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快樂驚喜!「盲盒+」經濟吸引年輕人多面開花

2020-12-17 澎湃新聞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吳思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這句經典臺詞如果放到現在,就應該是「人生就像一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打開是什麼樣子。」

  近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以暴漲100%的身價在港股上市,盲盒經濟再度成為焦點。一個毛利率近70%的潮流玩具引起數百萬人群的追隨,盲盒已不僅僅是一個造型商品或者模型玩具,而是形成了一種商業模式,餐飲、家居、百貨商店等行業都開始開發盲盒與自家的業務結合。

盲盒成潮人標籤 花費上萬為情緒買單

  在拆開包裝的那一瞬間心跳加速,充滿驚喜,永遠不知道自己精挑細選的盒子裡面是不是自己真的喜歡的那款,這種不確定性正是盲盒吸引年輕人的魅力點。而盲盒也成為潮玩領域最受歡迎的一種產品。

  「我一開始並不知道泡泡瑪特是什麼,後來慢慢地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這個,出去玩也會順便買兩個,還會相約去門店排隊買限量款。為了追趕潮流我也去買了,就覺得真的挺刺激,因為完全不知道你手裡的究竟是什麼樣子,挺上癮的。」在做策劃工作的95後女生冬冬(化名)向記者介紹,他身邊的朋友都在同年齡段,盲盒成為了他們社交的共同話題,並且在各大社交平臺都可以看到許多曬系列收藏、曬珍稀款和限量款的內容。

  「在B站、微博、朋友圈,我都看到有人分享的盲盒,樣子還挺可愛,就吸引我也想去買買試試。」大二學生小曾(化名)說道,目前入坑兩個月花費2000多,「有時候看著有系列特別喜歡,就會多買幾個想集齊,有重複的就送人,要麼就在二手平臺賣掉。」

一位顧客在名創優品店內看盲盒

  據了解,盲盒的二手市場參差不齊,價格差異巨大,而這種差異完全取決於款式的稀缺性。青島大四學生小餘買到自己不喜歡的款式想轉賣,結果原價59元的盲盒玩具標價20元都沒人買。而記者在閒魚上看到,有賣家轉賣泡泡瑪特的labubu系列限量款,標價為15000元。珍稀款與普通款的差距不言而喻。

  有人說買盲盒就像博彩,有的買來是升值賺錢,有的則是虧錢,但並不是所有購買者都會以二手價值來判定自己手中的盲盒,有些愛好者就是喜歡收藏。

  「我覺得盲盒就像集郵,多湊一張是一張,我並不是十分沉迷,就是看到喜歡的樣子不想錯過,只能算個玩具愛好者。」今年28歲的張小姐已經入坑兩年,目前收集了4個系列的泡泡瑪特盲盒。

  市民徐小姐同樣熱衷於收集盲盒,目前家中有180個盲盒,總共10620元,一個月就要花1700元左右購買盲盒。她透露,她身邊的朋友有的會為了集齊隱藏款而購買整箱,一箱144個盲盒,也就是一次就會花費8000多元。

  「買盲盒是一份快樂,拆開後發現是喜歡的款式就得到第二份快樂。」正在店內購買盲盒的魏小姐坦言,她喜歡這種未知的驚喜,而且盲盒設計都十分可愛,即使不是最喜歡的,擺在家裡也賞心悅目。

扭蛋福袋成角落愛好 運氣型商品不同命

  在青島,泡泡瑪特門店和自動售貨機總共有32家,遍布各區,而同為售賣未知玩具的扭蛋機則只有8處。

  記者在萬象城看到,一家玩具店門口擺放著一排標註著日語的扭蛋機,包含寶可夢、龍珠、柯南等經典動漫IP模型,但卻少有人問津。據店長透露,消費人群多是小學生和初中生,因為扭蛋機的玩具小巧而且相對便宜,家長會帶孩子來買,就像小孩喜歡的「奇趣蛋」一樣,來消費的成年人則很少。

