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NASA發布超清晰木星照,回顧「朱諾號」曾拍下的絕美木星影像

2020-12-12 界面新聞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超清晰的木星照片,顯示有漩渦狀薄霧漂浮在木星的表面,目前科學家還不知道那是如何形成的,但唯美的畫面已經讓網友驚嘆不已。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其主要目標是幫助科學家了解木星如何形成和演化,至今已向人類發送了大量木星的探測資料。

最新發布的這張照片是"朱諾號"在2020年2月17日拍攝的,由公民科學家 GeraldEichstdt 處理。當時飛船對木星進行了25次近距離觀察,拍攝時距離木星的高度約為2.5萬公裡,拍攝地點是木星的北部。

2020年2月17日,在太空梭接近木星的過程中,"朱諾號"探測器捕捉到了木星動蕩的北部地區的這張照片。

2020年2月17日,"朱諾號"探測器在木星南半球拍攝了這張照片。 以下是「朱諾號」探測器此前發回的其他木星影像。

公民科學家 Tanya Oleksuik 使用來自"朱諾號"探測器的數據創建了這張色彩增強的圖像。原始圖像是在2019年12月26日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下午1點28分拍攝的,當時,朱諾號太空飛行器進行了第24次近距離飛越。

2017年12月16日「朱諾號「飛越木星時拍攝,在這張木星赤道區域的圖像中出現了厚厚的白雲。

2019年12月26日太平洋標準時間上午9點14分,在第24次近距離飛越木星的過程中,「朱諾號」探測器捕捉到了該行星北半球一個混亂的,風雨如磐的區域的圖像。

2019年10月29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點58分,飛船正在對木星進行第16次近距離飛越。這張由「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照片顯示,在木星活躍的北北溫帶有大量的旋渦雲。畫面中出現了幾朵明亮的白色「彈出」雲,以及一場被稱為白色橢圓形的反氣旋風暴。

2019年12月25日,「朱諾號「拍攝的這四張圖片首次展示了木星衛星「木衛三」的北極地區。「朱諾號」是第一個直接拍攝「木衛三」的探測器,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甚至比水星還要大。「木衛三」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擁有自身磁場的衛星。科學家們甚至發現了在它冰冷的表面下有液態水的地下海洋存在的證據。

2019年11月3日,「朱諾號「探測器在第23次近距離飛越木星時,捕捉到了木星大氣中氣旋風暴的驚人細節。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但其雲團中的一些顏色可能來自從木星較溫暖的內部升起的硫磺和含磷氣體羽流。

從左到右,這一系列的圖像是在太平洋標準時間2019年7月15日晚上9點54分至10點11分之間拍攝的,當時飛船正在對木星進行第14次近距離飛越。當時,「朱諾號」的高度大約在25300到6200公裡之間,位於大約69到36度的緯度上。這一系列圖像顯示了木星北半球的大氣特徵。文中圖片均來自NASA。

