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物業服務業長遠健康發展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20-12-26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要加快完善法律標準建設,嚴格監管執法,加快建立「住建部門統籌主管、屬地街道社區負責、職能部門配合共管、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協同共治工作機制,推動物業服務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從行業來看,物業服務企業也應堅持以業主需求為導向

近日,有媒體報導,因為對物業收費不滿,寧波市鎮海區某小區幾名業主給涉事的某物業公司送了一面「幹啥啥不行 收錢第一名」的錦旗,該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則因為「對行業負面影響太大,必須表明態度」,決定退出該小區物業服務。

涉事物業公司所說的對行業負面影響是什麼呢?據報導,是已有多地業主仿效,向自己所在小區的物業送上了諷刺錦旗。

這種諷刺錦旗是業主故意惡作劇嗎?不是。業主只是藉此表明自己長期以來對小區物業服務的不滿。業主作為物業服務的甲方,實際出資聘請物業公司為自己提供服務,有權利表達自己的評價。

業主的評價,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應該是促進物業公司改善服務、提升品質的重要參考依據。如果物業公司把業主的批評理解為對整個行業的「負面影響」,那就有偷換概念的嫌疑。

更何況,遭到業主批評時,物業公司沒有繼續想辦法改進服務,反而突然單方面提出退出小區物業服務。這相當於說:「我可以幹得差,但你不能批評,如果批評我就『退出』。」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這至少是一種傲嬌。如果說得更確切一點,是拿準了業主對於突然更換物業的恐懼和可能的不方便來變相要挾。

無論是否真心想退出,寧波這家物業公司都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堵住了消費者批評物業公司的渠道,也就是削弱了物業公司提升服務的動力。在降低負面影響方面,「堵」從來不是有效的選擇。涉事物業公司在全國物業公司裡算是名氣大的,此次「退出」很可能在物業行業造成不良影響。

2019年,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發布《國內部分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調查體驗報告》,在對國內36座城市148個住宅小區物業服務情況調查後發現,其物業服務體驗均剛剛達到及格水平,總體服務質量偏低。無論是設備設施、綠植、垃圾等「物」的管理,還是在安保、門禁、信息公示等「人」的服務方面,物業公司服務水平與消費者對美好小區環境的期待都存在較大差距。

從全國來看,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率普遍不高,多數小區居民對業委會工作參與意願不強,尚未形成業委會與物業企業良性互動局面。同時,一些新建住宅小區前期物業服務存在與開發商合謀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現象,形成事實壟斷,「說不得、轟不走」的問題較為嚴重。另有部分住宅小區共有產權收益、去向不明不白,維修基金被擠佔挪用問題較為突出,應當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寧波這家涉事物業公司「退出」,管理部門和街道應及時介入,調查事件真相,協調雙方溝通。物業與業主之間是契約關係,可以解除合同。如果物業確實有困難,不能再提供服務,相關部門和寧波這家涉事物業公司應該確保物業退出程序依法依規完成,不能影響小區居民的正常生活。

同時,有關部門要加快完善法律標準,嚴格監管執法,加快建立「住建部門統籌主管、屬地街道社區負責、職能部門配合共管、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協同共治工作機制,推動物業服務行業長遠健康發展;有關部門、街道辦要依法指導住宅小區成立業委會,充分發揮業委會在參與社區治理、反映業主訴求、維護業主合法權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完善社區治理和物業配套服務。

從行業來看,物業服務企業也應堅持以業主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物業管理相關制度規範,切實做好設備設施維護、秩序安保、環衛保潔、小區綠化、公共資金使用公示等各項服務管理工作,及時響應業主的服務訴求。只有這樣,物業公司才能得到業主認可,雙方才能共同受益。

