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造車行列中百度萬億市值新期許

2021-01-08 OFweek維科網

市場對科技網際網路巨頭入場造車,正報以熱切期待。

蘋果公司被傳出將於2021年發布首款汽車產品後,當日股票大漲5%;無獨有偶,路透社有關百度正考慮自己生產電動汽車,並已經與汽車製造商開始就可行性進行談判的報導,也致百度股票當日大漲14%,並且近一段時間以來,資本市場似乎正在對百度的價值進行新一輪的重估與認可,表現在股價上是其正迎來近兩年來的最佳股價表現——相對於五月份的低點而言,漲幅超過一倍。

市場為什麼期待科技網際網路巨頭造車?

雖然蘋果、百度、車企對這些報導傳聞均表示不予置評,但市場對此依舊是熱情萬丈。

在此,問題也隨之而來:市場為什麼對科技網際網路巨頭造車,報有如此熱情?

在我看來,可能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原因在相互交織。

一是當前汽車市場正進入以「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網聯化」為核心特徵的新四化時代,汽車也因此被定義為第四空間,成為承載資訊服務、娛樂休閒等當下網際網路服務以及連結未來自動駕駛的新一代生態集合體。

但觀察汽車行業,卻不難發現在汽車新四化上,傳統汽車廠商其實走得相對較為遲緩,反而是造車新勢力們表現良好,特別是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這兩大趨勢上,新勢力們擁有更為大膽的步伐,也得到了更多新生代用戶的認可,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空間,也是報以極大期待,這從汽車新勢力們雖然在產品銷量、盈利能力上遠不及傳統汽車巨頭,但卻紛紛上演市值反超的現實中,均可見一斑。

二是市場規模超過兩萬億美元的汽車市場,以其足夠大的市場規模,被業界認為是科技網際網路巨頭們開闢新增長空間的關鍵鑰匙,諸如市值已達兩萬億的蘋果,想要實現更大的市值突破,進入市場廣闊的汽車市場就是其為數不多的選擇。而在汽車成為第四空間趨勢下,其也被視為是當前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漸失現實下,科技網際網路巨頭們獲取新一輪增長的機會之地。

三是汽車市場正呈現出的一大趨勢是,越往後,決定汽車產品競爭力與豪華度的,將不是現有的這些要素,而是智能化能力,這使得百年汽車市場正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而縱觀行業,更能發現的一大現實是,市場的顛覆性創新,往往不會由行業內的傳統巨頭開啟,反而是由行業外有與之存在技術交叉的跨界巨頭來開啟,而當下的蘋果、百度等科技網際網路巨頭,正是具備開啟汽車市場顛覆性創新的「種子選手」。

從現實來看,蘋果在消費電子領域,憑藉領先的「工業設計、系統構建、晶片設計、供應鏈重塑」等實力,已經成功顛覆了眾多領域,這些能力,當然也可被遷移到汽車產業中,我們從蘋果在汽車領域的眾多專利申請中,就可窺見蘋果在汽車產品上不同於傳統巨頭們的一些新思路,而這些思路或將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

再看百度,其獨特優勢在於其在人工智慧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實力,早在2013年,百度就開始布局自動駕駛技術,並在2017年就發布了旨在大幅降低行業準入門檻、助力傳統車企更為快速的搭建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的Apollo(阿波羅)平臺開放計劃,志在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Android系統」,當下已與吉利、廣汽、一汽、蔚來等210家業內夥伴構建起了全球自動駕駛生態聯盟。

同是造車,百度或許比蘋果更為值得期待

這些現實的相互交融,使得資本市場對蘋果和百度等科技網際網路巨頭入場造車,變得頗為期待,其實即使是傳統汽車巨頭,也對科技網際網路巨頭進入汽車市場表示非常期待,諸如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就表示:「我們期待迎來新的競爭者,他們一定會加速行業的變革,並帶來新的技術。他們有著難以置信的高估值,以及幾乎無限的資源,因此我們非常尊重他們。「

而若當蘋果和百度這類科技網際網路巨頭有朝一日真的入場造車,那麼於個人而言,其實相對於蘋果造車,個人更為看好「百度造車」。

核心原因在於:未來汽車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必然會落腳到汽車自動駕駛能力的競爭上。而從當前現實來看,百度相對於蘋果而言,顯然是更具優勢的存在。

