜愛,但廣場舞審美亟待提升。今年的比賽,更加注重作品的原創性和藝術性。

本屆大賽啟動之時疫情仍然嚴峻,廣場舞團隊成員沒法排舞怎麼辦?主辦方將目光轉向創作,花數月時間開展編創培訓,邀請各地專家開展線上大師班,為廣場舞團隊的創作工作開闊思路。編創人員就海派文化、紅色文化、江南文化、幸福小康、激情時尚、健康生活、工業之光、錦繡中華八個主題展開創作。專家導師們給編導開「小灶」指導,分組驗收。

徐匯區漕河涇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男子舞蹈隊《搖滾上海》

徐匯區漕河涇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男子舞蹈隊的《搖滾上海》就得到了市群藝館舞蹈指導、群星獎獲獎者裘思凡的指導。由於團隊成員年齡大、健忘、體力差,裘思凡建議把道具電吉他做成空心的,把內部的電池和多餘的線路拆除,減輕重量,同時動作設計不宜太難,將重點放在展現演員的精神面貌上。《搖滾上海》做了減法,但爺叔們更加樂在其中。

「希望我們的廣場舞編導能夠突破以往固有的思維,讓全國人民感受到不一樣的上海廣場舞。」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主任葉笑櫻說。雖然參賽團隊越來越重視,投入越來越多,但葉笑櫻更提倡廣場舞大媽和爺叔們「本色出演」。「我們不提倡投入太多,不提倡服裝道具過於豪華。我們最後還將大家的整體預算也列入了大賽考核項。」本次活動也將開啟上海市民廣場舞三年培育計劃,在未來幾年中積累百部優秀舞蹈作品。

年輕人編的舞,老年人會喜歡嗎

閔行區吳涇鎮夕陽紅舞蹈隊《戲 荷》

這些原創廣場舞的背後,是一群年輕的創作者。

崇明區新河鎮胖大嫂藝術團《豐收樂》,由37歲的崇明文化館舞蹈老師李新磊創作。李新磊服務的是一群50多歲的農村「胖大嫂」。隊長王菊林說:「我們都是農村人,長得很胖,也想展示自己的風採!」為了展現「胖大嫂」們真實有溫度的生活,他一有空就和她們聊天,還跟著她們一起去農田裡勞作。崇明三星鎮稻花節的時候,他曾前去觀看:「非常壯觀、非常美!」

長寧區天山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天之星舞蹈團《彩虹節拍》

為了讓大嫂們學得更快,曾經當過老師的李新磊調整教學方式,幫助她們形成自己獨有的舞蹈語彙:大地為布、水稻為色,用肢體運動展現農民們豐收的喜悅。「我的宗旨就是能讓大嫂們快樂地跳舞,讓她們盡情綻放自己的風採。」

35歲的吳菁是上海戲劇學院的舞蹈老師,今年才受聘於浦東陸家嘴海尚男舞團。這是他第一次創編廣場舞,他想給這些爺叔們帶來不一樣的東西。他深入了解了爺叔們的生活背景,雖然他們大多數已退休,但年輕時他們有的是小學、中學同學或鄰居,因為喜歡舞蹈又聚集於工人文化館、青年宮、農場小分隊。

嘉定區江橋鎮「海之韻」舞蹈隊《希望》

吳菁選擇以時尚為主題,為爺叔們編排了《舞舞樂樂》。他在作品中穿插了《翻身農奴把歌唱》《漢族姑娘》《水手》等老歌,讓他們回憶起往日的青春歲月。原本擅長編排專業舞蹈的吳菁自認在廣場舞編排方面還是一個「學生」。除了聽取專家的指導,他還悉心採取了爺叔們的建議。「他們比我更了解自己。他們能喜歡跳、經常跳,這就是我們編排和推廣廣場舞的初衷。

