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劉寄奴是菊科植物奇蒿的乾燥地上部分。中醫認為劉寄奴有散瘀止痛,破血通經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劉寄奴草,金寄奴,六月雪,千粒米、九牛草,南劉寄奴。
來源產地
劉寄奴,始載於《新修本草》,傳說此藥為南朝劉宋劉裕所發現,劉裕小名寄奴,故稱其為劉寄奴。為菊科多年草本植物奇蒿的乾燥地上部分。主產於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等地
採收炮製:
7~9月開花時節,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泥土,曬乾即得〔炮製時,揀淨雜質,下半段稍浸,上半段淋水,待潤軟後,切段,曬乾,篩去灰屑。
性狀性味
商品分北劉寄奴、南劉寄奴兩種,南劉寄奴以子穗色黃如小米、且密生、吐綠無黴、不發黑、身幹、梗紅者佳。
辛、苦,溫。歸心、肝、脾經。
功效
散瘀止痛,破血通經,消食化積。治經閉症瘕,胸腹脹痛,產後血瘀,跌打損傷,金瘡出血,癰毒焮腫。
應用
1.跌打損傷,腫痛出血
本品能散瘀療傷,止血止痛。用治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可單用研末以酒調服;亦可配伍骨碎補、延胡索同用,如《千金方》用上三味細切煎服,用治被打傷破,腹中有瘀血;用治創傷出血,可單用鮮品搗爛外敷,或幹品研末摻裹;亦可配茜草、五倍子等同用,如《傷科補要》止血黑絨絮。
2.血瘀經閉,產後瘀痛
本品辛散苦洩,能破血通經。用治血滯經閉,可與當歸、川芍、赤芍、紅花等活血調經之品同用;尤多用於產後瘀阻之症,如《聖濟總錄》劉寄奴湯,以之配甘草,二味等分,每用五錢,水、酒煎服,用治產後百病。
3.食積腹痛,赤白痢疾
本品有俏積化滯之功,其花穗作用更強,用治暑溼食積,脘腹脹痛,可單用煎服;若用其花穗研末,開水衝服,其效更佳;亦可配伍山楂、麥芽、雞內金等消導藥同用。用治赤白痢疾,可配伍烏梅、乾薑同用,等分煎服。赤痢重用烏梅,白痢則乾薑加量;亦可單用劉寄奴草煎汁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