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禮,無以立。這句話出自《論語堯日篇第二十》,孔子的意思就是人要是不知道禮儀,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孔子對禮儀的看中,也能夠知道為什麼中國一直把禮儀看得非常重。
▲一桌簡單的家常宴席
前言
從中國古代歷史來看,從百家爭鳴開始儒家就佔據了一席之地,隨著歷史的逐漸發展儒家慢慢成為最主要的思想。因此,儒家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而儒家也是非常講究禮儀的,在儒家最講究的就是父子君親師這樣的觀等級關係,因此中國就把禮儀看得非常的重。
▲餐桌上的禮儀
中國的禮儀體現在方方面面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很多禮儀都已經慢慢的消失了,但是餐桌上的禮儀一直被保留了下來,這是因為在餐桌上必須要有一定的禮儀,不然就會顯得沒有修養。
▲豐盛的上午茶
01 現在依然沿襲的一些餐桌禮儀
說起在餐桌上的禮儀,其實古代對於這一點非常的講究,現在也依然如此,即使沒有像古代那麼繁瑣,有一些東西也是一定要注意的。
在古代請別人一定是要下請帖的,如果是要上門拜訪也要給人家出示一張拜帖,但是現在這些東西都已經慢慢的消失了。不過我們現在還是會先打電話或者是發送微信詢問一下對方,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再去,這樣是比較有禮貌。
▲古時候的餐桌禮儀
還有一點就是在古代如果是身份比較尊貴的人來拜訪,那麼主人是要到門口迎接的,而在客人離開的時候主人也要主動的送別客人,一般是送出門七步,這樣才算是盡到了禮數,別人也不會挑出毛病。
除了這些迎來送往的禮儀之外,在餐桌上的禮儀更多,如果不懂的話輕則鬧笑話,重則引得客人不滿意,顯得非常的失禮。
02懂這些餐桌禮儀很重要
為什麼總說「菜不擺三」,要知道這跟祭祀比較有關,因為古人擺盤祭祀的時候選擇的都是單數,所以3這個數字經常出現在祭祀的情況下,所以如果吃飯的時候上了三盤菜就會給人一種被祭祀的感覺,非常不舒服。還有就是三和散同音,散的寓意不好所以不喜歡用。
▲祭祀菜品
對於如何使用筷子,中國在這方面的講究就更多了,首先筷子不能插在飯碗上,這也是跟祭祀有關係,如果把筷子插在飯碗上,就像是祭祀先人正常吃飯的時候,是絕對不允許有這樣的舉動的。
▲菜一般都要是雙數
還有一個在飯桌上的禮儀就是 「筷不成五」這個就是主要說的是餐桌上不能出現的筷子的形式,首先就是不能有還帶著水珠子的筷子,還有就是不能有夾過菜的筷子,然後就是筷子不能橫著放倒著放以及交叉著放這幾種方式都是不可以的。如果飯桌上沒開席的時候有這樣的筷子出現,那就是對客人極其的不尊重。
▲餐桌上的筷子
說完了餐桌上的菜和筷子的要求,下面就要說一下對於席間人數的要求,在古代的時候要求一桌不能坐6個人。這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形態上不好看,如果一個方形的桌子或者圓形的桌子坐上了6個人之後,整個看起來就會像一個烏龜。這樣的席面會被說成這是烏龜席,對在座的所有人都是一種侮辱,這就是「席不坐六」的理由。
▲烏龜席
綜述:
在了解了這些禮儀之後,是不是對中國古代的文化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呢?其實在古時候對於禮儀的要求比現在要多得多,如今已經因為生活習慣改變了,禮儀減少了很多,但是像一些好的餐桌禮儀和個人修養方面的要求確實應該繼續保持下來。
【參考資料】《論語》、《禮記》、《餐桌禮儀》【圖片來源網絡】【文案編輯】目海志桃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