相關焦點

  • 【案件追蹤】羅平廣場舞江湖:為爭搶地盤上鬧法庭
    張奶奶和一些孩子家長上前與殷爺爺理論過程中,發生了口角,雙方散去後不久,殷爺爺的女兒氣勢洶洶來到廣場,質問孩子家長為什麼要和殷爺爺吵架,張奶奶又上前與殷爺爺的女兒爭論了幾句,殷爺爺的女兒一時氣不過就把張奶奶推倒了,張奶奶兒媳見狀,便抓住殷爺爺的女兒問她為什麼要打自己的婆婆,這樣一來二去,張奶奶、張奶奶的兒媳、殷爺爺、殷爺爺的女兒便打成了一團,後被圍觀群眾拉開。
  • 【青島故事】搖滾奶奶「徐小哥」 被贊女版崔健
    【往期回顧】文字/於泓 攝影/孫志文在跳廣場舞的年紀玩起了搖滾,這是徐素琴最真實的寫照。今年61歲的徐素琴,江湖人稱「青島徐小哥」。憑著一把煙嗓和對搖滾的喜愛,徐小哥在不久前登上了湖南衛士《我想和你唱》欄目,與譚維維同臺PK,被稱為女版崔健,也有網友戲稱她為搖滾奶奶。7月3日上午,結束了各種通告的徐小哥回到了青島,在家中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帆布鞋、洞洞褲,星星耳釘,即便是離開了舞臺,生活中的徐小哥也是一身搖滾青年的打扮,單看外表,誰也想不到小哥都已經61歲,連外孫女都有了。
  • 一群中國爺爺奶奶大聚會,太驚豔了!
    糖豆廣場舞、舞蹈,廣場舞,拉丁舞、摩登舞、廣場舞、交誼舞、街舞、芭蕾舞、現代舞,廣場舞、華爾茲、探戈、國標舞、廣場舞、廣場舞、恰恰、倫巴、鬥牛舞、兒童舞蹈、鋼管舞、彩帶舞、踢踏舞、爵士舞、廣場舞、廣場舞視頻、廣場舞視頻,舞蹈、交誼舞、舞蹈、廣場舞、視頻、舞蹈視頻、視頻、廣場舞。糖豆廣場舞、摩登舞、廣場舞、交誼舞、街舞、但中國有這樣一群爺爺奶奶,硬是活出了年輕人才有的熱情和朝氣!
  • 蘇州這兩位爺爺奶奶火了
    雖然年齡過百,但是孫奶奶依舊是精神抖擻,太極拳、扇子舞、廣場舞……無一不精。最牛的是,她還愛玩劈叉。  光看這矯健的身手,如果不是奶奶自己「劇透」,估計誰也想不到,她是一位已經106歲的百歲老人。  她平時生活非常有規律,每天晚上準時10點睡覺,早上7點起床,早上吃完早飯在公園裡打打太極拳、跳跳廣場舞,順便和周圍一起鍛鍊的朋友聊聊天。  除了運動、旅遊,她還喜歡做做手工。每到重陽節,孫奶奶就自己動手做了一些香袋,送給周圍的親朋好友和鄰居們。
  • 上海86歲硬核爺爺每天鍛鍊6小時!健腹輪能做50個!看完跪了…
    陳爺爺還被授予了「運動民星」稱號!給陳爺爺和奶奶獻上膝蓋!!!70歲健身奶奶不愛廣場舞只愛擼鐵戳視頻看「上海馬甲線奶奶」出品上海這些健身的爺爺奶奶們,真是太勵志了!
  • 上海86歲硬核爺爺每天鍛鍊6小時!健腹輪能做50個!看完跪了...
    在堅持健身鍛鍊的過程中陳爺爺還總結出不少經驗設計了單槓手部支撐器等輔助設備還有自編的健身操在今年第三屆上海市民運動會上陳爺爺還被授予了「運動民星」稱號!「健腹輪我每天至少要做50個,現在我太太也跟著我做,也能做50個。」真是太厲害了!給陳爺爺和奶奶獻上膝蓋!!!對了,陳爺爺還想對年輕人說:「上班的時候哪怕抽出5分鐘、10分鐘來運動,也是一種鍛鍊!」
  • 手舞足蹈跳起網紅舞 寶雞乘風破浪的爺爺奶奶來啦
    不少網友為他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點讚,並笑稱「乘風破浪的爺爺奶奶們都可以組團出道了」。陳倉區西山區域敬老院辦公室主任肖麗平介紹說,該敬老院屬於集中供養,目前院裡入住了124位老人,主要是西山區域7個鎮沒有子女的特困戶。
  • 為什麼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光,是不可取代的?
    吃完飯,我們還可以歪在炕上,聽孩子奶奶給我們講以前的老事。我想帶著孩子回農村,還因為我的爺爺和奶奶。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有過最美好的回憶,也有著非常愧疚的時刻。我和爸媽在山西,爺爺奶奶在山東工作和生活。和很多父母一樣,我的父母也沒有時間看孩子。於是,在我快3歲的時候,我爸坐著火車把我送去了山東。在漫長的路途當中,我滿頭的卡子讓我爸手足無措,滿頭大汗。
  • 六年級作文:爺爺奶奶的愛
    我從四歲半起,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了。因為我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就從福建回宜昌專門帶我。爺爺奶奶已經到了古稀之年,爺爺愛養花、養魚、下象棋,幽默風趣;奶奶信基督教,樂於助人,每天做家務,忙忙碌碌的。老人家喜歡囉嗦,我有時不耐煩,會對他們愛理不睬的。但是幾件事情改變了我的態度。先說說奶奶。
  • 明明父母意外去世,爺爺奶奶姐姐誰能擔任其監護人?
    在外打工的姐姐趕回家,與親、朋共同料理完父母的後事,明明的姐姐向爺爺與奶奶提出,父母不在了,就這一個未成年兄弟,自己願意擔任其監護人。爺爺與奶奶則不同意,言之,儘管姐姐在單位擔任銷售經理,收入也不錯,但畢竟身在省城,況且還經常出差,時間精力都有限。而明明在縣城讀書,老倆口反正時間比較充裕,可以經常照看明明。明明姐姐不同意爺爺與奶奶的觀點,堅持自己的意見。
  • 爺爺奶奶的「悶騷」愛情--24小時滾動新聞--人民網
