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這位媽媽做得好

2020-12-23 盛言竹語

陶行知說過:幼兒好比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榮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才。

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才叫「因材施教」。

我的兒子不是個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但這兩年老師們和我能明顯感受到他的不斷進步,這點還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臺階

還記得,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入學後的第一場考試,我的兒子兩門功課雙零分,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知道分數後,我只是平靜地說了一句話:「兒子,你真厲害,以後每次考試你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這麼差的結果是我能預料到的。因為家裡老人的過分溺愛,覺得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是各種學習,各種補習班,整的孩子太累,沒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

所以,兒子整個的幼兒期間以快樂玩耍為主,隔輩的溺愛也導致我的孩子獨立性差,依賴心很強。

當踏入小學的校門,看著孩子高高興興背著書包走進校園,我就知道一場比學趕超的大戰開始了,而這場大戰想打贏,首先要做到就是要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當然,要想增強自信心,基礎知識就要掌握牢固,爭取快速提升。

自信

自此以後,孩子放學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寫作業。

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是必要的,然後注意發現孩子作業中不會的題型,不會的字,作業後重點複習,重點突破,並不失時機地表揚孩子。

每晚睡前再用同步電腦進行預習,並叮囑孩子在課上一定要認真聽講,將預習中不會的知識點在課上一定聽老師講明白,並鼓勵孩子在課上提問題。

每天中午、下午在接他放學的路上都會問的同一個問題就是:今天課上老師有沒有提問你?你有沒有舉手回答問題?我想通過這種暗示讓他重視課上回答問題,同時課上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也說明孩子在認真聽講。

就這樣經過兩個學期的追趕,孩子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就在二年級的下學期,老師的評語上寫著我的孩子在這個學期中創造了兩項奇蹟,還希望下學期能夠再創造一項奇蹟。

進步

看著兒子倆A的成績,看著老師的評語,我仿佛看到了這兩年,老師和我們為這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我拿著學籍報告跟兒子說:「兒子,你看到了嗎?老師說你是一個能創造奇蹟的孩子,你太棒了。」就在每次不知不覺的鼓勵中,孩子漸漸樹立起了自信心。

到了三年級開始學英語了,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兒子考不好,我很焦慮地跟兒子講:兒子,你是不是又粗心大意了?為什麼考得這麼差呢?沒想到兒子跟我講:「媽媽,你別著急,剛開始不能說明什麼,你別忘了,老師說我是一個能創造奇蹟的孩子。剛學習語文和數學時我不是更差嗎?」看到兒子這般的自信,我非常欣慰。

我的兒子從一個膽小叛逆不懂事的孩子,短短兩年多的時間成長得這麼快,遇事從容淡定,我真的非常欣慰。(張恩浩媽媽)

成長的喜悅

教育啟示:

