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司馬光砸缸救人,可你知道被救的小孩是誰?老師為何不說?

2021-01-19 夏末講歷史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救人,可你知道被救的小孩是誰?老師為何不說?

眾所周知,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同時也是世界民族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據史書記載,「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銘文中,銘文寫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於上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而「中華民族」一詞,則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統稱。

自上古時期開始,民間便流傳下來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其中著名的則有: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追日、臥薪嘗膽、紙上談兵、圍魏救趙、精忠報國等等。今日,筆者要來說一說歷史上的另一個有名的故事: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山西夏縣人。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我國歷史上第一步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便是由他主持編纂的。司馬光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成就,和其父親的淳淳教導分不開。

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司馬光出生於光州光山,此時他的父親司馬池任光山縣縣令。在其六歲時,父親救教他讀書識字,到了七歲時,司馬光不僅可以背誦《左氏春秋》,還能講清楚書中的要意。成就源自於努力和堅持,之所以司馬光博學多才,一方面是他好學強識外,另一方面也是父親對她的重點培養。

有一次,司馬光約了幾個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就在大家玩得非常起興時,有一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可能是因為沒有站穩的緣故,這名小孩突然間失足掉到了缸裡了。

因為缸裡盛滿了水,再加上缸很深,眼看著掉下去的小孩快要被水淹沒時。此時,別的孩子們見出了事,有的嚇得立馬哭了起來,還有的小孩急忙跑到外面去向大人求救。

就在這時,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了一塊大石頭,開始用力地砸缸。只聽「砰」的一聲,隨著水缸的破碎,缸裡面的水也隨之流了出來,落水的小孩也因此得救了。

當大人聞訊趕來的時候,落水的小孩已經得救了。大人們紛紛對司馬光稱讚有加,認為他遇事沉著冷靜,將來能成大事。這件事後,司馬光便在當地出了名,有人還把這件事畫成了圖畫,在民間廣泛流傳。

這就是在中國流傳了將近1000年,民間家喻戶曉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有關這件事情,《宋史》有記載:「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那麼,大家知道這個被司馬光所救的小孩又是誰呢?

被救的小孩,名叫上官尚光,是司馬光兒時很好的玩伴。這位小孩和司馬光一樣,也是十分好學。對於自己掉入缸中,好友司馬光為救他砸缸的事情,上官尚光一輩子都銘記於心。

長大成人後,上官尚光移居到城西龍堤南坡,並且在這裡建了一座小亭,名曰「感恩亭」。之所以起這個名,其初心就是以報司馬光救命之恩。

新中國成立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就被寫進了小學人教版一年級的課文裡。在上課的時候,大家只知道砸缸的是司馬光和他為什麼砸缸之外,對於被救的這個小孩卻不知道是誰?且當時教學的老師也沒有講過,究其原因,可能是出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1、因為這篇課文是小學一年級學習的知識,那時候大家的理解能力孩比較有限,老師講太懂容易理解不了。且這個故事只是告知孩子們遇事莫慌張,所以沒有提及後面的事情。

2、雖說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在《宋史》中有明確記載,但也僅僅是寥寥數十字,且被救的小孩上官尚光,並未出現在正史中,只是在族譜中有記載,所以之後發生的事都不得而知。

小結

以史為鑑,可以明事理,通過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大家應該要懂得,遇事莫慌張,要沉著冷靜,要學會思考分析,這樣才能很好地應對各種問題。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像上官尚光那樣,學會感恩。

