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超清晰的木星照片,顯示有漩渦狀薄霧漂浮在木星的表面,目前科學家還不知道那是如何形成的,但唯美的畫面已經讓網友驚嘆不已。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其主要目標是幫助科學家了解木星如何形成和演化,至今已向人類發送了大量木星的探測資料。
最新發布的這張照片是"朱諾號"在2020年2月17日拍攝的,由公民科學家 GeraldEichstdt 處理。當時飛船對木星進行了25次近距離觀察,拍攝時距離木星的高度約為2.5萬公裡,拍攝地點是木星的北部。
2020年2月17日,在太空梭接近木星的過程中,"朱諾號"探測器捕捉到了木星動蕩的北部地區的這張照片。
2020年2月17日,"朱諾號"探測器在木星南半球拍攝了這張照片。 以下是「朱諾號」探測器此前發回的其他木星影像。
公民科學家 Tanya Oleksuik 使用來自"朱諾號"探測器的數據創建了這張色彩增強的圖像。原始圖像是在2019年12月26日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下午1點28分拍攝的,當時,朱諾號太空飛行器進行了第24次近距離飛越。
2017年12月16日「朱諾號「飛越木星時拍攝,在這張木星赤道區域的圖像中出現了厚厚的白雲。
2019年12月26日太平洋標準時間上午9點14分,在第24次近距離飛越木星的過程中,「朱諾號」探測器捕捉到了該行星北半球一個混亂的,風雨如磐的區域的圖像。
2019年10月29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點58分,飛船正在對木星進行第16次近距離飛越。這張由「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照片顯示,在木星活躍的北北溫帶有大量的旋渦雲。畫面中出現了幾朵明亮的白色「彈出」雲,以及一場被稱為白色橢圓形的反氣旋風暴。
2019年12月25日,「朱諾號「拍攝的這四張圖片首次展示了木星衛星「木衛三」的北極地區。「朱諾號」是第一個直接拍攝「木衛三」的探測器,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甚至比水星還要大。「木衛三」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擁有自身磁場的衛星。科學家們甚至發現了在它冰冷的表面下有液態水的地下海洋存在的證據。
2019年11月3日,「朱諾號「探測器在第23次近距離飛越木星時,捕捉到了木星大氣中氣旋風暴的驚人細節。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但其雲團中的一些顏色可能來自從木星較溫暖的內部升起的硫磺和含磷氣體羽流。
從左到右,這一系列的圖像是在太平洋標準時間2019年7月15日晚上9點54分至10點11分之間拍攝的,當時飛船正在對木星進行第14次近距離飛越。當時,「朱諾號」的高度大約在25300到6200公裡之間,位於大約69到36度的緯度上。這一系列圖像顯示了木星北半球的大氣特徵。文中圖片均來自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