  「以前高中校門口就有扭蛋機,2元就能扭出皮卡丘、傑尼龜或者路飛等等,每次都特別期待會出來什麼樣子。」對於85後的李先生來說,扭蛋充滿著青春的回憶,但是現在卻很少玩了。「去年去日本旅行,看到日本的扭蛋機還很受年輕人喜歡,而且除了動漫人物手辦、玩具,還有日用品。現在青島的扭蛋機也基本是日本產的,30元左右一個,質量比我小時候好多了,但是我卻沒有以前那個勁了。」

  扭蛋比盲盒出現得更早,對於許多80後來說是一種情懷。「扭蛋與盲盒最大的不同,在於扭蛋最初的玩具都是動漫IP的衍生周邊,幾乎全是知名漫畫、動漫中的人物,扭出來的任何公仔手辦都能夠讓購買者聯想到漫畫中的劇情及場面。而盲盒是很新的東西,像泡泡瑪特會跟很多藝術家合作,設計很多很有觀賞性的玩具,但對於二次元愛好者來說,經典的更有內涵和收藏價值,對於年輕人來說,潮流藝術的更吸引他們吧。」動漫手辦玩家錘哥說道。

  日本知名扭蛋製作公司創始人古屋大貴在接受採訪時說到,公司賣出100萬個扭蛋,掙了200萬日元,一個扭蛋才掙2日元(合計人民幣1毛2)。反之,據統計,盲盒的毛利率已高達70%。截至12月12日,泡泡瑪特線下門店數量已達1464家,與去年相比,今年新開525家門店,相當於月均新增43家。從門店分布來看,泡泡瑪特已在全國70個城市布局。盲盒像充滿幹勁的年輕人一路高歌猛進。

  福袋和扭蛋其實都是盲盒的「前生」,福袋從日本明治時期就出現,是為了百貨公司將尾貨清倉採用的一種促銷手段。福袋中會放多個商品,不會公開,但售價都會低於原價,比如福袋內的商品加起來的價格是150元,售價可能就100元。激發消費者的好奇心理,賦予他們一種拆開後收禮物的心情,還有優惠,百貨公司又能快速處理尾貨,所以福袋在當時很受歡迎。但現在在門店中已幾乎看不到福袋的影子,只有個別網店會把福袋作為促銷手段。

  「我之前買過衣服店的福袋,100元5件,外套和短袖都有,物超所值,雖然是過季款,但是對比原價已經很划算了。」網購福袋的李小姐說道。

泡泡瑪特店內許多年輕消費者在挑選盲盒

多行業引入盲盒+模式 與節日明星更配

  泡泡瑪特的成功使得很多企業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介於盲盒的消費熱潮和它的可複製性,眾多以盲盒為中心裂變的商業模式開始迅猛發展。

  記者走訪市北區名創優品店發現,名創優品已與Hello Kitty、海綿寶寶、迪士尼等知名動漫IP合作推出系列盲盒,單個價格在20-40元之間,約為泡泡瑪特盲盒價格的一半。記者在店內看到,消費者大多都會買兩個以上。而其他一些私營雜貨店也將盲盒擺在了店面顯眼的位置。「賣盲盒主要原因是引流,因為盲盒現在是潮流,許多年輕人都喜歡來看一看,這樣我店裡的其他商品被購買率也會提高。」市南區一家二次元手辦店店長說道。

  除了零售雜貨進軍盲盒市場,餐飲、家居等行業則將盲盒與季節促銷結合,得到短期刺激性消費的效果。如星巴克12月推出聖誕盲盒——自主設計的7款小熊玩具,單價為108元,附贈到店消費的禮券。對於經常推出季節性周邊的星巴克來說,盲盒是其首次嘗試,目前在多個社交軟體上可以看到盲盒廣受好評,並且該系列隱藏款的出現率較高,許多購買者一次就能抽中隱藏款,消費體驗得到最大滿足。

