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交,貴在相知,蘇軾和他的老朋友錢穆父多年未見,再次見面,兩人並不感到陌生,相視一笑,熟悉的溫暖在兩人心裡流淌。朋友即將遠行,蘇軾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臨江仙》: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老朋友錢穆父仕途坎坷,一生漂泊,生活中難有笑顏,可是見到老朋友蘇軾後,「依然一笑作春風」,心情舒暢,一別三年,兩人友情未見生疏,反而更加深厚。蘇軾贊他道,「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感慨友人是真古井,正秋筠,不張揚,有氣節。兩人志趣相投,蘇軾讚揚老友,又何嘗不是說他自己呢?
錢穆父一生耿直,在官場上並不得意,總是處於漂泊當中。這次與蘇軾短暫見面後,又要北上遠赴瀛洲,蘇軾捨不得與友人分開,「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這兩句就很好地說出了蘇軾微妙而複雜的思緒,心裡惆悵地看著孤帆連夜起航,淡月微雲籠罩著又有著一種別樣的清朗。
誰說送行就要悲悲戚戚,「尊前不用翠眉顰」,生性樂觀的蘇軾安慰友人道,離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沒有為離愁別恨而哀怨,你我也不必為這短暫的離別而傷心。為了更清楚地說明自己的心意,蘇軾在這首詞裡寫出了最經典的兩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既不動聲色地安慰了友人,又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態度。
朋友之間能做到像蘇軾和錢穆父一樣,恐怕不多吧!兩人坦誠相待,彼此欣賞,沒有利益的糾葛,只有溫暖的情意,那種由內而外發出來的喜悅之情擋也擋不住,即使離別也不感到憂傷,縱使遠隔千山萬水,兩人的心也仍然緊緊連在一起。面對老朋友,錢穆父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他無所顧忌地向老朋友訴說自己的狼狽,飄零失意,他知道朋友蘇軾不會恥笑自己。面對人生的逆境,兩人其實都很灑脫,不管人生境遇如何,我做好我自己,不愧於天地,足矣!
這起起伏伏的人生當中,如果能得到一個交心的朋友,又何嘗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