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中將二戰在中國戰死,45年後傳出烏龍,在日本又死了一次

2020-12-22 WarOH協虎

戰爭時期的日軍狡詐精明,軍事素養和戰鬥意志奇高,令我方軍隊倍感棘手。而他們高昂的士氣離不開對天皇的信仰,所以二戰時鮮有日軍逃兵,他們要麼死於戰場,要麼為天皇和武士道精神而自盡。

可是有一個日軍中將,卻是中國史學界公認的逃兵,這是怎樣一個慫蛋,竟然能抵抗日軍武士道精神的洗腦?

話說回1940年2月,為了收復被日軍佔領的失地,中國軍隊在陝綏地區爆發了五原會戰。後來,守城的日軍和警備隊因指揮官被擊斃,紛紛棄城而逃。其中就有一隊,在經過義坑補隆時被駐守的中國軍隊發現,因日軍人數明顯少於當時駐守的第二團第一連,因而盡數被中國軍隊擊斃。

據當時指揮該連的連長張漢三的回憶記載,在這場戰役中,日軍被中國軍隊擊殺的最高將領是日軍陸軍中將水川伊夫,這是根據他的遺物中有日本皇室標誌,甚至得出他是出身於日本皇室。此記錄在後來被人們廣而告之,亦曾一度被史學界認可。在當時抗戰陷入艱難處境的中國,此消息無疑讓軍民的抗日熱情再次得以振作。

然而,時隔數45年,水川伊夫卻於1985年在日本去世的消息再度盛傳,一度引發了國內人們的熱議。由於當時沒有影像資料和照片作為歷史證據,此事成了一樁疑案。

於是,坊間有人傳道,水川當年並沒有死,而是讓士兵扮演他的職務,他自己則尋找機會逃回了日本。但是由於他出身皇室,對於極為看重武士道精神的日本陸軍來說,此舉一旦宣揚出去無疑會讓他們顏面盡失,於是他們選擇了沉默。出於水川皇室的身份,日本政府為他安排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讓他苟延殘喘過完自己的一生。

雖然關於這番怪談會讓國人的心中聊以自慰,但是歷史終究不會被掩藏或改變。近年來,關於水川並非日軍中將和出身皇室的歷史觀點頻現,並得以證實。

首先,水川伊夫絕對不是日本皇室成員,這從日本皇室成員中對于姓名和命名的規定就可以看出。作為日本「神」一般的家族,日本天皇的皇族首先是沒有姓氏的,只有名。比如明治維新時的睦仁天皇、二戰時期在位的裕仁天皇,睦仁、裕仁都是他們的名字。與此同時,日本皇室成員的男子都是以「某仁」來命名,所以,單從名字來看,水川伊夫絕非日本皇族。

▲裕仁天皇

其次,水川伊夫也並非日本中將。當時,五原城並未列入日本陸軍的「作戰控制線」之內,這意味著五原城必然不會由日本陸軍直接駐防。當時,負責五原城駐防的部隊其實是偽蒙古軍、綏西聯軍和日本警察隊「綏西警備軍」,而綏西警備軍的司令官正是水川伊夫。

根據日本的近代史籍《人事興信錄》和《昭和14年度六高同窗會會員名簿》記載,水川伊夫在1933年至1939年9月間歷任警務課長、保安部理事官、治安部代理次長等職,與陸軍天差地別,根本就和中將扯不上關係。至於為何傳出是「中將」身份,由於該事件距離我軍擊斃阿部規秀不到半年,故為晉綏軍偽造信息進行造勢的可能性較大。

最後,關於張漢三連長所謂的擊斃水川伊夫本人一說,更有可質疑性。張漢三連長判斷水川伊夫的身份,是根據其遺物中的印章來識別。然而,抗戰時的日軍印章制度較為繁瑣,日本各級辦事人員多擁有個人印章和便印等,以在行文時蓋章區分責任。

而水川伊夫作為警備軍司令,他的印章被下屬持有的可能性也很大。加之在五原戰役中,警備軍中的四個副官有一個名為長沼一郎的佐官被擊斃。綜合戰時情況,張漢三所部擊斃的日軍官佐,應該更有可能是攜帶著水川伊夫個人印章的副官長沼一郎。

其實,真正的水川伊夫在撤出五原之後,便被日軍的搜索隊救回,之後被調派回了日本。由於他自認對五原戰役的指揮失職,加之軍部的指責,他辭去了警務官職,最終在行政職位中謀得生路。1952年之後,水川伊夫賦閒在家,並苟延殘喘至1985年去世。

