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來杜鵑,也叫臺北杜鵑,野生滅絕,只剩下43株人工移栽的成株

2020-12-23 宜花得木

珍稀瀕危物種|寶島臺灣特有的烏來杜鵑,野生已經滅絕

文:花木君

在人類發展史上,由於人類人口數量不斷增長,以及生活環境的不斷拓展,再加上無休止的向自然索取,使得地球上太多的物種從此滅絕。

據統計,從17世紀工業革命開始,平均每十年就有一個物種滅絕;進入20世紀後,平均每天就有一個物種滅絕;而現在,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的《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表明,2009年,世界上還有1/4的哺乳動物、1200多種鳥類以及3萬多種植物面臨滅絕的危險。

如此觸目驚心的滅絕事件,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大自然受到威脅的最主要原因是人類!不少國家和地區不計成本後果的過分發展經濟,城市化的擴張,工業化的嚴重汙染,人為的放任和怠慢,使得自然環境日益惡化,物種滅絕不斷加速,從而威脅到人類生存的境地。

因而,如何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使得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已成為我們人類需要共同面對和解決的重中之重。針對已經滅絕的,我們無能為力,然而針對現有物種,尤其是瀕危物種,一定要千方百計予以保護和加強監管措施,從而避免更多的生物在我們這一代滅絕。

前面我們陸續介紹了不少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大多由於人為破壞或者生境惡化導致。今天,我們給諸位介紹一種野外已經滅絕的珍稀植物,很不幸,這種植物滅絕的最直接原因偏偏是人為造成的,這就是我國臺灣地區特有的杜鵑品種——烏來杜鵑。

烏來杜鵑(Rhododendronkanehirai Wils.),又叫臺北杜鵑、甘奈海杜鵑、柳葉杜鵑、金平氏杜鵑,屬於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屬(Rhododendron)巖生性落葉灌木。

【植株】高1-3米;分枝繁多,幼枝纖細,密被慄褐色扁平糙伏毛,老枝黑褐色,有殘存毛;葉線狀披針形或線狀倒披針形至倒卵形,先端鈍尖,具短尖頭,基部漸狹,邊緣微反卷,全緣或不明顯的圓鋸齒,被糙伏毛,上面深綠色,下面蒼白色,中脈和側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兩面散生亮慄褐色糙伏毛;葉柄密被慄褐色糙伏毛;

【花果】花芽卵球狀,鱗片闊卵形,外面沿中脈被剛毛,邊緣具纖毛;花1-3朵生枝頂;直立,密被慄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萼裂片5,卵形至橢圓形,具亮慄褐色糙伏毛,邊緣具長睫毛;花冠狹漏鬥形,洋紅色至深紅色,花冠向基部狹窄,5裂,裂片卵形或長卵形;雄蕊10,不等長,比花冠短,花絲線形,中部以下被微柔毛,花葯卵形;子房卵球形,密被慄褐色剛毛狀糙伏毛,花柱比雄蕊長,微伸出於花冠外,近基部有少許糙伏毛,柱頭褐色,頭狀;蒴果長圓柱形,長6-8毫米,具剛毛狀糙伏毛。花期4月,果期不詳。

(皋月杜鵑園藝種)

(烏來杜鵑)

烏來杜鵑皋月杜鵑(R.indicum (Linn.) Sweet)比較相似,皋月杜鵑原產日本,半常綠灌木,高1-2米。二者區別主要有:

皋月杜鵑葉片較小,長1.7-3.2釐米;而烏來杜鵑較長,1.5-4.8釐米。

皋月杜鵑花1-3朵生枝頂,通常1朵,雄蕊5,花柱粗壯而光滑;而烏來杜鵑花1-3朵生枝頂,雄蕊10,花柱比雄蕊長,微伸出於花冠外,近基部有少許糙伏毛。

(皋月杜鵑)

(烏來杜鵑)

