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把劉邦寫得很不堪,為何後世漢朝皇帝沒意見,還感激他

2020-12-15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司馬遷的《史記》裡,劉邦確實不是一個很光輝的形象。

一是無賴。在呂太公的酒席上,為了騙吃騙喝,他就開始耍賴。後來讓他押運囚徒,他看守不力,竟然把囚徒全部給放了。

二是好色。不管是攻下秦朝的鹹陽宮,還是攻下項羽的彭城,第一件事就是一頭扎進人家的後宮中,死也不出來。

三是無情。他從彭城逃跑時候,曾數次把兒女從車上踹下去。老爹被項羽抓住了,項羽威脅他說要烹了他爹,他竟然說請分一杯羹給自己吃,

四是多疑。韓信打仗打得順風順水,他連續兩次直接衝進韓信的軍營裡,把韓信的將軍印給奪了。後來需要韓信了,又才還給他。

五是自私。項羽得到天下,大封功臣,所有跟著他幹的兄弟,都能得到好處。劉邦得了天下以後,卻對他的功臣們進行大肆殺戮,把皇權集中到自己手上。

(劉邦)

可以說,按照儒家倫理對人的評判,劉邦簡直就是一無是處,沒有一點可以值得肯定的東西。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他成功了,奪得了天下。但是在儒家倫理裡,向來不是用成功與否,而是用道德是否高尚來評價人的。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後世的史書,都是隔了一個朝代寫的。比如明代寫元代的史書,清代寫明代的史書。由於隔了一個朝代,因此在寫作的時候,不會有那麼多羈絆,該怎麼寫還怎麼寫,不會害怕得罪皇帝。

但是,司馬遷寫的《史記》,卻是寫了當朝皇帝的,而且是當朝的開國皇帝。把當朝的開國皇帝寫得那麼不堪,難道當朝皇帝沒有意見嗎?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因為司馬遷並沒有給漢武帝看過《史記》中關於劉邦的內容。

《三國志·魏書·王肅傳》中曾記載,當時漢武帝聽說司馬遷在寫《史記》,於是讓司馬遷把寫他爹漢景帝和他的部分取來看。漢武帝看了以後,很不高興,把這一部分「削而投之」。就是說把這一部分竹簡上的文字給削掉,然後扔了。

(漢武帝)

有人認為,應該是當時司馬遷並沒有給漢武帝看完整的內容,只是挑了一些溫和的給他看。如果是看完整的內容,那麼司馬遷肯定不只是削文字,肯定要削掉司馬遷的腦袋了。

不管這個說法對不對,但從這裡也可以肯定,當時漢武帝是沒有見過司馬遷寫劉邦的內容的,因此並沒有提出異議。

不過,就算漢武帝沒看過,漢武帝後面的漢朝皇帝是肯定看過的。看過以後,如果他們對司馬遷的描寫很不滿,雖然當時司馬遷已經去世,他們無法處理司馬遷,但是可以禁毀這本書啊。可是為什麼,整個漢朝皇帝,從來沒有做過要禁毀這本書的事情呢?

這些皇帝們,無論在說話行事,還是在祭祀之中,都會對他們的高皇帝劉邦畢恭畢敬,都認為自己繼承了高皇帝的基業,為什麼竟然允許有書籍抹黑他們的祖爺爺呢?

有人可能會說,因為史官在古代具有崇高的地位,君王一般都不敢隨便動史官的作品。「崔杼弒君」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故事,也被後世口誅筆伐。因此,就算是漢朝的皇帝不滿《史記》,也對它無可奈何,不敢輕易動它。

(司馬遷)

這個說法雖然有一定道理,不過,如果漢朝皇帝想動《史記》,也並不是沒有辦法。畢竟司馬遷曾經是一個「罪人」,受到了腐刑的處罰。後世的皇帝,完全可以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說司馬遷是心存不滿,是造謠。他們甚至還可以「找出」一些史料來佐證司馬遷是造謠。由此把《史記》給焚毀,不讓它流傳下去。

然而,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連這樣的動議也沒有過,甚至於還都認為《史記》是一部不錯的著作。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認為,可能我們忽略了司馬遷在《史記》中表達的一個東西。就是司馬遷劉邦貼了一個「君權神授」的標籤。這個「君權神授」的標籤,就是劉邦斬白蛇的故事。

在秦末時期,除了劉邦,司馬遷沒有把這種標籤,貼給過任何別人。陳勝吳廣起義,司馬遷直接就說,他們是人為造謠,裝神弄鬼,目的是「先威眾耳」。對項羽,對韓信等等,司馬遷都沒有貼過這樣的標籤。

司馬遷給劉邦貼了標籤,接著又寫了劉邦身上的那麼多弱點,因此就傳遞出一個信息:劉邦就算啥也不是,但他有天子名,所以該他得江山。

由此可見,司馬遷這樣的描寫,完全是「高級紅」!

