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身居何位,不可不知的一個詞:「德不配位」,請謹記下半句

2020-12-12 無糖咖啡豆

《周易·繫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詞的表面意思是人們自身的生活行為與規範如果和自己的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匹配,一定會有招災禍。

最近生活中頻頻出現德不配位的新聞:渣男「八爪魚」有幸中招;李國慶夫婦,從情人到仇人,不顧隱私,對簿公堂……楊坤diss《驚雷》引熱議,《驚雷》涉嫌抄襲侵權(果然很「驚雷」);蔣凡因私人原因遭阿里降職,職級從M7(集團高級副總裁)降級到M6(集團副總裁)……數不勝數。

我國自古講:德為先,能為上,行為善。生活中所有人都做到的話相信多家文娛媒體會消失;律師職業將不復存在,賭場將無人經營,法律則將是人們永遠觸碰不到的紅線……當然這是過於理想化、不可能存在的社會。

有人說「錢」乃萬惡之源,我倒不這麼認為:德肯定會影響你的錢,但是錢絕對不會影響人的德行;有人講你說這不對,人家有的有錢之前是好人,在有錢之後才變壞的;我想請問有這種問題的人,他如果真有德行、又怎麼會變壞的呢?金錢本無所謂善惡之分,用得好不僅是自己的好朋友 ,而且能和家人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

倘若現在心存抱怨,不妨冷靜下來思考下環境,反省下自身,是不是存在「德不配位」這麼一個狀態,保持良好的心態,無則加勉,有則改之。

德又有境界之別:厚德載物、德高望重。古人將德細分為以下多種:口德(不揭短、留餘地),掌德(喝彩),面德(體面的臺階),信任德(交人不懷疑),禮節德(禮多人不怪),謙讓德(人前不聲張、人後低調),尊重德(把別人放心上),理解德(換位思考),方便(與人~於己~)德,幫助德(無私),誠信德(重諾守信),實惠德(利益不是第一位),虛心德(謙遜),欣賞德(肯定別人),感恩德(及時感恩),援助德(能幫一把就幫),激情德(開朗熱情),形象德(形象無價,請善待它),愛心德(仁愛之心),笑臉德(微笑),寬容德(好的關係是忍出來的),合作德(合作共贏),善良德(勿以善小而不為),傾聽德(傾聽是最好的恭維),寬恕德(和為貴)等二十五種德行,都做到了,也就成了古語中的君子。

