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這兩個兄弟有意思,輪流坐上了皇位還都受過對方的軟禁

2021-01-09 總有無能為力的不愉

明朝一直是一個挺神奇的朝代,這個朝代的第一任的君主是一個平民,只不過是抓住了好的機會,而接下來的皇帝們也是什麼樣的都有,有修道的,有不上朝的,有沉迷於玩樂的,還有一個有點恥辱的皇帝被敵軍給抓起來了,這就是明朝的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被俘虜了可能和他自己也是有點關係的,因為在那場戰爭中他非得想要自己去前線參戰,大臣們怎麼勸阻都沒有成功,所以他就去了前線。結果在土木堡被敵軍給俘虜了,敵軍想要拿皇帝和明朝談點條件,結果朝廷方面表示條件是不可能同意的,然後就直接立了朱祁鎮的弟弟做皇上,而朱祁鈺也確實做得是還不錯。

而且在一開始的時候朱祁鈺為了表示自己只是為了國家才坐上了皇位,自己不是想要搶哥哥的位置,所以就立了哥哥的兒子朱見深當太子,這個行為讓大臣們都一致的讚美。但是大家都知道他肯定想要讓自己的兒子當皇上啊,所以在他坐穩了皇位之後,他就找了一些朱見深的錯處,然後就把他的太子之位給廢了,立了自己的兒子當太子。但是這個朱見濟實在是沒有什麼福氣,當上太子沒有多久就去世了,而朱祁鈺後來沒有了兒子也就沒立過太子了。

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了還有一個朱祁鎮,其實後來敵軍看明朝完全不把這個皇帝當一回事,還另立了一個新的皇帝,就又把他給送回來了。當時朱祁鈺已經登基了,而且皇位也是還算穩固,哥哥突然回來了我估計他還是不那麼開心的,然後他也確實按著自己的心意做了,他把朱祁鎮給軟禁在了宮裡,而且七年都沒有把他給放出來。

後來朱祁鈺生了很嚴重的病,而他又沒有兒子可以繼承皇位,所以朝廷裡的人們都是很浮躁的一個狀態,這個時候朱祁鎮又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他和幾個官員勾結了一下就趁著朱祁鈺不能做主打進了皇宮,然後直接就坐在皇位上聽政了,大臣們過來上朝也是覺得特別的驚訝,可是他都坐上去了也沒有辦法了,只能是跪下來承認朱祁鎮的地位了。

朱祁鎮終於是在七年之後坐回了皇位,而他也沒有對自己的弟弟有什麼手軟的表現,畢竟心軟是皇家人最不需要有的東西,雖然這個時候朱祁鈺還在重病,可是朱祁鎮還是把他給軟禁了,後來朱祁鈺就病死了,這兩個兄弟的戰爭看起來也算是結束了。

但是朱祁鎮還是心裡有一些過不去的,畢竟當年他回來之後沒有重新被立為皇帝,而是被軟禁在了宮裡,所以在自己的弟弟死去了之後他還是不願意給他一個體面,不僅下了詔書廢掉了朱見濟的太子的名頭,還直接把朱祁鈺給廢為了王爺,完全不承認這個弟弟在皇位上做出的功績,不過最後坐在皇位上的是朱祁鎮,有些事情也就只能聽從他的想法了。

