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是基督教的分支?歷史上教皇、紅衣教主、大主教誰的級別高

2021-01-19 歷史鑑賞者

歷史上的歐洲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政教合一的狀態下。這跟咱們這兒可就有天壤之別了。人家那兒宗教領袖一度凌駕於國王或者皇帝之上,而咱們這兒,管你是什麼教,只有為國王或者皇帝服務的教,你才能保存得下來。

比如說漢朝文景之治的時候,搞了一套黃老道教治國之術,結果道教就保存了下來。到了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果儒教就成了中華兩千年來的主要教派,也可以稱之為儒學。

至於佛教,梁武帝愛佛,因此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耶律洪基也愛佛,才在北方大搞基建,武則天更愛佛,把佛雕滿了洛陽的大小山頭。因此佛教也就保留了下來。

實際上還有不少宗教是一直被壓制的,比如說白蓮教,這個教反朝廷,你說能活嗎?還有洪秀全的拜上帝教,這傢伙可真是秀兒,靠著一張嘴皮子,佔了清朝的半壁江山。結果還不是被滅了嘛!

不過在西方,宗教可是相當神聖的,因為宗教不僅可以和朝廷並駕齊驅,甚至可以左右朝廷的政策,以及皇帝的任免,一度都要依靠宗教。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再去看看宗教中的各種頭銜,就能清楚地明白,教皇、紅衣教主、大主教、主教、神父等等這些傢伙,分別屬於什麼級別,都有多少權力。

一、宗教有哪些?都有哪些分支?

實際上,比較公認的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只有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有佛教。這三大教,基本上都是跨民族、跨地區、跨國家甚至跨大洲的宗教。

他們分布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由於影響能力太大,所以稱之為三大宗教。其中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歷史上都對皇權有很大的影響。唯獨佛教到了咱們這兒,變得相當溫順,沒辦法,不溫順很難存活下來。

那麼還有一些其他宗教是咋回事呢?比如中國特色的道教,一般只在我們內部傳承發展。還有猶太教、印度教,都是有地區限制的。這裡主要看基督教,基督教有三大分支,分別是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

這三大分支當中,天主教規模最大,也是最牛掰的一個。據統計,信天主教的人在全球達到了11.3億人,可想而知有多強。

東正教一般又稱之為正教會、正統教會。信這個教的人,主要分布在東歐和西亞一代。由於那塊地方小國家太多太散亂,所以東正教信徒們看似有同一個信仰,實際上是各管各的,彼此獨立,互不幹擾。

至於新教,這是咱們的稱法,其實就是基督新教。這是宗教改革運動下的產物。16世紀,一部分基督徒脫離了羅馬天主教會的管轄,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新教,也就是基督新教。別以為人家新,信徒就少,信奉新教的人也多達5.9億人左右。

有了這一了解以後,我們就能明白,你去研究歷史上的基督教,那就是在研究天主教。你去研究近代的基督教,那麼就要一分為三來看了,其中新教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對皇權有影響的,一般指的就是過去的天主教,因為在16世紀以前,基督教指的就是天主教。

二、教皇、紅衣教主,那是天主教中最高權力的象徵。

天主教你最牛掰的,當然就是教皇了,因為這哥們帶著一個皇字,咱們就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了。皇在封建時代,那就是最高領袖的意思,因此教皇就是天主教裡的最高領袖。

從羅馬帝國時期開始,天主教就影響了全世界大範圍的地區,因此這個時候的教皇又被稱之為羅馬教皇。

世界上有一個很特別的國家叫梵蒂岡,這個國家至今依舊是政教合一的體制。也就是說羅馬教皇也是梵蒂岡的國家元首。而梵蒂岡則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梵蒂岡被義大利重重包圍,跟個村鎮沒啥區別,但是人家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你說氣人不?你義大利敢動一下試試?天主教可有十幾億的信徒。

