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丨公元1700年前諸葛亮火燒的藤甲兵,竟在這裡繁衍生息!

2021-02-13 多彩貴州網

來源:「一路向黔」

     你可能不知道,貴州除了著名的黃果樹瀑布還有許多苗鄉侗寨原生態小眾美景,除了茅臺酒文化還有地戲蠟染等民族民間非遺文化,這些都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

     為了讓「遺失的美好」展現在廣大網友面前,即日起,我們每周都會不定期的給小夥伴們推薦多彩貴州非遺文化或小眾特色景點,只要你關注我們,就可以了解到不一樣的多彩貴州。

昨天小編已為大家推出貴州非遺文化—侗族大歌

而今天,將帶大家回到公元1700年前

三國時期「諸葛亮設計火燒藤甲兵」的歷史

先說一段小故事……

三國時期,蜀國南部相繼發生叛亂,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大軍平定孟獲,第七次擒孟獲時,孟獲請來了烏戈國一支英勇善戰的藤甲兵將蜀軍打得潰不成軍。


此甲冑用山間青藤做成,先用油浸泡,半年後方取出暴曬,曬乾後復浸油中,如此十餘遍,方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溼,刀劍皆不能入。

隨後,諸葛亮設計火燒了三萬藤甲軍——平息叛亂。三萬藤甲軍死者無數,生者四處逃亡,部分幾經遷徒,後人輾轉到達貴州安順地區。

藤甲兵的後人輾轉到達安順地區,在這裡繁衍生息,形成了獨特的藤甲部落民族風情園,也開啟了遊客探索遠古時期的歷史大門。

藤甲部落民族風情園、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貴安新區高峰鎮五公裡,距貴州省會城市貴陽市46公裡,黃果樹風景區98公裡,佔地約500餘畝,是貴州西部旅遊線上獨一無二的民居風情區。

走進藤甲部落,這裡民舍建築、民族風情、古老的藤甲文化帶你回到公元1700年前三國時期大家熟知的歷史「諸葛亮設計火燒的藤甲兵」。

這裡展現了烏戈國藤甲兵先民的居住,宗教,服飾,婚戀,狩獵,古老的弓箭,暗器,居住在這裡的村民根據殘甲和老人們的傳說慢慢復原了藤甲,讓那一段歷史再次被人們憶起。

如今的藤甲部落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少了遠古時代的戰火硝煙,多了幾分安靜的歲月年輪。

但先輩們留下的生產生活方式仍然留存,閒暇時,村民還用當年的頂罐生火煮飯、燒烤娛樂。

甲冑刀槍不入,遇水不沉,現陳列於國家軍士博物館,央視和探索欄目乃至多家電視臺都在相繼報導,多彩的藤甲文化是貴州旅遊獨特的風景線,是人們體驗和感受的理想之地!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只為探索那段歷久彌新的歷史,而藤甲部落民族風情園裡也增添了許多娛樂項目。

獨特的歷史文化讓外國遊客紛至沓來

除厚重的文化歷史,這裡的美食也能讓你大飽口福

門票:60元/人

地址:中國貴州貴安新區高峰鎮王家院村青魚塘(貴安大道王家院匝道下)

聯繫電話:13985703655 / 13765388787

景區亮點:

