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王升向察網的投稿】
就像滿清覆滅後,總有人美化大清、宣傳「百姓無不念我大清」一樣,雖然在其存在時間裡,國民黨和蔣介石被視為血腥和貪腐的象徵,但如今卻總有人想給蔣介石招魂,有人甚至敢公然幫蔣介石塗脂抹粉,製造所謂「國民黨清廉」、「國民政府進步」之類的流言,企圖幫已經掃進歷史垃圾堆的國民黨和蔣介石洗地,認為國民政府是個像西方一樣的現代化政府,只是「命不好」,才會被「邪惡的」紅色勢力顛覆。
其實這還是某些人和組織掌握部分話語權後的結果,大家大可想想,敢喊出「You Americans are fools. You have the Atom Bomb. Why don’t you throw it on China?!」(宋美齡語,意為「你們美國佬都是傻瓜,你們有原子彈,為什麼不在中國放一顆?!」)這種話的國民黨執政者,對中國老百姓還會有多少愛,歷史上像這種無視人命的權貴,沒有不貪婪殘忍的。
隨著孫文的逝世,國民黨逐步喪失理想,蛻變為權貴們爭權奪利的角鬥場,大革命快速進軍,又讓他們自大起來,隨著「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民黨權貴們從政府中鎮壓了威脅自己最大的潛在政治對手共產黨,安穩地坐上了天下,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國民黨權貴們打開了一扇金光閃閃的大門,開始了自己逍遙快活的日子。
一.「老虎」、「蒼蠅」齊飛的國民黨
隨著大革命的失敗,國民黨迅速蛻變為一個代表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和大地主的反動政黨,在大革命失敗後的3年時間裡,大量舊軍官和舊官僚混入國民黨組織,國民黨人數從「清黨」後的15萬飆升至63萬上,平均兩年就翻一番,由於這些人大量混跡國民黨組織,有人戲稱「軍隊北伐、官僚南伐」。
據易勞逸(美國著名漢學家,代表作《流產的革命: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調查的資料,1931-1937年,國民政府監察院抓出的貪腐案件總共涉及近7萬人(其中很多人同時涉及多起貪腐案件),而這其中只有268人被判罪,13人被罷官,41人受到很輕的處罰。
根據歷史資料證實,蔣介石早就知道這類腐敗問題,但他並未採取任何努力改變現狀,反而推波助瀾。
由於嚴重的貪腐,國民黨內形成了以「力行社」(俗稱「藍衣社」)為代表的少壯派,這些人認為國民黨已經「脫離群眾,為人民憤恨,不再是革命組織」,因此他們決定效仿希特勒和墨索裡尼,採取特務高壓的方式對國民党進行「整肅」,不過,他們最終失敗了,因為蔣介石只是把他們當做向權貴施壓、爭取權力的工具而已,並不打算清算腐敗,況且,特務高壓,本就是不能持續的。
在國民黨日復一日的內部傾軋和權力爭鬥中,腐敗被越發放任,完全成為一樁合理且合法的買賣,在公開進行著。那時,既有宋孔家族這種「大老虎」,也有莫與碩(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的廣州「接收大員」,在廣州無法無天,為了斂財,甚至敢私賣武器給自己的敵人——共產黨東江縱隊)這種「小蒼蠅」。
以至於一些地方老百姓給國民黨用方言諧音起了個綽號,叫「刮民黨」;給蔣介石也用方言諧音起了個綽號,叫「蔣該死」
二.四大家族的「生意」
作為國民黨權貴的代表,四大家族可謂是把「貪腐」做到了極致。
1.宋家
宋家有多黑呢?這麼說吧,抗戰時期,當時中國得到美國的租借法令援助,得到大批的物資和資金支持,美國的想法,是讓中國的抗日戰爭牽制日本的軍事力量。其中以大筆借款,是美國明確告訴中國,要用來購買美國飛機的,而當時的重慶國民政府東拼西湊,也搞了一筆錢買飛機,兩筆錢合作一筆,就是「購機經費」,這筆錢有多少呢?後人推算,大約可以購買1300架飛機,宋美齡拿到了這筆錢前往美國去買飛機,結果只買回來300多架,當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看到這個數字時,驚得眼睛都要掉出來,他跑去問宋美齡,暗示道:不是說有1300多架嗎?其他的1000架飛機呢?這數字差太多了!