有一個詞語叫做「守望」。農民守望豐收的原野,教師守望教室的花朵。工程師守望浩渺的太空,漁民守望深藍的大海。守望,不是等待觀望,而是辛勤的勞作,智慧的創造,激情的奮鬥。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家校共育的力量。家長教育孩子對課堂的重視,對教師尊重,化作孩子的一種信心和力量。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鞭策,激發和激勵,化作了一股前進的動力。家長和教師的之間的彼此尊重成全了孩子的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這位日本媽媽的房間布置太優秀了,空間留白大,收納做得好!
    這位日本媽媽的房間布置太優秀了,空間留白大,收納做得好!看一個家的品味,從房間內部的布置上,就能夠看得出來。對於擅長收納整理的日本主婦而言,房間布置也是一門考驗生活智慧的課程。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想給大家介紹這位日本媽媽的房間布置,簡直太優秀了,可以當作日常家居整理的參考模板。如圖所示,她們家最大的特點就是,空間留白大,收納做得好!因為房間裡面處處充滿了「留白」的空間,所以從視覺上給人一種溫馨又寬闊的感覺。
  • 以《海蒂與爺爺》為例,探究「因材施教」在孩子成長路上正確運用
    女孩因為父母雙亡由姨媽養育,姨媽因為找到新工作把她丟給爺爺養育,又把海蒂騙賣到貴族人家裡做童伴。幸運的是,海蒂在這認識了因媽媽離世而不會走路的克拉拉並收穫了珍貴的友誼,也在這學會識字和閱讀,並喜歡上了寫作。隨後海蒂因為思念爺爺回到山上,克拉拉思念海蒂來到山上找海蒂玩並意外站起來。
  • 孔子的因材施教
    提問:請教王博士,一,孔子是怎樣因材施教的?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王財貴先生:孔子是怎麼因材施教?這個問題應該很簡單吧!因為「因材施教」這個辭一直流傳在歷史當中,教育界也似乎從未中斷這樣的追求,一般人都心中有數的。只是怎麼樣的因材施教,如果講求實施細節,要看情況靈活運用,很難一一說明就是了。
  • 戴口罩勒得耳朵疼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暖心了
    戴口罩勒得耳朵疼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暖心了 2020-05-18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對學生因材施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太難了……
    但,這個真的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首先,因材施教要研究學生的個性。這個就很難啊。一個班那麼多學生,每個學生的個性要了如指掌,這的確不容易。因為一個人的個性本來就很複雜。如果有當過家長的朋友,肯定明白管理孩子的難處吧,要走進孩子心裡,清楚地把握孩子個性心理特徵和傾向,然後因材施教,各位家長覺得容易嗎?那麼可想而知,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這樣的孩子,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實是很難的,可以說太難了。第二,要進行因材施教,還必須先要面向全體,做到一視同仁。
  • 一周不重樣,日本這位媽媽做的「高顏值」早餐,也太精緻了!
    早餐要吃好, 不僅是營養搭配得好,更要吃得有儀式感。打開今天的美食分享,一周不重樣,日本這位媽媽做的「高顏值」早餐,也太精緻了!不少讀者看後,紛紛表示要被這樣簡單好學,且營養均衡,造型美觀的早餐圈粉了。
  • 「語文學得好,往往對歷史感興趣」 在線教育助力因材施教
    (1)語文:為什麼難以得高分?2016年加入作業幫之前,楊勇在北京一家國家級示範學校,做了10多年語文教師,很受學生歡迎。「線下課程,不管你講什麼,學生必須聽。後來,當上語文老師,楊勇發現:語文學得好的學生,往往都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感興趣。「文史不分家,語文學科的背後,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我們學李白、學杜甫,為什麼他們能寫出那樣的詩歌?」邵娜說道。以李白為例,都說他豪放樂觀,可很多學生不知道,他的詩中也藏著許多「不開心」。
  • 不要濫用「因材施教」,偽命題
    想起自己曾經提出的一個問題,即所謂的「因材施教」,其實徹頭徹尾就是一個偽命題、騙局。現在的學校,先是搞尖子班,然後呢,慢慢就變本加厲,直接把考試不好的開除。再以後呢?學生會不會變成棋子一樣,變為學校刷名牌大學錄取率的工具?
  • 被這位奇葩媽媽刷新三觀!別忘了: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接下來這位媽媽開始了神操作:趁著店員低頭裝鞋,她打開了手機的計算器,在上面來回點擊,最終將手機鎖屏,拿著裝好的鞋離開了店鋪。顯而易見,這位媽媽並沒有"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是利用計算器偽裝出自己正在付款的假象。
