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一個人問答錄(38)
問:人心向善,世界不會越來越好嗎?
答:生存競爭邏輯一開始就與人心相悖,有生死競爭,能友善嗎?有利益相爭,能和睦嗎?有勝敗之分,能和諧嗎?人心向善,是因為現實太惡劣,惡劣現實的來源在哪裡?不是競爭所致嗎?人心之善能撲滅現實的烽火硝煙嗎?一個理想的世界能建立在越來越劇烈的競爭之中嗎?那個理想的大同世界裡人就不再競爭了嗎?人不再競爭的理由是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了嗎?當今世界貧富差距很大的地區的競爭烈度與財富的多少有關係嗎?人們相親相愛的理由是因為人的素質提高了嗎?人們平等和睦的條件是找到了良好的制度和管理了嗎?人間不再有邪惡是由於正義徹底勝利了、邪惡再不會發生了嗎?科學技術超級發達了,人就都變成善良的天使了嗎?
問:罷罷罷,你這些問號一個也沒法回答。
答:為什麼是無答之問?因為現行的邏輯就是矛盾邏輯,就是回答不了的邏輯,就是不予回答的邏輯,但天真幼稚的人們還指望依賴這邏輯到達目的。將未來世界設計的紕漏百出就是依據現行的邏輯思維,顯然,這種邏輯設計不出另外邏輯的世界。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能樂觀嗎?
問:那人們在指望什麼?
答:迷茫又無奈的人們在指望出現意料不到的奇蹟,比如長生不老,或殺不死的人,外星人來統治地球,這些無奈的指望只適合拿出來娛樂,只差沒指望造出一種藥,人吃下去惡魔成天使,殺心變善心,壞人變好人……其實真要如此,問題更嚴重,生命還怎麼競爭生存?還怎麼優勝劣汰?假醜惡全部消失了,真善美還存在嗎?恨沒有了,愛還存在嗎?生命還是不是你自己的?別人能為你的生命負責嗎?他為什麼要負責?
問:你這不是又造出更多的問題來嗎?
答:這證明現行邏輯不能自洽,一較真只能使人發瘋。
問:問題是,人們為什麼對這不能自洽的邏輯理念堅信不疑?
答:人們並沒有這樣追問過,也不會這樣追問,因為這種追問會讓所有人都下不來臺。人們的辦法是,把疑問擱置到九霄雲外,人們打起燈籠,準備一條道走到黑。看來也確實是這樣,越走越黑。
問:你是在說人們執迷不悟?
答:是,關鍵在於為什麼要執迷不悟?悟很困難嗎?萬人不悟,無一人可悟嗎?這個"不悟"裡有很深的因素。因為人正處於生存狀態中,否定生存就是否定自己,人雖然不滿生存現狀,但找不到否定生存的理由,人不知道,自己是看不見自己的,只有從自己站立的位置移開,才能看見自己。我們至今只找到一個看自己的方法,就是藉助客觀角度看自己,殊不知客觀被我們的主觀佔據了,我們還是在自己看自己,所以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沒有看到自己。
問:有點繞,你是說人還沒有覺悟到自己?
答:奇怪的是人好像不敢覺悟,因為一旦覺悟,一切將不復存在,人們不敢想像一切會不復存在,所以,人們一直小心翼翼,不敢移動半步。人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修補生存邏輯的漏洞,使這個並不成立的邏輯體系成立讓人類付出沉重的代價。其中最荒謬的修補措施是樹立了客觀存在,這個自我欺騙的認識把人類害得好苦。為了使這個"客觀存在"符合邏輯,人們不得不去填補更大的漏洞。這些漏洞顛倒了人們的生活,讓人活著苦不堪言。
問:客觀存在為什麼誤人?
答:人們認為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與人無關的獨立存在。客觀是不可改變的,生命和生存事實都是客觀的,我們只能解決生存中遭遇的問題,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原理和生存的法則。在這種客觀存在的面前,人能覺悟什麼?人能否認或推翻客觀嗎?
問:古今中外,有人挑戰過客觀觀念嗎?
答:怎麼沒有,唯心主義就挑戰了客觀觀念。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物質的存在,否定了客觀存在,不過對於生命與生存,並未否定或改變認識及原理,只不過將生命及物質的來源從客觀自然轉移到上帝與神那裡,將客觀存在與上帝融為一體,是上帝創造了客觀存在,上帝就是客觀本身。
問:唯物與唯心的生命觀依舊吧?
答:它們的生存理念完全一致,只不過生命的來源處有區別,一個來自客觀,一個來自上帝,但都是一樣的生命個體,一樣需要競爭生存,只是競爭規則不同,一個由自然法則裁決,一個由上帝裁決,其結果卻是一致的,人都得吃苦受難,為活下去受盡折磨。
問:如果不以生命來定義人的存在,客觀和上帝就都不需要了嗎?
答:正是,沒有客觀存在和上帝的存在,人怎麼活?沒有生命競爭邏輯,人還能活嗎?所以,無論如何,人都不能否定生命原理和生存理念,然而,只要奉行生存理念,人就只能吃苦受罪,並且永無出路。(接下)
註:本文節選自:京東電子書:《感知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