當然,周至柔是很精的人,他說的很委婉,語氣帶了些許怯懦和懇求,然而,當宋美齡聽到周至柔這麼說後,也不說話,直接用眼睛一橫周至柔,周至柔瞬間明白了意思,也不敢廢話,就悻悻回去了。
眼神和氣、風度翩翩的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
後來,根據美國情報機構調查的結果,這筆錢除了少量用於購買飛機,其他大部分(恐怕有7成以上)被存入了宋氏家族在美國設立的私人帳戶,考慮到當時抗戰時中國被日本空軍壓著打的悲慘經歷,飛機是巨大的戰略資源:抗戰時期,當中日爆發激烈空戰時,國民黨有大約600架的飛機,但是除去沒有作戰能力的各類教練機、運輸機(含淘汰的戰鬥機、轟炸機),以及老舊不堪和質量不過關(多為義大利貨)的機型外,真正具備作戰能力的飛機(含偵察機),國軍空軍實際是僅有可以作戰的飛機91架,兩相對比,這1300架飛機如果能買回來,對抗戰會是多麼大的助力……
也就是說,宋美齡連中華民族救命用的錢給敢私吞,她可真是民國楷模!
每次筆者想起國民黨空軍軍人高志航、劉粹剛、樂以琴、李桂丹血灑抗戰戰場上的故事,同時聯想到宋美齡私吞購機公款的事情,心裡就會油然升起巨大的悲涼。
後來由於購機事件貪腐太大、社會影響過於惡劣,蔣介石下令嚴查,調查結果,蔣介石授意下,舉報人被指控「誣陷」;了15年,徹查貪腐的南京城防司令楊傑,被蔣介石槍斃了他的左右手以示警告。最終,正義不得伸張,這件事徹底寒了楊傑的心,從此楊傑和蔣介石開始走向陌路,1949年由於傾向於起義,楊傑被蔣介石槍斃。
楊傑:早知你老蔣是這檔子貨,當初老子就不該跟著你!
更神的是,為了防止後面軍購款貪汙的事情暴露,南昌機場「離奇」地「失火」,很多飛機都遭到了毀壞,空軍欲哭無淚,而宋家卻高興地跳腳。
也難怪後來美國人質疑美國支持南京國民政府的政策時說:
【「我們一直在支持一群貪婪的罪犯!」。】
美國總統杜魯門也恨恨地說:
【「他們從我們援助的數十億美金中偷了7.5億,他們就這樣把錢偷走,然後投資在聖保羅,有些甚至是我們的正腳底下——紐約那的房地產!」】
後來美國作家米爾斯海默拜訪杜魯門時,杜魯門還怒火猶在:
【「They're thieves, every damn one of them!」(他們都是賊,他X的一個一個都是!)】
這筆錢誰也不清楚具體數字有多少,但是肯定很大無疑,因為蔣介石死後,宋美齡遠走美國,雖然幾乎沒什麼收入,卻花錢如流水,過著養尊處優的糜爛生活,即便宋美齡死了,還有一筆巨大的剩餘。
我們可以大致算筆帳。
1941年初利用美國貸款復購買戰機時,P40活塞式戰機(綽號「戰斧」式戰機,美國寇蒂斯公司研製生產)一架價格是40000美刀,年代一架P—51型活塞式戰鬥機(綽號「野馬」式戰機,一架價格是50000美刀,我們就以這兩種來計算,那麼被宋美齡黑掉的錢,大約是4000萬-5000萬美刀,我們要知道,40年代1美元的購買力是很可觀的:40年代按照「布雷頓森林體系」,35美刀對應一盎司黃金,當時宋美齡在購買飛機時黑掉的4000萬-5000萬美刀就相當於約30-40噸黃金,換算成今天的人民幣,就是80-100億元人民幣。
光買個飛機,都能剜下這麼多肥肉,光這一件事,我們就可以想像「四大家族」黑到了什麼地步!
