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其中蘊含什麼道理?

2020-12-18 鄉村申哥

農村的俗語非常多,蘊含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準則。這句「菜不擺三、筷不列五、席不成六」,從文字中可以看出是一句關於餐桌禮儀、關於待人接物的俗話。你知道它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麼?我們來一一了解。

1、菜不擺三

字面的意思就是請人吃飯的場合,擺在桌子上的菜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三個菜的話就少了一些,顯得不是很重視。而且在很多人看來,這三字與「散」字的讀音非常的相近,自然這個不是個好的意思,總覺得有些不歡而散的意思。所以,有了菜不擺三一說。當然自己家吃飯就無所謂了,一個菜都可以吃,三菜一湯更是比較理想的搭配。

2、筷不擺五

從這句話的表面來看,意思是筷子不能擺出五雙來。但其實不然,其重點的意思是說,擺放筷子要長短一致,絕對不能「三長兩短」的。這樣就顯得主家非常的不禮貌,有的人甚至會認為這是在區別對待。筷子可以說是我國特有的吃飯工具,千百年來,它們傳承著一種文化,很多時候是一種禮儀的象徵。

3、席不成六

意思是說,大家坐在一張桌子上的話,最好不好六個人的分開坐著。在、古代、在過去,多數的桌子都是正方形的,六個人坐一桌的話,就會形成上下各一人,左右各兩人的陣型,就好像一隻龜趴在地上一樣。所以古人說「席不成六」。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樣的座次說法,已經不再重要。但其實在各地關於怎麼做次,都有著自己的規矩,這基本上都是禮儀的表達。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禮儀之邦,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地方。雖然過去的一些規則、交往方式,在現代社會顯得有些過時、甚至是不對的,但還是有很多的好東西值得繼承下去,有利於我們的社會交往。

