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他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2020-12-22 騰訊網

兩宋時期湧現出很多優秀的才人,唐宋八大家便是在這個時代出現,三蘇(蘇軾、蘇轍、蘇洵)、王安石、以及今天要說的這位司馬光。司馬光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編纂《資治通鑑》,記錄從漢武帝到北宋年間一千多年的歷史,堪稱繼司馬遷之後又一史學家。

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熟悉司馬光主要還是因為在小學課本上學習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年幼時期的司馬光便可以意識到「救人如救火」真是難能可貴。可是等到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司馬光砸缸」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司馬光砸缸」並不是最好的結局途徑。砸缸雖然可以救人,可帶來的損失絕對不小,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呼叫周圍人來幫助,這樣才是最佳的辦法。

其實從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便可以看出,司馬光為人處事不懂得變通,在北宋時期,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和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之間有過一場爭鬥。當然這只是政見上的不統一,並不是說司馬光和王安石不是什麼好人,相反如果拋去所謂的黨政,王安石和司馬光私交還是非常不錯。在司馬光窮困潦倒之時,王安石還是會伸出援助之手。

夾在兩人之間的蘇氏兄弟便沒有這麼好的運氣,王安石變法時,蘇軾兄弟被流放,司馬光回歸之時,蘇軾兄弟仍然如此,正因如此蘇軾才留下膾炙人口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對於蘇軾來說,他只是一個文人墨客,並不是一個政治家,誰當政也與他沒有關係。可是王安石和司馬光不這樣想,蘇氏兄弟就只能淪為政治的犧牲品。

司馬光砸缸,他救出的小孩是誰?日後成宰相,難怪老師從不提起!

司馬光砸缸之時,救出的那個小孩,相信一直都是大家心中的迷,當時之所以沒有提起這個人,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孩子的思想比較單一,並不需要過多的去了解這些,長大後漸漸的很多人都淡忘了,不過司馬光砸缸救出的人是誰?這個問題一直伴隨我們,就像小學時小明、小芳的例子一樣。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那個人複姓上官名尚光,是山西一代的名門望族,其實對於這點,還是可以想到的,畢竟能和司馬光在一塊玩的非富即貴。據悉這個上官尚光後來成為宋朝宰相,同時也司馬光一樣成為一名歷史學家。不過沒人記得他罷了,在司馬光救出他後,上官尚光一直對這位小恩人感恩戴德,送錢不太現實,畢竟司馬光位及尚書右僕射,官居一品,而上官尚光,當時還是一個無名小卒,最後上官尚光只能是為這位恩人建造一座功德廟來歌頌司馬光。

在當時的課本中之所以沒有介紹上官尚光後來得及經歷,主要是因為超出學生理解範疇,司馬光砸缸歌頌的助人為樂的精神,就像教育部將勵志女王趙麗穎拉上小學課本一樣,趙麗穎作為當下最火的八零後小花,從出道到紅遍大江南北,所做出的努力無人能敵。還記得當初趙麗穎初入娛樂圈之時,經常是招黑體制。倘若教育部將趙麗穎的經歷全部擺在教科書上,最直接最客觀的一個問題便是學生無法理解,趙麗穎在出道之前為何會受到非議,畢竟在學生的心裡,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也沒必要去抹黑吧!

這也難怪老師從來沒有提及過,畢竟這樣的原因是誰也不願意提及的,解釋也解釋不清楚。拿小明同學和小華同學來說,為何小明的名字只停留在初中,小華的名字只停留在高中呢?原因便是小明在初中不好好學習,沒考上高中,而小華也是同樣原因沒考上大學。