許多人喜歡在辦公室掛「厚德載物」來勉勵自己,看是為雅間裝裱,做不到實在沒意義,真正做到了既是渡人,也是渡己。

相關焦點

  •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兩個下半句都是精華,更需要謹記在心!
    這句俗語有兩個版本的小半句,每一個都是精華,值得我們謹記在心、從表面意思來看「水至清則無魚」的意思是如果水太過於清澈,就不利於魚的生存。因為水太過清澈就說明水中沒有水草、藻類等物質,從而導致魚類沒有食物而不得不到別處去覓食。
  • 德不配位 尸位素餐,這樣評價老師是否過了?
    【德不配位 尸位素餐,這樣評價老師是否過了?】當下人們十分在意現在教師的素質,特別希望教師能是高素質高修養人才,但目前網絡上對教師的負面評價非常尖刻、尖銳。有人用「德不配位,尸位素餐」來評價當下的教師。說實在的,沒想到這兩個詞能用在教師的身上。
  • 請將「尊重」一詞謹記
    在日常的生活裡,我們也應該時刻做到將「尊重」一詞謹記於心。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對人不尊敬的人,首先是對自己不尊重。 對於霍頓侮辱對手,不尊重泳聯的行為,同為澳大利亞人的前反興奮劑機構執行長理察·因斯直接指責霍頓,並認為他必須因其無禮的行為而受到懲罰。
  • 德不配位請讓開,讓我來,讓他來,讓真正能勝任的人才來
    德不配位請讓開,讓我來,讓他來,讓真正能勝任的人才來!我們國家別樣不多,就是人才多,請別埋沒人才,埋沒人才是腐朽錯誤的行為!有些錯只能犯一次,不能一錯再錯!犯了錯不應該掩飾,找各種理由辯解!這身衣服的光環,就有該盡的責任和義務每個認真工作,履行自己職責和義務的工作者都是受人尊敬和擁護的!
  • 古人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否有道理?生活中不妨謹記
    而與之相反的就是「德不配位」,每個人的品德和所享受的社會地位一定要相匹配,相反則違背了自然規律而遭受災難。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寓意《周易·繫辭下》記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俗語,是老祖宗用切身的經歷得來的結果,其實用性和哲理性都被大眾所認知。它的存在,也讓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同時還具有地方特色。當因為各種原因提出離職之後,在新的工作環境中又不盡如人意,或者短時間內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崗位,一直賦閒在家。這個時候,原公司的領導希望你能不計前嫌,回到原本的崗位上繼續發揮光和熱。此時,你將作何抉擇?暫且不論是否會提升待遇,就單單是再一次回去面對以前的同事和領導,肯定會有些許尷尬。
  • 人生不順,謹記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寵辱不驚,從容淡定,無論人生處於那一階段,都不會迷茫無措。身處低谷不順時,謹記這三句話,必能涅槃重生,大步向前。01寧可溼衣,不可亂步寧願雨水打溼自己的衣裳,也不要輕易打亂自己的步伐。簡單來說,就是行事路上,不管遇到什麼,也要堅持本心,不輕易放棄。
  • 請你放下那「身段」,做一個穩重有素質的公民……
    2021年01月09日,在網上有一視頻引發網民們的熱議,在河北省高邑縣一個社區,是防疫中風險隔離區,一個白髮老人(大爺)居然不佩戴口罩,而且還騎一輛電動三輪車準備闖"卡」外出,被防疫人員攔住。遂於小區防疫人員產生衝突對,並對小區防疫人員辱罵:「你算什麼東西。」小區防疫人員制止不了便報警。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請收起「小幹部」的「大官威」丨閃電漫評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這句話在告誡我們: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要配得上自己所處的位置,否則,德行淺薄卻佔據高位,智慧有限卻謀劃大事,力量不足卻肩挑重擔,這樣必然會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災禍」。「德不配位」是孔子對執政者選賢任能的警告,也是當下任用幹部時,防止「大官威」的無才無德「小幹部」上位必須要警惕的事情。
  • 只知道上半句不知道下半句的俗語,99%的人都答不上來!
    說起俗語,大部分人都能 簡單上的說上幾句,比如「飽漢不知餓漢飢」,說的就是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還有很多的俗語,人們只知道上半句而不知下半句,其實有時候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如大家非常熟知的「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俗語表示人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風水輪流轉,強勢的人不會永遠強勢,弱勢的人不會永遠弱勢。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如何理解「德不配位」四個字
    在我們道家文化中,講的是道德,首重德行的修養,道是自然規律,德是按自然規律做事, 這樣的人是有德行的人,就是按四維五常八德做事,所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義、禮、智、信。」人的德行要同他所在的地位(社會、團 體、家庭等等)相配,否則也會招致災禍。古人說「有德配位」,也說「德不配位」。
  • 成功不在於聰明勤奮,而在於德能智商在位
    一、曰德,德配位。這裡的德配位,講的是終身學習,堅持不懈的學習。很多生活中過得越來越好的人,並非他們有多麼的聰明,也不是說他們多麼的勤奮,只是他們經常學習,每天都會進步那麼一點點,也許連千分之一都不到,但這能夠棒他們走下今後很長的路。看書、閱讀是其一,還需要會和更有才幹的人進行交談,可以是微信、電話,也可以是當面聊,生活中的成功也是很重要的。
  •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論語》第四篇21章: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在這一章教育弟子們如何孝,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要謹記在心。一方面為父母身體健康,為父母天增歲月人增壽高興,一方面為父母逐漸年邁而體衰,進而擔心,憂慮。要弟子們及時行孝,盡到子女的孝心。
  • 德不配位 必有餘殃
    「德不配位 必有餘殃」這裡用的是「必」而不是「有可能」「德」仿佛就是一張桌子,「物」(物質權貴)是桌子所能承受的重量,500斤1000斤3000斤放上去了沒有問題安安穩穩,但是一定要記住,當你的物質重量在一路增長的同時要記得把桌子腿加粗,桌子面加大延長
  • 不讀書,你拿什麼和人比
    我聽見你沉鬱的嘆息只因別人說了句 我不讀書為什麼你會躲閃為什麼你要哀嘆難道 讀書沒能讓你的內心 如太陽般金燦腳下的塵土 背上的汗珠和著一把艱辛的淚澆灌出今天美好的生活為什麼你不欣喜是否還記得山野裡那個玩泥巴的小孩是怎樣登高遙望那列通向外面的列車是怎樣行走在求學的風雨之路又是怎樣沉浸在溫暖的幸福之光讀書 改變了一代人重走父輩之路的命運讀書 激活了一個時代發掘創造的靈魂
  • 深圳房價全國第一是否德不配位?
    最近郭樹清說房地產是目前最大的灰犀牛,吳曉靈說房地產狂歡的日子已不多。這是什麼信號?深圳房地產似乎對這些無感,房價照樣扶搖直上,炒房客新作打新熱呈現一片狂歡。這排名第一的房價是深圳繁榮和發展的正常體現,還是說只是虛火太旺,德不配位?
  • 想要看透一個人,謹記這三句口訣,「三管齊下」
    每一天,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要想在人際交往中看透一個人,是非常難的。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人表裡不一,經常嘴上說一套,背地裡做得是另外一套,因此讓人難辨真假。到底是看「如何說」,還是看「如何做」?
  • 什麼叫德不配位?何為厚德載物?身邊事物現象是最好的解釋
    記得老師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父親一時無語。兒子又說道:「爸爸,您為眾生勞頓奔波,有德,所以叔叔阿姨們這樣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還是個學生,還沒為社會作過任何貢獻,享受這樣待遇,叫德不配位,今後恐有災殃?」「兒子,爸爸太高興了!」父親激動,摸了摸兒子的頭,「爸爸放心了,長大了!憑你這番話,你這輩子就不會有大的災禍!」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下半句才是「精華」,大多人不知道!
    今天,我們就說說俗語:「朋友妻不可欺」。 這句話大家還是很熟悉的,不過它還有屬於精華的下半句,相對來說知道的人卻很少。 但它還有下半句,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那才是精華所在,那就是「朋友夫不可撫」。 上半句是對男人說的,而這下半句則是對女人說的。 ▼ 它告誡女人對於朋友的丈夫不要太過於在意,有點兒類似現在社會所說的「防火防盜防閨蜜」。
  • 蘇軾的詞你會背幾首?這幾首你不可不知,對於了解他至關重要
    蘇軾是一個大文豪,一生做了太多的詩詞,每一首都有值得人學習之處,然而這幾首詞是千古絕唱你不可不知。第一首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