  作為全球知名的家具品牌,宜家也在12月首次推出了聖誕節主題盲盒,形象是瑞典比約小熊,總共5款造型,分別是筆筒款、便籤款、禮盒款、瓶塞款和隱藏款,充滿實用性。與其他商家不同的是,宜家盲盒不作為商品單獨售賣,而是顧客在消費額度達到之後可以免費領取的禮物,每日限量發放。

  「好可愛啊!想帶著朋友再來買一次。」消費了499元的王小姐抽中了便籤款,興奮地向記者表示還要來。

  連鎖品牌自行設計盲盒造型,提升品牌影響力,但也有品牌與明星合作,推出系列卡通形象盲盒,利用粉絲心理瘋狂盈利。

  瑞幸咖啡曾推出劉昊然的系列盲盒,不僅迅速銷售一空,還使得軟體癱瘓,粉絲的力量可見一斑。今年德克士同樣試水粉絲經濟,推出系列時代少年團卡通人物的盲盒隨聖誕套餐售賣,目前在二手平臺和社交平臺已有大量求購信息。

  年輕消費群體對於「體驗」與「好奇」的追求,以及對心情的大力投資,撬動了潮玩市場的發展商機。結合流量明星和知名IP,盲盒商家輕鬆就可收穫年輕群體的購買慾和復購欲。

萬象城內一排扭蛋機少有人問津

相關焦點

  • 「小姐姐」們引爆超級風口:3年淨利狂飆近300倍 盲盒衝上銷售熱品
    或許正是這種對生活的執著熱愛,與對未知的探索與嘗試,以及由此帶來的驚喜與快樂,催生並催熱了盲盒經濟。盲盒+X引爆「驚喜經濟」盲盒起源於日本福袋,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國內也早有各種形式的扭蛋、盲盒等產品,2019年被譽為「盲盒元年」。它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玩家只有購買後才知道自己買到的是什麼,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成就了玩家購買產品的快樂、驚喜,或者不知足帶來的復購欲。
  • 看不見的驚喜,竟玩出1000億的市值,盲盒經濟你看懂了嗎?
    千億市值的「驚喜經濟」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過100%,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整個市場一片譁然。因為畢竟泡泡瑪特一年也就3億左右的利潤,300多倍的估值,確實不低。這麼高的估值,跟它的吸金能力有一定的關係。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總毛利率高達65.8%,線下店鋪淨利率是30%左右。
  • 這款考古盲盒火了!看記者秒變考古學家挖出了啥
    」火了,網友們紛紛「種草」又「拔草」,閃電新聞記者也禁不住「考古盲盒」的誘惑,化身「考古學家」,親身體驗了考古工作的驚喜與奇妙。「考古盲盒」銷量超2萬 火爆秒殺評論區「催貨警告」開盒一把鏟,「寶物」自己挖。提到盲盒,必然會聯想到一個詞——驚喜。對於盲盒愛好者來說,享受的就是打開盲盒過程中的期待感和驚喜感,如果打開盲盒抽中的是「隱藏款」或者「限量款」,那喜悅感也會加倍。而「考古盲盒」帶給大家的,除了普通盲盒的體驗,還有更多妙不可言的感受。
  • 盲盒引爆「驚喜經濟」 年輕人樂為「心情」買單?
    馮嘉告訴記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聚會等社交活動暫停,時不時地開個盲盒,是她對自己努力生活的犒勞。盲盒是指在盒子中隨機放置物品,消費者只能在購買後拆開才能一睹真容的商品。從內地「80後」「90後」熟悉的集卡、扭蛋,到如今口紅、玩偶,甚至書籍、考古等領域也在推出盲盒,「一切皆可盲盒」成為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口號。
  • 考古盲盒賣到脫銷:運氣好挖到「寶」 運氣差只有土
    來源:經濟日報拿起「考古神器」洛陽鏟,層層挖土,再細細地掃去浮塵,神秘的「寶貝」慢慢呈現全貌……想感受一下考古學家的快樂嗎?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名」誇獎。看直播網友被種草 考古盲盒賣斷貨12月初,一名網友先後在豆瓣、微博發圖文帖,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他先後挖出了青銅虎符和兔首印章,引起網友圍觀並紛紛表示「被種草」。
