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名企堂即日起將開設一檔新欄目【深度課堂】,為了更好地幫助在疫情中苦戰的22卒留學生們深度理解日本的IT、金融、諮詢、製造業、商社等等業界,以及就職過程中一些至關重要的信息&技巧。
文章內容較長,「拖延症患者」同學建議保存後閱讀。
01. 日本IT業界現狀分析
DX DX DX ! 開頭強調3遍不是為了博取大家眼球,因為對於日本現在IT業界的現狀而言,這個詞相當重要。正如標題所述,大家想在疫情求職中殺出一條血路,徹底理解DX至關重要。把IT作為第9或第10或第N志願的求職小夥伴們在看完這邊文章時,能搞懂DX是個什麼東西?為啥重要?也算是有所收穫了。
DX:Digital Transformation (Trans = X)
日譯:デジタルトランスフォーメーション
中譯:數據化轉型
DX的概念是在2004年由瑞典于默奧大學的埃裡克斯託爾特曼教授提出並倡導的,具體意為「ICT的滲透將以更好的方式全方位地改變人們的生活」。簡而言之就是【ICT技術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但我們的生活不已經挺美好了麼?還要怎麼美好?!
【SIS時代】
這裡就是重點了。對於日本而言,早在80年代的經濟高度發展後期,由日本IBM、NTTDATA等巨頭髮起,針對諸多迫切需要構建IT主系統的製造業,金融業等公司,打造了第一代企業系統。也就是說日本早在80年代就已經奠定了DX1.0的基礎了。
【ERP時代】
隨後,90年代德國公司SAP帶著20世紀大殺器SAP(SAP公司的系統名叫SAP)來到日本,讓大多數日本公司見識到了模塊化系統以及ERP(建議谷歌學習)的威力,一時間SAP佔據了大半個市場。是家公司想做新系統都會找到第三方IT諮詢公司或SIer公司,幫助自己導入操作簡單而有效的SAP系統。也為日後埋下了一個大大大大大的坑!此坑也與各位留學生息息相關,後文再表。
【雲時代】
進入21世紀,由於系統積累的大量數據受限於儲存系統的容量問題,無法實時大量保存,保存的數據一多無法及時整理,繼而無法獲得更多有效數據。Amazon(AMS)、Google雲服務、SalesForce研發出了多款雲服務軟體,大容量&高速&高效,大佬們的抬頭完美地解決了以上類似的問題,也將系統正式帶入了「雲」時代。此時的ICT技術的發展讓企業變得更美好起來...
【DX時代】
隨後的十年,也是最接近且我們最熟悉的年代。圍繞「雲」的概念衍生出了大家耳熟能詳的BigData,AI,IOT等等關鍵詞,IT技術日益提升。企業已經無滿足傳統「老破慢」的第一代LegacySystem了。直至今日還有不少日本企業的生產流水線或企業系統用的是只有在老式港劇裡才看得到的那種「黑底綠字「的系統!至此,由於企業的迫切需求,加之眼花繚亂的新技術不斷浮世,日本進入了真正的DX=數據化轉型時代。
此刻擺在現金流充裕的大手企業董事會成員們面前的,就應該是一道簡答的選擇題了。
-- DX,搞不搞?
-- 搞!搞!搞!怎麼搞?誰來幫我們搞?
BUT!
現實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美好!
日本政府在2018年9月發表了一篇官方文章, DXレポート:ITシステム「2025年の崖」克服とDXの本格的な展開。一時在政治,經濟產業各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這篇「DX白皮書」中提到想實現的目標是大致以下這幾個點。注意是目標!
従來なかった製品・サービス、ビジネスモデルを生み出す。
プロセスを再構築し、既存ビジネスに生産性の向上
コスト削減・時間短縮をもたらす
業務そのものを見直し、働き方に変革をもたらす
上記を実現する土壌として企業の在り方自體を見直す
可以發現政府和企業基本上是一個意思:
想搞DX!也有點錢。
那為啥還說現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好?主要有兩個問題...
問題1. 人不夠
問題2. 時間緊
關於問題1.人不夠
下圖是日本產業經濟省委託みずほ情報総研做的一份關於IT人才的調查報告。到2030年為止,日本IT人才缺口將達到78.9w人(約等於微軟總部所在的西雅圖市人口)其中,Security人才19.3w人,AI及BigData人才4.8w人。這些領域都是企業想要實現DX的關鍵人才!雖然日本政府已經積極在各大小中高院校中大力推廣「學IT」教育,但遠水救不了近火,日本的IT即戰力人才在現階段還是大大缺失的。也導致企業在現階段很難快速有效又大規模地實現DX。
關於問題2.時間緊
這裡就要提到前文SAP的「坑」了。由於早早在90年代建立了ERP系統的統治地位,市場中除了甲骨文可以稍微和SAP較一下勁兒,剩下的幾乎都是一些「場外選手」。也正是因為這樣,「精明的」SAP做了場很掙錢的買賣。
SAP給早在90年代就導入第三代SAP系統【SAP R/3】的企業出了一道難題:到2025年(現討論延遲到2027年)為止,【SAP R/3】將停止運維更新服務,強迫企業升級到更好用的第四代系統【S/4 HANA】。當然升級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業內術語叫做「移行」,移行是IT項目裡最難搞的部分,費錢,費人力,費時間。然鵝日本現有近2000家公司正迫切等待著要刷新他們的系統,隊伍已經從銀座排到了富士山腳下......