相關焦點

  • 「朱諾號」看見木星閃電現象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朱諾號」探測器對木星的最新研究結果。在這個太陽系最大行星的大氣上層,出現閃電現象,如「精靈」在跳舞。此前,科學家曾預測這些明亮的、超快的閃光也應該存在於木星巨大的旋轉大氣層中,但其存在仍然僅限於理論中。在2019年夏天,研究人員利用「朱諾號」上紫外線光譜儀(UVS)的數據,意外發現一條明亮、狹窄的紫外線輻射條紋在瞬間消失。 該論文的主要作者賈爾斯說:「紫外線光譜儀是用來觀測木星南北極美麗極光的。
  • 「朱諾號」在木星上看見閃電現象,NASA:猶如「精靈」在跳舞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前段時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朱諾號」探測器,在觀察木星的過程中,在木星上看到了閃電現象,根據NASA方面的報導,木星上的大氣上層一直到前段時間,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上攜帶的紫外線光譜儀,意外在木星的大氣上層,發現了一條明亮又狹窄的,一閃即逝大的紫外線輻射條紋,才揭開了木星上的閃電之謎,證明了此前科學家們的猜想。伴隨著木星上的閃電現象,科學家們還利用「朱諾號」的紫外線攝譜儀,在木星上發現了極光。
  • NASA宣布將延長火星「洞察號」和木星「朱諾號」的任務時間
    本文轉自【cnBeta.COM】;美國宇航局(NASA)周五表示,已經正式延長了兩項開創性的行星科學任務的時間:涉及「朱諾號」探測器和火星「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的任務。這些延期是在經過審查程序後作出的。
  • 視覺盛宴:NASA發布30張木星高清大圖,快來一飽眼福
    幸運的是,美國宇航局(NASA)仍在探索外太空並持續為我們發布最新的壯麗奇觀。近期NASA公布了木星的全新照片。這場位於木星南半球,離我們484,000,000英裡遠的精彩風暴展覽,促使我們分享NASA捕捉到木星上一系列最迷人的照片。
  • 外媒:NASA朱諾號探測器首次發現木星的「水之謎」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據外媒CNET報導稱,近日,NASA(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Juno)航天探測器對於科學家一直未解開的木星「水之謎」提供了一些有力的發現。據了解,作為一顆巨型行星,木星可能與地球有一些本質上的差異,比如,科學家一直渴望更多地了解木星大氣中水的含量,也因此成為一個「未解之謎」。據歷史資料,NASA的伽利略探測器於1995年進入木星的大氣層,它返回的數據顯示,與太陽相比,木星可能非常乾燥,即不是基於液態水,而是基於其中存在的氧和氫成分。
  • 朱諾號探測器揭開了木星的大氣謎團,得以一窺木星的深層大氣層
    關於木星熱點的發現,以及木星極地氣旋的最新進展,於12月11日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的一場媒體簡報會上公布。「木星的大氣層很深,沒有像地球那樣的固體或液體基底,」聖安東尼奧西南研究所朱諾號的首席研究員斯科特·博爾頓說。「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星球深處正在發生的事情,你需要觀察雲層下面。「朱諾」號最近完成了對木星的第29次近距離科學探測,正是這樣做的。
  • 朱諾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ASKEW
    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它了解到木星強大的磁場是askew,它在北半球和南半球有不同的模式。這些發現在10月18日在猶他州普羅沃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部第48次會議上發表。自從天文學家開始用強大的望遠鏡觀測木星以來,他們就已經意識到木星的旋轉和帶狀外觀。這些彩色條紋的橙色、棕色和白色是木星大氣組成的結果,它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但也含有氨晶體和在陽光照射下改變顏色的化合物(aka)。
  • 嘆為觀止,木星狂野風暴的秘密被揭開?人類對木星的探索應謹慎!
    太陽系當中有很多的星球都已經能夠被人類所探索了,而這些探索出的結果,將會為人類下一次的探索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太陽系當中有很多的星球都已經被人類所探索了,比如說月球,和火星就是其中之一。美國朱諾號曾經探索過木星,而通過朱諾號對木星的了解,很顯然可以發現,木星表面這巨大的風暴,是足以摧毀一切的,甚至朱諾號在探索木星的過程當中,也是受到了很多危機的,如果不是偶然的巧合,可能如今人類都已經見不到朱諾號了。木星表面狂野的風暴,讓人嘆為觀止,而這些隱藏在狂野風暴下的木星,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呢?
  • 什麼是木星?