  • 「考古盲盒」:讓文物「活起來」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新華社鄭州12月11日電 近日,有人先後在幾個大社交平臺發帖,圖文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吸引了大量網友圍觀轉發、留言諮詢。 「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元,緊急補貨的600個盲盒在35秒內被一搶而空。」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說,「沒想到這麼火!」
  • 考古盲盒賣到脫銷 成為書桌上最酷的擺件
    拿起「考古神器」洛陽鏟,層層挖土,再細細地掃去浮塵,神秘的「寶貝」慢慢呈現全貌……想感受一下考古學家的快樂嗎?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名」誇獎。這款出自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把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結合,把青銅器、元寶、銅佛、銅鑑、銀牌等「微縮文物」藏進土中。在玩家挖掘的過程中,親身參與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 盲盒火出圈!龍小湖星際護衛隊翻牌大作戰火爆來襲!
    而隨著一些著名文化和商業品牌的加入,盲盒的種類也不斷豐富,除了最早的玩偶盲盒之外,又有了考古盲盒、礦石盲盒等。可以說,「盲盒熱」已成當下流行文化的一道風景。近日,龍湖集團推出的「龍小湖星際護衛隊」 系列盲盒就再次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引發諸多熱議。
  • 「入坑」 盲盒的魅力竟在於此?
    千億市值的「驚喜經濟」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過100%,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整個市場一片譁然。因為畢竟泡泡瑪特一年也就3億左右的利潤,300多倍的估值,確實不低。有人說主要是因為市場有需求,現在很多消費者追求驚喜感,會滿懷期待的去買一個盲盒,永遠不知道自己精挑細選的盒子裡面是不是自己喜歡的那款,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就繼續買,如果是自己喜歡的,那麼在打開包裝那一瞬間就收穫了雙份快樂。現在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很願意為這種驚喜買單。
  • 盲盒熱潮方興未艾 上癮現象普遍
    圖書盲盒、美妝盲盒、高校錄取通知書盲盒、生鮮盲盒……以盲盒經濟為延展的商業模式也在各行各業被複製、借鑑,甚至更加紮根本土、靈動多變。2019年起,盲盒在國內開始火爆。天貓國際2019年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能力榜單》顯示,近20萬名消費者一年花兩萬元集盲盒,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買盲盒耗資百萬元,盲盒僅在天貓上的銷量就同比增長189.7%,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燒錢的愛好。截至2020年10月23日,泡泡瑪特電子商城已售出超6.5萬份「雙11心選禮包」,購買人數仍在持續增加中。盲盒經濟,是否已經成為網紅經濟的新風向?
  • 考古盲盒賣到脫銷:運氣好挖到寶物 運氣差只有土
    拿起「考古神器」洛陽鏟,層層挖土,再細細地掃去浮塵,神秘的「寶貝」慢慢呈現全貌……想感受一下考古學家的快樂嗎?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考古盲盒」被人民日報官微「點名」誇獎。看直播網友被種草 考古盲盒賣斷貨12月初,一名網友先後在豆瓣、微博發圖文帖,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他先後挖出了青銅虎符和兔首印章,引起網友圍觀並紛紛表示「被種草」。12月3日下午三點左右,河南博物院依託官方微博平臺跟網友做了一次實時互動,約定粉絲量漲到7萬時就進行「考古盲盒」抽獎,到了當天晚上十點左右就輕鬆突破,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吸粉1萬名以上。