中國唯一穿著藤甲冑的部落,感受三國時期「藤甲部落」

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找個時間,

去藤甲部落「一探究竟」哦

反正離貴陽也就1小時車程

資料來源:藤甲部落網站及網絡

相關焦點

  • 被諸葛亮火燒的藤甲兵有多厲害?阿基米德會像天才威一樣表示費解...
    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故事,讀者諸君都記憶深刻,諸葛亮也曾為此深深自責,並且很罕見地垂淚而嘆:「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 前一段時間有人「復原」出了藤甲兵的裝備,而且還在電視上展示,一般的刀劍砍上三兩下還真沒事兒。
  • 火燒20萬魏兵全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時,諸葛亮感嘆必損陽壽?
    降軍熟悉水性不暈船,所以在諸葛亮、周瑜火燒赤壁的時候,7.8萬招降的水軍都燒死了,陸軍則被追殺損失慘重。儘管戰爭慘烈,諸葛亮談笑風生全無懼色,後來在火燒3萬藤甲兵的時候,諸葛亮卻感嘆,必損陽壽,這是怎麼回事呢?
  • 諸葛亮火燒敵兵從不手軟,為何火燒藤甲兵時痛哭流涕?原因很簡單
    按著曹操的想法:10萬人滅你3000兵這還不分分鐘解決啊!可後來的事實卻打了曹老闆的臉,而且打得咔咔響。諸葛亮不愧是個奇才,他知道自己拿3千碰10萬那無異於送死一般,於是這位老兄定下了「把敵人引進埋伏圈放火」的計策,並特地派出了關、張、趙、劉等人前去分別打埋伏、放火、誘敵。
  • 藤甲兵驚現明朝!
    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乾復浸,凡十餘遍,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溼,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 蜀兵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於地;刀砍槍刺,亦不能入。
  • 諸葛亮火燒藤甲兵?別被景區的樣子貨騙了,真正的藤甲根本不怕火
    編者按:說起藤甲兵,只要是個中國人都會立刻想起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就算街邊老大爺也能說上幾句那是雲南那邊的特產,可惜怕火。現在只要搜索藤甲,幾乎只能看到貴州歪寨藤甲部落的藤甲了,但實際上這種藤甲更多的只是給遊客看的而已,編制方法並非是真正上戰場所用的藤甲的編織手法,而是普通鄉下編筐子的手法。這種筐子藤甲的防禦力來說其實並不很高,當然,就算普通的藤筐,想拿刀砍破也並不容易。
  • 火燒曹軍,諸葛亮毫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他卻說必損陽壽
    在他一出山,就從火燒博望坡開始,燒得曹軍焦頭爛額,損失慘重,以至於留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美名,這三把火,曹軍足有三十萬之眾片甲不回。諸葛亮在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中,殲滅了無數曹軍。到了夷陵之戰後,蜀軍在劉備的指揮下,也被東吳的陸遜一把火燒了個慘敗。劉備雖然逃回了白帝城,可是也急怒攻心,一病不起。
  • 歪寨村:三國時期藤甲衣現世,後山傳來兩千多年前的打仗聲?
    我想大家對是《三國演義》這本書都不陌生吧,裡面的諸葛亮神機妙算,曾七擒七放孟獲,讓人欽佩。傳聞第七回孟獲請來了自己的好兄弟烏戈國王兀突骨幫忙,兀突骨聽說兄弟有難,那自然是要幫忙的,於是就派了三萬藤甲兵給好兄弟幫忙。傳說中藤甲兵穿著藤甲衣,這種藤甲衣刀砍不斷,箭射不入,渡江不沉,經水不溼。
  • 要是地球上僅剩一男一女兩個人,人類還能繁衍生息嗎?
    從歷史學的角度看這個問題的話,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一男一女,人類是不能繁衍生息的。在人類起源問題上,有一種學說叫做多峇巨災理論。
  • 諸葛亮擅長火攻,也從未動搖,為何火燒藤甲兵預言自己會折壽?
    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就是一場非常經典的火計戰爭,當時周瑜放火燒了曹軍的船隻,諸葛亮借來東風助漲火勢,最終燒毀了曹操八十萬大軍。這場仗讓諸葛亮周瑜兩人名震千古,諸葛亮後續也多次使用火攻,但到了火燒藤甲兵時他態度卻變了。原來劉備臨終前把蜀漢託付給諸葛亮,這時候南中的異族覺得蜀漢已經大廈將傾於是紛紛自立,佔領了蜀漢幾個郡城。
  • 諸葛武侯徵戰一生,火攻頻繁,為何在火燒藤甲兵時說必損陽壽?
    據統計孔明的火攻歷史有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藤甲軍、火燒上方谷共五次,其中火燒赤壁中孔明是策劃者,周瑜是實施者,細算起來孔明有四次半用火。除去火燒藤甲兵,其他四次無一不是與曹魏有關。博望坡、新野、赤壁三把火,更是燒掉曹操數十萬大軍,那為何諸葛亮不說「損陽壽」之事。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 1700年前,諸葛亮獨創威力無比,可抵10萬大軍的八陣圖,真的嗎?