當然,如果杜魯門所說的「偷了7.5億」屬實,那麼被國民黨權貴黑掉的錢,恐怕要相當於今天的上千億人民幣了。考慮到當時的人民生活條件和國家的經濟總量,這些人真的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了。
事情還沒完。
後來國民黨敗退臺灣後,1951年,痛定思痛的國民黨,開始大規模擴建空軍,鞏固其對臺灣的軍事統治,要擴建空軍,首先要錢,可是錢哪來呢?蔣介石想起來,1949年年初,內外交困的他第三次「下野」,為了集聚未來東山再起的資本,蔣介石將國民黨軍購公款合計1000萬美元轉入毛邦初和俞國華(蔣介石親信,當時在美國負責打理四大家族在美國資產)在美國的戶頭名下,這種行為其實是蔣介石在用私吞公款的辦法去給自己布置後路,同時也對李宗仁「釜底抽薪」,可他哪裡知道就是他這個外甥(毛邦初是蔣介石原配毛福梅的親侄兒,蔣介石的親外甥,蔣經國的親表哥),居然膽大包天,私吞了這筆公款,因為分贓不均,還和蔣介石以及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就是前面提到的周至柔)發生了一場「狗咬狗」的醜聞,差點把宋美齡40年代私吞購機公款的事情也扯出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毛邦初案」。
案件的結果是毛邦初和蔣介石達成和解,毛去職、退還部分公款、不再對外聲張,而蔣介石不再追究毛邦初,沒有退回的部分公款,就視為毛邦初的「封口費」。事後,毛邦初定居美國洛杉磯,低調過日子。
畢竟,銀子燙手啊!
毛邦初:我不就拿個錢嘛,那筆錢還不是你老蔣自己想私吞?我有錯嗎?
不過,周至柔雖然指責毛邦初貪腐,他自己也好不到哪去。國民黨敗退臺灣後,1964年1月21日,在臺灣新竹湖口軍事基地,國民黨裝甲兵副司令趙志華少將,指責國民黨裡出了「壞人」,為了「保護蔣總統」,他要「清君側」,帶領手下發動兵變,他還指稱,高層人員如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自家狼狗一天的夥食費比一個連還多」,這就是臺灣國民黨時代著名的歷史事件「湖口兵變」。
「湖口兵變」的結局,是兵變失敗、趙志華被逮捕判刑,趙志華的上司、蔣介石次子蔣緯國(有說是養子,有說是私生子)被蔣介石剝奪兵權、打入冷宮。但是社會很快就將輿論焦點放在周至柔身上,大家都在問:「周至柔家的狼狗,是不是夥食比一個連還多」,在這場輿論風波中,周至柔低調應對,然而,事後調查證實,周至柔家的狼狗「一天夥食費比一個連還多」,這件事是屬實的。
人們心裡都在問:「這樣的政府,跟著它作甚?」
趙志華:權貴無道,主上蒙塵,人不如狗,老子要帶兵靖難!