蘋果雖然擁有對消費需求的敏銳洞察以及領先的工業設計、軟體系統、晶片設計等能力,但在關乎汽車未來發展的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其並未展現出強勢競爭力。

天風國際在日前發布的《別在這時候買進Apple Car概念股》投資風險警示報告中就談到:「雖市場目前已臆測Apple Car可能硬體規格,但我們相信Apple Car若要成功,關鍵不在硬體,而是大數據/AI。而截至目前為止,Apple並沒有在既有產品上,展現出顯著的大數據/AI競爭優勢·····蘋果的Apple Car正面臨發布時間、硬體規格和EV/自駕車市場競爭力的三大不確定性。」

但反觀百度,在關乎未來汽車核心競爭力的AI能力上,卻是遠超蘋果的存在——當下其AI能力就已被業內認可,並被市場初步驗證。

在第二屆Apollo生態大會上,Apollo最新發布的成績單中,能夠看到:目前百度Apollo擁有自動駕駛全球專利申請數2900項,獲得測試牌照總計近200張,測試裡程超過700萬公裡,並做到了零安全事故;Apollo GO成為全球唯一在多城開展Robotaxi與Robobus運營的出行服務,接待乘客超過21萬名。

在智能汽車領域,百度更是將其L4自動駕駛技術降維釋放到輔助駕駛產品中。Apollo智駕發布的高級別智能駕駛解決方案ANP(Apollo Navigation Pilot),不同於行業方案僅支持高速和城市環線,還可以在城市道路使用,從AVP到ANP,讓Apollo實現了面向城市複雜道路的全場景自動駕駛量產解決方案。

而這只是Apollo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冰山一角,這一方案包括高品質、更開放、可組裝的「智駕、智艙、智圖、智雲」四大系列產品。Apollo智駕已開啟大規模量產,當下廣汽、威馬、長城等品牌就已與百度Apollo在AVP開展了量產合作,未來3-5年預計搭載Apollo智駕產品的前裝量產車將達到100萬臺;Apollo智艙已經與超過70家車企600款車型展開合作,並且百度還有自動駕駛必須的高精地圖等能力。

就像業內評價的:百度有晶片,有雲計算,有國內最強ai技術,有ACE智能交通引擎,有Apollo自動駕駛,還有高精地圖,就差自己造車了,完美閉環。這是百度相對於蘋果造車的優勢所在,也是我認為百度造車更為值得期待的原因所在,可以說百度當前已經具備了造好一輛未來汽車所必需的軟實力,如果真的入場造車,那麼業界所期待的軟硬一體,其實百度是有極大機會實現的。

萬億市值,百度的應許之地

如前所言,進入汽車市場,進行整車製造,被業界認為是蘋果開啟下一個萬億市值的關鍵要素,在我看來,若蘋果能夠憑藉造車打開萬億市值新增量,那麼在自動駕駛領域領先於蘋果的百度,在未來也應能成為萬億市值俱樂部中的一員。

為什麼這麼說,能夠看到,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成為行業競爭核心要素,其實當下業內也已對百度Apollo的價值給出了大致標的。

瑞銀在前段時間發布的報告中,按照Waymo估值的三分之一來錨定百度Apollo自動駕駛的估值約為100億美元。而若以此前摩根史坦利對Waymo 1050億美元的估值來計算,那麼當下百度Apollo的估值將在350億美元左右。

需要看到的是,Apollo自動駕駛其實只是百度Apollo能力的一部分,Apollo的完整能力還包括智能汽車和智能交通,三者正構成Apollo前行的三駕馬車。

智能汽車部分,則是以當下軟體正成為特斯拉、蔚來汽車等電動汽車廠商市值重要構成部分來錨定。

從業內來看,摩根史坦利認為特斯拉FSD將佔據其市值三分之一;中金認為蔚來汽車軟體將佔到其市值的二分之一。百度Apollo智能汽車的估值可以參考蔚來軟體部分,達到300億元美元左右,其高位可參考特斯拉FSD,即三分之一特斯拉市值,約為1000-2000億美元。

所以很顯然的是,Apollo還有更大的價值空間。特別是考慮到未來的汽車產品將不會是單一的自動駕駛技術產品,其將是高度智能化的集合體;智能交通建設也將不斷深入的現實下。

