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預賽回來,首次進入國手行列的喜悅和激動已漸漸消褪,柳大華的眼光已放到了下半年的全國賽決賽,想得更多的是怎樣能多下一些棋,以利備戰。那時全國的經濟條件都有限,棋壇又畢竟還處在復甦階段,除全國賽外,其他高水平的賽事真是少之又少。恰在此時,廣東肇慶要舉行中南協作區棋類邀請賽是,包括象棋和西洋棋兩項,湖北隊亦在被邀請之列。湖北省體委考慮到湖北隊預賽打得不錯,特別是柳大華進入了決賽,因此決定派隊參加這一邀請賽。湖北以角逐全國賽的人馬出徵。
比賽於 1976 年 7 月 25 日開始,參加的隊湖北外,還有上海、廣東、北京。比賽只設個人賽,先分成四個小組,每組四個人,進行單循環,取前兩名出線,然後八個人再進行一次單循環,決定最後名次。
小組賽中,柳大華分別擊敗廣東蔡玉光、上海於紅木,但負給了廣東劉星,以第二名的資格出線。
與胡榮華的遭遇,是在決賽的第 4 輪。在此之前,柳大華曾與胡榮華交手過兩次,分別是在 1974 年、1975 年的全國賽上,結果大華均遭敗北。當時的柳大華,因功力和經驗兩方面都還缺乏與超一流強手抗衡的本錢,碰上胡榮華這樣泰山北鬥似的人物,難免畏懼,發揮不出水平,屢戰屢敗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但兩人的這第三次相遇,柳大華的心態卻與以往大不相同了。在剛剛結束的全國預賽上,大華打得不錯,目前自信心正強,渴望著與強手交戰;過去兩次都是在全國賽上與胡榮華碰面,因關係重大,心情容易緊張,而現在只是一個邀請賽,大華本來就抱著學習鍛鍊的目的而來,真正可做到「勝固可喜,敗亦欣然」,情緒上平靜得很。
運氣也不錯,這盤棋正好輪到大華先行,於是毫不猶豫擺上了當頭炮。胡榮華應的是順手炮。順炮是一種古老而有生命力的布局,發展到近當代,已成為與屏風馬一樣,是後手抵禦先手中炮的銳利武器,而這一武器在胡榮華手裡,更是經過了千錘百鍊,威力無窮,曾殺得無數弈林好漢膽寒不已,為其奪得多次全國冠軍立下赫赫戰功。對此,熟讀兵書的柳大華哪有不知,這次也是有備而來的。但當大華布下正馬進三兵的陣勢時,胡榮華的應招還是出他意料。按當時的流行著法,此時後手方一般也要跳起正馬來抗衡,但胡榮華素
以刀法多變著稱,現在又出新招改跳了邊馬。
面對新變,大華的應法有些欠妥,致使左翼陣地出現弱點,不得不讓開中炮調整陣型。胡榮華見狀,又不失時機地衝起中卒,改由中路進擊。此時局面對雙方來說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容不得絲毫手軟退讓,大華毅然棄去三路兵以換取對方的過河中卒,先確保中路不被打通。開局的順利使胡榮華弈來有些強硬,面對大華七兵渡河的進擊之勢,他竟任其長驅直入,反進車下二路,顯得得理不饒人。今日的大華豈是易與之人,棋壇前輩勇於戰鬥的精神也激起了他好強的男兒血性,當胡榮華上盤頭馬打車時,他躲開也未嘗不可,但他卻毅然以一車換雙馬,豪氣沖天地走上了以無車對抗有車的道路。
在接下來的交鋒中,他更是好手頻發,特別是當胡榮華平車捉士角炮兼塞相眼時,大華突然使出了舍掉孩子套狼的狠勁來,大膽棄相,就此將對方的大車緊緊鎖在牢籠之中,從而使自己的前線馬炮可以大展神威,鬧得胡榮華的九宮不安。
這局棋弈了三個半鐘頭時,到了封棋時間,枰上形成了「三英戰呂布」之勢,大華的雙馬炮加上漫山遍野的小兵已成合圍態勢,可憐胡榮華空有身懷絕技的大車,也是報國無門了。封棋之後,胡榮華看到以下的失敗已是不可避免,因此未到啟封,就大度地認輸了。大華終於贏得了對胡榮華的首次勝利。(棋譜詳細介紹可參閱:一車換雙馬,棄相鎖車奠勝局,記柳大華第一次贏胡榮華的那盤棋!一文)
取勝胡榮華後,大華的積分形勢本來最好,可惜隨後的第五輪失手於胡榮華的徒弟林宏敏,最終,他以4 勝 2 和 1 負戰績獲得第二名,僅在胡榮華之下。沒能一步「登天」,大華固然覺得有些遺憾,但此次比賽他擊敗胡榮華,戰和楊官璘,勇奪第二名,怎麼看收穫都不小,特別是使他對徵戰兩個月後的全國賽決賽更有信心了。
正當柳大華進行了大量準備,滿懷信心地迎接全國賽時,全中國人遭到了一次情感上的巨大打擊:9 月9日,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不幸逝世。
由於這一突發事件,下半年安排的所有全國賽都被取消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