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記一味中藥——蒲公英

2020-12-16 岐黃之後

蒲公英是一味常用中藥,其藥用價值早已載入各種醫書。它全草入藥,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賽醇、蒲公英苦素、咖啡酸、膽鹼、菊糖等成分。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利尿通淋。

一、現代藥理作用

1.保肝利膽

蒲公英水煎液可提高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降酶保肝,也可促進膽汁排洩達到利膽作用。

2.抗炎

蒲公英抗炎作用體現在可作為乳腺微血管內皮細胞的抗炎靶點,以及對中樞神經系統、結腸組織都有抗炎效果。

3.抗菌

蒲公英抗菌譜廣泛,除了對各種細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外,對病毒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4.抗疲勞

蒲公英抗疲勞機制為促進機體對乳酸的清除能力,促進肝糖原的儲備,通過增加能量物質的儲備,為機體提供更多的能量,從而發揮抗疲勞作用。

5.抗腫瘤、抗突變

研究發現蒲公英對乳腺癌細胞及骨髓淋巴細胞的增殖的影響,顯示其具有抗腫瘤活性。其對肝癌細胞,胃癌細胞都有一定的抑制和抗突變作用。

6.抗輻射、抗氧化

蒲公英具有抗輻射作用,建議最好在暴露於輻射前

使用,而不是輻射後使用。另外,其可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活性。

7.降血糖

蒲公英對抗氧化作用是其降血糖機制之一,另外,其可增強胰島分泌活性達到降血糖作用。

8.促進胃腸功能

其具有促進胃腸動力活性有效部位,如胃腸道平滑肌的M受體。

9.增強免疫力

蒲公英及其多糖提取物具有上調免疫功能低下機體的作用。

二、應用

1.治療呼吸系統感染

2.治療皮膚病

3.治療胃腸道疾病

4.治療糖尿病

5治療婦科疾病

如回乳、更年期症候群、乳腺炎、乳腺癌、不孕症等。

6.其他的如化膿性中耳炎、丹毒、女性淋症等。

三、用藥注意事項

1.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2.用量過大,偶見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腹瀉。

3.蒲公英治療各種感染,這些感染要屬於熱證,不會有不良反應,如果這些感染屬於陰寒證,無熱象,則會有不良反應,所以不能將蒲公英簡單的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濫用!