14世紀以前,教皇都可以直接影響西歐各國皇權,那個時候宗教是凌駕於朝廷之上的。因為你只能是一國之王,而教皇手下的天主教信徒們,卻可以遍布幾十個國家。

不過人家也不傻,努力爭取來的王位,憑啥還要聽你的?因此在1303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和法國國王腓力四世打了一仗,結果被腓力四世給打死了,從此以後教皇的地位一落千丈。皇權開始壓制教權。

此後西歐各國紛紛開始挑戰宗教的權威,他們各自建立了相對集權的中央朝廷,因此教皇越來越不吃香了。比如說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在1526年,就曾經攻陷了羅馬,教皇啥也不敢說。

雖然無法左右皇權了,但是在天主教中,教皇依舊是一把手,是教宗。這是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的事實。

那麼紅衣教主又是咋回事呢?紅衣教主,相當於給教皇打工的管家們。由於天主教實在是太大了,教皇一個人管不過來,因此就有了紅衣教主。他們是羅馬教廷的最高主教,分別管理教廷各部,也就相當於各部部長一樣,但是地位和常委有的一比。

紅衣教主聽命於教皇,但是同時他們也有選舉教皇的權力。此外他們也是有直接被選為教皇資格的人,你能不能當教皇,跟紅衣教主的態度有直接關係,因此可以說跟教皇站在了比較靠近的位置上。

三、大主教、主教和神父。

其實宗教的區域劃分,和國家行政劃分,十分類似。他們將天主教劃分為各地方教區,而幾個地方教區可以組成一個教省,這一教省的最高領袖,便是大主教。

大主教地位在紅衣教主之下,但是他們的權力相對獨立,屬於封疆大吏的那種類型。因此我們可以將他們看成是各省一把手。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總是穿著紫色衣服,所以又被稱之為紫衣主教。有沒有一點紫衫龍王的感覺?估計金庸老爺子的靈感就來自這裡。

主教比大主教級別低,就是各地方教區的最高領袖。他們掌管自己地盤上的天主教事務,這就相當於各市的最高領導一樣。

神父的級別就要比主教級別更低了,其實滿大街都是神父,他們主要負責某一個教堂的具體事務,這個教堂在某個教區之中,所以是歸主教管轄的。因此我們可以稱他們為某個鄉鎮領導。

總結:可以用一個國家的行政級別來給他們做定位。

教皇是國家元首,紅衣教主就是各部的部長兼任常委。大主教則是一省省長,屬於封疆大吏,而主教則是各市的市長,至於神父,則是負責鄉鎮工作的鄉長、鎮長。

這麼一來一切就比較清晰了。其實宗教和政體一樣,也是一種統治機構。在歷史上的某一時期,宗教一度凌駕於政體之上,只是後來被打壓了下去罷了,沒什麼兩樣。唯一的區別是,一個靠槍桿子出了政權,一個靠左右人的心思出教權。

