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減肥起勁啊,有個動作大家不會陌生,它就是被稱為健身圈「黃金動作」的深蹲。不管男性和女性,都希望通過這個動作來鍛鍊自己的身體。
不過話雖如此,深蹲卻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動作,為什麼呢?
首先,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動作,想要通過堅持訓練塑造強壯的身體,那麼深蹲必不可少。它甚至可以成為你日常活動的一部分。
因為深蹲一般不需要器械,隨時隨地就可以蹲起來,且動作相對簡單,不僅有利於鍛鍊腿部的肌肉群,對整個深層核心肌群,以至於整個身體都是有很多益處的。
之所以「恨」,問題在於,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堅持練習,有一個阻礙大家進步的點是:深蹲會傷害膝蓋,真的是這樣嗎?
關於「深蹲傷膝蓋」的言論,阿飄在網絡上也經常看到。但怎麼說呢,關於深蹲「傷」還是「不傷」膝蓋,主要是和姿勢是否正確有關。
換句話說,只要姿勢正確,深蹲對膝蓋造成的「損傷」是良性的。訓練過後,在休息的過程中,它會自動恢復,這會讓你的下半身肌肉更強大,更有力量。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反之,大家對深蹲傷害膝蓋的過度擔憂,個人覺得而是沒必要的,畢竟,任何運動對身體都有一定的「損傷」,但一般都是良性損傷。
如何完成正確的深蹲?讓我們看一下深蹲的基本動作要領。
所以既然深蹲的好處有那麼多,每天徒手堅持做100個,30天後,身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深蹲是一個經典的複合型動作,在一個標準的深蹲中,能鍛鍊到除大腿外全身200多塊肌肉。不僅如此,中高強度深蹲訓練還可以刺激睪酮素的分泌,而一定的睪酮水平,有利於促進肌肉的合成,包括對體脂率的保持,以及心臟健康和心情的調節都是有好處的。
從幫助減肥這個角度,因為該動作過程中參與的肌肉較多,一般來說,某項運動所參與的肌肉越多,其實是越有利於燃脂的。
根據相關數據,每增加一磅肌肉,你就能額外多消耗50-70卡路裡,如果你可以增加10磅的肌肉,你會比之前多消耗500-700卡路裡。
所以如果你抽不出使勁去健身房或者去戶外跑步,那麼深蹲是你的不二之選。
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中老年人,下蹲可以增強腰、髖、膝和踝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強膝關節的靈活性,延緩關節的衰老。
另外,都說腿是人體的根本,下肢力量的不斷增強,對於維持你的平衡能力、穩定性都是有幫助的,讓你站得住,不容易倒,讓你在跑步或者打球時重心更穩。
做一兩個深蹲比較簡單,但是連續做20個深蹲卻不那麼容易,尤其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氣喘籲籲,循序漸進的訓練可以使心肺功能得到增強。
深蹲有這麼多的好處,當然需要長期堅持才能獲得,那麼應該怎樣合理安排訓練計劃?
對於入門新手來說,一般來說,一周進行3-4次,每次深蹲次數100個左右,分成4-5組完成就可以了。
熟練之後,可以改徒手為負重深蹲,拿上啞鈴或者槓鈴,強度更大,效果更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