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視頻
2020年6月19日10:00,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河南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穩投資、穩預期、保市場主體 」。
發布內容:介紹河南省「穩投資、穩預期、保市場主體」工作落實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李迎偉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王遂嶺 省發展改革委投資處處長
崔紅建 省發展改革委綜合處處長
陳 波 省政府重點辦主任
靳 薇 省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處處長
何豔紅 省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督管理處處長
主持人:
常軼暘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公室主任
主持人 常軼暘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六穩六保惠民生,創新奮進促發展。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發揮重大投資項目帶動作用,增強發展信心,促使各經濟主體對未來經濟發展形成良好預期。穩住市場主體,就能夠為經濟復甦奠定堅實的基礎;保市場主體,就是最大的保就業保民生。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河南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專題的第二場新聞發布會,重點發布我省「穩投資、穩預期、保市場主體」相關工作進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布會的發布人: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迎偉先生;
省發展改革委投資處處長王遂嶺先生;
省發展改革委綜合處處長崔紅建先生;
省政府重點辦主任陳波先生;
省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處處長靳薇女士;
省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督管理處處長何豔紅女士。
首先,我們請李迎偉先生介紹總體工作情況。
李迎偉
今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見事早、行動快,多措並舉積極有序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復工,努力把疫情對項目建設、投資運行的影響降到最低。王國生書記、尹弘省長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一手抓兩頭」,統籌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和重大項目開復工工作,多次深入市縣、企業、項目現場調研指導,為企業和項目排憂解難,堅定社會投資信心。省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會同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細化政策舉措,全力以赴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紮實做好穩投資、穩預期、保市場主體工作。主要做了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著力完善應對政策體系。及時研究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平穩健康發展20條政策、疫情防控期間穩投資10項舉措、推動實施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全省重點項目開復工、專項債券項目和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儲備等系列政策措施,分類有序推進重大項目復工開工,努力穩定投資及經濟運行。充分發揮報刊、廣播等傳統媒體,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融合作用,及時組織經濟形勢宣傳,持續做好政策解讀,積極穩妥引導輿論,營造「抓項目促投資」的良好氛圍,有效提振市場信心。
二是全力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省政府領導牽頭推進省重點項目建設,組建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專班、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和穩投資工作專班,強化監測調度、狠抓協調服務,有力有序推動重大項目全面復工開工。印發補短板「982」工程實施方案和省重點項目清單,組織開展黃河生態廊道示範工程、文化旅遊重大項目等集中開工活動,持續抓好重大項目「四比四看」活動,前5個月「982」工程完成投資7046億元、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820億元,有效支撐了全省投資穩定運行。省政府舉辦全省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專題培訓班,指導各地、各有關部門增強項目謀劃意識,提升項目謀划水平和質量。
三是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依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春節過後及時啟動實施投資項目「不見面」在線審批,編制發布一站式申報操作指南,開通在線諮詢專區,加強諮詢服務值守,指導項目單位辦理網上審批,確保疫情期間項目前期工作「不停頓」。截至5月底,今年以來我省通過在線平臺已辦結審批、核准和備案事項2.5萬個,其中企業核准、備案事項1.7萬個。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優化項目建設「雙周」協調工作機制,協調解決53個項目用地、規劃、環評等手續辦理及要素保障問題,推動項目及早開工並加快建設。建立鋼材、混凝土等重要建材供應調度機制,開展企業對接活動,截至5月底已落實重點項目需求鋼材39.6萬噸、混凝土491.8萬立方米。梳理上報82個需中央協調建設用地保障的重大項目,加強重大項目用地保障。
四是強化項目融資協調保障。加快下達中央和省投資計劃36個批次,安排中央資金128億元、省級資金19億元。聯合國開行河南分行、農發行河南分行、中國銀行河南分行設立2020年中長期信貸融資總量不低於1500億元的補短板穩投資專項,一季度已投放貸款658億元,爭取上半年投放1000億元以上,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組織召開全省重點項目金融推介會,27家銀行單位與748個重大項目達成合作意向,376個項目獲批貸款1076億元。實施「861」金融暖春行動,發揮「信用+金融+科技」作用,為全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帶動有關金融機構累計發放低息貸款314.5億元,支持中小微企業超6000家。積極支持企業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推動全省企業共發行債務融資工具618.4億元,同比多增140.1億元。
