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生活講究,至今受用

2020-12-26 讀文匯

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我泱泱華夏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都很注重禮法。不管是日常的待人處事,還是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無不講究個「禮」字,就連在飯桌上吃飯,老祖宗也是講究的,在吃飯的時候,講究「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雖說,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下,這些老規矩逐漸的消失,但是,細細品之,就會發現,其實,這當中的很多講究確實是有意思,有的甚至到現在還被人沿用。

1. 菜不擺三

每逢佳節的時候,家裡免不了會有很多的客人來訪,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擔心家裡的飯桌上菜少的問題,所以,這「菜不擺三」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但是,這宴賓請客的事情並不是時有發生,所以,在平常的日子裡,就的注意了,在飯桌上,不能只擺三道菜。

在古人看來,這「三」字和「散」字是諧音的,聽著就是「離散」的意思,並不是大家喜歡的寓意。如果家裡來了個客人吃飯,剛好你又只做了三道菜,那麼,即便你是無心,人家也可能覺得你不歡迎他。另外,就算是自己家吃飯,這「散」也不太好,所以,基本上都會很注意這一點。(可聯繫「分梨」「送梨」)

2. 筷不成五

「筷不成五」並不是表面上「不要擺5雙筷子」的意思,而是指,在吃飯的時候,對筷子有5個講究:一是不可以把髒的筷子給客人用;二是吃飯的時候不可以將自己的筷子插在米飯裡面;三是筷子的尖端要朝裡面,不可以朝外面;四是擺放筷子的時候不要一長一短的,要整整齊齊;五是擺筷子的時候不可以交叉擺放。

這5個小細節,雖說看起來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卻很是講究。所以,在吃飯的時候給客人的筷子應該是乾淨的,最好是擦乾的;將筷子插在飯裡面,是對逝者的行為,實為不妥;筷子尖的一端朝裡面,就可以避免誤傷到別人;筷子一長一短地擺放,是對人不尊重的行為;筷子交叉著放,就顯得很不講究。

3. 席不成六

「席不成六」並不是席面不擺6桌的意思,而是跟桌子的形狀有關係。現在,在席面上,基本上都是圓形的桌子,大家圍著桌子一周,倒也是合適的。但是,在古代,很多時候都是方形的桌子,在席面上長方形的桌子很多,但是,在就坐的時候,不可以長邊2人,短邊各1人,因為,那樣就像是只「王八」,有些不禮貌。不過,現在長方形的桌子在席面上倒是很少見了,不過,在自己家的時候,略微講究一下,總是好的。