另外插一句話,近期臺灣蔡英文不停地清算國民黨「不當黨產」,實際上指的就是國民黨歷史上有很多來歷不明的「產業」,這些給了民進黨當局以口實,雖然主觀上民進黨是想把這些「產業」從國民黨嘴裡摳出來然後自己吃下去,但是能查出這麼多「不當黨產」,國民黨還沒嘴犟,也間接說明國民黨到底有多少黑幕。
舉個例子,前幾天蔡英文查封的臺灣「中華婦聯會」就是宋美齡建立的婦女組織,其主要成員也是國民黨在職或者退休的高層人員太太,幾乎在成立時起,就和國民黨組織平起平坐,絕不是什麼所謂的「國民黨附屬組織」,結合前面宋美齡的「發家史」以及國民黨高層的腐敗史,大家大可思考這個「中華婦聯會」到底是不是真的像國民黨說的「毫無問題」或者「完全無辜」。
2.孔家
抗戰時期,國民黨被人嘲諷「前方吃緊,後方緊吃」,而在這其中,孔家壟斷了國民黨抗戰時期的物資、財力調撥,其腐敗也是有目共睹。據1939年軍統重慶特區負責人報告,他們秘密查獲的貪汙不法人員包括交通部長張嘉、重慶衛戍司令劉峙、二十九集團軍司令王纘緒、第二十四軍軍長兼西康省主席劉文輝等,而事後,這些人統統得到了蔣介石的包庇,甚至今天,還有果粉幫劉文輝等人洗地,說劉文輝「政府比學校好,縣長就地槍斃」,是「鐵腕反腐」,筆者就奇怪,劉文輝自己就是個大貪官,他反什麼腐?
再回到孔家。
抗戰時,國民黨內以權謀私問題簡直到了失控的地步,就連蔣介石自己都說:
【「在一般社會,方苦物價之高昂,我黨政軍人員乃日食萬錢,無稍顧惜。」】
孔家在抗戰時出過很多奇葩事,以下試舉幾例:
其一,以權謀私,投機倒把。孔祥熙35歲那年在山西省創辦裕華銀行,註冊資本200餘萬,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總行後遷至天津,彼時還是袁世凱統治時代,作為晉商公子哥的孔祥熙,還未真正出名。裕華銀行崛起,還是在孔祥熙擔任國民政府經濟部長的時候。1937年,裕華銀行被遷到重慶,孔祥熙利用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大搞以權謀私,裕華銀行資本擴充好幾倍,暴增至2000多萬,孔祥熙還在國民政府中央銀行開設專門面對裕華銀行的帳戶,可以透支3000萬元,利用自己的權力,裕華銀行瘋狂擴張,甚至孔祥熙公然利用政府的公權力給裕華銀行牟利,如用政府的運力運輸裕華銀行的黃金,大搞黃金投機,以至於抗戰時期的金價,是孔祥熙的裕華銀行在操縱的;不僅如此,孔祥熙還夥同宋家,大肆操縱政府公債,宋子良(宋子文胞弟)等人和孔祥熙故意放出風聲,說政府打算整理公債,要用一種新公債替換老公債,並對老公債停止付息,結果導致社會上發生公債恐慌性拋售、價格猛跌的事情,宋孔兩家趁機大肆收購,然後放出話,說這個消息不屬實,結果公債價格回升,兩家掙得盆滿缽滿。
其二,巧立名目,公款流失。當時國內人民和海外華僑捐資捐物,支援國內抗戰,這筆錢大部分被國民政府經濟部接收,經濟部長孔祥熙則趁機在無準備金的情況下大肆印鈔,結果導致鈔票瘋狂貶值,孔祥熙自己卻把那些捐款和外匯揣進了自己的腰包。
