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柏林保衛戰到底有多慘,1500軍官全軍覆沒,沒人投降

2021-01-19 郭延濤說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各大戰場都打得很激烈,其中最激烈的是蘇德戰場,為了與蘇軍作戰,德軍先後將70%以上的精銳部隊投入東部戰場,為了報復法西斯德國,蘇聯千方百計對納粹軍隊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

史達林格勒戰役結束後,戰爭天平開始向蘇聯傾斜,1943年,德國軍隊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失敗,蘇軍集結百萬兵力,對德軍發動了10次反擊,將德軍驅逐出蘇聯境內,1944年6月,數十萬盟軍登陸諾曼第,希特勒不得不從已經緊張的東部戰場調遣部隊,此後,數以百萬計的紅軍開始大規模反擊,部隊直指德國首都柏林。

1945年春,蘇軍和美英都包圍了柏林,但美英對進攻柏林沒有把握,蘇軍則迅速集結260萬兵力進攻柏林,柏林戰役前,德軍動員了柏林人民,在柏林市內修建了幾處防禦工事,雖然柏林戰役以蘇軍的勝利而告終,但蘇軍卻付出了40萬人傷亡的代價,在柏林戰役中,有許多激烈的戰鬥,其中最激烈的是帝國大廈的防禦。

在帝國大廈戰役中,德軍投入了1500名士兵,其中1000名是訓練有素的黨衛軍士兵,起初,蘇軍投入數百人進行試探性進攻,但這些人在德軍的進攻下被徹底摧毀,蘇聯很快開始集結更多的部隊進攻德軍,但都被打敗了,德軍還推翻了幾輛蘇聯坦克和裝甲車,最後,蘇軍第三集團軍總司令調集89門重炮向帝國大廈開火,企圖徹底消滅大廈內的德軍。

炮擊之後,蘇軍向國會大廈發起了進攻,但都被擊退了,蘇軍開始使用坦克和直射炮精確攻擊帝國大廈,艱難佔領帝國大廈底層,後來蘇聯的兩個師到達了,但是當蘇軍到達帝國大廈的頂層時,戰鬥仍然激烈,德軍依靠炸彈、手榴彈等武器在一個會議室裡與蘇軍作戰,將有數十人展開肉搏。