  • 這位日本主婦的優雅穿搭走紅ins:兩個孩子的媽媽,依舊美得驚豔
    打開今天的穿搭分享,被這位日本主婦的優雅穿搭吸引住了目光。如圖所示,憑藉一身氣質的搭配走紅了ins,僅憑曬照,很難看出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依舊一身氣質,穿出優雅,美得驚豔。如圖所示,看了這位日本主婦的優雅穿搭,很難想像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對於女人來說,最好的狀態莫過於此。能夠在歲月之中,修得一身穿搭,運用這樣的一份精緻心態,活成「年齡成謎,身材無敵」的美好模樣。
  • 為這位陪讀媽媽點讚!
    這位讀者每天都早早地第一個來到圖書館刻苦學習。工作人員關心的和她交流了解到:她老家是菏澤曹縣的,孩子在定陶山大附中上小學,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因為在家閒著沒事,就每天到圖書館學習,來年要參加五月份的教師編制考試。她的教師資格證是通過自學取得的,這次還要通過自學考取個編制。
  • 評論區炸翻天,林志穎面對媽媽和陳若儀,「肉夾饃」做得好自在
    林志穎:「您要的奶茶好了」。陳若儀:「為什麼不加奶霜咧?」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林志穎帶著陳若儀和媽媽上了一檔綜藝《婆婆和媽媽》嗎?看了的朋友就會感覺林媽媽不太喜歡陳若儀,婆媳關係不好,處處刁難,一下子說衣服穿得不得體,一下說做飯不行,陳若儀好受委屈。林志穎和陳若儀發視頻目地應該是解釋婆媳關係很好,讓外界不要誤會。
  • 孔子「因材施教」——中國文化教育的傳承!
    10月24日,東方巨龍教育創始人、世界記憶冠軍教練劉蘇老師為東方巨龍教研團隊分享了孔子「因材施教
  • 至聖先師: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除此之外,孔子還有很多具有普世價值的教育理論,比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舉一反三」等等。可以說,他是中國千百年來教育事業最偉大的奠基者。孔子在他所生活的時代,已經被稱為「天縱之聖」,也就是上天賦予的聖人。
  • 「因材施教」等於「精耕細作」,但多數孩子沒有條件享有
    客觀地說,英語老師以英語為主講課,可以提升英語氛圍,培養孩子的語感,對於英語成績好的學生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對於英語基礎不好的同學來說,這種授課方式等於雪上加霜,更加難以聽明白了。其實,這個問題反映出來的正是目前學校難以實行「因材施教」的一個方面。
  • 孩子從磨蹭到自覺,只因這位媽媽做對這件事,快看看自己做對了嗎
    最近又參加了漢字聽寫小組,每天放學加班,作業完成得更晚了,很擔心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家長靜心觀察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孩子總是一邊吃飯一邊看書,所以吃飯的時間會很長,不催的話可能會吃一小時。寫作業的時候心也靜不下來,不是玩小玩具就是一會兒說話一會兒上廁所,說她她還很委屈。
  • 孩子教不好這件事,真得怪自己,沒早一點效仿這位母親的教育方式
    於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知識、常識、道德全部一股腦得塞進孩子的腦瓜裡。遑論方式對錯、回歸初心,終父母一生之於孩子,都在為孩子的未來脫離家庭獨立生活做準備。那麼到底應該怎麼樣做,才能讓孩子儘可能地準備得充分一些?
  • 關於因材施教的素材
    不論疫情對此次考試影響如何,各為同學要做的,也是能做的,就是好好複習備戰,畢竟在各種因素中,自身實力才是考試成敗的最大決定性因素 還有,離#教師資格證面試成績#公布還有5天啦
  • 中國平安旗下vipJr:數據驅動的「因材施教」是在線教育的關鍵
    楊正大博士進而分析其中的難點,他說:「傳統的做法,我們判斷老師教得好不好,很難通過零散幾堂課下結論,可能需要觀察一段時間,還得看看學生的考試成績,才能知道。只有藉助AI,才能實時分析老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反應,並且立即判斷老師的風格是否適合學生。」  「AI反饋師生課堂上的實時互動,將會主導未來教育的走向。」
  • 因材施教很重要
    幾千年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孔子對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弟子採取的教育方式完全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每個人都懂,要根據不同人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然而,到底實施過程中有沒有偏差,你們注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