國民政府法治不健全,這就導致公私款項很難界定,由於作為經濟部長的孔祥熙還兼任行政院長,於是他經常幹那種讓人無語的「經濟部孔部長撥給行政院孔院長公費XX元」的事情,這還不算,孔家的所有花銷,一概由政府公款報銷,連廁所手紙都不例外,孔祥熙簡直把國民政府當作了他的「搖錢樹」!抗戰後期,由於孔家的貪汙腐化,國民黨內有些人企圖推倒孔祥熙,跑到蔣介石那裡告狀,要嚴查孔家,孔祥熙憤怒地說道:「他們大概是發瘋了,要來查我的帳!?」
其三,「蔭庇子孫,光耀萬代」。抗戰後期,蔣介石對孔祥熙嫌惡日增,他徹查了孔祥熙貪贓枉法的事情,但是蔣介石屁股下也不乾淨,孔祥熙作為經濟部長,握著這些人的罪證,因此蔣介石也不敢造次,只敢對他停職處理,既不敢清算孔家,也不敢追回贓款。抗戰勝利後,他利用自己的財力和影響力,只是自己兒子孔令侃創立揚子公司和長江公司,孔令偉創立嘉陵公司,主營美國貨進口,在這個背景下相繼爆發1946年長江公司糧食案、1948年揚子公司囤積案,在這些案件中,孔祥熙威脅蔣介石「要公布其美國銀行存款」,導致調查不了了之。
3.陳家
陳立夫和陳果夫並不是愛財的人,但這絕不是說這兩人清廉到哪去,他們有點類似歷史上北洋政府的段祺瑞,他們不是不愛財,只是愛權勝過愛財,更喜歡攬權。
但陳家也有牽涉進貪腐案件的事情,以下試舉一例。
還是前面購買飛機的案件,國民黨南京城防司令楊傑企圖徹查,東查西查,就查到了宋家頭上,結果宋家就夥同陳家一起陷害楊傑,指控他在南京城防建造中「以權謀私」。
事後,楊傑被蔣介石嫌惡,逐漸失勢,而宋家地位依然鞏固,至於陳家得到了什麼不清楚,但是絕不可能沒好處。
4.蔣家
我們也許會奇怪,蔣介石難道不管管這群「兔崽子」嗎?
實際上是,蔣介石自己也「玩」得很開心。
按照當時南京國民政府頒布《文官官等官俸表》(1933年)規定的正式工資,蔣介石一個月有工資800銀元,而且不承認兼職雙份工資,如果兼職,只能拿其中一份工資。也沒有別的補助,所有補助只是出差補助,按照規定:凡因公出差,車馬費都能報銷,吃飯和住宿等開銷則有固定標準,按天算錢,按照表中規定,蔣介石屬於最高級別的「特任官」,按照「特任官」標準,一個月車馬費是18銀元。如果換算成今天的數字,蔣介石一個月的合法工資,大約相當於今天5萬元人民幣。
不過這都是表象。
雖然規定不能兼職拿幾份工資,但是這條規定從來就沒有被蔣介石堅守過。
蔣介石兼任了很多個職務,每個職務都有一份工資入帳,不僅如此,抗戰開始後,雖然每份工作沒有「補助」,卻設了很多「津貼」,而每份「津貼」,一般都是工資的5倍以上,也就是說,其實津貼才是「大頭」。
但你要以為到幾千塊錢的津貼就結束,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國民黨腐敗的重要支撐是「小金庫」,蔣介石也屢次批判了「小金庫」的行為,然而他自己也在背地裡就搞了很多「小金庫」。
按照當時國民政府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蔣的侍從副官居亦僑披露:
【「蔣介石任軍事委員長時,在財政預算中有一筆特別費用,不列入正常開支項目,可以憑蔣介石親批手條支付。」】
查中央銀行檔案,可知這筆費用的具體數額是3萬元。經手辦理該款項者,乃是孔祥熙。
至於這三萬塊錢幹什麼嘛,你懂的!
