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很少提超越美國,除了存在客觀差異,還有什麼?

2020-12-22 新一號哨所

圖為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

中國勵志在經濟和安全領域方面超越美國,為此也會改變這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追趕和超越的概念在我國的考量中佔據重要的位置,中國作為亞洲地區的社會主義國家,長期以來一直擁有偉大的抱負,希望可以和美國匹敵,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

在過去的15年裡,隨著經濟技術實力的發展,我國的外交和軍事在全球也有一席之地,我國也開始把重點轉向超越美國,為此廣大人民群眾心中也會有疑問,作為當今世界的唯一的超級大國,被中國視為追趕和趕超的目標,有不正常嗎?另一個是,為什麼中國很少提起超越美國的話題,難道是擔心該國會有什麼不恰當的行為嗎?這也不是不可能。

客觀而言,隨著中國迅速地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第二經濟大國,第三軍事強國,甚至把其視為追趕超越目標。但是我國卻很少說這樣的話,不得不說主要還是因為美國心眼太小,沒有擁有大胸懷,其本身就把我國當作威脅,害怕哪天被中國超越了,在這種前提下,如果中國還把超越美國掛在嘴邊的話,就難免會刺激到美國,加劇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但是這不合符中美兩國之間的利益。

圖為中國科技發展

首先中美兩國之間存在的差距還是客觀存在的,追溯美國的歷史不難發現,在二戰結束之後,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隨著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美國更是成為了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由歷史來看美國一直都處在世界的前列。

相比同時期的中國歷史,1945年的抗日戰爭剛剛結束,1949年新中國成立,1978年改革開放,相比美國根基太薄,發展的時間太短了,此中美中間的實力相比,在很多領域還存在差距,因此在個別領域甚至存在一些的差異。當然,我國也有自己的優勢,但整體而言,追趕甚至超越美國還是需要一些的時間,因此很少提起超越美方,這也是原因之一。

中國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大國,謙虛對於我國來說一直很重要。無論對方是強國還是弱國都一視同仁,絕不像美國那樣盛氣凌人,由此可見我國傳統文化決定的美德那就是謙虛、低調、不張揚,因此近幾十年可以取得哪些成就也是意料之中的,得到了世界廣大人民的認可,但中國並沒有驕傲,也沒有談及超越美國,隨著中國它是紮實穩定的步伐,因此這也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圖為中國洲際飛彈

最後,在中美關係上,我國經常的話語體系是合則兩利,鬥則敗傷,主要是因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一貫奉承的理念,是尊重他國的主權,即便中國哪天足夠強大,我們也只會追求謙虛、不張揚。另一方面,則是中國希望世界和平共處,互利共贏,減少因為戰爭而衝突,由此可見,美國看待中國的眼光本身就不正常,既帶著幾分擔心和敵意,為此中國沒必要去刺激他,也沒必要把超越美國掛在嘴邊。

綜上所述,無論中國說不說這個問題,或者美國怎麼看待這個問題,這已經很現實地擺在中美面前,對於兩者來說,擺正心態才是正常的,才能確保兩國之間關係,維護世界的和平(朱藝)