所以說萬億市值,將是百度的應許之地,其實並不為過。

相關焦點

  • 百度要造車?別鬧了!
    1月11日,官宣造車的百度,將自己重新拉回了聚光燈之下。 近年來,因為錯失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只能依靠搜索吃老本的百度,市值一直徘徊在低位,跌出BAT三巨頭,成為被大家詬病的,一家正在消逝的巨頭網際網路公司。
  • 百度造車:再相信我一次?
    而11日之後,聚光燈突然間都打到了百度身上,不少分析師甚至誇讚,百度有機會從一個網際網路公司,進化成一個像華為和特斯拉一樣的產業科技型公司。截至12日收盤,百度報收239.45美元/股,市值達817億美元,時隔兩年時間,百度再次重回800億市值。一起都源於百度在這一天傲嬌地宣布——「是的!百度造車了」,就像向外界宣戰,一向戰略不定、戰術後仰的百度,真的要擼起袖子開幹了。
  • 百度正式攜手吉利控股造車,網際網路大佬湊齊了...
    來源:e公司官微百度造車靴子落地!1月11日,百度官宣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並選定吉利控股集團為新公司戰略合作夥伴;而吉利汽車也迅速做出回應,表示公司並非上述合作的訂約方,且沒有針對上述交易與吉利控股合作或提供融資。
  • 風口造車股價提前猛漲 百度找到新方向?
    百度要自己下場造車的消息去年12月下旬便有傳出,當時並未確定具體合作對象。但造車傳聞引發百度股價持續上漲。截至美股1月8日休市,百度240.25美元的收盤價在一天中上漲近16%。而這個價格相較一個月前(截至美股12月8日收盤)則已上漲近66%。目前,百度美股市值達到819億美元,創自2018年8月以來的新高。
  • 閃電深1度|埋頭造車?!科技巨頭「花式開啟」2021
    2020年,蔚來、小鵬、理想等非傳統主機廠出身的企業紛紛成功造車,特斯拉CEO馬斯克甚至成為新一任世界首富,這顯然刺激到了很多人的神經。在特斯拉股價持續飆升,蘋果、索尼要造車的消息也逐漸坐實之際,網際網路巨頭百度也正式宣布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成為其戰略合作夥伴。
  • 網際網路巨頭逐鹿智能汽車 百度造車先聲奪人勝算幾何?
    新組建的百度汽車公司將獨立於母公司體系,面向乘用車市場保持自主運營。該公司將由百度發起主導,百度擁有絕對控股權,吉利控股集團是目前除百度外的唯一資方。此前,「百度造車」的消息已經在業內傳出,在百度官宣的上一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已經大漲15.57%。
  • 沒有造車緋聞的網際網路公司不足以稱巨頭
    百度造車與小米造車,都是行業的陳年老謠了。其中,百度造車的謠傳,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百度宣布將研發無人駕駛汽車之時。而小米則三天兩頭被傳出將推出「年輕人的第一款汽車」。其實,如今的大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多多少少都傳出過造車的緋聞,但小米和百度尤其多,這種易謠體質,與其業務特性是分不開的。先說小米。
  • 百度被傳親自下場造車,市值大漲重回600億美元,網際網路企業正加速向...
    有報導稱,百度或與威馬汽車聯手造車,雙方正對可能的合作模式進行商議,而百度和威馬汽車均回應稱「不予置評」。 雖然百度造車仍未有定數,但資本市場已經開始狂歡。消息釋出當日收盤,百度股價漲幅為13.83%,報收185.5美元/股,市值達到617.24億美元。而截至美東時間12月18日收盤,百度股價再度上漲,報收192.69美元/股,市值達到657.22億美元,創20個月以來新高。
  • 百度造車?網際網路企業加速向汽車行業滲透
    鍾師分析稱,相比自己完全獨立造車,與其他車企合作的風險性更低。同時,由於百度已經與多家車企達成合作建立起自己的生態,如果選擇獨立造車,會讓此前的合作夥伴變為競爭對手。百度需要「新故事」近兩年來,百度的市值經歷了不小的起伏。
  • 百度造車大猜想:能打破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格局?
    直到1月11日,百度宣布,和吉利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造車,網際網路人才懂了那次站臺的含義。李彥宏和李書福,一個儒雅平和,一個敢想敢做,他們都想搭上新能源的順風車。更大的背景是,百度深耕智能駕駛8年,至今該業務還沒有為百度帶來足夠可觀的利潤。而曾經放狠話,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的吉利,也沒有在新能源造車市場上佔據一席之位。另一邊,造車新勢力們風生水起。
  • 百度「造車」:性感有餘,勝算幾何?