【參考資料:《宋史》】

相關焦點

  • 司馬光砸缸救人婦孺皆知,你可知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何從不說
    這其中一個最大原因,可能是一個「小故事」,也就是「司馬光砸缸」了。王安石又沒有砸缸,又沒有寫歷史書給別人下定論,所以最終只能淪落為默默無聞的「奸佞」了。那麼,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到底有什麼秘密呢?他在故事當中救人家喻戶曉,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何不說呢?「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倒是記錄在正史《宋史》當中的。《宋史》是元朝人脫脫、阿魯圖等人編撰的。
  • 大家都知道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卻不知道被救的那個小孩是誰?
    廣泛流傳的歷史故事只能是殘光掠影,這不僅體現在司馬光本人上,也體現在司馬光砸缸這段故事。一直以來我們只知道司馬光砸缸救人,卻並不清楚被救那個小孩是誰,也不清楚他後來怎麼樣。在史書上的一句話背後卻也是一個人鮮活的一生,本文就來講講這個小孩。
  • 當年司馬光砸缸救人,你知道救出來的小孩是誰嗎?怪不得老師從不...
    想必大家小時候都聽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他的英雄事跡一直被人們記載在史書上流傳至今,現在也一直出現在語文教材中,都是宣傳司馬光如何英勇機智地想辦法砸缸救人,但從未提及被救的那個小孩兒是誰。老師也從來不會介紹他,其實他就是上官尚光。
  •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人盡皆知,為何老師不提被救的那個小孩是誰?
    提到司馬光,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一個和他相關的故事,就是"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司馬光雖然小小年紀,但做事十分果斷,在最短時間內能想出該如何搭救掉進水缸的小孩,及時救下人命,而這件事也成為司馬光一生的閃光點。
  •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他救出的小孩是誰?難怪老師從不提起他的名字
    其實提到司馬光,大家一定會想到曾經在小學時學到的一篇課文了,就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個故事廣為流傳到今天,這個故事之所以發生,其原因是司馬光在院子裡和小朋友們分享自己學到的歷史故事,小朋友們聽得入迷,在旁邊玩耍的一小孩不小心掉進了院子中的水缸裡,從而打破了講故事的寧靜時刻。
  • 司馬光砸缸救人家喻戶曉,被救小孩是何身份,老師為何避而不提?
    人們本身都是有向好的傾向和認知的,在人們的道德觀念中,幫助他人是應當的,但現實生活又使得人們有了很多的顧慮。已被大眾認可的觀念,便是在力所能及、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伸出援手,最好能夠提前錄好證據。這就要求人們不僅要擁有能力,擁有隨機應變的心態,更要有勇於接受結局的勇氣。司馬光砸缸救人家喻戶曉,被救小孩是何身份?
  • 司馬光砸缸,大家都知道,為何教材和老師都不提司馬光救的是誰?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甚至都記錄在課本之中,但是老師講過之後,很多人都知道司馬光砸缸,可是大家都知道他救人,具體救的誰老師卻沒有說,那司馬光到底救的是誰呢?
  •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一代文學家砸缸救人,到底是救了誰?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一代文學家砸缸救人,到底是救了誰?司馬光,自小就被稱為「神童」,七歲的時候,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砸缸救人被世人所知。司馬光砸缸在《宋史》中記載的:「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但是我們光知道他砸缸救人,那你們知道他救出來的人是誰嗎?當時他救出來的小孩可是身份不一般,叫做上官尚光,後來也是一路坐上了宰相的位置。原名叫做上官尚,為了感謝司馬光,特意在名字後面加了一個「光」字,表示自己和後人一輩子都不要忘記司馬光。
  • 你知道司馬光砸缸時,救出來的小孩是誰嗎?怪不得老師從不介紹他
    司馬光砸缸的典故,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說起來關於司馬光到底砸沒砸缸這個問題,還曾有過一番辯論,最終得出結論,砸的不是缸,是甕。說來說去,還不都是裝水的大水缸嗎?只是規格不同的區別。
  •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他救出來的小孩是誰?難怪老師從不提他名字
    在你迷茫時,不知道做什麼時,甚至想了解權術時,都可以讀一讀《資治通鑑》。我給大家推薦的這本《資治通鑑》,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臺灣大學國文教授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臺灣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三年,合譯而成。
  • 司馬光砸缸人人皆知,可你知道被救的人是誰嗎?老師從不主動提起