五是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服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預約辦「四個辦」服務,推動「證照分離」「多證合一」改革,放寬企業名稱、住所、註冊資本、經營範圍等條件限制,不斷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持續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及時出臺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政策,「一企一策」制定節能解決方案,預計可為企業減免電費23.5億元。依託PPP項目信息監測服務平臺和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今年以來已向社會公開發布42個項目,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
經過全省上下積極努力,穩投資、穩預期、保市場主體政策組合效應正在持續顯現。1-5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9%,已恢復正增長,分別較一季度、1-4月回升8.4個、2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7.2個百分點,增速回升勢頭良好。特別是民間投資活力持續增強,1-5月全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3%,分別較一季度、1-4月回升7.8個、1.7個百分點,高於全省投資增速0.4個百分點,高於全國民間投資增速10.9個百分點。截至5月底,全省市場主體實有總數同比增長16.2%,增速高出全國5.9個百分點、居全國第四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其中4-5月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恢復到往年同期水平。總體上看,我省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主要經濟指標總體逐步恢復增長,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強勁復甦態勢。
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勇於擔當、奮發有為,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工作狀態,高質量抓項目、穩投資、穩預期、穩經濟、穩發展,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主持人 常軼暘
現在,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就本次新聞發布會的相關內容進行提問。按照慣例,請提問前,先通報一下你所代表的新聞媒體。
中新社記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請介紹一下「兩新一重」的具體內容?下一步,河南將採取哪些措施來抓好「兩新一重」建設?
王遂嶺
投資是擴需求和優供給的重要結合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即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這既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在疫情影響下暢通經濟循環、恢復增長動力、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新需求的現實選擇。
新型基礎設施方面,主要是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加強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建設,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新型城鎮化方面,主要是以人為核心,加強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垃圾汙水處理等環境衛生設施、交通市政管網等市政公用設施、冷鏈物流等產業培育設施建設,改造城鎮老舊小區,加快城市更新,完善提升城鎮功能,適應農業轉移人口到城鎮就業安家需求。
重大工程方面,主要是加強鐵路、公路、機場、能源、水利、生態環保等建設,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讓投資更好地惠及群眾、支撐發展。同時,要求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激發社會資本投資積極性,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優選項目,不留後遺症,讓投資持續發揮效益。
國家確定的「兩新一重」重點投向及建設任務,統籌兼顧了新型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順應了基礎設施建設演進客觀規律,體現了高質量發展階段有效投資的結構性變化,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既利當下更惠長遠。
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主動作為,全面加強「兩新一重」建設,在提升投資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
一是做好統籌規劃協調。在抓好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建立完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以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為重點,研究制定專項規劃或行動方案,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十四五」規劃方向,聚焦「兩新一重」重點領域,加大項目謀劃儲備力度,形成項目滾動接續推進機制。充分發揮各級重大項目建設和穩投資工作專班作用,協調解決補短板982工程項目、省重點項目前期和建設實施中的突出困難,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深入推進投資審批「三個一」改革,進一步提升審批效率。定期梳理重大項目清單,報請國家協調加強用地保障。
三是做好融資協調服務。抓住國家安排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政策機遇,梳理準備符合條件的「兩新一重」項目,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完善重大項目融資銀企對接長效機制,分批次推介重大項目清單,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融資支持。
四是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制定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的政策措施,依託PPP項目信息監測服務平臺和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持續常態化推介「兩新一重」重大項目,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探索開展基礎設施REITs試點,盤活優質存量資產,形成良性投資循環。
河南日報記者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衝擊和經濟下行雙重壓力,我省經濟運行面臨很大的困難和挑戰,對市場信心也造成了一定影響。請問,我省在穩定市場預期和企業信心方面,都採取了什麼舉措?下一步又有何打算?
