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丨封面〓首博「黃春和」老師撰稿「馬逸風」老師精彩講解丨17世紀西藏扎什倫布寺密集不動金剛

2021-03-01 嘚吧藝術



17世紀西藏扎什倫布寺密集不動金剛

高24.5cm


開一代新風  成萬世典範

清初扎什倫布寺風格銅鍍金密集金剛像欣賞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 黃春和 


在清代西藏佛教造像藝術舞臺上,堪稱具有時代特色的造像風格當推扎什倫布寺風格無疑,它在繼承前代藝術風格的基礎上,繼續朝著民族化方向發展,形成了高度寫實的藝術風尚,開創了一個充滿現實主義藝術氣息的全新時代,為趨於衰微的西藏佛像藝術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西藏佛教藝術史上的最後絕響。這一寫實風尚流行普遍,影響深廣,不僅成為清代整個西藏地區的主流風格,而且影響到西藏東部、內地宮廷、蒙古、不丹等廣大地區。今春北京保利推出的這尊銅鍍金密集金剛像就是這一寫實風格的典型代表作品。

此像為三頭六臂雙身形象。三頭成排而列,分居中左右三個方位,分別象徵懷愛、息災和伏魔三種功德。三頭皆戴五花冠,頭頂共束一塔狀高髮髻,雙耳上下佩戴耳花和圓形大耳環。面形飽滿方正,五官刻畫清晰生動,雙眉緊鎖,張口齜牙,表情半怒半靜,完全依循尊像的儀軌而來。全身結構勻稱,軀體、手臂及雙腿造型規範,姿態舒展自如。上身飾瓔珞,下身著僧裙,腰間束寶帶,腰帶下亦綴以連珠式瓔珞,雙肩披帔帛,手足戴釧鐲。衣紋寫實自然,身軀及小腿部可見的翻卷飄動的衣褶,質感頗為強烈。結跏趺端坐於雙層束腰蓮花寶座上,六手各持法器或結印契。中二手以交叉形式結金剛吽迦羅印並抱明妃,左右手分別持金剛鈴杵,象徵慈悲與智慧雙成,其餘右上手持法輪,右下手持寶珠,左上手持蓮花,左下手持寶劍。六手的持物涵蓋了密教五部的象徵物,如金剛鈴杵代表東方金剛部,寶珠代表南方寶部,蓮花代表西方蓮花部,寶劍代表北方業部,法輪代表中央佛部,標明此尊具有統攝密教五部的地位和功用。其明妃稱「金剛可觸母」,亦為三面六臂形象,其頭冠、配飾、持物,乃至一切細微處與主尊特徵完全一致。整體造型完美,法相莊嚴,工藝精湛,品相完好之極,堪稱一尊難得的古代藏傳金銅造像精品。

密集金剛,又稱密聚金剛,意思是秘密的集合體,梵語稱「庫夫雅薩瑪迦」,藏語稱「桑克」,清代宮廷稱之為「陽體秘密佛」,是藏傳佛教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無上瑜伽部父續修習的重要本尊。其修法思想十分重要,是修學廣大密續的關鍵,故被尊為「密續之王」。其修法理論集中在佛陀所說《本續》和《注釋續》中,10世紀時大譯師仁欽桑布和郭拉雜等人從印度求法歸來後首先將它傳入西藏。密集金剛在西藏的傳承,五世達賴喇嘛曾有專門記載:「密集七支教法的大部分先是色頂巴宣努沃獲得教誡,他傳給遍知一切布頓大師,布頓大師傳給喇嘛丹巴·索南堅贊、穹勒巴、卻吉貝哇等三人,他們三人傳給三界眾生的導師法王宗喀巴大師,由此使釋迦牟尼的密集教法的講修如夏日的湖水一般增益興盛。」(《五世達賴喇嘛傳》(下)第304頁)歷史上許多藏族高僧對密集教法進行過系統深入的闡釋,其中以宗喀巴大師的闡釋最具權威性,有《密集五次第明燈》、《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等名著,是格魯派僧人修習密集金剛的重要依典;藏傳佛教寧瑪、噶舉、薩迦和格魯等教派普遍修習密集金剛,亦以格魯派對其重視最為突出。