相關焦點

  • 天主教中,教皇、紅衣教主、大主教誰的級別高?神父只是打雜的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再去看看宗教中的各種頭銜,就能清楚地明白,教皇、紅衣教主、大主教、主教、神父等等這些傢伙,分別屬於什麼級別,都有多少權力。 這裡主要看基督教,基督教有三大分支,分別是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
  • 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什麼區別?
    本文就基督教三大派系:東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之間的區別略為分類。我們 學過世界史的人都知道,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君士坦丁堡是東正教中心,羅馬是天主教的中心,東正教是在帝國東部地區的特殊歷史環境中形成的,由於帝國東部的政治、經濟、文化、語言、民族等方面與西部不同,因而東正教在這裡的發展就與天主教有所區別:1。
  • 孌童紅衣大主教被判有罪!菲律賓總統對此「神回應」
    到目前為止,佩爾是世界上被判性侵兒童的最高級天主教神職人員。澳大利亞維州縣法院裁定,現年77歲的澳大利亞紅衣大主教喬治·佩爾(George Pell )犯有性侵兒童罪。他被指控於90年代在墨爾本聖派屈克大教堂強姦和猥褻兩名唱詩班男孩。兩名受害者當年分別是12歲和13歲。佩爾在梵蒂岡主管財政與經濟,在權力結構中排位第3。他也是到目前為止被判性侵罪成立的天主教教會級別最高的神職人員。
  • 羅馬天主教如何離棄了使徒的基督教?
    西方的羅馬天主教在羅馬主教們的領導下,歷經數世紀的傳播,稱得上是遍及天下。隨著相當長時間的逼迫與仇恨的結束,以及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教會曾有一段時間享受平靜,享有特權與威望。雖然教會迅速走向世俗化,但從君士坦丁信主到宗教改革的這段時間裡,教會取得了相當輝煌的成就。
  • 教皇和他的國
    選舉教皇是秘密選舉,選舉人是紅衣主教們。上一個非紅衣主教當選教皇是600多年前的事,所以,成為紅衣主教不是正式要求,它仍是一條「非正式的正式要求」。 教皇選舉的地點是羅馬市的西斯廷教堂,這一會議的場所是封閉的和嚴格與外界隔絕的,任何媒體都被拒絕在外。
  •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區別在哪裡?
    自以後500年至馬丁路德改革為止(1500年後),天主教最興盛。當時因教皇掌權,一切學校、行政,都操在教皇手中,連國王也在他(教皇)的權下。第一位教皇是大格裡高裡Gregorgy The Great. 教皇為最高首腦,下設大主教、主教等。主教各有自己的轄區。他們說他們的地位來自彼得。大格裡高裡死於主後604年。八世紀時,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義大利中部土地送給教皇。
  • 基督教的三大派別 -- 天主教 基督新教 東正教
    天主教亦稱「公教」,公教一詞源於希臘文Catholic,意思是「普世的」、「大公的」,所以被稱為公教;因為它以羅馬為中心,所以又稱「羅馬公教」;Catholic一詞按音譯,又稱「加特力教」,有時也被稱為「舊教」,以區別於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傳入中國後,信徒們稱所信奉的神為「天主」(取自《史記·封禪書》),意為至高至上的主宰,所以被稱為「天主教」。
  • 怎麼才能當上教皇,經過這幾個步驟,你就成功了
    首先,說明下天主教的體制。天主教會內部聖職等級分三級:主教、司鐸和執事。而在行政區劃上類似世俗國家,教會首先按照國別劃分,然後將一國劃分為數個教省,一個教省下又有數個教區,教區下又劃分為數個堂區,堂區下管轄著幾個教堂。
  •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在那裡?
    事實上,在第四世紀羅馬王君士坦丁統治之前,在基督教裡絕對沒有教皇這一種位分。並且在第七世紀的初葉各教會才同意教皇作為教會中 看得見的元首。所以我們縱使按最保守的講法,在第四世紀初葉以前根本就沒有天主教,因為天主教最大的特點是有教皇,基督教乃是早在基督時代便開始存在的了。 基督教和天主教在信仰上是絕對不相同的。宗教是講究信仰的,不講信仰的不是宗教。
  • 美國迎來首位非裔紅衣主教