崔紅建
大家都知道,今年以來疫情對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了嚴重衝擊,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經濟運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形勢越嚴峻,信心就越為重要。我們圍繞提振市場預期和企業信心,持續加強政策引導調控,努力應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
一是生產側方面,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圍繞企業紓困幫扶,我們制定出臺了支持中小微企業平穩健康發展20條等系列政策舉措,財政、金融、人社等有關部門也相繼出臺了配套措施,截至5月底,累計向中小微企業發放低息貸款314.5億元,為企業減免稅費288.1億元,減徵企業社會保險費176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9.4億元,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為中小微企業減免房租2.13億元。這一系列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極大增強了企業戰勝暫時困難的能力和信心。
二是需求側方面,千方百計激活市場消費。我們制定實施促進消費市場擴容提質若干意見,明確促進假日消費、繁榮小店經濟等10條措施,鄭州、三門峽、開封、漯河等地通過發放消費券激發市場需求,餐館、景區、酒店、商場等主體也紛紛推出折扣優惠,大家同心協力推動消費解凍回暖。比如,鄭州市先後三次累計發放消費券3.4億元,零售、餐飲等消費撬動倍增效應明顯。
三是優環境方面,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我們在疫情期間大力推進「不見面」審批,進一步優化「一網通辦下最多跑一次」的辦事流程,深入推進營商環境14項專項整改提升行動,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依託「信豫融」平臺累計發放低息貸款超350億元,支持中小微企業超7000家。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細化創新落實各項任務舉措,持續完善、適時出臺惠企政策,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工商業電價、寬帶和專線資費、租金等基礎性費用;研究制定促進汽車、家電等傳統大宗消費的引導性政策,大力培育線上線下融合新興消費增長點;優先穩就業保民生,會同有關部門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紮實推進糧油、蔬菜、豬肉等重要農產品,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等能源保供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河南廣播電視臺、大象新聞記者
剛才發布中介紹到,今年以來,我省採取積極措施應對疫情影響,有力有效地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請問,下一步,在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方面,我省還將著重做好哪些工作?
陳波
為推動全省重點項目儘快掀起建設施工熱潮,3月13日我委專門印發《關於開展全省重點項目建設促投資掀高潮活動的通知》,要求全年投資力度不減、目標不變,6月底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現在離上半年結束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可以說時間緊、任務重,要緊盯目標任務、抓牢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要著力抓好重大關鍵項目。特別是對米字形鐵路、高速公路「雙千工程」、十大水利工程、鄭州機場三期、青電入豫、省科技館新館、省直青年人才公寓、恆大電動汽車、海康威視等一批對各地各行業有重大引領帶動的項目,要加大服務指導力度,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加快推進。
二是要著力抓好短板項目。目前部分項目投資進度較慢,部分項目擬近期開工而未開工,還有一些項目存在前期手續、資金、土地、建設環境、交叉跨越等制約性問題等等,要對這些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對項目存在的突出問題,實行專人協調服務,加強跟蹤督導,確保如期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三是要落實好雙周工作機制。省政府重點項目辦按照優化項目建設服務工作專班工作機制要求,及時收集項目建設中存在各類問題,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持續強化項目建設保障,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為項目加快建設創造條件。
四是要跟蹤做好要素保障。持續做好重點項目用地、資金、建材、需求保障工作,開展好對接服務,建立網上長效供需渠道平臺,動態跟蹤落實。加強用地計劃與各類投資計劃的精準聯動,縮短土地供應周期,提高土地供應效率。強化配套建設,為項目如期開工建設或竣工投產及時提供必要的水、電、路、氣等市政公共配套設施,確保項目開足馬力加快建設。
五是要強化觀摩服務督導。持續開展重大項目專項服務督導活動,強化進度督查和問題協調,尤其是加大投資進度完成較低項目的督導力度,實現對省市重點項目服務督導全覆蓋。要結合「四比四看」活動,全面開展重點項目觀摩點評活動,持續壓實項目建設責任,營造大抓項目建設良好氛圍。
大河網記者
「六保」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保市場主體。請問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省市場主體發展的影響有多大?市場監管部門在保市場主體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靳薇
市場主體是國民經濟的基石,是穩增長、促就業、保民生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全省市場主體總量快速增長,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面對疫情衝擊,各類市場主體增長勢頭不可避免的有所放緩。今年1月,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81452戶,疫情的影響初步顯現;2月,全省僅登記5944戶,是近10年來新登記戶數最少的一個月,可以說降到了冰點、跌到了谷底。
只有穩住市場主體,經濟社會才能獲得恢復和發展的持續動力。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省市場監管局堅持以商事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疫情期間始終堅守在推動全省市場主體發展的前沿陣地,率先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預約辦」的「四個辦」服務,牽頭推動「證照分離」「多證合一」改革,努力放寬企業名稱、住所、註冊資本、經營範圍等方面的條件限制,不斷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持續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在一系列政策舉措帶動下,全省市場主體迅速恢復發展生機,增長數量快速反轉提升。3月,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探底拉升,達82526戶;4月和5月,進一步加速增長,新登記戶數分別達141487戶、144200戶,基本恢復到了往年同期的正常水平,增勢強勁,前景喜人,顯現了頑強的防禦能力和極強的自愈能力。
作為市場主體中佔比最大的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5月新登記戶數分別達44099戶、97118戶,有力帶動了各類市場主體強勢反彈。全省前五個月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總量455609戶,與2018年前五個月基本持平。截至2020年5月底,全省市場主體實有總戶數達728.2萬戶,居全國第五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實有戶數較2019年5月底同比增長16.2%,高出全國平均增速5.9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四位、中部六省第一位。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改革,不斷創新服務舉措,以更大力度的「放」、更優質的「服」,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全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法制日報記者
我們知道,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請問,我省市場監管部門是如何創新監管方式,確保完成「保市場主體」目標任務的?