參考資料:1、《另一個斃命中國的日軍中將》(王勝龍)2、《水川依夫生平三事考》(丁曉傑)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各國戰死的最高將領都是誰?中國這位犧牲後日軍停火默哀
    1940年,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張自忠所部出戰,然而在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猛烈進攻,最終張自忠所部全軍覆沒,張自忠本人,也以身殉國。而張自忠也贏得了對手尊重,日軍對待這位將軍遺體特意停火,脫帽進行默哀,後來三十八師長黃維綱已率領數百人的便衣隊夜襲陳家集, 在混戰之中將張總司令遺體搶走。舉行國葬。
  • 二戰時日軍戰死人數到底有多少看看日本人自己是如何統計的!
    從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瀋陽事變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截止,日軍陣亡人數有多少呢?來看看日本人是如何統計的結果!
  • 二戰中兩日軍中將同一天斃命,其中一個是殘殺張自忠將軍的元兇
    二戰期間,日軍高級軍官在中國戰場斃命的有近100人之多,而中將軍銜級別的也有近20人。但在同一天斃命的日本陸軍中將僅此一對,那就是木村千代太和橫山武彥,而且其中一個還是殘殺我愛國將軍張自忠的元兇。
  • 細數二戰那些陣亡的高級將領,有人死的很倒黴、有人死的很有氣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歷時6年多,參與的國家高達60多個,全球有將近20億以上的人口捲入這場戰爭,戰爭爆發的範圍也從最先的歐洲一直延伸至亞洲,戰火也從大西洋一路燒到了太平洋,作戰區域面積高達2200多萬平方千米。據各國戰後統計,在二戰中犧牲的總人數高達9000多萬人,這是目前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戰爭。
  • 戰敗的日軍回國後,妻子用什麼樣的方式歡迎?士兵:不如戰死
    導語:戰敗的日軍回國後,妻子用什麼樣的方式歡迎?士兵:不如戰死在二戰中,軸心國作為戰敗方,在戰敗之前都在做什麼呢?在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日本在天皇的指令下還想負隅抵抗,最終原子彈粉碎了這一切,在1945年籤訂投降協議,至此抗日戰爭才終於結束,大量的海外日軍也放下了武器,陸陸續續地回到自己的國內了,我們都好奇,有的日軍在戰爭中死亡,有的回到家中見到家人,他們的妻子是如何歡迎他們的呢?有的士兵表示還不如戰死,具體事情是怎麼樣的呢?
  • 戰爭期間最搞笑死法,這兩名戰死中國戰場的日軍將領,個個離奇!
    日軍發動侵華戰爭14年期間,死在中國戰場的將領也不在少數,初步統計大概有90位左右,不過約有一半左右是死後追授的。而在這些戰死的日軍將領中,有2個傢伙的死法是最搞笑,也是最大快人心的!第一位就是飯冢國五郎,侵華日軍第101師團101聯隊的聯隊長,死後追授為陸軍少將。
  • 德國一戰,二戰中戰死多少人?
    日本自明治維新(1868年)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解散日本帝國軍。日本法西斯一共戰死了多少軍人。靖國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諭而建,供奉自明治維新時代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中國抗日戰爭(1937-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及三萬名臺灣高砂義勇軍等日本兵。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是日本不承認侵略的證據。
  • 二戰被俘的日軍最高將領:拒絕自殺謝罪,理由說出來可笑
    文/快哉風 二戰期間,盟軍想俘虜一個日本高級軍官很不容易,比如中國抗戰十四年,俘虜到最高軍銜的日本軍官只是一個海軍大佐,這個名叫衝野亦男的倒黴蛋,是因為座機故障迫降在國軍第3戰區,從而當了俘虜。
  • 二戰日本投降後,士兵回國看到妻子,感到絕望:不如戰死算了
    九、八事變時,國軍實行不抵抗政策,結果只花很少的錢就把中國東北吞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早期日本也是火上澆油,因為近代遭受列強欺凌的中國早就「受了傷」,所以雄心勃勃的日本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但是實際情況與日軍戰前的計劃正好相反,戰爭越打越艱難,中華民族的抵抗頑強得出乎意料。
  • 二戰日軍第四師團被人低估的精銳之師二戰人員損失最少
    ,日軍第四師團在二戰時期作為日本17甲級精銳師之一,可不是僅僅搞笑那麼簡單,如果日軍第四師團殺戮起來,當時中國陸軍又有那支部隊可以與之抗衡了,就好比二戰日本第六師團,所到之處皆戰無不勝。寺內壽一中將二戰甲級戰犯之一1937年日本對華全面侵略戰爭正式爆發,日本大阪師團也全面進行改組準備前往中國戰場參戰,麾下聯隊主要步兵聯隊變成了第8(大阪)聯隊、第37(大阪)聯隊、第61(和歌山)聯隊、第70(筱山)聯隊,這些聯隊都二戰時期日本較為有名,且立過優秀戰功的聯隊 ,另外還有四個輔助聯隊,既騎兵聯隊,搜索聯隊,
  • 這裡曾是中國的附屬國,被日本統一後慘遭大屠殺!