相關焦點

  • 若通過非常手段殺害英宗 景泰帝皇位必然不保
    景泰帝朱祁鈺,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間,知人善任,重用于謙等人,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推動明朝政治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景泰帝是歷史上一位比較特殊的皇帝,在哥哥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之後坐上皇位,後明英宗被救回來,景泰不想還位,就把英宗軟禁在南宮。
  • 這個皇帝昏了頭,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丟了皇位還被軟禁!
    這個皇帝昏了頭,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丟了皇位還被軟禁!下面聽小編給大家講講。眾所周知,歷史上有篡權奪位,弒父殺兄者,也有黃袍加身威逼禪位者,還有微末起義一步登天者。然而你見過在睡夢中被廢的皇帝嗎?歷史上確實有這樣的皇帝,便是宋少帝劉義符,宋少帝劉義符,小字車兵,是宋武帝劉裕長子,母張夫人。義熙二年,生於京口。時宋武帝已年過不惑之年,還沒有兒子,而劉義符的出生,讓宋武帝大為高興。義熙十二年,劉義符十歲時,拜為豫章公世子。史書記載,劉義苻力氣絕人,善於騎射,精通音律。宋公國建立後,拜為宋世子。元熙元年,進為宋太子。
  • 明朝16帝有4對是兄弟關係,為何明英宗和明代宗兩兄弟關係最差?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四對兄弟的關係如何,來說說哪對兄弟關係最好,哪對兄弟關係最差。首先來說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這對兄弟關係最差,主要是因為皇位之爭。縱觀其他三對兄弟,明英宗和明代宗這對兄弟可是很特殊,因為其他三對兄弟都有個前後順序,而他們兄弟不同。是明英宗先上位,然後御駕親徵搞出一個土木堡之變,自己被俘,當時還是藩王的明代宗臨危受命成為新皇帝,渡過了這場難關。
  • 一生坎坷的明英宗,天順不順,御駕親徵被俘,回京後又被軟禁七年
    明朝大軍撤退時,士氣低下,軍備也沒有及時跟上,在走到土木堡時,被瓦剌大軍追上,並被困在土木堡。在缺水的境遇下,明朝大軍軍心已亂,此時瓦剌大軍略施小計便衝破明軍的防守,明英宗被俘虜,宦官王振被殺。要知道明英宗在瓦剌被俘的一年裡,其實生活還是挺滋潤的,拒記載當時明英宗的待遇為「每二日進羊一隻,七日進牛一隻,五日、七日、十日做筵席一次,逐日進牛乳、馬乳又進窩兒帳房一頂差達婦管起管下,上在行營或坐暖車或乘馬途中達子、達婦遇見皆於馬上叩頭。」
  • 明朝「番薯王」,兩次錯過皇位,以監國身份抗清18年
    在眾多抗清義士中,有一位很有代表性,因為他是皇族宗室,被稱為明朝「番薯王」。這位王爺曾兩次錯過皇位,以監國身份堅持抗清18年,在史書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他就是魯王朱以海。朱以海是朱元璋第十世孫,魯荒王朱檀的後代,他的父親是魯肅王朱壽鏞,哥哥是魯安王朱以派。
  • 九子奪嫡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因為何事,被康熙軟禁了整整十年
    直到他去世前,他都一直有實權處理國家的大小適宜。雍正穩定了朝中局勢之後,報復了曾經和他爭奪皇位的兄弟。除了胤祥之外的所有皇子,都受到了雍正一定程度的懲罰。可見雍正是多麼的看重和信任自己的弟弟胤祥。胤祥的史料上有一段時間是空白的,就是在胤礽被廢除之後的十年時間。胤礽被廢除了之後,很多皇子都受到了皇帝的懲罰,原因是他們不顧手足之情,互相的明爭暗鬥。
  • 明朝歷代皇帝簡介
    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勵精圖治,重用于謙等人,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擊退瓦剌的入侵,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推動明朝政治由亂而治,漸開中興。然而他貪戀權位,不但不思迎回太上皇,還把他軟禁於南宮,同時執意廢掉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結果病篤之時,被朱祁鎮聯合石亨、徐有貞等人奪門,奪門之變後,被軟禁致死。他是明朝遷都後唯一一個沒有葬於明十三陵的皇帝。
  • 明朝16位皇帝,就有10位絕後,這是怎麼回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亡國君王朱由檢,一共歷經16帝,276年。然而這16個皇帝中,就有10位皇帝絕了後,這是怎麼回事?之後是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四位皇帝,他們都有後代。朱見深有13個兒子,最後朱佑樘繼承了皇位。所以他這一脈也沒有絕後,他都沒絕後,那麼他的父親、爺爺、曾祖自然也沒有絕後。這就是明朝沒有絕後的6位皇帝,現如今還有很多他們後裔,生活在我國大江南北。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什麼陵墓卻叫「明十三陵」?