    不知從何時開始,司馬光這個人物一出現在了小學語文課本中,就被冠以了「神童」之稱,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而在讀到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時,我們不禁會感嘆司馬光小小年紀便能如此機智,讓人十分敬佩,畢竟當時在場的孩子中,不乏比司馬光年歲大的,可他們卻都是驚慌失措,唯有司馬光沉著應對,成功將那個孩子救了出來。
  • 司馬光砸缸救人家喻戶曉,但缸中的小孩是誰?難怪歷史書從來不提
    這是出自於《資治通鑑·周赧王四年》中的片段,《資治通鑑》作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是由司馬光所編撰的,但是我們最早熟知司馬光的並非《資治通鑑》,而是關於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由於傳播正能量,被人們廣為熟知和宣傳,那麼司馬光砸缸所救出來的小孩到底是誰?為什麼老師卻不知道提這位被救出來的小孩的名字,具體如何,且看下文。
  •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
    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應該叫司馬光砸甕,在這個故事的原文裡是可以看到的,司馬光和幾個小孩在一起玩耍,其中一個小孩很調皮爬到甕上去了,結果一不小心失足掉到大甕裡了。
  • 司馬光砸缸救人背後的故事
    ——《宋史·司馬光傳》以上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說我們耳熟能詳,從小就聽說過這個故事,這段小文言文現在還入選了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但我們往往關注的是司馬光的機智救人,卻忽略了被救的人。那麼這個被救的人是誰呢?他為何掉到缸裡出不來呢?
  • 司馬光砸缸,他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可是等到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司馬光砸缸」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司馬光砸缸」並不是最好的結局途徑。砸缸雖然可以救人,可帶來的損失絕對不小,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呼叫周圍人來幫助,這樣才是最佳的辦法。
  •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但你知道他救出的孩子是誰嗎?課本不會告訴你
    我們大家都知道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講的是一群孩子在一個大缸邊玩,但那個大缸卻裝滿了水。突然一個小孩掉進了缸裡,正當周圍的小孩都嚇的手足無措時,一個小孩抱著一塊大石頭把缸砸了個洞,水流了出來,那個小孩得救了,而砸缸的小孩便是司馬光。但我們卻對被救的孩子一無所知,我們在學這篇課文時老師也從沒講過這個孩子。
  •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真的?他救的小孩是誰?難怪老師不提他
    話說回來,這麼一部出色的作品是由司馬光編著出來的,這足以證明他很優秀。其實司馬光的優秀在他小時候就有體現了。相信上過小學的朋友,或是家裡有孩子上過小學的人,都應該知道"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有著一定的教育意義,因此廣為流傳。
  • 司馬光砸缸世人皆知,但為何無人知道他救的誰?真相老師不願意說
    司馬光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北宋人,因對歷史和文學的貢獻與司馬遷並稱為"史界兩司馬"。他一生經歷了四個朝代,從大臣到宰相。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是從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知道他的。經過幾千年的交流和解讀,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歷史的波濤中不斷更新。
  •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那個小孩是誰,老師為啥不告訴我們後來的事
    其中很有名的「司馬光砸缸」事件,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大家一定都很佩服司馬光,這麼小的年紀,在危險發生時鎮定自若,不慌不亂,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當初司馬光從大水缸裡面救出來的人,是哪個朝代中一個有名的人物——上官尚光。上官和司馬光從小就是關係十分親密的玩伴,兩個人也算是知根知底了。
  • 被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是誰?他又是怎樣對待司馬光的,真相在這裡
    文丨曹鏡明題丨被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是誰?他又是怎樣對待司馬光的?為啥知者甚少?司馬光砸缸:憑什麼司馬光流傳千古,那個小孩的感恩之舉,少有人知?相信「司馬光砸缸」的歷史故事,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即便是不知道,也會有所耳聞,然而那個被司馬光救出來的小孩是誰,如何報答司馬光的,卻所知者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