相關焦點

  •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他救出的小孩是誰?難怪老師從不提起他的名字
    其實提到司馬光,大家一定會想到曾經在小學時學到的一篇課文了,就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個故事廣為流傳到今天,這個故事之所以發生,其原因是司馬光在院子裡和小朋友們分享自己學到的歷史故事,小朋友們聽得入迷,在旁邊玩耍的一小孩不小心掉進了院子中的水缸裡,從而打破了講故事的寧靜時刻。
  • 司馬光砸缸救人婦孺皆知,你可知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何從不說
    這其中一個最大原因,可能是一個「小故事」,也就是「司馬光砸缸」了。王安石又沒有砸缸,又沒有寫歷史書給別人下定論,所以最終只能淪落為默默無聞的「奸佞」了。那麼,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到底有什麼秘密呢?他在故事當中救人家喻戶曉,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何不說呢?「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倒是記錄在正史《宋史》當中的。《宋史》是元朝人脫脫、阿魯圖等人編撰的。
  •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他救出來的小孩是誰?難怪老師從不提他名字
    言歸正傳,我們最早熟知司馬光並非《資治通鑑》,而是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寫著司馬光砸缸的事跡。這件事最早記錄在《冷齋夜話》一書中,為釋惠洪所寫的。司馬光為救一小孩,機智砸缸。一日,他與夥伴在一起玩耍。突然間,他看到玩伴在水缸裡大聲哭泣求救,其他的小孩都因為內心恐懼害怕,很快地逃走了。司馬光在看到玩伴不幸落入水缸裡後,他沒有流露出一絲膽怯,直接搬起一塊大石頭,就往缸上砸去。水就這樣自動流了出來,小孩得救了。
  •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誰?得知身份讓人意外,難怪老師從不提及
    他那治國救世處,是甚次第!其規模稍大,又有學問。其人嚴而正。這是中國南宋時期著名的理學家朱熹對司馬光的評價,大致意思為:司馬光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君王、取信於人,又恭敬、節儉、正直,把學習當作吃飯喝水一樣的事,視金錢如糞土。由此可見,古人對司馬光的評價非常的高,而我們對司馬光的印象來自於「司馬光砸缸」這個典故。
  •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那個小孩是誰,老師為啥不告訴我們後來的事
    其中很有名的「司馬光砸缸」事件,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大家一定都很佩服司馬光,這麼小的年紀,在危險發生時鎮定自若,不慌不亂,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當初司馬光從大水缸裡面救出來的人,是哪個朝代中一個有名的人物——上官尚光。上官和司馬光從小就是關係十分親密的玩伴,兩個人也算是知根知底了。
  •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
    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應該叫司馬光砸甕,在這個故事的原文裡是可以看到的,司馬光和幾個小孩在一起玩耍,其中一個小孩很調皮爬到甕上去了,結果一不小心失足掉到大甕裡了。
  •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人盡皆知,為何老師不提被救的那個小孩是誰?
    提到司馬光,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一個和他相關的故事,就是"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司馬光雖然小小年紀,但做事十分果斷,在最短時間內能想出該如何搭救掉進水缸的小孩,及時救下人命,而這件事也成為司馬光一生的閃光點。
  • 司馬光砸缸救人家喻戶曉,但缸中的小孩是誰?難怪歷史書從來不提
    這是出自於《資治通鑑·周赧王四年》中的片段,《資治通鑑》作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是由司馬光所編撰的,但是我們最早熟知司馬光的並非《資治通鑑》,而是關於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由於傳播正能量,被人們廣為熟知和宣傳,那麼司馬光砸缸所救出來的小孩到底是誰?為什麼老師卻不知道提這位被救出來的小孩的名字,具體如何,且看下文。
  •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真的?他救的小孩是誰?難怪老師不提他
    話說回來,這麼一部出色的作品是由司馬光編著出來的,這足以證明他很優秀。其實司馬光的優秀在他小時候就有體現了。相信上過小學的朋友,或是家裡有孩子上過小學的人,都應該知道"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有著一定的教育意義,因此廣為流傳。
  • 你知道司馬光砸缸時,救出來的小孩是誰嗎?怪不得老師從不介紹他
    司馬光砸缸的典故,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說起來關於司馬光到底砸沒砸缸這個問題,還曾有過一番辯論,最終得出結論,砸的不是缸,是甕。說來說去,還不都是裝水的大水缸嗎?只是規格不同的區別。