  • 深度調查丨盲盒:昂貴的「小愛好」
    盲盒愛好者嘮嘮說,嘮嘮是從2019年初「入坑」潮玩圈,至今她一共購入了300多隻單價為59元的盲盒,8隻單價近千元的大娃,以及若干個小娃。 嘮嘮的「戰績」在潮玩圈中不算拔尖。KK的朋友曾為了抽中某款單價約999元的「Demo」系列限量版大娃的購買權,一次性買了500隻「盲盒」,單次消費就高達三萬多。盲盒究竟是「小愛好」還是「智商稅」?瘋狂的盲盒經濟背後又藏著怎樣的隱憂?
  • 百億估值超b站,一個小盲盒裡藏著什麼「寶藏」?
    百億估值超b站,一個小盲盒裡藏著什麼「寶藏」?憑藉這種「未知感」所帶來的驚喜,盲盒迅速在年輕人中崛起,讓你「閉著眼睛掏錢」。想要自己喜歡的系列、款式?那就買幾個試試手氣;如果你足夠「土豪」,真的可以買買買不停手。
  • 另一種盲盒:泡泡瑪特市值千億,其他玩家還能「驚喜」多久?|深度
    作為港股市場上唯一的潮玩經濟投資標的,泡泡瑪特令無數人豔羨。但泡泡瑪特之外,人人都能喝到湯吃上肉嗎?湊熱鬧的上市公司「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如同電影《阿甘正傳》中的巧克力,小小的盲盒借著「未知的驚喜」抓住年輕人的心,風靡一時。
  • 【瘋狂的盲盒·文具篇】買筆拆盲盒,昆明學生最近也流行拆拆拆
    而在另一家幾米文具店,同樣也有盲盒筆售賣,工作人員介紹,店裡中學生買的比較多,也有大人買給孩子。「盲盒筆最近比較流行,我們家賣得最好的一款是「與子成說」系列。新產品肯定比較有吸引力,盲盒其實就是滿足大家的一個好奇心,很多學生買的過程很快樂。」在紅旗小學布新校區東北側有一家文具店,店主是一對中年夫妻。
  • 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親自體驗考古的快樂,誰不想試試呢?於是,這款考古盲盒很快就登上了熱搜,手快的買家們更是直接把它買到斷貨,還有一些人跑去了隔壁洛陽博物館買相似款。 截至12月4日下午17時,這款盲盒仍然顯示缺貨狀態,根據產品描述,新款盲盒的補貨預計還要等待10-20天。
  • 從考古盲盒到線上展覽:疫情下博物館如何自處
    考古盲盒熱:河南博物館上線兩分鐘便斷貨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提及,疫情期間,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在上線兩分鐘之後便斷貨,截止十二月初已經賣出了兩萬個。這款盲盒由洛陽的工廠製作,裡面包含的「文物」種類也非常多,從青銅器、元寶、銅佛,到銀牌、銀元、玉器等。
  • 鏟開土堆、刨出「寶物」…考古創意盲盒你想試試嗎?
    層層鏟開土堆,細細掃去浮塵,刨出一塊未知的「寶物」,想親自體驗這種驚喜嗎?  親自體驗考古的快樂,誰不想試試呢?於是,這款考古盲盒很快就登上了熱搜,手快的買家們更是直接把它買到斷貨,還有一些人跑去了隔壁洛陽博物館買相似款。  截至12月4日下午17時,這款盲盒仍然顯示缺貨狀態,根據產品描述,新款盲盒的補貨預計還要等待10-20天。
  • 泡泡瑪特千億市值驚豔市場,如何理解"盲盒"經濟
    媒體評價泡泡馬特是一個非典型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中國商業故事,主流投資圈對盲盒等潮玩模式的不感冒,導致大型基金集體錯失泡泡馬特的一級市場投資。 而今,泡泡馬特演繹的造富故事已經打開,機構投資者又是如何判斷盲盒以及其所代表的潮玩市場呢?
  • 我在家裡「挖文物」~河南博物院的這個考古盲盒火火火火火了
    賣斷貨的考古盲盒 竟是個「土疙瘩」? 近日,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 直接被考古迷們買到斷貨 一位網友發帖講述了「拆盲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