再舉一例。
南京著名的「美齡宮」,很多果粉都將其稱為「蔣介石的愛情見證」,經常去那「聖地巡遊」,不過,歷史上美齡宮有一段不怎麼幹淨的歷史。
1931年,宋美齡看中了南京中山陵區小紅山外的風景,要求蔣介石在這裡給她造個別墅,於是,蔣介石迅速致電國民黨南京市長魏道明(後歷任國民黨「臺灣省主席」和「外交部長」):「擬在陵園小紅山建築別墅」,很快獲得南京市政府同意。因為蔣介石時任國民政府主席,該別墅正式名稱是「小紅山主席官邸」(美齡宮是後人起的)。
小紅山主席官邸(美齡宮)俯瞰圖
小紅山官邸開建後,第一年工程順利,但隨著日本人入侵上海(1932年一·二八事變),國內的反對開始出現, 1932年6月,南京《民生報》突然刊發報導,稱小紅山主席官邸需要100萬元,為籌措經費,現在由財政部每月撥款3萬元。在日本人入侵的節骨眼上,蔣介石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但他也不管許多,繼續推進。
然而,隨著國民黨著名清官石瑛1932年擔任南京市長,工程再次遭到質疑,石瑛給蔣介石1932年9月去電主張:「已付款的部分的就繼續建設,未付款的部分的暫時停工」,節約政府經費。
看到石瑛主持的市政府不願繼續花冤枉錢,蔣介石直接從軍需署劃撥(其實可以說是挪用)1萬元用作建築經費,繼續開工。
建造過程中,宋美齡還對裝潢等問題提出很多苛刻要求,結果後面經費嚴重超支,連國民黨中央政務委員會都不肯全部報銷,吵到最後,準予報銷的總額是31.65萬元,還剩下4萬多元支出沒有著落,結果這筆錢中3萬元是蔣介石從總參謀部報銷(其實可以說是公款私用),剩下的錢,待到 「刺兒頭」石瑛降職湖北擔任建設廳長前後才最終結清。
石瑛(1879年-1943年12月4日),湖北陽新人,曾參加孫文建立的同盟會,老國民黨人,以清廉、能幹著稱,但是在那個時代,石瑛這種人在國民黨裡註定會以悲劇收場,1937年春,因為不滿汪精衛對日本卑躬屈膝「有辱國格」,石瑛自請辭職,1943年冬病逝於重慶,去世時家人甚至無錢收斂遺體,由他人資助安葬,抗戰勝利後歸葬湖北武漢。
三.蔣公的「禮物」
國民黨時期缺乏法治建設,更缺乏制度反腐的努力,同時,蔣介石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對腐敗聽之任之甚至推波助瀾,這就造成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小圈子」、「小山頭」問題極為嚴重,裙帶關係、人情網、「裸官」、「世襲官」等今天被反覆強調的問題,那時候在國民黨內其實就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
當然,有內鬥,就有勝家和敗家,國民黨內有很多人因為內鬥而失勢,這些人,也都得到了蔣介石的「妥善照顧」,以免他們知道太多秘密而反咬一口。
其中比較著名的例子,如大陸時期的唐生智、陳濟棠、許崇智等,去臺灣後的閻錫山、白崇禧、李宗仁等,他們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顧」,一般會有個「顧問」或者「委員」的虛銜,光拿錢不幹事。
當然,要是有人不識相,那也就別怪國民黨特務不客氣了。
那些敢公開質疑國民黨權貴道德品質的人,國民黨特務已經幫他們入土為安了
而像楊虎城被殺、張國燾貧病交加死在加拿大,並不是普遍案例:楊虎城因為西安事變差點打死蔣介石,被蔣介石記了仇,所以後來被殘忍殺害,而張國燾,則是因為蔣介石從來沒有把他視為國民黨裡的人(張國燾是叛變過去的),所以也就不管他死活。
就算是張學良這種曾經對他反戈相向的人,蔣介石雖然記了仇,軟禁了他幾乎一輩子,卻也保證了張學良後來在臺灣的優渥生活,否則年輕時代就百病纏身的張學良絕對活不到100多歲。
因為蔣介石哪怕是要「做個樣子」,這也是必須做的,他要體現出他「禍不及妻孥」的政治鬥爭「原則」和他本人的「博大胸襟」,當然,更重要的還是把這些人當做肥豬養起來,才能防止他們日後再次幹涉政治,和朱明圈養王公貴胄的政策是一個道理。
和深諳帝王之道的封建君主一樣,蔣介石經常會以有選擇的反腐來收買人心,如果調查的人無關緊要,他就「大方地」把那些人拋出去當替死鬼,要是調查牽扯到他自己或者他的親信亦或者四大家族等權貴,只需一個電話,就能讓調查進行不下去(蔣介石幹過很多次這種事,如1948年蔣經國調查孔家揚子公司時就是如此)。
中央如此,地方也就不遑多讓。
國民黨地方的軍政人員,吃拿卡扣樣樣不少。
國民黨的「名將」張靈甫,在重慶期間,花錢買別墅,其生活之奢華,讓軍費少到被迫自己開食品廠養軍隊的王耀武都吃驚不已。
不同於今日很多洗地文宣傳的張靈甫的「優秀」,當年張靈甫不止一次被人評價「此人無德,不可重用」,包括但不限於國民黨高層的陳誠等人。
陳誠:我不要臉啊?!