  • 司馬光砸缸人人皆知,可你知道被救的人是誰嗎?老師從不主動提起
    司馬光也因為這件事,成了遠近聞名的神童。 從當時的表現來看,這麼多孩子中,誰最有智慧,誰最有勇有謀,一目了然,司馬光也因為這一壯舉成了無數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於是這個故事就一直流傳了下來。
  •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但你知道他救出的孩子是誰嗎?課本不會告訴你
    我們大家都知道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講的是一群孩子在一個大缸邊玩,但那個大缸卻裝滿了水。突然一個小孩掉進了缸裡,正當周圍的小孩都嚇的手足無措時,一個小孩抱著一塊大石頭把缸砸了個洞,水流了出來,那個小孩得救了,而砸缸的小孩便是司馬光。但我們卻對被救的孩子一無所知,我們在學這篇課文時老師也從沒講過這個孩子。
  •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救人,可你知道被救的小孩是誰?老師為何不說?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救人,可你知道被救的小孩是誰?老師為何不說?眾所周知,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同時也是世界民族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 司馬光砸缸救人背後的故事
    ——《宋史·司馬光傳》以上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說我們耳熟能詳,從小就聽說過這個故事,這段小文言文現在還入選了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但我們往往關注的是司馬光的機智救人,卻忽略了被救的人。那麼這個被救的人是誰呢?他為何掉到缸裡出不來呢?
  • 被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是誰?他又是怎樣對待司馬光的,真相在這裡
    文丨曹鏡明題丨被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是誰?他又是怎樣對待司馬光的?為啥知者甚少?司馬光砸缸:憑什麼司馬光流傳千古,那個小孩的感恩之舉,少有人知?相信「司馬光砸缸」的歷史故事,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即便是不知道,也會有所耳聞,然而那個被司馬光救出來的小孩是誰,如何報答司馬光的,卻所知者甚少!
  • 司馬光砸缸救人,被救出來的是誰?難怪老師從沒提過他名字
    在很小的時候司馬光就顯示出他的智慧和足智多謀,這故事也跟著代代相傳,他在古代和現代都因這個砸缸的故事享有盛譽。司馬光曾在《資治通鑑》寫到:「夫聽者,事之候也;計者,事之機也;聽過計失而能久安者鮮矣!故知者,決之斷也;疑者,事之害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事切勿優柔寡斷,錯失它的良機。
  • 當年司馬光砸缸救人,你知道救出來的小孩是誰嗎?怪不得老師從不...
    想必大家小時候都聽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他的英雄事跡一直被人們記載在史書上流傳至今,現在也一直出現在語文教材中,都是宣傳司馬光如何英勇機智地想辦法砸缸救人,但從未提及被救的那個小孩兒是誰。老師也從來不會介紹他,其實他就是上官尚光。
  •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一代文學家砸缸救人,到底是救了誰?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一代文學家砸缸救人,到底是救了誰?司馬光,自小就被稱為「神童」,七歲的時候,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砸缸救人被世人所知。司馬光砸缸在《宋史》中記載的:「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但是我們光知道他砸缸救人,那你們知道他救出來的人是誰嗎?當時他救出來的小孩可是身份不一般,叫做上官尚光,後來也是一路坐上了宰相的位置。原名叫做上官尚,為了感謝司馬光,特意在名字後面加了一個「光」字,表示自己和後人一輩子都不要忘記司馬光。
  • 司馬光砸缸世人皆知,但為何無人知道他救的誰?真相老師不願意說
    司馬光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北宋人,因對歷史和文學的貢獻與司馬遷並稱為"史界兩司馬"。他一生經歷了四個朝代,從大臣到宰相。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是從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知道他的。經過幾千年的交流和解讀,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歷史的波濤中不斷更新。
  • 司馬光砸缸,大家都知道,為何教材和老師都不提司馬光救的是誰?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甚至都記錄在課本之中,但是老師講過之後,很多人都知道司馬光砸缸,可是大家都知道他救人,具體救的誰老師卻沒有說,那司馬光到底救的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