相關焦點

  • 美國已經被中國超越?別再胡亂猜測了,張召忠已經給出客觀回復
    如今,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上也有了一席之地,很多網友問:中國已經超越美國了嗎?千萬不要再亂猜了。對於這個問題,張召忠已經給出了客觀回復。如今,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從「站起來」到「強起來」。因此,有很多網友問:現在的中國是不是已經超越美國了?對於這一問題,很多網友胡亂猜測。現在終於有結論了,局座張召忠已經給出了回復。中國到底有沒有超越美國?
  • 意識是什麼?意識為什麼要修改客觀存在欺騙我們?
    科學家主要研究客觀的東西,而意識屬於主觀的存在,所以科學家不研究意識,也可以認為在當時這屬於「科學禁區」。但是現在有很多生物學家、醫學家、神經學家想通過科學的手段來證明意識是什麼。這就說明什麼人對於自身哪些部件屬於自己,都是由意識來判斷,而不是靠客觀存在決定的。所以人甚至可以認為別的東西或者是別人的軀體是自己的,這些取決於意識是否認定能否控制某件東西,如果能夠控制的話就會覺得,屬於自己的一部分。
  • 不吹不黑,中國科技要超越美國,還需要多久?
    美國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雖然這些年中國的科技實力突飛猛進,某些領域甚至遠超美國(比如說5G和量子通信),但是從整體科技實力而言,我們與美國還有很大差距。說到科技實力,就不得不提「自然指數」。自然指數,它是評價高科研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
  • 美國飛行員的救生包,為何除了匕首手槍還有金幣金表?原來是這樣
    他們每天都在做空中飛人,而這類人也被許多普通人,當作神一般的存在,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飛行員,都是飛行駕駛員,他們的職業各有不同,所以這些飛行人員在其從業環境之中,也有一定的差異。無論是中國還是國外,對於飛行員都願意花較大的價錢去培養,就是因為飛行員的要求相對較高,所以經常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措施保護這些飛行員。
  • 美國的51區真的存在嗎?
    關於51局許多人都曾聽說過,但是卻沒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比如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是否真的有UFO降臨等等?之前美國政府一直否認它的存在,直到後來中情局和歐巴馬相繼承認它。如果你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登上提卡朝著黑漆漆的山谷連續眺望上幾個小時,或許不知什麼時候51區機場上會突然亮了起來,一架飛機滑出停機坪出現在微光一線的跑道上,片刻之後飛機起飛,當起落架的輪子剛剛離開地面,燈光就會立刻熄滅。整個山谷重新陷入一片死寂之中,這裡是一個黑暗的世界,1955年在中情局進駐51區之後隨之而來的,還有美國的第一個和平時期,空中間諜項目的合作方美國空軍。
  • 終止執迷不悟:客觀存在並不存在!
    答:為什麼是無答之問?因為現行的邏輯就是矛盾邏輯,就是回答不了的邏輯,就是不予回答的邏輯,但天真幼稚的人們還指望依賴這邏輯到達目的。將未來世界設計的紕漏百出就是依據現行的邏輯思維,顯然,這種邏輯設計不出另外邏輯的世界。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能樂觀嗎?問:那人們在指望什麼?
  • 為什麼德國人很少來中國旅遊或定居?是不喜歡中國嗎?很現實
    如今國內的外國人數量也是逐年上漲,在街上看到外國人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再加上我們國家土地廣袤,風景名勝很多,好多外國人也熱愛上了中國這片領土。有的人來到這邊旅遊,乾脆就直接在中國定居了。最常見的就是非洲人和俄羅斯人,不少的日韓人也會來中國定居,但是儘管選擇在中國居住的外國人很多,但是德國人卻很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美億萬富翁:中國崛起是客觀事實!川普:我落選中國將擁有美國
    除了副總統人選上對壘外,在大選之前兩人還把對華態度擺上臺前,互相指責對方對華手段有失"大國威風",場面實在是太滑稽。川普提出中國統治論被拜登百般諷刺的川普,據觀察者網報導,日前,他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拜登對華政策太軟弱,一旦"自己輸掉了大選,你們所有人不得不去學習中文,因為中國將擁有美國"。
  • 中國為什麼不存在種族歧視?
    今年5、6月份,黑人再度走上街頭,他們高舉"黑人生命一樣重要"的旗幟,衝擊著CNN大樓,焚燒著美國國旗,在華盛頓、亞特蘭大還有加利福尼亞等二十多個州,都有不同程度的示威遊行。黑人們的確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美國警察暴力對待黑人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才是激怒他們的原因。除了美國以外,歐洲也存在著種族歧視。最臭名昭著的莫過於納粹德國對待猶太人,水晶之夜過後,多少猶太人流離失所,又有多少進到了集中營。那時的希特勒認為雅利安人種是最高貴的族群,應當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主義。
  • 韓國專家金泰成:中國很快將會超越美國,它的勁頭勢不可擋