    針對該消息,百度向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回應稱「不做評論」,吉利內部員工表示「尚不知情」,一汽紅旗則表示:「雖然一汽紅旗與百度在自動駕駛方面有很多合作,但對於造車一事並不知情」。 即便造車虛實尚未確定,但是網際網路巨頭跨界造車的傳言足以讓資本市場為之興奮,隨著傳聞發酵,百度市值也重回600億美元。
  • 高空走鋼絲,造車新勢力萬億泡沫一觸即破?
    在鮮花與質疑中誕生的造車新勢力,近日又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原因是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集體上漲,這導致上市新造車企業的市值紛紛創新高,甚至超越百年汽車巨頭。繼特斯拉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之後,國內的蔚來、小鵬、理想也各自打敗戴姆勒、本田、福特,躋身全球市值最高15家車企行列。這些成立僅僅五六年的國內新造車企業,市值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從PC價值鏈的遷移,來看百度造車的邏輯
    新能源汽車確實熱,造車傳聞前後,百度股價迅猛上漲,一股逼近250美金,比低點82美金,上漲超過2倍,但是,一家網際網路的輕公司,介入到重資產的硬體業務,不會是追熱點,百度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跨界?它的戰略目標在何處?想像力又有多大?
  • 最新網際網路公司市值排名來了,拼多多市值超農業銀行,抵近4個百度
    作者:數據寶 陳見南 拼多多市值超過1.2萬億元。 在新能源汽車三大新勢力大跌的背景下,美股市場上的電商「新勢力」,拼多多股價依然在狂飆突進之中。上周五,拼多多股價再度暴漲近13%,站上150美元大關。
  • 百度要「造車」,還是要「造好車」?下一個移動網際網路「高地爭奪戰...
    近段時間,關於「科技網際網路巨頭造車」的傳聞甚囂塵上。12月15日,有媒體報導,百度正在考慮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並已與吉利汽車、廣汽集團和一汽集團就這個可能性進行了談判,或組建一家持有多數股權的合資企業,但目前尚未達成任何協議。
  • 蘋果也要造車了!百度、蔚來紛紛布局,未來新能源汽車機會在哪?
    Nikola、Fisker、Lordstown Motors和Canoo等4家新能源汽車,先後在納斯達克上市,而國內蔚來、小鵬和理想造車「三兄弟」也都迎來市值飆升。  蘋果造車不得不在這波浪潮中,提速趕上。  關於蘋果造車的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蘋果CEO庫克則在2015年接受採訪時,首次對外談及汽車話題,表示「電動汽車行業正處於巨大變革的臨界點」。
  • 網際網路企業市值排名來了!拼多多成績驚人,相當於四個百度
    我國是網際網路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世界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就最具有代表性,我國有這麼多網際網路巨頭企業,有沒有一個排名呢?根據最新數據,有媒體排出我國網際網路公司市值排名,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吧。
  • Apollo投身網際網路造車大潮,網傳百度與多家車企正洽談合資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百度正與吉利、廣汽以及一汽等多家車企集團接觸,洽談設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這意味著百度將通過與車企合作直接進入造車領域。對此,百度與吉利雙方均回應:對市場傳聞不做評論。儘管如此,或受該消息影響,百度12月15日在美股大漲13.84%,市值達到630億美元。
  • 百度股價暴漲13.83%背後:要講下場「造車」新故事?
    目前百度國內的無人車中,除部分銷售給長沙等地方政府,大部分依然是百度自持。合資造車,車輛本身的成本或可得到部分轉移。  按照百度最新提供的數據,百度Apollo的智駕產品已與超過70家車企600款車型展開合作,實現超過100萬臺的小度車載OS前裝量產搭載。Apollo高精地圖是本田、廣汽、長城、北汽、蔚來、威馬等頭部車企的選擇。
  • 集體逆襲後高臺跳水 造車新勢力萬億泡沫一觸即破?
    原標題:集體逆襲後高臺跳水,造車新勢力萬億泡沫一觸即破?   在鮮花與質疑中誕生的造車新勢力,近日又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