既然是「高級紅」,漢朝後世的皇帝,當然不會有意見,還得感謝司馬遷。

(參考資料:《史記》《三國志》等)

相關焦點

  • 司馬遷為何不敢寫霍去病死因
    司馬遷只說霍去病死了,沒說霍去病怎麼死的,而且對西漢帝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的死,僅僅只有一個「卒」字就一筆代過,而讓很多人覺得不服氣,為何這麼重要的民族英雄去世,只有一個字呢?正因為司馬大叔沒說,所以關於霍去病死因的各種陰謀論大行其道。
  • 漢武帝明知道司馬遷在史記裡面黑了劉邦, 為什麼沒宰了他?
    劉邦其實和秦始皇是同齡人,問題是,秦始皇繼承王位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時候,劉邦在幹嘛呢?在沛縣當村長。只不過,當時代大潮湧來之時,劉邦以48歲「高齡」起兵,很快就滅了秦朝;又和項羽打了四年仗,最終奪得了天下。總而言之,你到48歲還沒混個名堂,有什麼關係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以後天下誰來坐,還說不定呢!
  • 劉邦和劉備很相似,為何劉備是仁義之君,劉邦卻成「流氓皇帝」?
    且更好玩之處在於,他跟老祖宗,漢朝的開國帝王劉邦,相似度非常高。結果卻再次出現了一個好玩現象,對劉邦,人們張口閉口的「流氓皇帝」,對劉備,卻稱之為「仁義之君」,為何會這樣呢?在筆者看來,大致有兩點原因。
  • 呂雉:這個被司馬遷稱頌的悍婦,是如何超越劉邦的
    司馬遷老爺子雖為漢朝時人,居於漢武揮鞭時,卻對漢朝並不感冒。這不感冒從記錄漢朝帝王言行中多有表露。對項羽,司馬遷就給過無數溢美之詞。(司馬遷非漢朝粉絲)對於一個充滿理想主義,堅持信念的文人而言,獲得他的真心讚譽是很難的。
  • 司馬遷《史記》中,為何將蕭何、張良入世家,而將韓信入列傳?
    陳涉相對也比較特別,他最早舉起反秦大旗的人物,對於推翻秦朝有著重要的影響,大概是因為沒有成功,所以將其放到本紀中不妥,而放到列傳中,好像又有點拉低了陳涉的身價。在漢朝的世家中,先是講述了西漢初期劉邦分封的劉氏諸侯,比如劉邦的弟弟劉交,劉邦的兒子劉肥等家族的,以及皇室的外戚等等。
  • 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他到底做了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這句話其實非常中肯,因為古代很多皇帝都出身低微,除了農民出身的朱元璋,還有很多皇帝之前都是市井上的地痞和流氓,比如漢高祖劉邦,作為漢朝的開國皇帝,他在歷史上卻有很大爭議,甚至很多史料中都公然稱呼他就是一個流氓皇帝,那麼劉邦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會被如此評價呢?
  • 劉裕是劉邦弟弟劉交的後人,他建立的劉宋王朝,為何不延續漢朝
    劉裕是南朝宋國的建立者,他同時也是漢室宗親,他的祖先是漢高帝劉邦的親弟弟楚元王劉交。有了這一層關係,為什麼劉裕還要把國號定為宋,而不是漢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劉裕他雖然是劉交的後代,可劉交不是漢朝的嫡系。如果劉裕承認自己的王朝是漢王朝,那麼劉邦這一脈才是真正的正統。
  • 漢朝歷代皇帝 漢朝皇帝皇后列表
    漢高祖劉邦至漢景帝劉啟時期的漢朝,經濟實力緩慢上升,成為東方第一大帝國,與西羅馬並稱兩大帝國。西漢時期全圖東漢時期全圖漢朝皇帝列表 大漢王朝BC206—公元220年西漢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長安(陝西西安)第1任高帝劉邦BC202—BC194年在位
  • 歷史記載:霍去病到底是怎麼死的,司馬遷為何不敢寫?
    幷苉鍟旰処鑌腃羉為濻籧詺踚伐凝罍瀺蜐鯼迖拐浹熓梻騽鍺繪駱薒拂穤扉衵皴簡弒舢椛岎覇眑橀裝煬澙窶耓瓿枒艡司馬遷只說霍去病死了,沒說霍去病怎麼死的,而且對西漢帝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的死,僅僅只有一個「卒」字就一筆代過,而讓很多人覺得不服氣,為何這麼重要的民族英雄去世,只有一個字呢?正因為司馬大叔沒說,所以關於霍去病死因的各種陰謀論大行其道。
  • 王莽為何會篡了漢朝?
    在漢朝四百年的歷史中,曾有過十幾年的斷層,由此而得西漢和東漢之區別。造就了漢朝的斷層,便是王莽。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是否如史料中所記載一般,是社會動蕩所趨呢?又或是因為漢高祖劉邦的那句戲言呢?一、或因劉邦一句戲言?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與霸王項羽伐秦後各自為王,經過數年的徵戰,最終劉邦建立其了大漢江山,即是西漢。
  • 漢朝歷史上最為優秀的皇帝不是劉邦、劉徹和劉秀,竟是這個明君!