看到這尊造像,我們馬上可以判斷它是清代西藏地區流行的一種寫實風格造像。其突出特徵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其一,造像全身結構勻稱,造型周正規範,量度精細準確,充分體現了造像者對佛教工巧明的精深造詣。其二,整體形象生動,姿態優美,與當時同樣講究量度的北京宮廷造像相比,造型姿態更顯靈動,更富張力和藝術韻味。其三,無論軀體造型,還是衣著及裝飾,都追求自然的寫實性。如軀體和四肢具有肌肉感,線條柔美生動,全身充滿生機和活力;衣紋流暢自然,帔帛圓轉自如,裝飾活靈活現,皆富於現實意味。其四,造像用材講究,胎體厚重,雕刻細膩,鍍金亮麗,打磨光潔,無論整體還是局部細節都一絲不苟的精雕細琢,極盡工巧之能事,整體給人精緻華麗的藝術美感。這些藝術表現在在處處無不展現著全新的時代藝術新風尚,充溢著生機勃勃的現實主義藝術氣息,給人清新、華麗、自然、生動的藝術美感。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風格的造像現在遺存頗多,在西藏寺廟、國內外公私博物館都有大量收藏,典型實例如西藏布達拉宮收藏的銅鍍金金剛亥母像(圖1),西藏羅布林卡收藏的銅大威德金剛像,原中國文物相信息中心收藏的銅鍍金師君三尊像(圖2)、三十五佛像,首都博物館收藏的銅鍍金四臂觀音菩薩像(圖3)、四世班禪像,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銅鍍金智行佛母像(圖4),等等。這些僅從目前公布的資料而知,而沒有公布的造像還有更多,其中西藏各大寺廟和博物館的遺存和收藏尤為豐富。筆者曾考察過西藏羅布林卡佛像庫房,在其豐富的藏品中就看到多尊風格典型的此類造像。而內地北京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和原中國文物信息中心也各有大量收藏。如筆者所在的首都博物館上萬尊藏傳佛像中就有不少此類造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收藏據故宮博物院研究人員統計總量達400餘尊,都是西藏等地活佛、大喇嘛和上層人士進獻朝廷的禮物。由此豐富的遺存和收藏也足以反映此類造像不是一般的造像類型和風格,而是清代西藏地區一種極為流行和極具影響的造像風格。

那麼,這種風格產於何時何地,其風格又該如何歸類呢?所幸清宮檔案和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藏品為我們提供了重要依據。故宮博物院的部分藏品上附有三世章嘉國師「認看」(相當於鑑定)記錄的黃籤,黃籤上的記錄一律稱此類造像為「扎什琍瑪」,意為來自西藏扎什倫布寺的銅造像,其中「扎什」為扎什倫布寺的簡稱,「琍瑪」意為銅。如上舉銅鍍金金剛亥母像上就附有如此記錄的黃籤(圖4-2)。其中清宮一則檔案還明確記載這類「扎什琍瑪」最早是在清雍正九年(1731年)開始進獻宮廷的,文稱:「雍正九年五月二十二日,張玉柱交來佛一尊,說特古特(即西藏)送進,系班禪厄爾德尼進的扎使力媽(即扎什琍瑪)禮子佛。傳旨配好龕,畫樣呈覽,供在佛樓鬥壇內。欽此。」這樣佛像上黃籤和清宮檔案就共同為我們揭示了這類造像的產地、大致製作時間及風格歸屬:它們皆產於扎什倫布寺;製作時間下限為雍正九年(1731年),雍正九年後仍有製作;風格以寺廟命名,即扎什琍瑪。而徵諸西藏歷史文獻,這一風格正是清初興起於扎什倫布寺而影響遍及藏區的佛教藝術主流風格——新勉塘風格。