相關焦點

  • 中藥蒲公英—治腎的「著力」之處
    蒲公英,一味治腎常用中藥,歸屬於清熱解毒藥;其所含主要成分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芹菜素、葡萄糖甙、芸香甙、菊澱粉、多糖及樹脂等多種健康營養物質;現如今,蒲公英的應用挺多,有與綠豆等一起用做美容的,也有發現蒲公英的多糖部分能活化巨噬細胞——用做輔助抗癌治療;那麼,在治腎中
  • 每日一味中藥--澤漆
    每日空心以溫酒調下一茶匙。以愈為度。(《聖惠方》) ⑨治癬瘡有蟲:貓兒眼睛草,曬乾為末,香油調搽。亳州鑫綠療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為您每日推薦最新的醫藥資訊,歡迎持續關注!!!公司地址:億都南側仙茅路邦泰醫藥公司四樓Tel:0558-5656098
  • 每日一味中藥:使君子
    中藥使君子是使君子科落葉藤本狀灌木植物使君子的成熟果實。中醫認為使君子有殺蟲、消積、健脾的功效與作用別名:留求子、史君子、五稜子、索子果、冬均子、病柑子、君子仁、冬君子、病疳子。來源產地:中藥使君子為使君子科落葉藤本狀灌木植物使君子的成熟果實。分布於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採收炮製9~10月果皮變紫黑時採收,曬乾或烘乾。藥材以個大、顆粒飽滿,種仁色黃,味香甜而帶油性者為佳。
  • 每日一味中藥--五倍子
    【名稱】五倍子【拼音名】Wǔ Bèi Zǐ【別名】文蛤、百蟲倉(《開寶本草》),木附子(《現代實用中藥②《日華子本草》:"治中藥毒,消酒毒。" ③《開寶本草》:"療齒宣疳蠿,肺臟風毒流溢皮膚作風溼瘡,瘙癢膿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兒面鼻疳瘡。" ④《本草圖經》:"生律液。" ⑤《本草衍義》:"口瘡,以末摻之。" ⑥《本草衍義補遺》:"菩收頑痰,解諸熱病。" ⑦《本草葷筌》:"煎湯洗眼目,消亦目止疼,專為收斂之劑。"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每日一味中藥--遠志
    (《古今錄驗》定志小丸) ②治神經衰弱,健忘心悸,多夢失眠:遠志(研粉),每服一錢,每日二次,米湯衝服。(《陝西中草藥》) ③治久心痛:遠志(去心)、菖蒲(細切)各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聖濟總錄》遠志湯) ④治癰疽、發背、癤毒,惡候浸大,不問虛實寒熱:遠志(湯洗去泥,捶去心)為末,酒一盞,調末三錢,遲頃,澄清飲之,以滓敷病處。
  • 每天學一味中藥,佛手!
    水煎服,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彙編》)③治肝胃氣痛:鮮佛手12~15克,開水衝泡,代茶飲。或佛手、延胡索各6克,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④治臌脹發腫:佛手120克,人中白90克。共為末。空腹白湯下。(《嶺南採藥錄》)⑤治溼痰咳嗽:佛手、姜半夏各6克,砂糖等分。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 【藥學習】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0096-藥墨
    2014年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0096-藥墨(八寶藥墨)
  • 每日一味中藥--白薇
    ⑦《現代實用中藥》:"治卒中患者之四肢浮腫,又用於急性熱病中末期之灼熱及衰弱病之消耗熱,肺結核之骨蒸潮熱等,有清涼性滋養之效;又用於小溲亦澀,肺熱咳嗽等證。" ⑧《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清肺熱。(《河北中藥手冊》) ②治肺結核潮熱:白薇三錢,葎草果實三錢,地骨皮四錢,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藥》) ③治尿道感染:白薇五錢,車前草一兩,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藥》) ④治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彈子大。以飲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熱者倍白薇,煩喘者加柏實一分。
  • 每周一味中藥| 甘草
    八珍袋泡茶含甘草等多種中草藥經典配伍常飲八珍茶,養出健康美 ↓ ↓ ↓每周一味中藥| 葛根每周一味中藥|茯苓每周一味中藥| 川芎[ chuān xiōng  ]每周一味中藥| 當歸每周一味中藥| 白朮[ bái zhú ]每周一味中藥| 黨參
  • 每日一味中藥--香附
    上二昧研勻,以蒲公英二兩,煎酒去渣,以酒調藥。熱敷患處。(《醫學心悟》香附餅) ⒄治耳卒聾閉:香附子(瓦炒)研末,蘿蔔子煎湯,早夜各服二錢,忌鐵器。(《衛生易簡方》) ⒅治聤耳出汁:香附末,以綿杖送入。(《經驗良方》) ⒆治四時瘟疫、傷寒:陳皮(不去白)二兩,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蘇葉各四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
  • 每日一味中藥:金蓮花
    (《河北中藥手冊》)金蓮花②治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結膜炎,急性淋巴管炎:金蓮花、菊花各三錢,生甘草一錢。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金蓮花典籍記載①《山海草函》:治疔瘡大毒,諸風。②《綱目拾遺》:治口瘡,喉腫,浮熱牙宣,耳疼,目痛,明目,解嵐瘴。
  • 每日一味中藥--敗醬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2~4兩)。外用:搗敷。亳州鑫綠療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為你每日免費推薦中醫養生,健康、精彩文章,歡迎持續關注!!!
  • 每日學習一味中藥|蔓荊子
    中藥名:蔓荊子 manjingzi  別名:荊子、蔓荊實、蔓青子、萬荊子。英文名:Viticis Fructus。馬鞭草科植物蔓荊Vitex trifoliaL.的成熟果實。灌木,稀為小喬木。小枝四稜柱形。
  • 每日一味中藥--射幹
    】烏扇、烏蒲(《本經》),黃遠(《吳普本草》),夜幹(《本草經集注》),烏要、烏吹、草姜(《別錄》),鬼扇(《補缺肘後方》),風翼(《本草拾遺》),仙人掌、紫金牛(《土宿本草》),野萱花、扁竹(《綱目》),地萹竹(《鎮江府志》),較剪草、黃花扁蓄(《生草藥性備要》),開喉箭、黃知母(《分類草藥性》),較剪蘭、剪刀梏(《廣州植物志》),冷水丹、冷水花(《南京民間藥草》),扁竹蘭(《中藥形性經驗鑑別法
  • 每日一味中藥--藁本
    藁茇(《山海經》),鬼卿、地新(《本經》),山茝、蔚香(《廣雅》),微莖(《別錄》),藁板(《山東中藥》)。【來源】本品為傘形科藁本屬植物藁本或遼藁本的乾燥根莖及根。秋季莖葉枯萎或次春出苗時採挖,除去泥沙,曬乾或烘乾。
  • 每日學習一味中藥|一枝黃花
    中藥名:一枝黃花 yizhihuanghua  別名:金鎖匙、蛇頭王、滿山王、野黃菊、灑金花、黃花細辛、肺癰草。英文名:Solidaginis Herba菊科植物一枝黃花Solidago decurrens Lour.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20~70釐米。莖直立,單一,不分枝,具細稜,有毛。
  • 每日學習一味中藥|牛至
    中藥名:牛至 niuzhi  別名:香薷,土香薷,土茵陳,白花茵陳,江寧府茵陳,小葉薄荷,滿坡香,滇香薷,五香草,黑拉骨丹,小甜草。英文名:Herba Origani。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L.的全草。
  • 每日一味中藥--蜀漆
    亳州鑫綠療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為您每日推薦最新的醫藥資訊,歡迎持續關注!!!公司地址:億都南側仙茅路邦泰醫藥公司四樓Tel:0558-5656098
  • 每日學一味中藥:瓜蔞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大全查詢表(點擊下面關鍵詞查看文章)A—安息香、艾葉、艾草、阿魏、阿膠、B—布渣葉、白扁豆、補骨脂、薄荷、萹蓄、鱉甲、冰片、扁豆、崩大碗、貝母、萆薢、北沙參、蓽澄茄、北豆根、蓽撥、蚌花、半邊蓮、半枝蓮、柏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