國民黨高級將領董其武將軍(1949年跟隨傅作義戰場起義)晚年回憶:
【「在陸大受訓,將領班的將領按規定每人可以帶一個參謀,但是我們班裡的張靈甫(就是後來所謂王牌軍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在孟良崮被解放軍打死的那個張靈甫),卻帶了兩個參謀去上學。他每天只上一節課,其餘的課讓參謀替他去上。他花了七百萬元在重慶近郊買了一處洋樓,每天在那裡養尊處優,吃喝嫖賭。一個星期天,他請我去他那裡。我到了一看,富麗堂皇,光彩耀目,簡直象一座王宮。又是舞廳,又是餐廳,看得我眼花繚亂。我這個在塞外前線,吃土豆睡土炕的將領實在坐不住,我忙向主人佯稱有事告辭了。這樣的將領怎麼能抗日,怎麼不失掉民心軍心?這樣的政府怎麼不招來國難,怎麼能不亡國?」】
董其武,抗戰時期戎裝照
這麼一個戰爭期間逃學、吃喝嫖賭,還揮金如土的傢伙,會是果粉眼中的「好男人、好丈夫」、蔣介石心中的「忠臣」和國民黨人眼中的「清官」?
說到「好男人」,張靈甫早年之所以進監獄,就是因為一些捕風捉影的流言,張靈甫就無端懷疑她「與人通姦」,回家一槍打死了她,就這,還是好男人?
國民黨軍高級軍官安春山(1949年跟隨傅作義戰場起義),1948年已經看到內戰國民黨軍正在面臨失敗的未來,他在「各軍事長官通氣會」上很光棍地說:
【「我們和tg軍自然是有區別的。區別在什麼地方?照我看,主要有三點:首先,我們進到城裡,就出不來;tg軍進城出城,滿身輕鬆。我們的軍人,進到城裡,就和商人、士紳、學人打成一片,娶妻的、納小的、應酬的,骨頭很快送下去,哪裡出的來?反觀tg軍,進城找工人,出城找鄉民,越是底層人士,越交往,自己也越剛健。這就是差別。再一個,我們越打越少,tg軍越打越多。我們給闊老爺闊太太們保家護院,又徵召窮家子參軍,召一個跑兩個,勉強拉來,人在心不在;tg軍替泥腿子打富人,再讓泥腿子入伍護食,自然旗杆一立,八方來投,打掉一個召來兩個,殺不盡,斬不完。就這兩條,這「戡亂」要勝利,也難!」】
安春山敢說這種話,背後也需要非凡的勇氣
一邊是權貴們醉生夢死,一邊是老百姓活在水深火熱的地獄裡。
蔣介石熟讀曾國藩的傳記,並以「曾國藩學生」自詡,他最喜歡的書之一,就是《曾胡治兵錄》,他將這本書完全讀透、融會貫通,他認為,軍隊要保持戰鬥力,那就必須容忍他們的一些不良之處,如欺壓民眾、騷擾婦女、甚至燒殺劫掠,所以,國民黨軍也幾乎復刻了當年的曾國藩「湘軍」和李鴻章「淮軍」:不但頑固堅持了湘淮軍「結硬寨、打呆仗」的戰略戰術,也遺傳了湘淮軍的一切不良習氣,最後也幾乎是和湘淮軍一樣喪失戰鬥力並最終土崩瓦解。
如同湘軍攻陷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江蘇南京),曾國藩放任湘軍屠城劫掠一樣,而國民黨軍在抗戰時期的河南,也是「走到哪搶到哪」,以至於河南人民至今還流傳著「水旱蝗湯」的記憶。
所謂「水旱蝗湯」,指的是抗戰時代國民黨統治河南時的四個重大災難。