    格雷戈裡(Wilton Gregory)去年成為華盛頓特區第一位非裔美國大主教,創造了歷史。本周日(25日)教皇方濟各在梵蒂岡邀請格雷戈裡成為美國首位非裔紅衣主教。 根據CNN報導,格雷戈裡因在2000年初期指導天主教會度過神職人員的性侵危機而聞名。
  • 「丕平獻土」:羅馬天主教教權是什麼時候開始凌駕於王權之上的
    在 東西羅馬帝國 數百年、甚至1000多年的變幻中,教會雖然歷盡波折,卻能在人世滄桑中避開歷史時空的存廢邏輯,繼續走它有別於現世其他任何團體組織的道路。
  • 中世紀基督教與教皇國的興衰
    現在我們都知道梵蒂岡這個教皇國家,雖然教皇以梵蒂岡為中心作為整個天主教世界的精神領袖,但卻已今非昔比了,1861年義大利經過幾十年的鬥爭,終於實現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獨立,不過他們還要完成另一個任務,即反教皇,獨立的九年後,義大利便把教皇逐出了羅馬,將其勢力局限於一個足球場大的梵蒂岡之內
  • 美國首位黑人紅衣主教出現!拿著10個博士學位,戳穿川普「擺拍...
    格裡高利被任命為紅衣主教,翻開了美國黑人在世界宗教史上的新篇章。|作者:馮璐程紹銘孫唱陽在臨近73歲生日的時候,美國華盛頓特區大主教威爾頓·格裡高利收穫了來自羅馬教皇方濟各的禮物——他被任命為紅衣主教,即將成為歷史上首位穿特定紅色教袍的美國黑人。
  • 基督教、天主教與東正教的區別
    教廷、各教區的事務由教皇、樞機主教、宗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等各級神長負責管理。天主教在教堂裡舉行的宗教崇拜活動稱為「彌撒」。官方語言:拉丁文。(4)關於聖禮:天主教認為,聖事(聖禮)對於信徒的成聖、恩寵的賦予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是神人溝通的不可缺的渠道。天主教有洗禮、塗聖油、聖體(彌撒,或者聖餐)、婚禮、告解(懺悔)、聖秩(也稱神品)、終傅(葬禮)等七大聖禮。
  • 中國史上唯一信奉天主教的皇后,曾寫信向教皇求援,國亡後自殺
    文|格瓦拉同志 古代中國宗教信仰多元,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山野黎庶,篤信儒釋道三家的比比皆是,甚至連皇帝、皇后都不能脫俗。但就天主教信仰而論,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卻只吸納過1位身居至尊之位的信徒,此人,便是南明孝剛匡皇后王氏。
  • 天主教東正教分家簡史,同樣是信上帝,兩者到底有何區別?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被羅馬帝國迫害三百年的基督教迎來了大發展時期
  • 歷史上唯一一次天主教與東正教的短暫合併
    關鍵是剛剛被他滅掉的十字軍所建立的拉丁帝國雖然滅亡了,但西方天主教勢力依然對拜佔庭領土有所覬覦。於是米海爾八世開始耍出一系列外交手段,來化解西方對拜佔庭的威脅。他知道天主教世界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為了打擊拉丁人,他主動選擇東西兩大基督教的合併。他所主導下的這種所謂合併,其實就是"抹除"自己所在的東正教,承認天主教的教皇是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最高權威。
  • 紅衣主教被控性侵辭職,但不用坐牢只需要終生禱告?
    ▲美國紅衣主教西奧多·麥卡裡克。2000年從紐瓦克地區大主教被提拔為華盛頓特區大主教一年後,他被授予紅衣主教,即梵蒂岡官員中最高的職位。麥卡裡克每次晉升前,不斷有神父向教廷大使舉報,甚至直接赴梵蒂岡警告他早年的虐待行為,卻始終無濟於事,而有更少人願意追查故事的真相。只有涉及未成年人案子中的受害者站出來時,教會才開始處理針對麥卡裡克的騷擾指控。
  • 羅馬天主教不等同於大公教會
    對「天主教」概念翻譯及「公教」概念的探討,請參考:概念翻譯:改革宗天主教等;公教之外無救恩;原始的天主教:改革派天主教;我們沒有離開天主教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Reformation)‍,某種意義上來講,無非是西方
  • 紅衣主教終於在澳伏法,該來的總算來了
    該判決是在教皇弗朗西斯(Pope Francis)舉行完200名主教參加的 「保護教會未成年人」峰會幾天後宣布的。改革後的美國要求神職人員必須報告性虐事件。澳大利亞也在討論是否應該強迫神父打破他們的神聖誓言並報告兒童性虐。 在過去,天主教會的等級制度使得神職人員很難因性虐待而被起訴。以下是一些原因和真相。佩爾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