    當時,爺爺正伸著頭朝臺上看,不小心踩了前面的姑娘一下。姑娘回頭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丟下一句話。就這樣,爺爺奶奶說了第一句話,也是從那一句話開始,他們相愛了。  事後得知,其實爺爺早就注意到了奶奶,奶奶也早就留意了爺爺。只是那個時代的愛情羞於表達,爺爺才用我們看起來有點蹩腳的方法去和奶奶講第一句話。我對爺爺說:「原來你們的愛情也挺『悶騷』啊。」爺爺不懂「悶騷」是什麼意思,只是呵呵地笑著。
  • 紀念我的爺爺奶奶
    都說人小時候是不記事的,我最初的記憶是在老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回溯記憶的河流,依稀就是老家土灶旁邊,奶奶拉著風箱、添著柴火,在大鐵鍋裡燒著的茄子把把和豬尾巴;依稀是跑到村口,看著爺爺騎著黑色的自行車,沿著磚廠下班的路,帶給我的娃哈哈和火腿腸。
  • 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科學排序出來了,你想的對不對
    「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不知道,你是否聽過這首打油詩,它描述了當今社會「以姥姥帶娃」為主導的社會潮流現象。畢竟,放眼望去各大小區幫年輕人帶娃的身影,80%以上的比重都是姥姥。
  • 冰凍爺爺冰凍奶奶是什麼梗意思 冰凍爺爺奶奶出自什麼電視劇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爺爺和奶奶對於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可是非常的溺愛吧,畢竟隔輩兒親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最近發現網上有一個「冰凍爺爺冰凍奶奶」非常的火啊,而且在B站上面也有很多視頻,那是什麼梗什麼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 幼兒園老師:我一眼能看出孩子是誰帶大的,奶奶和媽媽差距大
    對她來說,孩子是誰帶大的一眼就能瞧出來,只因以下方面大有不同。奶奶帶大的孩子自理能力差「但凡是不會自己吃飯的,上廁所需要老師陪著的,幾乎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娃。」表妹對此很感慨,明明當年收拾我們跟玩兒一樣的老一輩,遇上了孫子就成了隔代親。「按理說,孩子三歲了還什麼都不會,家長該感到慚愧,但老人家都不這樣,還挺驕傲!」
  • 民間故事:運勢和枯枝有何關係?爺爺奶奶供了之後,竟有所改變
    爺爺奶奶的年紀越來越大,經常會胡思亂想,有時候還會覺得家人嫌棄老伴倆。總的來說,一家人的生活過得都並不幸福。他知道,這莫名其妙的關係,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指不定什麼時候「嘭」的一聲,炸垮整個家。這天晚上,一家人在餐桌上吃著飯。阿良因為沒注意,將桌子上的盤子碰掉在了地上。要說平常,一個盤子打了就打了,可是恰巧碰見大家心情都差。因為這一個舉動,全家人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
  • 當爺爺碰上姥爺,奶奶遇到姥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在英語裡怎麼...
    當爺爺碰上姥爺,奶奶遇到姥姥,中文好辦~BUT 在英語裡該怎麼區分?一起來看看爺爺奶奶VS姥姥姥爺的英語表達04:51來自眼睛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A:I was very close to my grandma.
  • 爺爺的百草園和太奶奶的貓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爺爺喜歡幹完活坐在屋外小廊道的椅子上,抽會兒煙。只有一個椅子,我跟妹妹坐在木頭樁子上、爺爺的拐杖上、麥草上。那時我只有10歲吧,滿腦子都是不著邊際的想法,一些是自己看來的,一些是爺爺給我的,他是個能在現實生活裡造夢的人。
  • 女孩帶爺爺奶奶拍反串婚紗照 爺爺穿婚紗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來源標題:女孩帶爺爺奶奶拍反串婚紗照##爺爺穿婚紗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近日,因爺爺奶奶結婚時沒拍婚紗照,24歲的張希怡帶著爺爺奶奶去補拍一套婚紗照。張希怡稱,剛開始爺爺奶奶覺得貴,不同意拍,但拍完他們都很開心。
  • 安家:我要你活著,勝過千萬遍「我愛你」,江奶奶宋爺爺才是真愛
    房似錦幹房產中介的初衷是為了賺錢,她在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慢慢地改變了她的這種想法,對她影響最大的要數江奶奶和宋爺爺的故事。愛情是婚姻最穩固的橋梁。誰說婚姻只有柴米油鹽,誰說婚姻要靠孩子來維繫,江奶奶和宋爺爺的故事改變了我對婚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