在蘇軍優勢部隊的進攻下,1500名德軍士兵全部陣亡,無人投降。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投降時,日本也想投降,為何又堅持了3個月呢?
    事實上二戰時期,軸心國最早和同盟國接觸想要和談的,並非德國,而是日本。相較於德國想要徵服世界的願望不同,日本人相對而言是十分唯利是圖的。而且二戰時期日本內部也存在巨大的分歧。在侵略中國方面,日本高層倒是目標一致,但對於是否挑釁蘇聯,是否挑釁英美方面的問題上,日本一直以來都是十分分裂的。
  • 俄解密二戰柏林戰役檔案文件
    歐洲勝利日的慶祝活動——以紀念同盟國正式接受納粹德國的無條件投降——則早一天在歐洲舉行。不得不用強攻奪取俄羅斯國防部解密柏林戰役檔案文件,其中介紹了蘇聯軍人在1945年春天的英勇行為。柏林戰役勝利75周年前夕,俄國防部在其網站上開設「衛國戰爭最後戰役」欄目,其中有來自中央檔案館基金會的歷史文件。在這裡可以找到軍官命令和作戰記錄行動簿的複印本以及給最傑出戰士的授獎書。俄國防部稱:「作戰報告證明,第五突擊集團軍在尼古拉·別爾扎林上將的指揮下於一天內在柏林街頭展開了激烈的進攻戰,戰勝了敵人的頑強抵抗。
  • 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的戰事先於亞洲結束,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而納粹德國在5月就宣告滅亡。德國的正式投降是在柏林之戰後,無力回天的納粹高層集體自殺,德國軍隊已經失去指揮,國內也無兵可戰。 1945年5月8日,在柏林城的殘垣斷壁之中,德軍的最高統帥凱特爾向蘇軍投降。
  • 二戰指環行動,羅科索夫斯基為何要三勸保盧斯投降?心戰作用重要
    作為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環行動」是蘇軍向保盧斯第6集團軍發起的收尾之戰。但讓人意外的是,一向以進攻凌厲著稱的羅科索夫斯基,並沒有延續一擊功成的戰術,而是採取邊打邊降的方式來削弱保盧斯的防禦鬥志。通過三次勸降從而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 一人自殺引來這麼多人自願赴死,其中女軍官就有300多,令人費解
    希特勒死後,柏林戰役並未結束,德軍仍在抵抗。到了三天後的5月2日下午3時許,德軍柏林衛戍司令魏德林抵敵不住,才率部投降。魏德林投降後,柏林街頭到處都是蘇軍,朱可夫元帥也沒閒著,他在柏林市區視察,見到那些德國人時,按當時《紅星報》的描述,他們「不是阿諛逢迎,便是服服貼貼」。
  • 二戰德國「柏林戰役」真的無法發動反擊?外圍部隊為什麼沒來支援
    隨後德國東線部隊由於援軍沒有及時趕到導致了防線被蘇聯全面突破,最終無奈退守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隨即爆發「布達佩斯戰役」,布達佩斯戰役戰役是二戰最血腥的戰役之以一,德國守軍被蘇聯百萬大軍團團圍住,最終德國解圍軍隊的支援下,以1萬多人兵力,強行突圍最終布達佩斯戰役,以德軍突圍宣告結束,在「布達佩斯戰役」中德國南方集團軍受到毀滅性打擊,雖然突圍成功,但據史料不完全統計大概有15
  • 二戰蘇聯270號命令有多殘忍?史達林:後退一步,軍官就地處決!
    每每看到蘇聯在二戰前的所作所為,很多人都會提到史達林的大清洗運動,這場清洗對蘇軍的影響是驚人的。 清洗運動中,有數百名少將、中將、上將、大將等軍方高級軍官被處決,尤其是圖哈切夫斯基被殺實在太可惜,他是蘇聯最早的五名元帥之一、最為傑出的軍事戰略學家,有「紅色拿破崙」之稱。如此多軍官遭清洗,也是在戰爭初期蘇聯在德軍進攻下潰不成軍的最重要原因。
  • 二戰時的柏林會戰究竟有多慘烈?攻克柏林的前夜,35萬蘇軍倒下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之後,德國人銳氣盡失。在戰鬥中,德軍腹背受敵。缺少糧食,沒有被褥。長達數千公裡的補給線嚴重拖累了德軍。看準時機,史達林將西伯利亞八十萬軍隊調集過來。終於,蘇聯人展開了冬季反攻。德國資源匱乏,十幾個奴僕國更是毫無戰鬥力。在前方戰線扭轉之後,德軍望風逃跑。
  • 七部關於克裡米亞保衛戰的二戰電影,普通軍迷也只看過一部
    1941-1942年的克裡米亞保衛戰是蘇軍戰史上的悲壯一幕,1941年秋德國曼施坦因元帥以劣勢兵力突入蘇軍重兵把守的克裡米亞半島,並包圍了半島南端的塞瓦斯託波爾要塞。史達林調集20多萬大軍在克裡米亞東部的刻赤半島登陸,結果被打得全軍覆沒。
  • 柏林會戰作為二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次大型會戰,過程是怎麼樣的?
    柏林會戰是二戰時期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次大型會戰,此戰德國可以說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了,當時德軍在西線已經全面潰敗,希特勒基本將德國當時能打的部隊都放在了東線防禦蘇聯,對於西線盟軍的進攻也已經是基本放棄抵抗的節奏了。
  • 二戰德國投降時,歐洲各地還有多少德軍?能打的精銳至少有200萬