至此
22卒小夥伴們知道如何殺出一條血路了麼?
看到致富的商機了麼?
對!趕緊去幫助企業搞DX!走向成功!www
02. 日本IT業界企業介紹
IT業界的現狀介紹到這兒,大家可能會有個疑問?
那,那個好像我覺得Yahoo,楽天,Amazon,メルカリ之類的公司才,才算是IT公司吧?怎麼IT業界分析了大半天的DX來著?
這裡同學們需要務必注意的一下!
我們在中國通常所講的IT業界,其主要是指B2C的網際網路公司。以BAT為代表,特點是直接面向社會大眾提供電商物流,遊戲,視頻音樂等服務,因此為人們所熟知。但其實,IT業界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除了B2C之外,還存在大量的B2B公司,也就是面向企業提供IT服務的公司。這類公司由於不面向社會大眾,因此曝光度不大,在學生中的品牌認知度較低。
在日本,我們把IT業界大致分為以下5個領域:
1. インターネット業界
代表公司:Yahoo、楽天、Amazon、Line、CyberAgent、SBI
相當於我們通常所講的B2C的"網際網路公司",覆蓋EC,廣告,金融等領域。
2. ハードウェア業界
代表公司:富士通、HP、DELL、SanDisk
賣電腦或電腦周邊產品硬體的公司。
3. ソフトウェア&ミドルウェイ業界
代表公司:Microsoft、VMware、Oracle、SAP
B2C或B2B的應用,數據,中介件軟體製造商。
4. ゲーム業界
代表公司:任天堂、SONY、BANDAI NAMCO、Gree
遊戲公司也可歸分到製造業業界中。
5.システムインテグレーション(SI)業界
代表公司:NTTData、IBM、Accenture、富士通、NEC
系統整合服務商,DX的帶頭的產業,不生產技術但是是技術的搬運工。SI業界也可歸分到諮詢業界中
上述1~4的業界除了Yahoo、楽天等有不少海外業務的網際網路公司會招收一定比例的留學生之外,大部分的公司幾乎是不招留學生的!
因為與中國不同的是,網際網路經濟在日本一直是個問題兒童。雖沒有中國那樣泱泱14億人口的紅利,但近1億人口的市場也夠不少網際網路大佬施展拳腳了。可這幾年來的實操結果是不盡人意的,截止去年年末,中日的獨角獸比是96:3...
沒有中國那般的大流量市場作為催化劑來推動,就無法催生匹敵中國的網際網路經濟的創新活力,創新的活力不夠,VC自然也不感冒(孫正義說過日本根本沒啥好投的網際網路公司),再加之日本的IT人才是真的少得可憐,網際網路公司就只能靠幾家大手來撐一撐門面了。問題還有很多這邊不細緻展開。
到這裡又要回到主題了。不是說好的靠IT殺出一條血路麼?搞DX發財致富麼?日本網際網路經濟又不行!
我們需要關注的是上述的第五個領域システムインテグレーション(SI)業界。
由於日本有著已經高度成熟的商業模式,伴隨著大量的現金內部保留比率充足的大手企業存在,日本的網際網路更像是為傳統大手企業服務的工具。這也決定了日本的IT業界比起中國更加側重於B2B。加之前文的介紹,在這艱難的疫情求職環境中,可能進入SI業界幫助企業做數據化轉型,對於廣大留學生而言無論是對於現階段的成長或將來的職業規劃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以下是網傳的日本SI業界公司的偏差值排名,個人感覺還是比較中肯的,可供參考。
03. 日本IT業界需要怎樣的人才?
經常會被同學們問到的一個問題:
文科生也可以做IT麼?
答案是:可以!在日本,你要是想進入SI業界,文科生也完全可以做系統工程師的工作。
理由一共有三點:
1.不用會打碼或很少需要打碼。在日本的SI業界中,我們一般會進入的大多數公司位於產業鏈的上遊。案件中一般系統還處在企劃或設計的階段。在此階段更多需要的是與客戶的溝通,去幫助客戶定義他們真正的需求,或是根據需求去設計圖紙。一般設計完圖紙之後會外包給中國、印度等「碼農工廠」將圖紙的代碼落地,交付上遊之後日本這邊做測試驗收,最後演示給客戶爸爸看。因此整個項目的流程中,我們的工作主要還是以溝通為主,不需要大學的專業對口背景。
2.日本的IT公司研修系統相當完善。哪怕是文科生,進公司後也不需要擔心跟不上。大手SI公司一般都會準備將近3個月左右的研修期,以及之後的OJT項目。最長的甚至有1年左右的IT研修!如果要是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基本都能跟上節奏。
3.SI公司基本都是【文科生大歡迎】。缺人對於所有日本IT公司而言都是硬傷,市場環境如此之好,是家公司都想分一杯羹。因此,即使是文科生公司只要願意招,就一定有自信讓你發揮自己的潛力。
小結一下,日本的IT業界(特指SI業界)需要的人才可能需要具備這幾點能力:
交流能力
能獲得客戶信賴的親和力
較強邏輯思維
一定的學習能力
具備了這些能力你可能就有在這惡劣的求職環境下殺出一條血路的底氣了!
04. 22卒應屆留學生該如何準備?
介紹完業界之後,作為22卒應屆生又該準備些什麼呢?
SI業界整體是一個怎樣的情況?
SI業界的具體公司有什麼特色呢?
DX具體是做什麼的?
將來怎麼在這個行業裡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實際上SI業界面試中怎麼準備?
嘿嘿,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