皋月杜鵑花冠鮮紅色,有時玫瑰紅色,闊漏鬥形;烏來杜鵑花冠洋紅色至深紅色,狹漏鬥形,向基部狹窄。

皋月杜鵑花期較晚,一般為5-6月,烏來杜鵑一般在4-5月。

烏來杜鵑是我國特有珍稀種,分布地狹窄,野生僅僅分布於臺灣北部新北市烏來區北勢溪一帶的山地丘陵。1979年當地修建翡翠水庫,1984年蓄水,使得烏來杜鵑的唯一的原始棲地被淹沒。當時為了避免烏來杜鵑永久滅絕,在翡翠水庫大壩下遊河床開設復育樣區,種植250株烏來杜鵑。但因多次暴雨衝刷,目前僅存43株人工栽培母樹,野生烏來杜鵑全部滅絕,迄今為止,尚未發現野生植株的記錄。

(翡翠水庫)

隨後相關人員用扦插方式進行繁育,於水庫庫區、原鷺鷥潭址地種植,目前已有人工植株千餘棵。此外尚有一些人工栽植的烏來杜鵑保存於一些學校和公園裡,然而扦插單性繁殖,導致基因多樣性恐有所不足。2012年開發出以種子培育的烏來杜鵑實生苗,將有助於烏來杜鵑的復育工作。

烏來杜鵑屬於巖生性杜鵑,和日本的皋月杜鵑非常相似,對於研究杜鵑品系分布和分類有著較高的研究價值。而且烏來杜鵑植株低矮,株形優美;葉片如柳葉,纖細青翠;花朵繁茂,有淡紫、紫、粉紅及桃紅等顏色,花色倩麗,靜雅秀美,非常適合製作盆景和盆栽觀賞,因而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烏來杜鵑作為稀有的杜鵑品種,在1988年被臺灣省宣告為「法定珍貴稀有植物」,在如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討論稿)中,烏來杜鵑為列為國家Ⅱ級瀕危重點保護

烏來杜鵑,這個臺灣寶島上的特有物種,雖然原生地被淹沒,慘遭滅絕,值得慶幸的是,人們了解到生物多樣的重要性,進行移地保護,因而如今得以保存下來。希望隨著園藝技術的提高,烏來杜鵑能夠擴大繁衍速度,從而大量增加種群,當然更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夠在祖國大陸內地,到處看到烏來杜鵑那倩麗優雅的美姿,這是一定會實現的!

