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0年首屆「公民同招」的落幕,民辦擇校熱潮隨著「全民搖號」和「高額學費」逐漸降溫,優質公辦學校將更多的優質生源留在了自己學校。
學區房的意義不言而喻,對寧波學生來說,海曙區和江北區仍實行「校校對口」的政策,但是鄞州區已經迎來了「雙學區時代」,即幼升小要憑藉學區進小學,小升初要憑藉學區進初中。
這樣的政策,對於學區房的需求拉動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而參加民辦學校的「電腦派位」未能「搖中」之後,能否憑藉一表生的資質,繼續在原學區就讀對口初中,成為了很多家長選擇是否參加「電腦派位」的首要因素。
這其中,海曙區和江北區的學生和家長壓力要小很多,除了西片區的高橋鎮中學出現過招生預警,市區內的學校基本上對對口小學的學生實現了全接納,這裡自然包括了一表生,二表生,三表生。
而鄞州的情況就要複雜得多,鄞州東片區的小升初重災區宋詔橋中學和鄞州實驗中學學區從2019年起就早早掛起來紅燈,一表生分流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多因為多數被分流的學生都分到了七中,所以原則上來講,家長們都能接受。
不同的是,「幼升小」的預警要比「小升初」來的多得多,如何提早布局優質學區,很多新手爸媽不知如何選擇學區房,也有家長不了解擇校政策,甚至有家長買了佔學籍的學區房最終導致自己孩子不能順利入學的。
這裡提到的佔學籍是指:如果你購買這套房屋後,原房屋所在學區的學籍名額已經被佔用,且原房東的孩子小孩尚未畢業,則你想使用這套房屋作為孩子升學的學區房,是不行的。
並且到目前為止,只有學校的教務處能都查詢到房屋的學籍是否被佔用,這個查詢也沒有提供給非在讀學生的家長查詢,這就意味著學籍佔用這個事情很難被證實,多數家長也只能選擇在購房合同裡註明學籍佔用的賠償條款來降低風險。
今天主要跟大家科普的是我們升學政策裡的戶籍基礎知識:關於一表生、二表生、三表生、四表生。
01 一表生
一表生指的是:與父母同戶、同住,且戶主為父母一方,常住戶口在本小學學區的學生;且房屋產權100%為父母所有。
1、如果單親家庭或孩子戶口單獨跟父親/母親一方的,也算一表生,都能享受一表生的政策待遇;
2、如果房子產權是父親的,但是戶口跟著母親,這類學生也屬於一表生,不過在報名入學的時候需要額外提供父母結婚證明;
3、如果產權不是100%父母所有,那肯定不是一表生,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只要在學校報名時確定學生的戶籍即可,有多套房產的家庭在報名前仍有選擇權(公民同招就是為了防止之前很多人先報民辦,再報公辦)。
02 二表生
二表生指的是:從小(自出生日起)戶口掛靠在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常住戶口在學區內的學生。
通常這種情況都是父母與長輩共住一套房,但是在錄取順序上,二表生也是排在所有的一表生之後的。對於很多熱門的學區來說,二表生就會有無法錄取的風險,所以簡單來說,買房入戶的最終原因就是讓孩子成為這個學區的一表生。
03 三表生
三表生指的是:有本市常住戶口,但不屬於上述兩類的學生。這裡會有多種情況,比如說:拆遷戶新房還未交付,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導致房子變賣掉了,甚至無房等這類都算三表生。
有些學校入學時只要提供購房合同或者拆遷協議,就可以順利安排入學,但有些學校不行。
04 四表生
四表生指的是:無市區戶籍,但是符合在寧波就讀條件的學生,我們通常說的房產生和流動子女都屬於四表生。部分地區的四表生也有分批次入學的,房產優先,接著是看量化積分。
義務段入學順序都是按一表、二表、三表這樣往下排序,也就是錄取完所有一表生之後才開始錄取二表生,依次往下。一表生按照落戶時間先後排序錄取,如果還未錄取完所有一表生,但是學額滿員之後,那麼剩餘的一表生和其他類別學生都需要分流。
另外今年公民同招,市直屬的學校的招生政策裡還有一項:參加搖號未中,回到公辦學校需要遵循同類排序靠後原則入學,很多家長對這條政策會有誤解,覺得自己家如果參加搖號可能就不能讀公辦初中了。
同類靠後其實很好理解,就是一表生排到一表生的後面,二表生排到二表生的後面,但是一表生則不會排到二表生後面。
而且今年不少學校都紛紛擴班,沒有分流學生,這對於我們21年擇校的學生來說,會更加有底氣參加搖號。
並且隨著網上報名的統一化,有房產成為戶籍的替代品,多套房產的家庭不再需要來回遷戶口,這需要在網上登記房產信息即可,這也大大方便了家長和孩子的報名。
那麼,你覺得,寧波哪個地方的一表生最吃香呢?你是否已經提前開始為孩子的上學購置學區房了呢?歡迎點擊關注,留下你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