    400多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邊兒時出現了29位皇帝的,對於這29位皇帝,其實很多人都並沒有被人們所銘記,而被大家所熟悉的人就是劉邦以及劉徹,劉秀等人,而今天呢,小編先來給大家說的卻是另一個皇帝,他其實可以稱之為是漢朝歷史上最為厲害的皇帝,他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劉邦,又或者說是劉徹,他也不是劉秀,想必大家已經非常好奇了吧,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吧。
  • 嬴政和劉邦兩人相差3歲是一代人,那嬴政做人質時,劉邦在幹嘛?
    開創秦帝國的秦始皇嬴政自然也是千古帝王,雖然他在後世中被冠以暴君的稱號,但他的功績又怎是時間可以抹掉的? 而貼在他身上這些壞的又幾乎成為定論的標籤,漢朝的史學家們功不可沒,為了討好現有的主子,極力否定前朝的功績,這好似也是一種生存之道。
  • 與匈奴和親,漢朝皇帝為何不願娶匈奴老婆?
    漢朝皇帝娶不娶匈奴女子跟美醜無關,這是一個政治問題。對政治有利,哪怕匈奴女子醜如無鹽,照娶無誤,最多少寵幸幾次就是了;反之,無論匈奴女子再漂亮,漢朝皇帝們也不會娶,因為這涉及到血統問題,以及將來會涉及到的皇位傳遞問題。悠悠萬事,唯此為大!漢朝對外和親的民族很多,但限於標題所問,今天筆者就來講講漢朝與匈奴的和親。
  • 臣子竟可以評價皇帝?看看漢朝的諡號制度,堪稱古代的「民主」
    而本文專門以漢朝列帝的諡號來寫,實則是有一番考究的。因為漢朝諸位皇帝諡號幾乎囊括了整個封建歷史上諡號的類型,無論是諡號當中的「美諡」、「惡諡」、「平諡」、「憫諡」,皆有涉獵。現在你知道為何自從唐代之後為何不稱皇帝諡號,而以廟號、年號作為稱謂了吧。所以諡號的真正價值與意義,集中體現在漢代。(朱元璋)漢朝尤為重視諡號的評定,上到皇帝、下到臣子,皆以獲得「美諡」為榮,以獲得「惡諡」為恥。
  • 項羽坑了劉邦一把,他自己都沒想到,竟成就了名字最美的民族
    說到這個「漢王」,恐怕大家對他都很熟悉,這個人就是劉邦。漢太祖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在還沒有當上皇帝之前他就叫做漢王。劉邦也是一生開掛,他本是農家出身,但是他從來不種地,跑去當了個亭長。在釋放刑徒之後,他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搞起了起義。
  • 《外戚世家》寫什麼?司馬遷揭露了古代後宮女人不可告人的秘密
    劉邦起義的時候,幾乎很少回來,是呂后在家裡替他操持事務。後來,劉邦當上皇帝,但是徵亂不斷,他時不時的還是要出去打仗。你想,家裡這麼多事,這麼多女人,這麼多張嘴,沒人管怎麼行。所以,儘管,呂后年紀大了不再討劉邦喜歡,但是管後宮的人還是要有。
  • 項羽和劉邦都是英雄?為何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過程最重要
    當然你可以這麼認為,但是司馬遷老爺子卻從不這麼想。他在寫《史記》的時候,甚至將項羽列入本紀行列,而且地位比劉邦還要高,僅次於秦始皇。01項羽失敗了,為什麼司馬遷還是認為他是英雄?---《史記》這個時候的劉邦想到的不是自刎,而是重整旗鼓。他認為自己還有機會,所以不斷收攏散落各地的殘兵敗將,在最短時間裡,重新組織起了一股軍事力量。此外劉邦還以齊王的王位,說服了韓信前來相助。所以在重新振作的劉邦和兵仙韓信的共同努力之下,項羽根本無處可逃。
  • 作為漢朝以前最為權威的史學巨著,《史記》是否真的無可挑剔?
    ,並且司馬遷還破格的將項羽列入帝王傳紀裡。一日受到街上面一個屠夫的屈辱,讓他從其褲襠下爬過,要不然雙方拼命。最後為了息事寧人,韓信這個堂堂七尺男兒竟然真的從別人褲襠底下穿過。後來隨著韓信輔佐劉邦建立功勳以後,成為萬戶侯以後,並沒有殺了當年屈辱自己的流氓,反而讓他做了中尉——漢朝時的中尉在諸侯國中是掌管軍事的最高長官。
  • 【歷史人物】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裡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
  •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悲劇英雄,身死烏江後,司馬遷提筆親自為他寫傳
    雖然他沒有做過皇帝,但是,太監的鼻祖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打破成規,將他寫入了皇帝才有資格使用的本紀,他因此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沒做過皇帝,卻獨享這份特別殊榮的人。他就是被古代中國人稱為戰神的西楚霸王——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