相關焦點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古人智慧很深奧
    特別在農村地區,俗語更可謂耳熟能詳,不論男女老少皆可說上幾句,流傳之廣可見一斑。俗語都是來源於生活,是老祖宗在平時的日常活動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之談。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一句餐桌上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為什麼古人的餐桌禮儀會有這樣的講究呢?第一種餐桌禮儀,菜不擺三既然是「菜不擺三」是一種餐桌禮儀,那麼肯定會有諸多講究。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何說法嗎?
    其中有一部分形成文字,另外一部分可能成為民間習俗,在鄉間口口相傳,一代又一代。比如說在農村裡面招待客人吃酒席的時候,就有一些規矩必須遵從,否則的話可能對人不敬。有些比較講究規矩的親戚,如果不按照傳統習俗來,或者是做了什麼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有可能甩手離席而去。比如說農村裡面最講究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句,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
  • 俗話:「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啥意思?古人真聰明
    他就如同規矩,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凡事都有一個準則。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一直以來都素有「禮儀之邦」之美譽,彰顯大國風範。例如在餐桌上就有著「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的這些禮儀,儘管可能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規矩,人們都會不自覺遵守。一些相關專業人士表明,這些禮儀規矩是與我們古代的迎賓客禮儀有著密切關係,要是不懂的話可能就會造成許多尷尬的局面。在古代,賓客上門拜訪則先要遞上拜帖,若主人邀請則要用正式的請柬相邀,當客人來到家中奉茶敘話等都有很大講究。
  • 俗話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何道理?
    比如說是:」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窮不改門、富不遷墳「等等,這些完全貼合著古人的生活,之所以能流傳甚久,其魅力其實就是細細琢磨,能找到其所蘊藏的人生哲理。令人拍案叫絕。為新時代的我們,自然要多多走近這些傳統文化,承擔起復興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仍更多人所熟知。儘管現在時代大有不同,但是其中的智慧和道理依舊值得我們去借鑑。在招待上,老輩人也有著自己的經驗。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什麼意思?古人的規矩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什麼意思?古人的規矩。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中國文化中講究各種禮樂制度,各種尊卑關係以及等級制度的關係都有明確的規定。比如說,如果客人去主人家做客的話,要先放上拜帖。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幾千年的文化精髓源遠流長,很多規矩或者說是道理流傳至今,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呢?當然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菜不能擺三個,筷子不能擺五雙,那麼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首先,中國人愛講究避諱諧音字,而「三」字與「散」字是同音,寓意解散。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生活講究,至今受用
    不管是日常的待人處事,還是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無不講究個「禮」字,就連在飯桌上吃飯,老祖宗也是講究的,在吃飯的時候,講究「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雖說,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下,這些老規矩逐漸的消失,但是,細細品之,就會發現,其實,這當中的很多講究確實是有意思,有的甚至到現在還被人沿用。1.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什麼講究?十人九不知
    無規不立。千百年來,除了散發翰墨書香的歷史典故外,還流傳著一句老輩口口相傳,更貼近百姓生活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還有什麼意思?菜品不擺三,字面上的意思是,請客的場合,餐桌上的菜品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時,三個菜的話就少些,顯得不那麼重要。並且在很多人看來,這三個字和「散」字讀起來很接近,自然這個意思並不好,總覺得有些不快。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祖先留下的規矩還真得學學!
    上至宴請王公大臣、招待外賓、貿易往來、交談生意等,下至接待親朋好友、家庭聚餐等,這其中當然就包括各種各樣的禮儀和規範例如,上席的位置只能留給家裡的長輩座,菜沒上齊之前不能動筷子,吃飯不要發出聲音,筷子不能長短不一也不可以敲碗筷等等。這些用餐規矩至今都還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並且還會不斷的傳承發揚下去。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生活講究,沿用至今
    無論日常待人處事,還是生活點滴,無不講究一個「禮」字,即使是在餐桌上吃飯,老祖宗也是講究的,吃飯時,講究的是「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雖然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這些老規矩漸漸消失了,但細細品讀,卻發現,實際上,這其中有許多講究的確很有趣,有些甚至至今仍為人們所遵循。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祖先留下的規矩還真得學學!
    上至宴請王公大臣、招待外賓、貿易往來、交談生意等,下至接待親朋好友、家庭聚餐等,這其中當然就包括各種各樣的禮儀和規範例如,上席的位置只能留給家裡的長輩座,菜沒上齊之前不能動筷子,吃飯不要發出聲音,筷子不能長短不一也不可以敲碗筷等等。
  • 老祖宗:「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飯桌上都有啥規矩?
    也許,每個人都曾有過相似的經歷,那就是飯桌上老人常說筷子不能插在米飯中,亦或是筷子不能敲打飯碗等等,只聽老人常說這是不禮貌不被允許的,但很少有人問到為什麼。今天就來說說這飯桌上的各數禮儀,為何老祖宗都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這些規矩究竟有何意義?
  • 古語:菜不擺三,筷不拿五,席不成六,到底是什麼規矩
    這裡面就有一句特別出名的餐桌禮儀:菜不擺三、筷不拿五、席不成六。很多人對這三句話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 01 菜不擺三,主要取三的諧音。
  • 古人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吃飯過程中謹遵食不言的規矩,不得用自己的筷子給客人夾菜。隨著時間的流失,傳統的餐桌禮儀已經被我們簡化了許多。不過,其中一些充滿寓意的禮儀文化依然存留在我們的飯桌上。比如:「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雖然聽起來很怪異,裡面卻包含了大量的風俗文化。一、菜不擺三三因音同散、喪等晦氣字,因此在中國人心中是一個頗受忌諱的字。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啥講究
    今天說一個「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也是餐桌禮儀。一、菜不擺三所謂的「菜不擺三」就是在請客吃飯的時候,哪怕只有兩個人,也不能上三個菜,為什麼呢?因為在古時候,三個菜是用來祭祀祖先的,用三個菜來招待客人,不合乎禮儀。
  • 農村常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的意思是什麼?有何講究?
    農村常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的意思是什麼?有何講究?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的大國,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時間,有很多古老的習俗,你們知道多少,像這個「菜不擺三,筷不成五」,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菜三不擺所謂的菜三不擺,是指在請客的時候,即便只有一兩個人,也不能上三道菜,因為:一、中國人在聚餐的時候,是講究一個團團圓圓和好事成雙的說法的,數字3是一個單數,是不吉利的。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啥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可是有一些習俗,還有很多中國人不知道原因是什麼,這就使得他們不能好好理解這些事,從而沒有好好地遵守規矩,別人看見後就會對他有一些意見,這也是挺悲哀的一個地方,那麼這些規矩都是什麼呢?一、"菜不擺三"的原因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文化中,「菜不放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
    有道是"菜不擺三,筷不擺五,席不擺六",這是針對主人招待客人時,需要注意的地方。"不上三道菜"指的是招待客人,而不是只上三道菜。一方面,由於"三"和"散"的發音相同,有些客人會覺得主人要跟他分手,要去異地,意思不好。另一方面,中國人在祭祀時,一般會用三支香來祭奠祖先。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有何講究?老祖宗的餐桌禮儀
    這句話出自《論語堯日篇第二十》,孔子的意思就是人要是不知道禮儀,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孔子對禮儀的看中,也能夠知道為什麼中國一直把禮儀看得非常重。02懂這些餐桌禮儀很重要為什麼總說「菜不擺三」,要知道這跟祭祀比較有關,因為古人擺盤祭祀的時候選擇的都是單數,所以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的確有很多俗語,絕大多數都是一些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看懂理解透徹非常實用。但也有一些俗語屬於世代傳承的忌諱,如「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類俗語要說有什麼道理也說不清,不過既然有這類說法還是適度注意,畢竟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儘量尊重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