    據日本歷史學者廣島正所著《南京大屠殺事件與日軍第6師團》一文披露,1937年12月13日,第45聯隊在南京城外的上河鎮、新河鎮等地,一次性虐殺潰散的中國軍人6000餘名,第23聯隊則在南京下關屠殺無辜中國平民2400多人。次日,第6聯隊又將300名俘虜全部殺害。12月15日,在南京水西門,由於道路狹窄,幾名押送俘虜的日軍(註:隸屬45聯隊第3大隊)被擠進水塘,後者一怒之下將100名俘虜就地槍殺。
  • 張自忠將軍戰死後,日軍在他的屍體前做了什麼?
    抗戰以來, 張自忠是第一位戰死沙場的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在擊斃張自忠將軍後,日軍上下一篇歡騰。1940年5月16日深夜,日軍在漢口電臺上廣播道:據前方戰報:大日本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在本日「掃蕩」湖北宜城溝沿的作戰中, 向敵三十三集團軍總部發動了決定性打擊而將其消滅。在遺屍中發現了支那大將張自忠總司令及其下屬幕僚、團長等多人, 同時繳獲大量軍事文件和軍用地圖, 收到極大戰果。在歡喜的同時,日軍對英勇犧牲的張司令表達了崇高的敬意,這是在侵華新聞中極為少見的。
  • 二戰時死在中國的日本將軍有多少個?軍階最高者是何人?
    二戰是一場慘烈的大戰爭,無論是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那麼你知道二戰中被中國軍隊打死的日本少將以上的軍官有多少嗎?軍銜最高的又是誰?1926年,裕仁即位後,對岑生更加重用。他成為輔佐裕仁天皇做出重大決策的重要人物,三次擔任日本海軍大臣,生前已是日本海軍大將。大角岑生是抗日戰爭期間被中國軍隊擊斃的生前軍銜最高的日軍將領,死後封男爵。 後果:從飛機殘骸裡搜出了大批絕密文件中,國民黨由此獲悉了日本準備南進發動太平洋戰爭的企圖,戴笠的軍統後來正是據此向美國提供了日本欲偷襲珍珠港這一絕密情報。
  • 二戰太平洋最大的戰役,美日雙方傷亡十五萬人,雙方統帥均戰死
    今天來跟大家掰扯掰扯二戰太平洋戰場中最大的一場戰役——衝繩島戰役。 衝繩島戰役是二戰時太平洋戰場上最大的一次戰役,日軍有組織抵抗於1945年6月21日宣告結束,此後雖有極少數殘餘日軍仍在做零星的無組織抵抗,但已無關大局,此掃尾行動到7月2日宣告全部結束。
  • 死在中國戰場上的日本皇族:爺爺臺灣被炸死,孫子張家口被砸死
    1895年3月,腐敗無能的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慘敗,與日本籤訂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將中國臺灣、澎湖列島等島嶼割讓給日本,並賠償白銀2億兩。但在1895年6月22日,北白宮能久親王率領近衛師團攻下新竹城後,一路順風順水的日軍遭到了臺灣軍民意想不到的頑強抵抗。近衛師團在新竹大甲溪遭到了黑旗軍和當地民眾組成的義軍的拼死抵抗,日軍在付出了極大傷亡後始終無法渡河。
  • 中國抗日戰將第一人,戰死沙場後,日軍廣播電臺向他致敬默哀
    馮玉祥曾經回憶過,有一次一個士兵受傷需要輸血,馮命令一個排的士兵前去獻血,張自忠正好從這邊經過,聽到這句話後二話不說就伸出胳膊和士兵掙著提供血液。 1940年在棗宜會戰時,三十三集團軍和日軍作戰,張自忠任總司令。當時,張自忠不聽部下的勸阻,執意要親自帶兵作戰。於是帶著兩千餘士兵,渡過襄河前往作戰。張自忠還寫下了一封親筆信告誡集團: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決不半點改變。可見當時的張自忠已經視死如歸。
  • 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士兵們回家看到妻子,絕望後悔到不如戰死
    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士兵們回家看到妻子,絕望後悔到不如戰死 大家都知道,在近代史上,經歷了殘酷的世界第二次大戰,日本作為發起國家之一,向東亞地區發起了殘酷的侵略。日本鬼子簡直無惡不作,走到那裡都是一場屠殺,老弱婦孺都沒那個逃過日本鬼子的殺害。
  • 日本戰敗後,士兵回家看到妻子,絕望嘆氣:還不如「戰死」!
    相信亞洲大多數人對二戰時期的日本沒有好印象。由於日本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在尋求擴張,試圖徵服整個亞洲。日本戰敗後,士兵回家看到妻子,絕望嘆氣:還不如「戰死」!
  • 二戰時,日軍的「大佐」是個什麼軍銜?他們中有83個命喪中國戰場
    二戰的時候,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把軍中較高級別的指揮官官職分為三個級別,九個等級。 第一級別是將,分為大將、中將和少將。 第二級別是佐,分為大佐、中佐和少佐。 第三級別是尉,分為大尉、中尉和少尉。
  • 日軍士兵戰死前常說的最後一句話
    絞索套上,腳下的踏臺抽開,4人迭次掉下,幾分鐘後,行刑官確認死亡。死前高呼天皇萬歲,是日軍要求的必然程序,尤其處決軍官時,即便條件不允許,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完成這個儀式。如1947年3月27日,在廣州粵漢鐵路附近處決的最高級別日本戰犯田中久一,被押走向刑場的那一刻,還硬是扭回身子,向皇宮方向使勁點了3次頭。這是日本軍校數年灌輸為天皇而死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