據藏文文獻記載,新勉塘風格開創者為扎什倫布寺僧人曲英嘉措。曲英嘉措,後藏人,生卒年均不詳,與四世班禪(1567-1662年)大致生活於同一時代。他早年為扎什倫布寺僧人,由於深得四世班禪賞識,多次參與一些重大繪事和雕塑活動。尤其在扎什倫布寺,他創作了大量的壁畫、唐卡和雕塑作品。如1647年遵照四世班禪旨意,為扎什倫布寺創作了釋迦牟尼佛宏化圖、十六羅漢、彌勒佛說法畫傳、宗喀巴畫傳、傑瓦洛桑頓珠和克主桑結益西畫傳等12幅唐卡。後來被請到前藏,又得到五世達賴喇嘛重用,參與了布達拉宮等地壁畫繪製及其他藝術活動,《五世達賴喇嘛傳》對其在前藏的藝術活動有多處記載。由於曲英嘉措創作頻繁,成績斐然,後世尊他為新勉塘流派的創始人,而一些現代西方藝術史家將他稱為班禪喇嘛的「宮廷」藝術家。令人欣喜的是,扎什倫布寺保存有一幅曲英嘉措繪製的四世班禪唐卡,畫中四世班禪顴骨高隆,鼻梁挺直,鼻翼寬大,下頦尖削,完全是一幅寫實性的肖像畫,充分展現曲英嘉措高超的繪畫技藝和清新自然的藝術風貌(圖5)。對比現存大量的寫實風格造像作品,它們與四世班禪唐卡有著明顯的藝術淵源關係。因此我們可以肯定這尊密集金剛像及所有清代西藏寫實風格造像皆濫觴於扎什倫布寺,濫觴于于扎什倫布寺藝術大師曲英嘉措開創的寫實風格。  

扎什倫布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始建於1447年,由宗喀巴弟子根敦朱巴主持興建。歷史上大德輩出,其中以根敦朱巴和四世班禪最有影響。根敦朱巴於1447年得到桑珠孜宗本乃穹吉巴·班覺桑布資助,始建札什倫布寺,任首任赤巴(法臺)達38年之久,使該寺成為格魯派在後藏地區唯一的大寺。四世班禪於1601年就任住持,在其經營下,寺廟規模迅速擴大,寺僧增至5000餘人,房屋3000餘間,屬寺51處。歷史上扎什倫布寺不僅佛法興隆,而且佛教藝術也極為興盛,先後有勉拉頓珠和曲英嘉措兩位藝術大師誕生於此,他們分別創立了舊勉塘和新勉塘的藝術風格,開創了西藏佛教藝術和西藏民族藝術的新風尚和新局面。勉拉頓珠影響在前,曲英嘉措繼踵於後,如果說四世班禪為曲英嘉措重開藝術新風格創造了有利條件,那麼勉拉頓珠之前的孤明先發則為其打下的深厚的藝術基礎。正是在扎什倫布寺肥沃的佛法和藝術土壤上,一朵朵美豔的藝術奇葩如雨後春筍般競相開放,這尊銅鍍金密集金剛像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賣會