    在這兩次死傷幾千萬人的浩劫中,德國都是戰爭的發動者,一戰中它和奧匈帝國聯盟,想重新瓜分殖民地世界;二戰中它組成德意日三國軸心,想用徵服和掠奪的方式建立霸權帝國。德國在一戰後沒得到徹底清算,導致20年後再次反撲,所以二戰時歐洲盟軍堅決作戰到底,佔領並瓜分了德國的領土。德國雖然不是廣土眾民的大國,但它的戰爭潛力是非常恐怖的,這從它二戰的擴軍進程就能看出一二。
  • 二戰時期這位德國軍官,竟因長得帥被無罪釋放
    你還別說,長得帥雖然不能當飯吃,但是卻可以救命啊,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其實真正算得上好看的人並不多,大家都是普通人,但是在二戰的時候,一名男子因為長得帥,反而救了他一命,那麼這個人到底有多帥呢?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的德國,在希特勒領導下就好像是發了瘋的野狗一般,開始在歐洲大肆的屠殺,佔領了很多的國家,自然也留下了不少的詬病,甚至還把猶太人逼到四處逃竄,後來德國在二戰時候選擇了投降,讓其他國家很是生氣,導致不少德軍的下場都很慘,他們在面對法庭制裁的時候,位置越高的軍官,就越容易被判了死刑,當然也有例外,就比如這個叫馬克思·溫舍的帥小夥。
  • 夷陵之戰中,蜀漢真的是「七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劉備到底損失了...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另外兩場是「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 既然位列於「三大戰役」,那麼它的戰爭場面一定是大規模的。在《三國演義》中:蜀漢在此次戰爭中「七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劉備真的損失了那麼多兵馬嗎?
  • 二戰義大利有多奇葩?因為投降沒人理,建戰俘營把自己關進去
    在這場戰爭裡,數不清的國家被波及,整個世界都亂成了一鍋粥,雖說二戰的基調是慘痛壯烈的,但是在這期間還是發生了一些非常有趣而搞笑的事情,比如就有這麼一個奇葩國家,因為投降沒人理,建起戰俘營把自己關了進去。
  • 二戰德國投降時,德軍還有多少兵力?數一數至少還有200萬精銳
    在這兩次死傷幾千萬人的浩劫中,德國都是戰爭的發動者,一戰中它和奧匈帝國聯盟,想重新瓜分殖民地世界;二戰中它組成德意日三國軸心,想用徵服和掠奪的方式建立霸權帝國。 德國在一戰後沒得到徹底清算,導致20年後再次反撲,所以二戰時歐洲盟軍堅決作戰到底,佔領並瓜分了德國的領土。德國雖然不是廣土眾民的大國,但它的戰爭潛力是非常恐怖的,這從它二戰的擴軍進程就能看出一二。
  • 二戰最後的陰謀:英美為何將柏林拱手讓給了蘇聯
    當德國在二戰中的最後一搏「阿登森林反擊戰」在1944年的冬天破產後,所有人都不難看出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已經行將崩潰,剩下的最大懸念變為了東線的蘇軍與西線的盟軍誰會攻克柏林,搶下歐洲戰場的頭功。在這項「競賽」中,盟軍本來有與蘇軍一較長短的可能。
  •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21個德國師番號被撤銷,保盧斯元帥投降
    決策失誤戰役之初蘇軍蒙受重大損失1942年初夏,蘇軍在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勝利之後,蘇軍最高統帥部加緊準備1942年夏季戰役。以後的戰鬥更加激烈,德軍的推進不是用公裡,而是用米來衡量,德第6集團軍的一位叫漢斯·德爾的軍官在《進軍史達林格勒》一書中寫到:「敵我雙方為爭奪每一座房屋、車間、水塔、鐵路路基,甚至為爭奪一堵牆、一個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礫都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對火車站反覆爭奪達13次之多。
  • 柏林戰役,德軍擁有百萬大軍,為何沒守住柏林城?
    二戰後期德軍全部兵力加起來差不多有三百萬(包括200萬德國國防軍,100萬德國黨衛軍)兵力多寡是由其軍工能力所決定的,但是在柏林戰役中卻組織不起來那麼多的人,因為德國深陷戰爭的泥潭,兵力無法集中在首都柏林。
  • 「二戰」德國閃擊歐洲,邱吉爾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空戰失利
    芬蘭人民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土而戰,為了芬蘭的這種民主自由的制度而戰,為了繼續幸福的生活而戰,芬蘭人民知道一旦芬蘭被蘇聯史達林給染指侵略了,芬蘭人民將像蘇聯人民一樣,生活在地獄裡,所以,芬蘭人民奮起反抗。蘇芬戰爭,是世界戰爭史上,小國反抗強國侵略戰爭的典型案例,但是由於芬蘭畢竟人口才200萬,蘇聯百萬軍隊丟人現眼的贏了芬蘭。
  • 柏林戰役的德軍如何布防?戰鬥最後幾天,蘇軍老兵稱戰後不敢回憶
    此時連德軍的高層都知道,德意志第三帝國已經到了懸崖邊,盟軍和蘇軍兩線推進,目標直指柏林。保衛柏林,是德軍最後的尊嚴。這時的德國國防軍加上黨衛軍還有幾百萬人,它們分布在北歐、義大利和東線戰場,德國能調動的軍隊還有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