總而言之,這老祖宗的規矩還是挺多的,隨著歷史文化的發展,以及社會生活的變遷,雖說不一定所有的規矩都是適用於現在的,但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有的規矩還是可以學一學的,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生活講究,沿用至今
    無論日常待人處事,還是生活點滴,無不講究一個「禮」字,即使是在餐桌上吃飯,老祖宗也是講究的,吃飯時,講究的是「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雖然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這些老規矩漸漸消失了,但細細品讀,卻發現,實際上,這其中有許多講究的確很有趣,有些甚至至今仍為人們所遵循。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古人智慧很深奧
    俗語都是來源於生活,是老祖宗在平時的日常活動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之談。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一句餐桌上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為什麼古人的餐桌禮儀會有這樣的講究呢?第一種餐桌禮儀,菜不擺三既然是「菜不擺三」是一種餐桌禮儀,那麼肯定會有諸多講究。
  • 古語:菜不擺三,筷不拿五,席不成六,到底是什麼規矩
    除了老祖宗傳下來的一些規矩,當然也有我們勞動人民的一些智慧結晶。這裡面就有一句特別出名的餐桌禮儀:菜不擺三、筷不拿五、席不成六。很多人對這三句話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
  • 老祖宗:「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飯桌上都有啥規矩?
    這些禮儀文化傳承至今,仍然有著不可忽視的約束力量,規範著人們的一舉一動。也許,每個人都曾有過相似的經歷,那就是飯桌上老人常說筷子不能插在米飯中,亦或是筷子不能敲打飯碗等等,只聽老人常說這是不禮貌不被允許的,但很少有人問到為什麼。今天就來說說這飯桌上的各數禮儀,為何老祖宗都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這些規矩究竟有何意義?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祖先留下的規矩還真得學學!
    在中國,民以食為天,自古至今,飲食文化一直為百姓們尊崇,餐桌這一形象,在中國老百姓的心中有很多功能。上至宴請王公大臣、招待外賓、貿易往來、交談生意等,下至接待親朋好友、家庭聚餐等,這其中當然就包括各種各樣的禮儀和規範例如,上席的位置只能留給家裡的長輩座,菜沒上齊之前不能動筷子,吃飯不要發出聲音,筷子不能長短不一也不可以敲碗筷等等。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祖先留下的規矩還真得學學!
    這些用餐規矩至今都還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並且還會不斷的傳承發揚下去。那麼,除了上述常見的餐桌禮儀外,還有很多非常有意思餐桌禮儀,具體到菜餚上幾個、筷子怎麼擺、客人怎麼坐等等,答案就是「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何說法嗎?
    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智慧。其中有一部分形成文字,另外一部分可能成為民間習俗,在鄉間口口相傳,一代又一代。比如說在農村裡面招待客人吃酒席的時候,就有一些規矩必須遵從,否則的話可能對人不敬。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啥講究
    今天說一個「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也是餐桌禮儀。一、菜不擺三所謂的「菜不擺三」就是在請客吃飯的時候,哪怕只有兩個人,也不能上三個菜,為什麼呢?因為在古時候,三個菜是用來祭祀祖先的,用三個菜來招待客人,不合乎禮儀。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什麼講究?十人九不知
    無規不立。千百年來,除了散發翰墨書香的歷史典故外,還流傳著一句老輩口口相傳,更貼近百姓生活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還有什麼意思?菜品不擺三,字面上的意思是,請客的場合,餐桌上的菜品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時,三個菜的話就少些,顯得不那麼重要。並且在很多人看來,這三個字和「散」字讀起來很接近,自然這個意思並不好,總覺得有些不快。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什麼意思?古人的規矩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什麼意思?古人的規矩。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中國文化中講究各種禮樂制度,各種尊卑關係以及等級制度的關係都有明確的規定。比如說,如果客人去主人家做客的話,要先放上拜帖。
  • 古人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吃飯過程中謹遵食不言的規矩,不得用自己的筷子給客人夾菜。隨著時間的流失,傳統的餐桌禮儀已經被我們簡化了許多。不過,其中一些充滿寓意的禮儀文化依然存留在我們的飯桌上。比如:「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雖然聽起來很怪異,裡面卻包含了大量的風俗文化。一、菜不擺三三因音同散、喪等晦氣字,因此在中國人心中是一個頗受忌諱的字。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有何講究?老祖宗的餐桌禮儀
    02懂這些餐桌禮儀很重要為什麼總說「菜不擺三」,要知道這跟祭祀比較有關,因為古人擺盤祭祀的時候選擇的都是單數,所以還有就是三和散同音,散的寓意不好所以不喜歡用。▲祭祀菜品對於如何使用筷子,中國在這方面的講究就更多了,首先筷子不能插在飯碗上,這也是跟祭祀有關係,如果把筷子插在飯碗上,就像是祭祀先人正常吃飯的時候,是絕對不允許有這樣的舉動的。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幾千年的文化精髓源遠流長,很多規矩或者說是道理流傳至今,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呢?當然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菜不能擺三個,筷子不能擺五雙,那麼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首先,中國人愛講究避諱諧音字,而「三」字與「散」字是同音,寓意解散。
  • 俗話:「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啥意思?古人真聰明
    例如在餐桌上就有著「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的這些禮儀,儘管可能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規矩,人們都會不自覺遵守。一些相關專業人士表明,這些禮儀規矩是與我們古代的迎賓客禮儀有著密切關係,要是不懂的話可能就會造成許多尷尬的局面。在古代,賓客上門拜訪則先要遞上拜帖,若主人邀請則要用正式的請柬相邀,當客人來到家中奉茶敘話等都有很大講究。
  • 農村俗話: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其中蘊含什麼道理?
    這句「菜不擺三、筷不列五、席不成六」,從文字中可以看出是一句關於餐桌禮儀、關於待人接物的俗話。你知道它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麼?我們來一一了解。1、菜不擺三字面的意思就是請人吃飯的場合,擺在桌子上的菜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三個菜的話就少了一些,顯得不是很重視。
  • 農村常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的意思是什麼?有何講究?
    農村常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的意思是什麼?有何講究?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的大國,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時間,有很多古老的習俗,你們知道多少,像這個「菜不擺三,筷不成五」,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菜三不擺所謂的菜三不擺,是指在請客的時候,即便只有一兩個人,也不能上三道菜,因為:一、中國人在聚餐的時候,是講究一個團團圓圓和好事成雙的說法的,數字3是一個單數,是不吉利的。
  • 俗話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何道理?
    千年流傳下來的,除了那些令人津津樂道的歷史典故之外,還有那些古人根據自己生活經驗所流傳下來的俗語。比如說是:」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窮不改門、富不遷墳「等等,這些完全貼合著古人的生活,之所以能流傳甚久,其魅力其實就是細細琢磨,能找到其所蘊藏的人生哲理。令人拍案叫絕。為新時代的我們,自然要多多走近這些傳統文化,承擔起復興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仍更多人所熟知。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啥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可是有一些習俗,還有很多中國人不知道原因是什麼,這就使得他們不能好好理解這些事,從而沒有好好地遵守規矩,別人看見後就會對他有一些意見,這也是挺悲哀的一個地方,那麼這些規矩都是什麼呢?一、"菜不擺三"的原因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文化中,「菜不放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
    中國人不僅講究吃,也講究餐桌禮儀,尤其是在古代,要遵守很多餐桌禮儀。據文獻記載,至少在周代,即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飲食禮儀制度,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我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各種禮儀。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的確有很多俗語,絕大多數都是一些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看懂理解透徹非常實用。但也有一些俗語屬於世代傳承的忌諱,如「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類俗語要說有什麼道理也說不清,不過既然有這類說法還是適度注意,畢竟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儘量尊重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