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隆重舉辦的僑博會,讓青田的紅酒、咖啡等進口商品,引國內外消費者強烈關注。 12月5日—7日,以「石豔天下·雕刻世界」為主題的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又吸引全世界聚焦這一中外聞名的華僑之鄉。
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今年的青田石雕文化節,吸引了來自海內外工藝美術界、文藝界、收藏界代表,故宮博物院、西泠印社領導代表等300餘位嘉賓歡聚僑鄉青田,大家共賞名石風採,共話青田藝術。
本次文化節分為「匠心無邊、雕刻世界、玩石傾心、石豔雲端」四個篇章,包含開幕式及在青田石雕小鎮舉辦的《青田封門山·致敬匠心》主題活動、精品展示會、「玩石周」石文化體驗活動10項主要活動。通過「中國印文化」的深度植入,網際網路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現代科技,賦能青田石雕,面向世界講好青田石雕故事,努力把青田打造成為浙江「特色文化產業國際化、傳統工藝美術轉型升級」的重要窗口。
青田印是一顆中國心
印石之美,美在方寸;方寸之間,博大精深。為了迎接即將來臨的建黨100周年,石雕文化節期間舉行「建黨百年·百年印記——青田印石西泠篆刻頌」啟動儀式,通過精選100枚青田石,與西泠印社合作「百年印記」,以石為介,以篆刻的形式展示100年黨史上的紅色印記,向黨的百歲誕辰獻禮。
青田石素有「印石之祖」之美譽,在明清兩代,青田石被廣泛運用於印章,也受到了歷代帝王的喜愛,故宮博物館裡的大量青田石印章藏品,便是最好的證明。據了解,北京故宮博物院共藏有5件明清歷史雕作和1000多枚印紐,此外還有一批尚未使用的青田石印。
此次石雕文化節將故宮博物院藏青田石收錄成書並在開幕式上首發。《故宮博物院藏青田石》共收錄了《皇帝的青田石》《臣工的青田石》《百姓的青田石》三個篇章18組故宮博物院藏青田石精選圖片信息,將青田的國之瑰寶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世人。同時,在「對話故宮經典」青田石印章精品展上,「故宮經典」以文物圖片為載體,開啟「石印時代」的輝煌,展現青田石印璽的前世今生;「今生青田」單元以實物精品為載體,萃選青田印石、篆刻精品300多枚,講述青田石與中國篆刻,與北京故宮、與西泠印社、與印人之間源遠流長的淵源關係。
以「工匠精神」致敬「抗疫精神」
青田作為著名的「石雕之鄉」,石雕的發展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一批批能工巧匠們在年復一年的石雕創作生涯中秉恆心、守初心、致匠心,讓青田石雕煥發出萬千姿態,以獨特的藝術魅力流傳數千年。如今的青田石雕除了是巧奪天工的精美藝術品,更是烙印在青田文脈裡的深深印記。
「中國工匠,當以藝品為重,工身為基,匠心為本……」在本屆盛會上,倪東方大師和其它7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及49位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共同宣誓,齊頌《工匠精神·青田宣言》。隨後,舉行青田石雕「抗疫」作品捐贈儀式,青田石雕大師以「藝」抗疫,為「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獲得者、麗水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紀建松,捐贈青田石雕作品「共同抗疫」以此弘揚工匠精神、勞模精神、抗疫精神。
開幕式上,由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倪東方,嘔心耕耘、細微雕琢的時代力作《東方石魂》書籍首發式舉行。而在「青田封門山·致敬匠心」主題活動中,青田石雕藝人們敬大山、敬天地、敬工匠,充分展示青田石雕藝人對封門山的感恩之情,對工匠精神的傳承之心,以及對青田石雕藝術和石雕產業未來發展的美好期盼。
科技賦能青田石雕產業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是這次盛會的一大亮點。本次石雕文化節舉行了《區塊鏈技術賦能青田石雕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推進青田石雕溯源體系和誠信體系的建設,點亮「區塊鏈+文化」融合發展之路。
在石雕文化節上,由浙江大學推出的智能篆刻系統也將精彩亮相,人工智慧和人文藝術的交叉統合融合,可以有效降低篆刻認知門檻、提升篆刻創作體驗。
繪製好與世界互通共榮「工筆畫」
青田石通過33萬青田華僑的足跡,在歐洲在世界,青田石成為了青田人的飯碗,也成為了中華文化的豐碑。為了推動青田石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與世界的互通,此次石雕文化節上聘請「首批青田石文化宣傳大使」,他們將把青田石文化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兩年前,青田成立了世界玉石原產地戰略合作聯盟。兩年後,在「世界玉石原產地戰略合作聯盟(保利石)創作基地」授牌儀式上,又有一名新成員「保利石」,加入了青田石雕的行列。青田石,以印石為紐帶,以文化為橋梁,共同繪製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奮力書寫中華文化走出去新篇章。
百縣千碗裡的青田味道
浙江韻味,青田味道。青田美食也是浙江「百縣千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山流水覓知音」青田石雕音樂晚宴上,深入挖掘青田特色美食資源,將松露蘑菇湯、田魚撈飯、青田蹄膀等八道青田特色美食,分別取名為「非凡匠心」「金玉良緣」「封門三彩」等八個蘊意與石雕有關的名字,嘉賓在品嘗的時候,除了品嘗到青田的飲食文化,更能感受到青田的石雕文化。
此外,石雕文化節期間還舉行「尋寶」線下青田石文化體驗活動、青田石雕(印章)專場拍賣會等線下文旅體驗活動,推進文旅、商旅、農旅一體化,為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賦能。
說到中國石雕,自然就想到青田,青田石雕名揚海內外。但很多人也許並不知道,青田石雕的發祥地和全國三大軟玉石之首"封門青"的原產地,是被稱為「石雕小鎮」的青田縣山口鎮。
作為此次石雕文化節的主要活動地的青田石雕小鎮所在地的山口鎮,是著名的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和名人之鄉,"三鄉文化"源遠流長。
青田縣山口鎮黨委書記郭俊(右2)介紹說,作為青田石雕的發祥地和全國三大軟玉石之首"封門青"的原產地,山口鎮已成為全國各類雕刻石的集散中心。2015年被列入省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定位「青田石雕小鎮」,屬歷史經典產業範疇,目前累計完成投資31.04億元。
現在集石雕創作、銷售、展示於一體的的中國石雕城,日交易額達30餘萬元,石雕業已成為山口鎮的支柱產業,全鎮現有石雕作坊近1000家,石雕從業人員達3500多人,其中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10人,省高級工藝美術大師32人,2019年石雕產值達15億。在山口,在青田,一個傳統工藝美術行業,在當下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記者周建仕 通訊員 舒旭影