    因此他到世界各地演講時,總是避免不了的被人問及中國之事。金泰成曾經說過"中國很快將會超越美國,它的勁頭勢不可擋。它將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證明中國是一個值得尊重並信賴的大國"。
  • 諾貝爾得主屢次發表種族智商差異言論被剝奪頭銜!
    智商,這個耳熟能詳的東西,大家都十分熟悉,有的人智商高,有的人智商低,還有各種各樣的智商測試,然而,真要問到,什麼是智商?估計很多人都難以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了。事實上,哪怕學術界,對智商的定義都存在爭議,總體上,目前關於智商認為是一個多種能力的集合,比如邏輯、理解、自我意識、學習、情感認知、推理、計劃、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人的智商都一樣嗎?我相信大家不會認同。
  • 美媒5大理由力挺詹姆斯超越喬丹,全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這一直是球迷們最喜歡討論的話題,雖然目前超過一半的人都站在喬丹這邊,但詹姆斯畢竟還沒有退役,所以將來會發生什麼,真的沒人能夠預料得到。就像魔術師詹森所說的那樣,目前的詹姆斯雖然還沒有超越喬丹,但如果本賽季他能夠帶領湖人奪得總冠軍,那麼或許就真的能夠實現超越。
  • 歷史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假如是主觀的,讀史還有什麼意義?
    這個字形就形象地概括了歷史的要義:客觀記錄所發生的事件。問題是,有客觀就有主觀,客觀是相對的,主觀才是絕對的,是人都脫離不了主觀的束縛,那麼歷史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呢?借用《道德經》開篇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和名存在於萬物,至於它是什麼東西不能說,所有說出來得「道」,言出來的「名」,都已經不是真正的「道」和「名」了。
  • 除了性侵酗酒,美國大學兄弟會/姐妹會(Greek Life)還有什麼?
    幾扇狹長小窗終年緊閉,整幢建築籠罩著一種神秘色彩,而且它還有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名字,叫「骷髏會」。從這個會中,誕生了美國前總統老布希、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奧斯坦·古爾斯比、聯邦快遞總裁弗雷德裡克·華萊士·史密斯......等許多在美國各界金字塔頂層的精英。骷髏會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兄弟會」的典型代表。
  • 美國第一,日本井噴!中國離諾貝爾獎,到底還有多遠?
    文:一方一言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的獎項在人們的心中也變味道,就拿諾貝爾獎來說吧,由於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通常是一些名不副其實的人,也會讓人們覺得諾貝爾獎已經沒有了什麼存在的意義,它的頒發看的是大國的臉色。
  • 為什麼歐美女性很少嫁給中國人,卻選擇黑人?這3個原因一針見血!
    如今,中國的國家實力越來越強大,很多中國女性擁有了平等受教育甚至出國留學的機會,自然也有了越來越多的涉外婚姻。但是觀察一下可以發現,嫁到日本、歐美發達國家的中國女性特別多,而嫁到中國來的外國女性則還是以亞洲區為主,歐美女性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說中國的SaaS行業才剛剛開始?
    另一方面是疫情的爆發在客觀上加速了中國的產業數位化進程,各細分領域的頭部甚至腰部公司都紛紛開啟「上數」模式,SaaS高頻低價的行業特性深受資本市場青睞。從理論上講,SaaS巨大的存量市場是客觀存在的。2、企業數位化轉型紅利數位化轉型,是加速SaaS發展的推手,也是SaaS行業的紅利。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不但加快了企業信息化服務市場的快速釋放,也為SaaS創造了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 《美國工廠》中的文化差異引熱議,兩國觀眾的評價也值得一看
    文化碰撞不容易,可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製造類工作都受到了自動化的威脅,不僅僅是那些美國人的工作。有一些文化願意為了生產而接受壓迫,有一些會抵抗。(74人中的60人覺得此評論有幫助 )10/10 絕對精彩的影片我從來沒想到一部美國製造工廠的紀錄片會如此有趣。我是一個加拿大人,我認為這是一部必看的影片。對於美國小鎮製造業和中美文化差異,非常有趣的洞察。去中國工廠的整個旅程像是不真實的。
  • 差異與合作
    原標題:差異與合作   帕斯誇裡·帕斯奎諾是美國紐約大學法律—政治學教授、法國科學院高等研究員、法國雷蒙·阿隆政治社會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他認為,近70年來對他最具影響力的人類社會大事件有兩個,一是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二是中國的復興。中國為什麼會崛起?
  • 為什麼中國富豪很多跑去美國?
    很多網友看到任何寫美國不好的文章,都會憤怒地質問:美國那樣不好,富豪為什麼全跑去美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