2018 BEIJING POLY IL SPRING ANTIUE


預展時間:6月14日-18日

拍賣時間:6月20日13:30

預展地點:凱賓斯基酒店

拍賣地點:北京四季酒店

相關焦點

  • 《西藏地平線》:日喀則-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是中國藏傳佛教的格魯派寺院,位於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明正統十二年(1447)由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興建。後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堅贊加以擴建。寺中錯欽大殿可容2000人誦經,殿中有釋迦牟尼像,兩邊有根敦珠巴與四世班禪立像。大殿兩側為彌勒殿與度母殿。寺的西側有大彌勒殿,高30米,甚宏偉。
  • 西藏: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也稱「吉祥須彌寺」,是西藏日喀則最大的寺廟。寺廟位於日喀則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格魯派的「四大寺」。扎什倫布寺裡的僧舍、碎石道,古樸厚重。放下簡單的行囊,盤坐地上念頌經書的白髮老者,不知道從何而來,風塵僕僕。
  • 兄弟,你這是盤的手雷啊丨啪啪打臉俱樂部
    早在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的吐蕃王國時期,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的祭禮儀式中表演的土風舞裡面就有模仿百獸的場面,那時便開始採用面具。後來,隨著藏傳佛教的傳入發展,逐漸產生了寺廟裡一種戴面具的宗教祭神舞蹈——羌姆。喇嘛們在跳羌姆時,藉助面具、服飾和法器扮演神靈,驅魔祛災,祈禱和平安樂。
  • 扎什倫布寺|歷代班禪駐錫地,後藏的心臟
    此後,歷代班禪大師大多居住在扎什倫布寺內,扎什倫布寺也就成為了班禪啊大師的駐錫之地。扎什倫布寺 · 文 物扎什倫布寺是西藏地區少數幾個保存較為完好的寺院之一,寺內保存了大量完好的西藏地區古代佛教藝術珍品。
  • 扎什倫布寺文創品牌扎什吉彩精彩亮相2020中國服貿會
    扎什吉彩受邀亮相西藏.日喀則展臺,這是服貿會西藏唯一的展臺。坐落在日喀則城西尼瑪山東面的扎什倫布寺,為歷世班禪大師的駐錫地,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在西藏的四大寺院之一,是西藏重要的佛學、文化藝術中心。扎什吉彩是扎什倫布寺的唯一文創品牌,傳承三個世紀,面向世界,傳承藏文化古老技藝,傳播藏族精湛藝術,傳遞扎什倫布寺的吉祥祝福。
  • 清北學霸:我在快手當老師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另一個直播間裡,清華大學畢業的沙沙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著普通疑問句、特殊疑問句的區別,和不知名小縣城中學的學生連麥,在線指點造句的問題。沙沙是北京某重點中學的老師,每天在快手上教全國的孩子們記單詞。直播間裡的同學不是北京的學生,他們分布在天南地北,來自不知名的小縣城和鄉鎮中學。5:40的直播時間,也是沙沙徵求孩子的意見定下來的,縣城裡的學生早上6:30就要到教室早自習,他們不願意放棄清晨的黃金記憶時段,上學前跟著沙沙老師學習一會。
  • 拜謁扎什倫布寺!不遠千裡,追尋的究竟是什麼?
    拜謁扎什倫布寺來源:衛輝慢生活 青山拜謁扎什倫布寺是很久就有的願望,地處偏遠加上高原路途艱難,一直無法成行。適逢到拉薩遊玩,仍惦記著扎什倫布寺,終於找到了機會。日喀則的名氣來自扎什倫布寺,那是班禪的行宮,是黃教最有影響力的寺院。扎什倫布寺由一世達賴喇嘛修建,最初的一百多平方米的佛堂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四世班禪壯大發展了寺院。那麼達賴喇嘛創建的扎什倫布寺,怎麼扯上班禪喇嘛了呢,這要從宗喀巴大師說起。
  • 當扎什倫布寺遇上避暑山莊……
    為慶祝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須彌福壽:當扎什倫布寺遇上避暑山莊」展於9月16日在承德博物館開幕。此廟成為西藏日喀則扎什倫布寺之後又一座「班禪駐錫之所」,又稱「班禪行宮」。河北梆子《六世班禪》劇照而此次展覽,就以六世班禪在承德覲見乾隆帝為主線,以其在承德的活動為重點,集中展示了保存在今天的承德避暑山莊及須彌福壽之廟、北京故宮博物院、西藏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等地的大量相關珍貴文物