    1700年前的諸葛亮,堪稱神機妙算,行軍布陣第一人。其中,為歷史傳得神乎其神、威力無比,能抵10萬大軍的「八陣圖」正出其手。諸葛亮與「八陣圖」這事,究竟是怎麼回事?每每,當有人提及諸葛亮的「八陣圖」,不少人也許會覺得,這無非只是一個傳說。其實不然,在歷史上真的也曾留下不少關於諸葛亮「八陣圖」說法的記載。諸葛亮八陣圖最早的記載,《三國志·蜀書卷五·諸葛亮傳》正文如是說「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
  • 上方谷火燒司馬懿,天降大雨時,諸葛亮為什麼不放箭?
    演義中,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第六次北伐(正史上為第五次),兵出祁山,佔領渭水南岸,與魏軍隔河對峙。
  • 諸葛亮怎麼會死在這裡?
    諸葛亮第5次北伐,選擇兵出斜口,屯兵五丈原對當時曹魏的威脅可謂相當巨大。它進可渡渭水直搗長安,退可憑五丈原「三面據險」而駐守。無怪乎歷史上諸葛亮會以此為據點北伐中原了。但是諸葛亮第5次北伐中原為什麼會失敗?為什麼在失敗後,諸葛亮不選擇收兵回去,以至於讓自己病死在五丈原?說到諸葛亮北伐,在歷史上總共有5次,其中有3次是「兵出祁山」。第一次北伐中原就是選擇的「兵出祁山」。
  • 較場坪村:湖南守堡官兵化兵為民繁衍生息,續寫著洛水名宗傳奇!
    《宜章縣誌》-宜章地圖官兵們築堡建營,屯兵戍衛,早已習慣了湘南的人文水土,許多官兵退役後都不願回原籍老家,很多留在黃沙堡或周邊創建村落娶妻生子、繁衍生息。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現都已自成一脈,他們敬宗收族,在當地形成一個個家族體系。湘粵邊境的許多數千人口的大村莊,都源自軍籍後裔,有些村名也與軍隊有關,如堡城村、教場坪村(現稱較場坪村)、伍甲村(現稱五甲村)、滿塘張家、碕石彭家、臺宵村等,都是駐防官兵繁衍而成的。
  • 《三國演義》雜聞論之「火燒赤壁」真的是諸葛亮的計謀嗎?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山後連續放了三把火分別是火燒博望、火燒新野、火燒赤壁,這其中燒的最熱鬧的便是火燒赤壁了。 那麼—— 火燒赤壁」真的是出自諸葛亮的計謀嗎?
  • 諸葛亮上方谷火燒司馬懿,為何大雨過後後,卻阻止部下追殺?
    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諸葛亮一生都在貫徹這一為人原則。諸葛亮一生戰功赫赫,少有失手,上方谷一戰是他最大的敗筆。諸葛亮在上方谷火燒司馬懿時,本以為勝券在握,但是沒想到天降大雨。瓢潑大雨將火熄滅,諸葛亮卻阻止部下用箭射殺司馬懿,於是司馬懿逃之夭夭。神機妙算諸葛先生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幼年時跟隨叔父在荊州定居。
  • 火燒上方谷,如果諸葛亮成功的除掉了司馬懿,那北伐能否成功?
    如果諸葛亮真的在上方谷燒死了司馬懿父子,那真的是給當時的曹魏給予了巨大的打擊,以三國演義的設定來看,當時的曹魏沒有人能阻擋住諸葛亮,諸葛亮的北伐是真的可以成功的!具體原因請看下方分析!火燒上方谷在三國演義中,火燒上方谷發生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期間。
  • 廣州清遠古村,房屋構造別致奇特,朱熹後代在這裡繁衍生息
    大家都知道廣東清遠山清水秀,卻不知道這裡還有許多很美的古村落,清遠有一座特別獨特的古村落,就是佛岡縣龍山鎮的上嶽古村。村裡很怪,山牆都像大鍋的耳朵,第一次見到這樣怪牆的人會覺得奇怪,但再仔細看,便會讚不絕口。
  • 無懼魏延雄兵鐵騎,諸葛亮卻用一招將它擊敗
    據小說第九十回描述:「其手下士兵,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乾復浸,凡十餘遍,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溼,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諸葛亮大軍後來與藤甲軍交戰,果然吃了大虧。魏延率領蜀兵迎戰,用弩箭射,箭射到藤甲都落到地上。刀砍槍刺,藤甲兵絲毫不怕。人家使利刀鋼叉,把蜀兵殺得大敗。
  • 諸葛亮火燒魏軍30萬面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卻說「必損陽壽」?
    孔明也就是諸葛亮,一生善於用火攻,我總結了一下,他一生共燒了五把火。第1次也是他剛出山的第一把火,——火燒博望坡。當時諸葛亮審時度勢讓劉備率軍以避鋒芒去了樊城,他留下來在新野設了一個空城誘敵深入。魏國先鋒官曹仁不知有詐,看新野是個空城就率軍進城駐紮。到了夜裡,諸葛亮命士兵火燒新野,蜀兵殺來,魏兵死傷無數,曹仁大敗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