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每個人都在提倡過一種健康生活,無奈要上班、要掙錢、要養家……明明每天上班都那麼累了,回家還要鍛鍊,一股心酸不禁湧上心頭:根本不可能的好嘛。
大部分年輕人不願意出門, 運動也懶得動,其實如果想讓自己身體健康,即使不出門也可以做到的,比如每天在家蹲一蹲:深蹲。
說起深蹲,有健身經驗的人應該都比較熟悉,圈裡還流傳這一句話,「不深蹲,無翹臀」。很多訓練動作裡,深蹲必不可少。
不過,這個稱呼可不是白來的,接下來,阿飄就給大家盤點深蹲意想不到4大好處。
眾所周知,胸、背、腿這些都是人體的大肌肉群,而談到腿部肌肉的鍛鍊,不得不提的就是深蹲這個動作。
對於科學的健身訓練,應該先去鍛鍊我們的大肌肉群,當我們通過深蹲鍛鍊腿部肌肉的時候,有助於讓身體釋放睪丸激素和生長激素,此兩種激素對於肌肉生長非常有幫助(為身體提供一個高度合成代謝的環境)。
深蹲可以鍛鍊到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整理力量,有助於促進全身肌肉的建立。
不要覺得只有有氧運動可以減掉身體脂肪,剛剛上文有提到,當我們通過深蹲鍛鍊這部分肌肉的時候,從某種程度上講,腿部肌肉的增加,有助於我們燃燒更多熱量,從而提高減脂效率。
有數據表明:每增加一磅肌肉,就可以額外消耗50-70卡路裡。
這可能也就是為什麼,同樣體重的人,肌肉含量多的人看上去更瘦、「怎麼吃都不胖」的原因。肌肉含量多的人,往往被認為是這種易瘦體質。
缺乏鍛鍊以及年輕的增長,會讓我們的身體靈活性和平衡性變差。
因此,深蹲的好處在於,不僅可以鍛鍊到腿部的力量,還可以強化核心、韌帶和結締組織,對維持我們的平衡能力非常有益處。
深蹲還可以改善大腦和肌肉群之間的交流,避免運動損傷,防止跌倒、骨折、骨質疏鬆等問題的發生。
做深蹲的時候,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就會感覺呼吸跟不上,做完深蹲之後,心臟怦怦跳,喘不過氣,感覺非常的累,這就是因為心肺功能不夠強。
同樣地,上文有提到,深蹲可以鍛鍊到全身肌肉得到鍛鍊,這意味著耗能更多,需要大量的呼吸,因此,經常深蹲,有助於鍛鍊刺激心肺功能,從而提升心肺能力。
當然啦,阿飄只是簡單列舉了4個好處,有事沒事經常做做深蹲,還可以提高運動表現,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甚至還可以防止衰老呢,想起一句話:人老腿先老。
任何動作想要發揮它應有的效果,前提肯定是要做對,保證動作的標準。反之,非但鍛鍊不到目標肌肉,還會增加受傷風險,尤其膝蓋。
深蹲姿勢要點:站立,抬頭挺胸,保持上身的挺直,可以稍微前傾;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平行或分開成一定的角度,約60度;身體慢慢往下蹲,臀部要往後伸,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或者略低於水平面。然後大腿發力站起,直到恢復初始位站直,再繼續。還要注意,做動作時,整個過程要保持勻速,不要忽快忽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歉
深蹲膝蓋不能超過腳尖?估計很多人都會因此都快要坐到地上吧。這個不強求,下蹲超過腳尖是順應人體活動自然的做法,保證重心在腳掌中間,只要不超過太多,否則姿勢會變形,那就說不準了。
在可以完成標準動作的前提下,每天這樣重複做,有人會覺得枯燥,但其實,深蹲不止一種啦,以下5種深蹲變式,也可以練起來~
1、囚式深蹲
步驟:與標準深蹲的區別在於,雙手放在後腦勺,腰背挺直,儘量不要讓腳尖離開地面,即使是為了保持平衡。
2、深蹲跳
步驟:初始動作和一般深蹲一樣,身體往上時利用腿的力量跳躍,雙手在身體跳躍至空中時往後擺;雙腳落回到原地,接觸地面時膝蓋彎曲,吸收來自於地面的作用力,然後繼續動作。
3、單腿深蹲
步驟:微微將左腳/右腳往前伸。下蹲時將重量完全放在右腿/左腿。兩手保持叉腰。注意兩腿的每組數量一致。
4、握持式深蹲
步驟:兩腳距離稍微比肩寬,腳尖向外45°-60°。兩手將啞鈴握持在胸前,呈託舉形狀,後背挺直,挺胸。利用全腳掌的力量完成動作。
5、相撲式深蹲
步驟:兩腳距離比肩部稍寬,兩腳向外45°-60°。兩手握持啞鈴,下垂,位置於兩腿之間。身體下降時儘量讓啞鈴靠近地面,但是不接觸地面。
以上5個動作 ,每個動作5-6組,每組8-12個,也可以做循環深蹲,就是一次把所有動作都做一遍,然後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