    但是,明朝有十六位皇帝啊,怎麼只有十三座帝陵?難道都被盜墓賊挖走了?整個陵墓都遷移了?並非如此,明十三陵分別是,長陵安葬明成祖朱棣,獻陵安葬明仁宗,景陵安葬明宣宗,裕陵安葬明英宗,茂陵安葬明憲宗,泰陵安葬明孝宗,康陵安葬明武宗,永陵安葬明世宗,昭陵安葬明穆宗,定陵安葬明神宗,慶陵安葬明光宗,德陵安葬明熹宗,思陵安葬明思宗。
  • 太子胤礽是康熙最喜歡的兒子,為何最終沒能坐上皇位?
    而在胤礽的太子位置第二次被廢掉了之後,最終是由四皇子胤禛當上了皇帝,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現如今的一些文學、影視作品,經常圍繞著這一段歷史,展開創作。似乎是為了得到更高的收視率,在這些作品中,都把胤礽塑造成了一個庸弱無能的人。比如《雍正王朝》將胤礽塑造成了一個貪圖利益,枉顧民生,任性狂妄,圖謀不軌的人,甚至在劇中他竟然與皇帝妃嬪私通。
  • 劉邦長孫劉襄起兵反呂,皇位失之交臂,劉襄、劉章兄弟倆太嫩了
    呂氏要拉攏劉章的原因很簡單,劉章太過強悍,連呂后都對其有所忌憚,孔武有力,兇悍無比,同時還多謀善計。劉章是劉襄埋在京城的一顆棋子,父親劉肥沒有資格繼承皇位,兒子劉襄卻很有想法。劉襄等來了機會——呂后死了。劉章在京城裡積極聯絡開國的功臣集團的元老陳平、周勃等人,謀劃著如何剷除呂氏,重複劉氏對皇權的把控。
  • 于謙選擇了沉默,在明朝奪門之變那晚,為何不阻止明英宗奪位?
    ,最終結果,明英宗奪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皇位, 而明代宗被軟禁之後最後因病去世 ,朝中的局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時于謙作為兵部侍郎,他的權利也不小並且也深受明代宗的信任,如果他當時出面做點什麼的話,這場皇位之爭或許就不會發生。 但是事情發生之時,于謙卻不見了蹤影,什麼也沒做,像是一個與這場事件無關的人。 明英宗和明代宗是兄弟關係, 並且還都當過皇帝。
  • 明朝共有5位藩王繼承皇位,只有1人符合祖制,其餘4人是怎麼回事?
    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設想中,皇位繼位共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皇帝有子嗣,則優先選取嫡長子繼承大位;第二種情況是皇帝無子嗣,則由皇帝的兄弟繼承大位,且必須選嫡母所生,是屬於藩王繼承大統。
  • 朱祁鎮:明朝皇帝中唯一當過俘虜,卻兩次做皇帝
    明朝的皇帝大家都知道,如何形容呢?只能說,很有特點。喜歡玩蛐蛐的、喜歡做木匠的、熱衷房中術的等等。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明朝作為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著非常強大的氣節,可以說明朝在中國古代的氣節那是首屈一指,為什麼這樣說?
  • 明正統年間的尷尬局面——細數明朝皇帝的那些事
    這事還是發生在明朝,老爸明宣宗僅僅三十六歲就病死了,兒子朱祁鎮那時才九歲,正處於懵懵懂懂的年紀,還都不清楚具體情況,所以當時雖擁立他為皇帝,但大部分的權利還是掌控在他老祖母(張氏)手中,他並不能施展什麼抱負,致使朱祁鎮一直都是與張氏對著幹,其中之一就是寵信了宦官(王振),以至於朝中宦官專權。
  • 明朝16位皇帝中,有2對親兄弟,2對堂兄弟,他們關係如何?
    都說明朝的皇帝是歷史上最奇葩的皇帝,有戰爭狂人,有蟋蟀天子,還有再世魯班。明朝的皇位更迭也很有意思,除了著名的燕王朱棣靖難篡位之外,還有土木堡之變導致的兄弟鬩牆,無怪於現代人都對明史津津樂道,實在是因為明朝這個朝代確實是太有意思了。
  • 朱祁鈺能力遠超朱祁鎮,為何朱祁鎮卻能輕鬆奪回皇位?這一原因至關...
    而且,朱祁鎮奪位似乎非常輕鬆,一夜之間,便摘下了朱祁鈺頭頂上的冠冕,並將其軟禁到西內永安宮。 更值一提的是,朱祁鎮的復位,幾乎是兵不血刃。 可事實上,整個復位過程,宮內都沒有發生激烈的軍事衝突。 據《明史》記載,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貞以及太監曹吉祥等人決定擁護朱祁鎮復位,於是他們率領衛士一千多人,控制長安門、東華門,並將軟禁朱祁鎮的南宮大門打開,然後護送朱祁鎮前往奉天殿,再然後朱祁鎮宣布復位。
  • 明朝時,皇帝被蒙古人抓走,于謙力挽狂瀾,為何皇帝卻非殺他不可
    臧克家先生有一首詩叫《有的人》,其中有一句「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句話很適用咱們今天的主角。他以文天祥為榜樣,救國家於危難之中,卻被小人陷害,成了千古冤案,他就是明朝大臣于謙。皇帝為什麼非殺于謙不可?猩猩整理了一些資料,告訴您其中的緣由。朱祁鎮殺于謙原因之一,朱祁鎮被軟禁七年,于謙不聞不問。
  • 好不容易才坐上的皇位,最後讓整個國家走向覆滅
    不過雖然他能夠平安地登上皇位,但是這屁股可還沒坐踏實。在他的身邊,有一位名叫陳頊的人還在虎視眈眈著呢,而他就是陳伯宗的皇叔。據說在前朝皇帝臨死之前,十分擔憂自己的兒子會遭逢不測,因此把陳頊叫到床前,說是要把皇位讓給他。如果說他真這麼擔心,為何不把陳頊除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