2020-4-16易花得木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

相關焦點

  • 僅此1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人員發現枯魯杜鵑
    枯魯杜鵑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掌上春城訊 5月27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傳出好消息,該研究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在對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螺髻山、木裡縣的枯魯山區進行野外科學考察時,發現了1株曾被宣布野外滅絕的植物
  • 「枯枝杜鵑」迅速走紅網絡 植物專家:「朽木」原是野生杜鵑
    2017年1月6日訊,枯枝開花、泡水一周見證奇蹟、可以放冰箱裡的鮮花……最近,一種名為「枯枝杜鵑」的花迅速走紅,頻繁出現在各大花藝交流群裡。然而專家提醒,「枯枝杜鵑」即野生的興安杜鵑,如果在利益驅使下大肆採伐折枝,將對該物種及當地生態造成破壞,呼籲有限度的利用。
  • 涼山發現一株已宣布野外滅絕枯魯杜鵑,甘孜還發現零星小種群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對外發布稱,該所科研人員在涼山州木裡縣野外考察過程中重新發現已被宣布野外滅絕的枯魯杜鵑,目前僅發現一株。消息一出立馬引起公眾關注,話題還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這株「遺世獨立」的枯魯杜鵑成為了新晉網紅。
  • 杜鵑鳥的叫聲 杜鵑叫起來是布穀布穀的
    杜鵑鳥我想大家肯定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它們喜歡吃害蟲 然而對於飼養杜鵑的人來說肯定很喜歡聽他的叫,布穀布穀的很動聽,所以我們也叫它布穀鳥。下面就由愛寵網的小編帶你好好了解下杜鵑鳥,對於喜歡杜鵑鳥的人可以進來看下哦。
  • 華頂杜鵑種子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華頂杜鵑種子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華頂杜鵑( Rhododendron huadingense )是杜鵑花科杜鵑屬落葉灌木,由丁炳揚先生於 1990 年在天台華頂山發現並命名 [1] 。華頂杜鵑自然分布區域狹窄,種群數量稀少,人為破壞嚴重,並且在系統發育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現已被列為浙江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極小種群保護植物 [2-3] 。此外,華頂杜鵑早春開放、先花後葉、花繁色豔,極具觀賞開發價值。目前,對華頂杜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群落學特徵、種子萌發特性、遺傳多樣性、花粉活力、致瀕因素等方面 [3-8] ,而對其種子的系統繁育技術未見報導。
  • 滅絕後再次「復活」!全球最珍貴的花在四川現世,全球僅此一株
    比起動物的滅絕,植物的滅絕反而很少引起人類關注,大多數人能說出近幾個世紀滅絕的哺乳動物或鳥類的名字,但很少有人能說出一種已滅絕的植物的名字。而在近日,「野外滅絕」多年的枯魯杜鵑再次「復活」,在四川現世。1929年9月,美國植物學家洛克在四川西南部的枯魯山區採到一份杜鵑標本,這株杜鵑幼枝密被腺頭剛毛。葉革質,卵形至披針形或橢圓形。
  • 比利時杜鵑又名西洋杜鵑
    比利時杜鵑(又名西洋杜鵑),木本植物,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園藝雜交品種。從比利時引種到我國。一年四季都可以開花,花期可以控制。
  • 花中此物是西施——杜鵑文化
    三季杜鵑美。杜鵑花,別名映山紅、山客、山石榴、紅躑躅、羊躑躅等。杜鵑樹有常綠、半常綠喬木,也有落葉叢生性灌木。全球杜鵑花約800種,中國650餘種。西藏東南部、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是杜鵑花野生資源分布中心。雲南的杜鵑花品種佔全國一半以上。中國栽培杜鵑始自隋唐,多植於林緣、溪邊、池畔及巖石旁,成叢成片,也見於疏林散植。
  • 大興安嶺新林林業局開展保護野生興安杜鵑和野生動植物專項檢查行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1月3日訊 近日,大興安嶺新林林業局開展保護野生興安杜鵑和野生動植物專項檢查行動。專項檢查行動開展以來,駐新林林業局局森林資源監督辦聯合林業局資源科組成的聯合檢查組先後來到新林林場東崗檢查站、入山道口,林海管護區西崗、林碧線2.5公裡處支岔口,宏圖入山道口,塔源管護區等多地對保護野生興安杜鵑和野生動植物情況進行實地檢查。要求各單位要對非法採集野生興安杜鵑枝條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形成保護野生興安杜鵑濃厚氛圍。