相關焦點

  • 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報刊記者站工作 - -山西經濟日報數字報
    但不可否認,部分報刊記者站的建立卻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並未完全將心思放在新聞報導上。當然,這絕不是哪一家報社或哪一個記者站想故意而為之,是現實情況中不得不為之而又充滿矛盾的一個事實——刊發新聞是報刊媒體的使命,創收是它的生命。報社要刊發新聞報導,必將要付出新聞採集、編輯、出版和發行等費用。特別是行業報刊媒體普遍自負盈虧,它的生存和發展完全要靠自己。
  • 加快推動體育健康服務業發展
    體育健康服務業是指以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為中心,以科學運動為基本手段,為全人群提供全周期健康服務、產品、技術和經濟部門的總和。此次疫情讓公眾重新審視個人健康管理,通過科學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疫情過後,體育健康服務業將迎來市場風口,進入行業高速發展階段,成為體育產業潛在主導產業。
  • 我們需要多少個數據中心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到來,我國還需要投資建設多少個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為何成「香餑餑」 數據中心是什麼?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計算能力如同水、電等生產資料一般,是最根本的社會基礎設施之一。作為數據樞紐和應用載體,數據中心是承載數字計算力、各行業信息系統的基礎保障設施,是搭建信息化平臺的重要前置條件,也是發展數位化產業鏈的關鍵一環。
  • —在喀麥隆國民議會的演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多年來,在比亞總統領導下,喀麥隆人民致力於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實現了經濟持續增長,保持了國家穩定、民族團結、社會和諧。貴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影響不斷擴大,成為非洲大陸和平與發展的榜樣。貴國領導人高度重視國民素質的全面提升。比亞總統提出「健康的靈魂離不開健全的體魄」,喀麥隆足球就是這種理念的最好代表。再過幾個月,「非洲雄獅」喀麥隆足球隊就要赴南非參加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
  • 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發布 推動NB-IoT應用試點...
    《規劃》明確,到2022年,基本形成以大數據產業、製造業數位化、服務業數位化、電子信息產業為支撐的數字經濟發展格局;到2025年,河北省數位技術融合創新及信息產業支撐能力顯著增強,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0億,產業數位化進入全面擴張期,基本建成全國的數字產業化發展新興區、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示範區、服務業融合發展先行區。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抵押擔保人)13100520160013761;1310062016000165213010120160002116、13010220170000507《借款期限變更協議》 13010120160002682、 13010220170000510《借款期限變更協議》 13010120170000185、13010220170000475《借款期限變更協議》5唐山聖昊農科發展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新華西道支行
  • 健康保險發展喜與憂:與健康服務業融合成趨勢
    實現健康保險與健康服務業融合,構建「大健康」生態圈,已經成為部分保險公司建立和鞏固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選擇。第三,「健康產業」+「健康保險」反向跨界。健康服務業的龍頭企業謀求進入健康保險市場。健康保險與健康服務業具有深度融合的基礎。健康保險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保險公司與醫療、體檢、護理等健康服務業機構加強合作。
  • 科學發展邁新步率先崛起立潮頭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訊 記者何振紅 馮磊 李巍報導:遼寧營口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總量連續4年居遼寧省第四位;增長速度連續7年在18%以上,產業結構逐漸優化,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營口曾經是一座輕工業城市,工業集中在「煙鹽紙」等傳統領域。如今,營口已形成了冶金、石化、裝備製造、鎂質材料、紡織服裝和新型建材等六大產業集群。
  • 70多種新職業走進百姓生活 數字經濟推動新職業應運而生
    身處數字經濟時代,細心市民不難發現,層出不窮的新職業正在悄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昨日,智聯招聘聯合美團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生活服務業新業態和新職業從業者報告》顯示,因新業態而孕育的新職業就超過70種。新職業從業者已形成專業能力、愛好和收入的良性循環。
  • 習近平會見巴拿馬國民大會主席阿夫雷戈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中巴建交短短一年半時間,兩國合作的強勁發展和豐碩成果印證了這一點。中方願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堅定不移地同巴方一道致力於促進兩國關係發展,相信中巴友好合作的接力棒會一代接一代地傳遞下去。 習近平指出,巴拿馬國民大會及主席女士支持中巴建交,建交後不久巴拿馬國民大會就成立了巴中友好小組,我對此表示讚賞。兩國立法機構應當在中巴關係發展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 小遊艇消費市場有多大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記者 沈 慧 郭靜原 遊艇產業是海洋經濟中的一個新興產業。根據世界遊艇行業的發展規律,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遊艇經濟開始萌芽;當人均GDP超過7000美元時,遊艇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對我國而言,目前人均GDP已經達到7485美元,廣東、北京、上海等7個省市更是已經進入人均「1萬美元俱樂部」。這些都為推動我國遊艇產業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數字中國建設加速推進 多地點燃數字經濟發展引擎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中國建設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趨勢更加明顯,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近年來,多地牢牢把握數字中國建設良好契機,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努力打造數字中國建設樣板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 吹響數字經濟發展號角!中山又一重大平臺上線
    王建偉在致辭中說 當前,數字經濟正成為現代經濟體系中最有市場活力和發展潛力的部分,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近年來不斷集聚創新要素,不斷引入高層次人才,中山正成為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的先行區。
  • 河北三河四大基地承接產業轉移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訊 記者雷漢發、通訊員蘭海波 張振奇報導:河北三河市經濟發展領先全省縣級地區,上半年累計實現財政收入523666萬元,佔年計劃的55%,同比增長15.2%。這與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融入首都經濟圈有著極大的關係。近幾年,該市全力打造高新技術、健康休閒、商貿物流、農副產品四大產業基地,承接京津產業轉移。
  • 數字經濟發展態勢強勁!各省市爭相布局搶抓新優勢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 |熊麗  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各地積極推動本地經濟的數位化轉型和社會的智能化改造,這既是推動現代化發展的應有之舉,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 義大利疫情為何愈益嚴重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長達一個月時間裡,意政府只是以「適度管控」來控制疫情發展,到確診人數暴增後才下令「封城」,為時過晚。 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前副部長傑拉奇坦承,義大利政府和全社會在1月底2月初時低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幹預太晚。 即使3月10日義大利總理孔特宣布「封國」後,管控措施也「形同虛設」。
  • 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新基建」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近日,在IPF2020(浪潮雲數據中心合作夥伴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首席科學家王恩東提出,智算中心將成為智慧時代經濟社會運行所必須的重要基礎設施。 智算中心之於智慧社會,就像水利、交通之於農業社會,鐵路、電網之於工業社會。 王恩東表示,計算力就是生產力,智慧計算改造升級了生產力三要素,最終驅動人類社會轉型升級。
  • 一線|中國電信柯瑞文:三個方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柯瑞文在23日上午的首場論壇「科學經濟與科技抗疫」中發表演講。 他說,要著力從三個主要方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首先,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底座;第二,賦能產業,促進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第三,深化合作,共建清朗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
  •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帶動了數位技術強勢崛起,促進了產業深度融合,引領了服務經濟蓬勃發展。」「放眼未來,服務業開放合作正日益成為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十三五」以來,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培育和促進服務業發展壯大,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繼續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
  •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發展規劃(2019—2023年)
    堅持協會發展宗旨,為政府、行業和會員提供服務,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政策法規,切實維護行業和會員合法權益,高度重視並主動服務中小企業發展,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能力,增強行業發展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團結動員全體會員單位推動物業管理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二)堅持質量至上、優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