何豔紅
從監管角度來說,我們主要是通過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既要監管、又要服務,既要管住、又要管好,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從而實現「保市場主體」目標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監管機制。經過近幾年的艱苦努力,我省建成了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為支撐,以企業信息歸集、公示為基礎,以「雙隨機、一公開」和大數據監管為手段,以信用約束和聯合懲戒為抓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體系。
二是實施涉企信息歸集共享。信息公開是監督的最好方式。我們採取的一系列涉企信息歸集共享的措施,一定程度解決了市場主體信息孤島化、分散化和碎片化的問題。為社會公眾查詢市場主體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徑,極大節約了社會成本。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自上線以來,累計訪問量達到58.8億人次,累計查詢量19.8億人次,已成為了解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狀況不可或缺的平臺,作到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三是實施信用約束。根據市場主體違法的輕重程度,分別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截至目前,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累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84.6萬戶,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9.34萬戶。形成了「失信受限、守信受益」的監管機制,產生了良好的監管效果和社會效益。
四是推進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通過建立全省統一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建立完善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制定完善的抽查實施細則和工作指引、開展跨部門聯合抽查等諸多措施,有效解決了對市場主體的任意檢查和重複檢查問題,為治癒人情監管、選擇執法,執法擾民和執法不公等頑疾提供了良方。
五是探索信用修復機制。我們率先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開展了嚴重違法失信企業信用修復工作,鼓勵企業自我承諾、主動糾錯、重塑信用,成為監管與服務融合創新的一個亮點,受到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的通報表彰。截至目前,全省累計通過信用修復機制移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企業9992戶。
六是實施重點監管、精準監管和包容審慎監管。對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實行監管全覆蓋,杜絕盲區。對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假冒偽劣產品,虛假宣傳、亂漲價等違法行為,嚴厲查處。對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等經濟形態的市場主體實施包容審慎監管,謹慎對其進行檢查和處罰,為其發展留足時間和空間。
以上措施和工作,得到了我省市場主體的廣泛好評和認可。在2019年度全國工商聯組織開展的「萬家民企評價營商環境」調研活動中,我省市場主體對誠信環境的總體滿意度評價位列中部六省第一。
最後,藉此機會,提醒一下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截至目前尚未填報公示年度報告的,請務予6月30日前填報並公示。否則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影響信譽。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創新,探索更多更好的監管方式,為我省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而不遺餘力。謝謝!
主持人 常軼暘
媒體朋友們,留得青山,贏得未來。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對經濟發展的衝擊,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精準施策、集中發力,積極推動重大項目建設,連續打出政策「組合拳」,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渡過眼前難關,經濟社會呈現出回暖向好態勢。在此,希望各級各類新聞媒體持續加強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相關工作的宣傳報導,努力提振市場信心、穩定社會預期,動員全省上下萬眾一心、攻堅克難,穩住經濟基本盤、推動發展高質量,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凝聚強大合力!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裡。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記者朋友們!再見。
責任編輯:銀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