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首都精神文明辦會同中央國家機關愛衛辦、市商務局等單位制定的《「制止餐飲浪費 踐行光碟行動」指引》對外發布,《指引》包括社會餐飲門店、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星級飯店、鄉村民宿、大中小學校食堂、醫院食堂、機關單位食堂和駐京辦餐廳等9個分場景。其中明確,就餐場所應設立「光碟行動」勸導員,提醒市民少點、續點、不剩餐,社會餐飲門店的包廂原則不設置最低消費,星級飯店小份菜、半份菜等數量應不少於餐品總量的40%。
就餐場所設勸導員制止浪費
9大場景的指引有一些共性內容。如都提倡精細利用食材、推進源頭減量;提倡多樣化供餐,鼓勵開發多種規格和分量的餐品供消費者選擇;通過廚餘垃圾追蹤分析,對剩餐較多的菜品及時改進烹製工藝、提高食用性,減少因口味不佳帶來的剩餐浪費。
為了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氛圍,《指引》中提到,要建立消費提醒提示制度,加強從業人員服務培訓,引導適量點餐、理性消費;就餐場所設立「光碟行動」勸導員,提示少點、續點、不剩餐;自助服務應設置提示牌,對超過合理限度的剩餐可收取費用;對踐行「光碟行動」的消費者,提倡給予「光碟禮品」「光碟折扣」「光碟餐票」「光碟代金券」等獎勵或優惠。
同時,號召餐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鼓勵使用分類減量設備,對廚餘垃圾進行控水控雜,並交由有資質的收運單位送往資源化處理設施處置;自覺接受公眾和顧客監督,對於顧客反饋或媒體曝光的問題,及時整改落實。
餐館包廂原則不設最低消費
餐飲門店、機關食堂、學校食堂等不同場景的「光碟行動」各有「個性化」要求。餐飲門店包廂原則不設置最低消費,避免強制顧客消費指定套餐,有條件的餐飲門店在包廂服務過程中可主動幫助顧客分餐。婚宴、壽宴等宴會活動應根據預訂需求,對每個宴席套餐提出用餐人數建議,合理安排餐檯數量和比例;提倡「N+備用桌數」預定機制,允許顧客將未使用的預定桌數免費改期使用。
機關食堂應有「光碟行動」引導員和「垃圾分類」監督員,提醒就餐人員按需適量取餐、勤拿少取、不剩餐,引導用餐人員按照廚餘垃圾分類要求傾倒餐後剩餘物。不提供一次性餐具,減少耗材浪費和汙染。原則不打餐外帶;確需打餐,實施按份適量供給。
中小學校食堂要利用智慧餐飲、大數據分析、問卷調查等手段,精準研發適合師生營養需求和口味特點的菜品,合理開發多種規格和分量的餐品,積極推行按需定量、按量計價和半份菜、小份菜以及增加「套餐」選擇等供餐服務模式。高校食堂要定期公布食品浪費情況,引導師生參與和關注食堂節約工作;評選節約標兵、節約衛士等,樹立先進典型,加大表彰力度,加強正面宣傳引導。
醫院食堂需落實「健康北京」減油、減鹽、減糖和健康骨骼、健康體重、健康口腔的「三減三健」要求,研製營養均衡菜品,根據病患需要科學搭配食譜。
星級飯店小份菜數應達4成
《指引》對星級飯店提供的小份菜或半份菜、小分量主食也提出明確要求,其數量應不少於菜單所列餐品總量或實際提供餐品總量的40%。為減少用餐浪費,商務宴請應提示宴請單位根據宴請人數合理安排用餐形式、用餐標準、餐品種類和數量;倡導逐步將「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珍惜糧食、反對浪費」「制止餐飲浪費、踐行光碟行動」等宣傳語嵌入菜單、桌卡或電子點餐系統等。
鄉村民宿要充分挖掘食材原輔料的可食用、可利用價值,儘量一物多用,綜合利用食材原輔料,提高食材原輔料、邊角料的出成率,最大限度減少後廚廚餘垃圾。
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來說,鼓勵採取桶餐形式供餐,提供小分量主食,做到按需分配、避免浪費。駐京辦事處的原產地食材儘量採購初加工品或半成品,減少辦事處加工環節,降低產品損益;對外營業的包廂原則不設置最低消費,避免強制顧客消費指定套餐。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任珊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