所謂「水」,指的是1938年的「花園口決堤事件」:為了抵擋日軍西進,國民黨商震部奉蔣介石命令扒開花園口大堤,結果導致整個河南東部、安徽北部和江蘇北部部被洶湧的黃河淹沒,釀成重大人員財產損失,如今,河南花園口決堤和重慶隧道慘案、長沙文夕大火併稱抗戰時期「三大慘案」;
所謂「旱」,指的是1942年河南省爆發全省性的旱災,千百萬老百姓背井離鄉,而國民黨政府在這場天災中毫無憐憫之心,為了防止災民進入其他地區,他們甚至出動軍隊屠殺老百姓;
所謂「蝗」,指的是旱災過後,蝗蟲孵化所需的「先溼後幹」條件具備,於是蝗蟲集中孵化、蝗災爆發,這場持續蝗災和前面的旱災,共同構成40年代初河南地區的大饑荒;
而所謂「湯」,指的是國民黨軍31集團軍(湯恩伯部),這個部隊在駐防河南期間,把老百姓禍害苦了,走到哪搶到哪,而且喜歡用槍逼著老百姓交錢交糧食、送苦力,真到了戰場上就稀裡譁啦,1944年底,當日本法西斯已經快油盡燈枯的時候,湯恩伯還能以幾倍於日軍的兵力被日軍打得丟盔卸甲、喪城失地,因此河南老百姓將不會打仗、光會禍害老百姓的湯恩伯和他的部隊,稱為河南的「湯災」。
正是因為「水旱蝗湯」的痛苦記憶,河南人民對國民黨可以說幾乎恨得「牙根痒痒」。
順帶一提,湯恩伯雖然治兵無方、作戰無能,且貪汙腐化、人見人厭,但是因為他是蔣介石的親信,所以在蔣介石的卵翼下,一直官運亨通,直到50年代死於癌症。
湯恩伯也不是個例,實際上,國民黨在全國範圍內幾乎都是如此:新疆人民將國民黨新疆軍政大員盛世才稱為「十年執政、十萬人頭」;臺灣人民將國民黨在臺灣的軍事獨裁統治評價為「狗去豬來」(走了個日本的「狗」,來了個國民黨的「豬」);河南人民將國民黨中原軍政大員劉峙戲稱為「肥豬將軍」(暗指劉峙像豬一樣愚蠢且貪婪);東北人民將抗戰後接收東北的國民黨中央軍稱為「遭殃軍」,還編了個順口溜:
【「想中央,盼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
能得到全國所有地區老百姓的一致怨恨,國民黨也真是夠牛的。
國民黨大員們都清楚,自己的這些個財富都是哪來的
反正這些財產的主人早都被「三民主義」了
隨著戰爭的進一步進行,國民黨腐化墮落越發嚴重,國民黨的支持者越來越少,敵人卻越來越多,國民黨最終被人民厭棄。
蔣介石以封建君主為學習榜樣,無時無刻不在模仿封建社會的那套君臣關係,而國民黨早在北伐時期,其快速吸收和過快擴張的規模以及極速吸收舊政權人員而不加改造甚至順其自然的策略,就註定了這種雜合的組織將充滿利益糾紛和內鬥,腐敗是無法克服的痼疾。這種情況,在二三十年代國民黨政權新建的時候還勉強能夠保證政權的存在,一旦時間推移,隨著國民黨利益集團的形成和固化,以及領導層的肆意放任,國民黨政權最終陷入「潰爛式腐敗」。
雖然蔣介石企圖建立一個永遠延續的封建王朝,可是國民黨只是把國家和中國人民當做自己宰割的牛羊,關注的也只有眼下的利益,撈一把就跑。
這個搞法,就算沒有在內戰中落敗,國民黨政權很快也要滅亡。
我來看看前線的位置啊,咦?怎麼打到我的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