  • 扎什倫布寺
    我住在珠峰路的東頭,繼續往東不遠就是達熱瓦林卡,林卡以東就是奔流不息的年楚河--雅魯藏布江的四大之流之一,日喀則的母親河。四月初的周末,沿著珠峰路騎小黃車西行三公裡就是著名的扎什倫布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在西藏的四大寺院、中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它座落在城西尼色日山東面,前面是廣闊的扎寺廣場。
  • 扎什倫布寺造像在清乾隆朝宮廷的特殊地位——以「須彌福壽:當扎什倫布寺遇上紫禁城展」展出的兩組造像為例
    圖一 銅無量壽(或無量光)佛像扎什倫布寺藏扎什倫布寺,坐落於今天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始建於1447年
  • 天空之巔西藏行(十七)——日喀則扎什倫布寺
    今天我們在日喀則遊覽了藏傳佛教寺院扎什倫布寺等景點。      早上9點出發,經過江孜縣中心,「英雄城」的紀念碑巍然屹立。     我們立即遊覽了藏傳佛教寺院扎什倫布寺。       到四世班禪羅桑曲吉擔任扎寺池巴(住持)時,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從此,扎什倫布寺成了歷代班禪的駐錫地,扎什倫布寺藏語意為「吉祥須彌」。
  • 世界最大鍍金銅佛:扎什倫布寺強巴佛
    直到現在,扎什倫布寺以及強巴佛的莊嚴和肅穆還歷歷在目,儘管在一年之後的今天才發出了這期節目,但我認為一點都不晚。這期節目,我們一起走進扎什倫布寺,走近莊嚴的強巴佛……聽丨見丨西丨藏點擊播放器收聽節目來到扎什倫布寺,一定要去朝拜那座氣勢恢宏的大佛,在寺院西側有一座高達三十米的宏大殿宇,這就是節目開頭提到過的強巴佛殿,藏語叫做「強巴康」,強巴佛就是漢地佛教的彌勒佛。在佛教中,強巴佛是掌管未來的未來佛,所以很受信徒的重視。
  • 十一世班禪參加扎什倫布寺高級辯經
    中新社日喀則10月15日電 題:十一世班禪參加扎什倫布寺高級辯經中新社記者 路梅近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協西藏分會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扎什倫布寺參加高級辯經活動。
  • 北京保利春拍 世人都愛丹薩替 誰問始創止貢巴 ——丹薩替風格銅鍍金止貢巴像欣賞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 黃春和
    反而推之,如果僅為一般的上師,不可能如此精雕細琢,施金敷彩,踵事增華,追求如此完美的藝術表現和高度。丹薩替造像出自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桑日縣丹薩替寺,是丹薩替寺祖拉康大經堂內供奉的歷代住持舍利靈塔上供奉的佛像。歷史上丹薩替寺共建造了十餘座舍利靈塔,大多為銅鍍金塔,少數為銀塔。
  • 歪果仁的麵疙瘩丨義大利Gnocchi
    〓食材〓土豆/500克中筋麵粉/150克蛋黃/20克歐芹/5克西西里風味麵疙瘩蝦/10隻去皮西紅柿罐頭/300克〓步驟圖〓▽念念不忘丨乾貝滑雞粥周末犒勞餐丨煙燻三文魚花黑松露義大利飯終極撩妹技能丨荷包蛋牛油果醬麵包薄餅
  • 揭秘進博會丨中國百分之九十的人不知道這一點
    1925年,Simmons席夢思為了深入了解更多關於睡眠的秘密,資助首個睡眠科學研究,對後世影響深遠。委託Ohio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Harry M.Johnson研究睡眠和床具。1957年,席夢思在美國率先成立了全球先進的睡眠科研中心,致力於研究人類睡眠的奧秘,探索和研發能帶來完美睡眠的床具。
  • 一個藏族英語老師,投身石刻研究,成就了西藏唯一的石刻博物館
    這裡匯聚了西藏山水地貌的精華,還有著「世界青稞之鄉」的美譽。提起日喀則,旅行者們便會想起日喀則境內定日縣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還有一座能媲美拉薩布達拉宮的黃教寺院——扎什倫布寺。去日喀則的交通很方便,從拉薩火車站坐上一列火車,40元車費,不到三個小時,便可以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