    隨後到來的旅行者一號則拍攝了更多更為清晰的細節。比如,著名的大紅斑。事實上,大紅斑可以輕易容下2-3個地球的大小。NASA / JPL / SwRI / MSSS / David Marriott.木星的南極地區NASA/JPL-Caltech/SwRI/MSSS/Gervasio Robles木星南極的這幅影像,由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5.2萬千米高空拍攝。
  • 最新消息:木星北極神奇景象被NASA捕捉,居然會跳舞
    近日,美國宇航局發射的「朱諾號探測器(JunoCam)」的光照相機拍攝到了木星北極的神奇景象,這裡呈現的是一團漩渦狀的氣旋,而朱諾號剛好拍攝到了它迷人的「舞蹈」。「朱諾號」於2011年8月5日發射升空,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收集木星上的數據。最近,「朱諾號」號完成了第29次軌道飛行,它的科學儀器正在揭示有關木星氣旋團的線索。它們還提供了對比周圍地區更溫暖和乾燥的大氣區域,讓人們得以一睹它的芳容。
  • 這張圖片是朱諾號探測器在2020年4月10日飛掠木星時利用JunoCam...
    這張圖片是朱諾號探測器在2020年4月10日飛掠木星時利用JunoCam成像儀拍攝 2020-12-28 14:06:27 來源 : 物鏡世界 這張圖片是朱諾號探測器在
  • 朱諾在距離我們2500英裡外的地方捕獲到了木星的兩極
    朱諾號拍攝了木星北極的第一張照片。 除了他們對純淨,前所未有的像糖果一樣的眼睛的興趣之外,兩極的圖像還揭示了從未被人們發現的事物。 圖解:木星雲帶 圖源:百度百科 在這張木星北極地區的朱諾號影像中,木星的標誌性風暴帶不再存在。
  • 宇宙鏡像:天文望遠鏡下的木星,是美麗還是恐怖?
    一、木星逃逸速度為59.5KM/S 如果進入木星軌道後如果飛船的推力不足是很難再脫離木星的,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下,比如在木星10萬千米距離上的環繞速度和逃逸速度差距是多少!
  • 真奇怪,木星的南北極光是彼此獨立的
    過去,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哈勃太空望遠鏡曾在木星的兩極周圍發現過極光。研究這一現象及其背後的機制也是「朱諾號」任務的目標之一。「朱諾號」目前處於研究木星兩極的理想位置。探測器每運行一圈,就會從木星的一個極點移動到另一個極點——這一操作被稱為「天幕行動」。
  • 最新研究:木星存在怪異的閃電和冰雹
    來源:新浪科技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觀測顯示,木星大氣層中出現更小、更淺的閃電現象,表明木星的閃電和冰雹形成於較淺的大氣層。要做到這一點,木星風暴必須在雲層頂部之下45-65千米的高度形成,然而,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觀測顯示,木星大氣層中出現更小、更淺的閃電現象,表明木星的閃電和冰雹形成於較淺的大氣層。
  • 木星有多恐怖?為什麼探測器飛不進木星?
    太陽的質量是1.9891*10^30千克,佔據了太陽系中99.86%的質量;而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也就是說,木星和太陽加起來,太陽系的其它天體的質量就可以忽略不計了。更直觀一些將木星和地球做對比,木星的體積是地球是1321倍,也就是說木星裡可以裝下1321個地球。
  • 研究表明木星上的水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
    木星在我們太陽系重磅一直扮演著「行星大哥」的身份,人類曾派遣出「朱諾」號來觀測這一神秘的氣態行星,除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科學測量之外,「朱諾」號在木星之旅中還拍攝了一些令人驚嘆的照片。然而最新一項研究讓科學界為之一振:木星上的水似乎比任何人預想的都要多。
  • 新的重大發現證實:木星大紅斑是在縮小,但它的厚度仍保持不變
    這張木星大紅斑全彩圖由民間科學家Jason Major,使用NASA朱諾號上朱諾相機成像器提供的數據創作。(圖片致謝:NASA/美國西南研究院/馬林空間系統公司/Jason Major)有新的研究表明,木星的大紅斑並不是在每個方向收縮。
  • 在你我的有生之年,木星大紅斑很可能將永遠消失!
    如果有機會,好好多看看著名的木星大紅斑吧。要知道,這巨大的風暴氣旋正在日益萎縮,很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會永遠消失。2017年7月,美國宇航局(NASA)耗資10億美元打造的朱諾號探測器曾為我們帶來大紅斑的壯麗照片。那是我們所見過距離巨大風暴最接近的圖像。
  • 「JUICE」:開啟木星探測新紀元
    近日,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消息,NASA將與歐洲空間局(ESA)攜手探索木星及其衛星,這一合作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  據報導,歐空局的「木星冰月探測器(JUICE)」將於2022年左右發射,2029年到達木星,隨後花費4年時間,對這顆三百倍於地球質量的巨行星的磁層、湍流大氣及伽利略衛星進行深入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