  • 泡水開花的幹枝杜鵑,別買!不但是野生的,還有毒性
    事實上,這是一種產自東北野外的興安杜鵑,因為大量流通,砍伐太厲害,一遭破壞很難恢復。植物學家呼籲,不要購買! 在網上,如果避開杜鵑、興安等關鍵詞,電商平臺還是可以搜到相關產品,一元錢一支,十幾元就能買到一大把。 不少電商賣家給它起了各種商品名:枯木逢春,幹枝開花等等,因為它看上去雖然像一根枯樹枝,但遇水就能開出花,很是神奇。青島園林環衛技術學校江灝老師解釋,這其實是因為興安杜鵑早春開花,冬天的芽裡頭就帶著花,所以環境合適的話就會開花。
  • 花葉假杜鵑
    那杜鵑跟假杜鵑又是啥關係?其實八竿子打不著,植物名字的「假」,大都表示「像」的意思,假杜鵑就因為說它有點像杜鵑而掛名,杜鵑是杜鵑花科的,假杜鵑來自俺喜歡的爵床科,今天的主角,是假杜鵑的一個比較稀有的物種,近年來也算是冉冉升起的明星吧。花葉假杜鵑,爵床科、假杜鵑屬。在民間,大家稱之刺血紅,那是因為它的葉柄基部有一對向下的針刺,呈紫紅色。它還叫七星劍、血路草。
  • 工人日報:別讓春節成枯枝杜鵑的「春劫」
    原標題:【大眾話題】別讓春節成枯枝杜鵑的「春劫」   賣完了再去保護、毀光了再去懷舊的老路,還是不要再走了。   據2月7日《新京報》報導,臨近年關,北京進入鮮花銷售旺季,曾被抵制並禁止銷售的「幹枝杜鵑」悄然走俏。
  • 實為野杜鵑
    走紅後不久,便有網友稱「枯枝」實為野生興安杜鵑,亂砍會破壞自然環境。對此,專家建議不要過度砍伐,以保護性利用為主。枯枝開花走紅實為噱頭近一段時間,朋友圈出現了大量售賣「枯枝」的信息,商家發布的廣告稱,「收到是一把枯枝,瓶插之後就會開花發芽,超級神奇,開出的小花也特別好看。」
  • 杜鵑鳥
    杜鵑鳥是杜鵑科鳥類的通稱,主要是大杜鵑、三聲杜鵑和四聲杜鵑。有三分之一的杜鵑有巢寄生現象。它屬於林業益鳥。關於杜鵑的詩詞歌賦很多,最典型的典故是望帝化杜鵑的故事。大杜鵑叫聲似「布穀、布穀」,所以又叫布穀鳥;三聲杜鵑叫聲似「米貴陽」,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貴陽;四聲杜鵑又稱子規鳥叫聲似「快快割麥」、「割麥割谷」。杜鵑以昆蟲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鳥。如像松毛蟲、毒蛾等其它鳥類都不敢吃,對杜鵑來說卻是美味佳餚。  多數居住在熱帶和溫帶地區的樹林中。大約三分之二的杜鵑,包括所有北美的種類,會築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鳥;只有約三分之一的杜鵑以寄生的方式養育幼鳥。
  • 全球僅一棵,四川發現一種已滅絕杜鵑花,發現者稱需搶救性保護
    5月26日,有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在四川省涼山州進行野外考察時,在對某山區開展為期2天的調查過程中,在深山中發現了一株花團錦簇的杜鵑,隊員們表示從未見過這樣的杜鵑花,經過與已知的杜鵑品種模式標本比對和中國植物志核對,確認發現了這顆杜鵑花為枯魯杜鵑。
  • 海報| 這裡的野生杜鵑花「霸佔」山頭,美翻了五月天!
    海報 | 這裡的野生杜鵑花「霸佔」山頭,美翻了五月天! 這幾天,在扎魯特旗西北部的海日罕林場,一片片杜鵑花漫山遍野開放
  • 為什麼必須要找到大樹杜鵑?
    如果你覺得只看圖畫不過癮,可以去北京香山,那兒就有一所植物標本館,規模亞洲第一,全稱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我們今天推薦的這本書,《臺紙上的植物世界》,就是就是這個研究所的精心之作。這本書很簡單,也很美。把書平攤開,左面一頁是植物的文字介紹,右面就是一整頁的植物標本圖片,可以一邊對照著一邊讀,非常方便。
  • 處處聞啼鳥·杜鵑
    每年春耕時節,「布穀布穀……」叫個不停,仿佛在提醒人民播種稻穀的時候到了。蜀國人不忘杜宇教民務農的功績,就說:「這鵑鳥是望帝的魂魄所化」,所以把這種鵑鳥加上一個「杜宇」的杜,這就是杜鵑名字的由來。(三聲杜鵑)  那杜鵑扑打著雙翅飛呀飛,從西山飛進了城裡,又飛進了高高宮牆的裡面,飛到了皇帝御花園的楠木樹上,高聲叫著:「民貴呀!民貴呀!」
  • 望帝春心託的是哪種杜鵑?
    ,而自己則隱歸山林,死後魂化為鳥,其名曰杜鵑,或子規。在春夏之際,杜鵑會徹夜不停地啼鳴,叫聲悽涼哀怨,動人心腑。而那「布穀,布穀」的陣陣鳥啼聲,又像是在催人不誤農時,及早春播。(攝影:黑皮)因此我們會以為有「布穀、布穀」啼鳴的是杜鵑鳥。但其實杜鵑是一類鳥的統稱,光是鵑形目杜鵑科杜鵑屬的鳥,就大約有16種,不知望帝春心所託的是其中哪一種呢?
  • 杜鵑花海觀滇金絲猴
    這片2,800多平方千米的樂土上生活著1,500多隻滇金絲猴。要知道,滇金絲猴全球總數僅2,300隻左右,是中國特有的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全球25種頂級瀕危靈長類之一。在白馬雪山的崇山峻岭中,高山杜鵑「隱居」於此,紫花杜鵑、細葉杜鵑、露珠杜鵑和大白花杜鵑等隨時令綻放。值得一提的是,杜鵑花有大年和小年之分,但沒有特定規律。滇金絲猴卻對杜鵑的「心思」如有靈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